植物油的介绍_第1页
植物油的介绍_第2页
植物油的介绍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关于植物油的介绍不是海洋鱼油。植物油的最主要来源是一年生植物,例如大豆、玉米、棉籽和花生;而其它来源是多年生的油料树种,例如棕榈、橄榄和椰子。在目前的 250000 种植物中已查出有 4500 种含有油脂。从植物油的成分来看,植物油脂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自然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但凡从植物种子、果肉及其它局部提 菜籽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 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 麻油酸等。因此,植物油中不饱和酸的含量一般比动物脂肪多。按性状植物油可分为油和脂两类。通常把在常温下为液体者称为油,常温下为固体和半

2、固体者称为脂。按用途分为食用植物油脂和工业用植物油脂两大类。食用植物油脂就是人们生活中所用来烧制菜肴的油。人类的膳食中需要保证油脂的含量。 假设人体长时期摄入油脂缺乏,体内长期缺乏脂肪,即会养分不良、体力 主要用于烹饪、糕点、罐头食品等,还可以加工成菜油、人造奶油、烘烤 油等供人们食用。工业用植物油脂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工业上的植物油脂, 肥皂、油漆、油墨、橡胶、制革、纺织、蜡烛、润滑油、合成树脂、扮装 品及医药等工业品的都是以工业用植物油为主要原料。质量等级,我国食用植物油质量标准体系规定,市场上的一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和特种油脂除外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4个等级,如大豆油、菜籽油、棉籽油、

3、米糠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玉米油、浸出花麻油等则只有一级和二级之分。换着吃,才能更全面地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养分物质。目前,在市场上常见的植物油油种有:大豆油、花生油、葵花油、棕榈油、橄榄油、玉米油、茶籽油、蓖麻油、亚麻油、椰子油等。大豆油:又称豆油,是从大豆中制取的食用植物油,是世界上的主要食用植物油,产量占各种食用植物油总量的1/3。沫。大豆油因含有较多的亚麻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22-30% ,亚油酸 50-60% ,硬脂酸 % ,花生酸 1-35-9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成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 D以及丰富的

4、卵磷脂,对人体安康均格外有益,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养分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大豆油因含有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 60吸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是优质食用油,可烹调和煎炸,广泛用于食品德业。大豆油还可进一步加工成人造奶油、起酥油、调和油。制油方法有冷榨、热榨、预榨浸出和直接浸出等。市场上大豆油分为一级大豆油,二级大豆油。花生油:油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植物油,大量地生产于非洲、印度和中国。花生油色浅黄透亮,色泽清亮,气味芳香,味道可口。经特别加工可具有浓郁的花生香味。凝固点较低,在时稠度加大,到 -30时呈乳浊状,如温度再低就会凝固,熔化后易发生氧化,酸价增高。花生油中的亚调油。花生油的脂

5、肪酸组成的特点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 5060%,亚油酸 2030%。等。制取方法有压榨法、预榨浸出法和直接浸出法三种,以前两种方法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花生油的加工工艺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依据国家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花生油分为一级花生油,二级花生油道纯粹。葵花籽油:葵花籽油又称葵花油、向日葵油,以葵花籽仁制取的食用植物油。我国 20 世纪 60 年月发动群众种植葵花籽,并引进和推广油用葵花籽榨油,葵花籽油产量逐年提高,到80 年月,年产量达 20 多万吨,成为主要食用油之一。主产吉林、辽宁、内蒙古、疆、黑龙江、河北、山西等地。产预榨浸出法和直接浸出法三种,以预榨浸出法为多。浊,脱蜡后

6、才能用作食用油。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为:油酸2160%,亚油酸 3167%,棕榈酸约 7%,硬脂酸 3%,亚麻酸 1%。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南北方不同,北方的亚油酸多,南方的油酸多。由于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人体消化吸取率较高, 且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降低血液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防治冠心病的成效;其生育酚比一般植物油高,有 “安康油”、“养分油”之称。糕点等。工业上可作浅色油漆,优质涂料,以及醇酸树脂、氨基甲酸树脂 等。也是鞣革、制油墨、液皂、香皂、珐琅、漆包线等的主要原料。葵花籽油也有一级葵花籽油和二级葵花籽油之分。棕榈油:棕榈油又称棕油、棕皮油,由油棕果中果肉提

7、取的油脂。油棕果原产于非洲西海岸, 20 世纪 70 年月东南亚各国开头大量种植,到80 年月东南亚的油棕面积和产量都已超过非洲,其中马来西亚的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 以上,印度尼西亚也占右。20 世纪 20 年月我国曾从马来西亚引种海南岛,后来台湾、云南、广西、福建、广东等省、区均有种植,但产量不多。 20 世纪 70 年月以来,棕榈油产量是各种植物油脂中增长最快的,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食用油脂,在国际植物油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由于受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生产进展缓慢, 20 世纪 80 年月后期开15棕榈油呈棕红色,气味芳香,油性稳定,不易氧化,熔点 3243,常温下为白色半固体状态,可塑性

8、好。脂肪酸组成是:棕榈酸 4046% ,油酸 3945711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胡萝卜素、谷甾醇、磷脂,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能在食品外表快速生成薄层,油脂不外渗,不发粘,被广泛用于快餐食品,为油炸便利面的主要用油。还可制造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榈油、食用精炼棕榈液油、食用精炼棕榈硬脂。橄榄油:橄榄油是从橄榄果肉中加工提取的油脂。橄榄又称齐墩果、洋橄榄、西班牙、希腊、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葡萄牙等。依据用途可分为果用于榨油。从橄榄果中压榨出来的橄榄油称初榨油,这种浅绿色的油脂具有特别气味和味道,无需加工即可以食用。橄榄油依据其加工过程进展分级。初 次压榨生产出最高级的初榨橄榄油;进一步

9、压榨或溶剂萃取生产出比较低 56833.5207.520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微量元素,所含的维生素能在自然状态被人体吸取。膏,治烫伤效果较好。纺织工业主要作印染用油,能使颜料固着,色泽亮艳。电子工业和玻璃仪器制造业用作研磨润滑剂。橄榄油含有抗氧化剂,不易氧化变质,耐储存。玉米油:玉米油又称玉米胚油、玉米胚芽油、玉米脐油,它是从玉米胚芽中提炼出的油。 1890 年美国首创。 1911 年精炼玉米胚油进入市场流通。我国于 195870 年月有进展。年产量 10000 多吨。主产于黑龙江、吉林、上海、内蒙古、河北、山西、辽宁等地。我国玉米胚芽产量较大,约占玉米产量的 812% ,含油率 374

10、7玉米油分一般玉米油和精炼玉米油,为深黄色至柠檬色的液体。一般一般玉米胚油毛玉米胚油主要供精炼后作食用油,也可直接作工业用 油,用于制肥皂、油漆、油墨、涂料等。精制油富含亚油酸、甾醇、维生 素 E,可作医药用。玉米油的脂肪酸组成为: 油酸 194936428122.54.5是通过水化脱胶和碱炼脱酸,制成不同等级的食用玉米油。宜,还可制作直接食用的调味剂以及蛋黄酱和人造奶油。由于玉米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以上,其中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占 3642% ,易消化,并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和降低胆固醇的疗效, 是制作亚油酸丸、益寿宁等药物的重要原料。含有维生素E,可用作养分添加剂。玉米油分为一级玉米油和二

11、级玉米油。茶籽油:的果实,是我国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的主产植物油。为液体。有些品质极佳的茶籽油,在低温环境下也能保持液体状态,不浑浊。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为:油酸酸 714%,棕榈酸 ,亚麻酸 0.6%。茶籽油的制取方法有压榨法和浸出法两种。茶籽油适合煎、炒、烹、炸、凉拌、色拉等。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的含量一般都在含量超过 90%的极品茶籽油。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所以人体极易吸取。适量食用有利于防治血管硬化、高血压和肥胖病。蓖麻油:蓖麻油,为大戟科植物蓖麻的成熟种子经榨取并精制得到的脂肪油。是唯一以含羟经基酸为主的商品油脂。蓖麻的主要产地为巴西、印度及前 苏联,我国各省均

12、有种植。蓖麻油经济价值高,它是药用泻剂;纺织、化 油漆、皂类及油墨的原料。蓖麻油几乎无色或微带黄色的澄清黏稠液体;气微;味淡而后微辛。蓖麻油的脂肪酸组成成分有: 蓖麻酸 80880.62油酸 39% ,亚油酸 23.5由于油的用途不同,因此取油方法也不同,药用蓖麻油用水压机冷榨, 温度不超过 50,否则局部杂质会溶入油中而不能作药用。得的油称为 1 号蓖麻油。其饼粉碎后进展再次压榨或浸出以制取3 号蓖麻油,供工业用。用螺旋榨油机直接压榨,或者承受预榨浸出所得到的蓖麻油只能作为工业用油。蓖麻油不能食用也不能制皂。亚麻油:亚麻油又称亚麻籽油、胡麻油、亚麻仁油,是以亚麻籽为原料制取的油,中国主要食用

13、油之一。由于干性较好,在工业上也有广泛用途。公元前 4 世纪,原苏联外高加索和塔吉克一带开头用亚麻籽磨粉和榨油。中国16 世纪开头用于榨油。方土纪中记载“亚麻籽可榨油,油色青绿,燃灯甚明,入蔬香美,饼可肥田”。已有400 多年历史。世界主产国有印度、阿根廷、加拿大、原苏联、中国等。在中国的内蒙古、甘肃、山西、亚麻油分工业用一级亚麻籽油、工业用二级亚麻籽油和食用亚麻籽油三种。工业用亚麻籽油,对原料的要求,比食用的还严。在华北、西北各 地农村有亚麻籽与芥菜籽或臭芥籽混种的习惯,食用的亚麻籽油,对芥菜 亚麻籽的纯质率与亚麻籽油的碘价成正比。呈黄色透亮液体,有亚麻籽油固有的气味、味道,其脂肪酸组成为饱

14、和脂肪酸 911132915304060使经过脱臭,亚麻油仍会产出特别的气体,因而限制了它在食品领域的使用。业,还可用于制革和医药,国际上习惯将其列为工业用油。椰子油:椰子油是月桂酸型油脂,是从干椰肉中提取出来的。干椰肉含68的油。椰子是油脂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植物之一,年生油料作物:椰子油主产于非律宾,干椰肉中的油是用螺旋榨油机制取的。椰子油子油削减。椰子油的熔点是23,在这温度之上,它是液体,呈淡黄色;低于此温度是白色糊状物。椰子油性能稳定,不需冷藏保存。它在常温中至少可 放置 23 年。48.517.68.4油酸 6.5% ,亚油酸 1.5松饼等食物,也有时被用于护肤护发。如何正确选择植物

15、油:质,油的品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展鉴别:不过同等质量的油色泽会因品种不同而略有差异。二、看透亮度:一般质量高的油的透亮度好,无浑浊现象。 四、闻气味: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无酸臭异味。 五、查标签: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看标签。看标签要坚持“四看”: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产地,包括原产国和原料产地国。三、看原料。即是否是转基因原料。产的。在选择和食用植物油时,有些误区需要避开:食用油消费误区一:食用油等级越高质量越好脱酸的食用油。一级、二级油必需经过脱胶、脱酸、脱色、脱臭等过程。等级越高,颜色越浅。一级油必需做到无色、无味、无臭。一般来讲,油中杂质和有害物质脱得越彻底,油的等级就越

16、高。而油的等级越高,精炼程度也越高,假设精炼到一级油的程度,油中所含杂质格外少,但是某些养分元素也几乎没有了。比方大豆油里面含有胡萝卜素,脱色过程把胡萝卜素的成分去掉了,颜色变浅了。而四级油精炼的程度不是那么高,油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等,所以假设从养分成分保存的角度考虑,四级油反而是最好的。不过,三级油、四级油中含的杂质也较多,消费者可依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食用油消费误区二:只选压榨油,不选浸出油理方式从油料中榨取油脂的方法;浸出法是用溶剂从油料中提取油脂的方法。目前不少消费者担忧浸出油中有溶剂残留,影响身体安康,因此认为压榨油比浸出油更符合安康要求。但实际上,毛油经过脱色、脱

17、臭等多重工序后,残留溶剂会被处理干净,特别是一级油,国家标准规定其“溶剂残留量”指标必需是“不得检出”。并且压榨油也未必都安全,以花生油为例,假设承受的是劣质或变质原料,经压榨而得的花生油中便会含有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是自然界中最猛烈的自然致癌物之一。一旦花生感染了霉菌,在压榨花生油时,可能有极微量黄曲霉毒素残留存在。可见,仅以制作工艺来推断食用油的安全性,其实并不科学。标准之所以要求厂家标明制作工艺,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但凡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油,均可以放心食用。食用油消费误区三:多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而植物油能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可以预防心肌堵塞,因此长期食用植物油,完全拒绝动物油。然而,最近几年的试验觉察,并非全部的不饱和脂肪酸都对人体有好处。 多不饱和脂肪酸分为 -和-两种,-脂肪酸(如-亚麻油酸,等 )可抑制中性脂肪 (三甘油酯)及胆固醇形成,因而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 -脂肪酸的作用则在于促进凝血质的合成, 引起血小板凝集。人体摄入-脂肪酸与 -脂肪酸的比例不平衡,往往是导致心肌堵塞的重要缘由。-脂肪酸长期过量摄入,会引起体内脂质 过氧化反响上升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引起各种炎症反响。过氧化物的增加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取,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而且还会在 血管壁、肝脏、脑细胞上积存,生成大量血栓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