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创立_第1页
科举制的创立_第2页
科举制的创立_第3页
科举制的创立_第4页
科举制的创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举制的创立1主要模块。一 教材分析二 教学方法 三 教学过程2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课的教学内容。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兴盛于明清时期,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对我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本课分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的创立;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的完善;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的影响。 根据2011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和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两件大事,科举制度完善过

2、程中三位皇帝及其采取的具体措施,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能力目标: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搜集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和用人制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4教学重难点重点: 难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突破方法: 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师给予的表格要求,第一组: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有哪些弊端?第二组:隋文帝时期,采取什

3、么措施解决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弊端?第三组:隋炀帝采取什么措施?第四组:唐太宗时期,采取什么措施完善科举制?第五组:武则天时期,采取什么措施完善科举制?第六组:唐玄宗时期,采取什么措施完善科举制?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突破方法: 学生查阅资料、讨论,通过查询的相关故事总结科举制的影响。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能够全面辨证的分析和评价科举制。5二、教学方法1分组合作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4图表演示法 32情景教学法 6导入新课检测新学自学新知巩固新知41235三、教学过程复习旧知7(一)复习旧知:例举:1、唐太宗时期重用哪些名臣?2、武则天时期重用哪些名

4、臣?3、唐玄宗时期重用哪些名臣?8(一)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例举唐太宗时期重用房玄龄和杜如晦,武则天和唐玄宗重用姚崇。历代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选拔人才?“什么是科举制”。紧接着给出连续的设问:到底科举制是如何诞生的?科举制又是如何完善的?其影响如何?等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通过出示名句和所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很快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9魏晋时期隋炀帝时期隋文帝时期唐太宗时期412356武则天时期唐玄宗时期 (二)自学新知:10(二)自学新知:1、魏晋时期采用什么制度选拔人才?这种制度有什么弊端?2、为了解决这种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分别采取什

5、么措施?3、什么事件标志我国科举制的诞生?4、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完善科举制分别采取什么措施?5、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11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先在各郡设置中正,稍后又在各州设置大中正。中正的职权主要是评议人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德才能。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这种人才选拔的制度有什么弊端呢?(三)检测新学:121谁统治时期,科举制正式诞生?1.科举制的诞生隋朝隋炀帝13隋文帝:用分科考

6、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142.科举制的完善唐朝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中哪两科最重要?进士科和明经科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15思考:他是谁?他为完善科举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 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严格考试。16武则天思考:她是谁?他为完善科举制度采取了什么措施?开殿试,设武举。17 思考:右图是谁?他把什么设为进士考试的主要内容?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还亲自面试。18例举唐诗提示:唐朝诗人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七年级下册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p35-36)19隋朝诞生唐朝完善明清兴盛清末废除隋文帝隋炀帝唐

7、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开始分科考试 正式设置 进士科 扩充国学 的规模 殿试/武举的开始 诗赋成进士科主考内容 203.科举制的影响(评价)作用: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弊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知识的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21(三)拓展延伸22(四)检测新知1、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是在( )统治时期。2、唐朝时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有( ),( )等。3、唐朝时完善科举制度的主要人物有( )、( )、( )。4、我国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它在( )才被废除。5、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第一名称为( )。6、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标准是( )。

8、7、由皇帝亲自命题面试的殿试制度开始于( )。23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摘自人教版历史教材(七下)第4课请回答:(1)为改变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它对唐代的教育事业产生的什么影响?(五)巩固新知24(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检测内容(必做) 2、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必做)3、如何评价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选做) 25七、板书设计一、科举制的创立(隋朝)1.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2.过程:隋文帝:分科考试 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3.意义:打破门第限制,将选官权集中到中央。二、科举制的完善(唐朝)1.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严格考试。2.武则天:开设殿试,创设武举。3.唐玄宗:主考诗赋,亲自面试。三、科举制的影响(作用)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26说课感悟1、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学生自治搜集文字、影视资料,列举通过科举制选拔的人才,加深学生对科举制的影响的理解。3、通过对比九品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