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市中小学在线教学资源PAGE 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深圳初中历史学科)课程资源建设项目教学设计教材:中国历史(统编教材 七年级上册)单元: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题: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授课人:深圳市宝安区海韵学校 陈艳鲜审核人: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林佳一、教学分析(500字以内)1. 本课的单元地位分析第三单元讲的是秦汉时期,主题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本课内容介于秦与汉之间,秦末农民大起义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西汉的治国方式、理念,较之秦及先秦的贵族,刘邦、陈平、萧何等出身低微、在农民起义中成长的的“布衣帝王”“布衣卿相”,更能理解底层人民的疾苦,
2、政策也更能体现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反过来也进一步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因此,本课是秦汉之间一个重要的逻辑连接点。2. 课标与本课子目呈现方式分析本课涉及的课标内容: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知道秦朝的灭亡。本课的三个子目: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课标和教材的内容是吻合的,但是教材在秦灭亡之后,还顺接了“楚汉之争”,为下一课做了过渡。本课的子目按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编写,清晰展示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前因和后果。3. 本课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分析我将“秦末农民大起义”放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这一主题之下呈现,用以说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一千古真理。课程内容
3、没有做过多的改编,围绕“民心”主题,按照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这一常规的解读逻辑展示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相关内容。秦的暴政,使“天下苦秦”“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残酷压迫使秦失民心。顺应、利用天下反秦之心的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揭竿而起,天下景从。秦亡之后,楚汉相争,刘邦善于用人宽仁爱民,项羽刚愎自用残暴好杀,所以更得民心的刘邦获得最终的胜利。因而,民心向背成为秦亡至汉兴这一段时间历史走向的决定因素。二、教学目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 300字以内)1.唯物史观。通过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刘邦、项羽等事件、人物的学习,初步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促进社会的发展”这
4、一观点。初步理解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时空观念。通过历史地图、年代轴等方式,培养时空观念。3.史料实证。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和相关史事的研究学习,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4. 家国情怀。秦的暴政是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让学生了解这一点,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陈胜吴广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00字以内)1. 重点。(1)秦暴政的表现,通过教材和补充的史料,总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2)陈胜、吴广起义。原因、过程、结果都需要说明。2. 难点。本课的难点是起义爆发的原因,会涉及到“秦的暴政”和“遇
5、雨失期”,要讲清楚起义的导火索和根本原因。楚汉之争的性质不同于之前的农民起义,已经由推翻暴政转到争夺帝位。五、教学过程(1600字左右)1. 新课导入。师:学习了第9课,我们知道秦朝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确立了中央集权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长城开灵渠。一系列的措施,让秦始皇认为自己的江山可以永固,帝统万年。但残酷的现实是,公元前207年,仅仅15年,秦朝就灭亡了。强秦何以短命而亡?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正课讲授。第一篇章:失民心秦的暴政思考探究:阅读材料,归纳秦的暴政表现材料一: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攮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6、。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泰半:三分取其二。材料二:当时全国约有2000万人,其中有200万壮劳力脱离生产在这种无休止无归期的征发之下,人民的力役比以往多了20倍,出现了“丁男批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与道树,死者相望”的悲惨景象。 朱绍侯、张鹏海、齐涛: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奸邪并生,赭衣(罪犯)塞路,囹圄(监狱)成市(集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材料四:材料四:二世更加变本加厉,以“杀人众者为忠臣,”各级官吏都是奉行这种刑法的刽子手。如范阳令“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甚众多。”于是造成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惨状。 朱绍侯、张鹏海、齐涛:中
7、国古代史归纳,秦的暴政体现在:表现一:沉重的赋税表现二:繁重的徭役和兵役表现三:严苛的法律表现四:焚书坑儒表现五:秦二世更加残暴秦暴政之下,人们的反映:“海内愁怨,遂用崩溃”“民愁亡聊,亡逃山林”“天下愁怨,溃而叛之”“人人自危,欲畔者众”“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 ” 师:从史书的记载,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天下人民对秦统治者的不满,这种仇、愁、怨、叛,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情绪。“天下苦秦久矣”。起义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二篇章:顺民心陈胜、吴广起义观看一段视频,结合课文,找出陈胜、吴广起义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要素。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陈胜、吴广。原因:遇雨失期。结果
8、:起义失败。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思考探究:(1)陈胜、吴广起义与秦朝的施政有怎样的关系?(2)如果没有遇雨,起义还会爆发吗?答:秦的暴政是引起起义的根本原因,遇雨失期是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索。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因此平息。其中,刘邦、项羽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歼灭了秦军主力。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直抵咸阳,刚当了46天秦王的子婴只好素车白马,以绳系颈,捧着玉玺和符节,在咸阳的轵道旁,向起义军投降。历史宣告了秦王朝的灭亡。 从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到身死人手宗庙废弃,只用了15年的时间。这也引起了后人的诸多感慨、反思。西汉贾谊说道“
9、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是说,秦王朝不施仁义,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失去民心,攻守之势转换,秦朝猝然而亡。第三篇章:争民心楚汉之争秦亡之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了征战,史称“楚汉之争”。同学们看以下两则材料,试着分析谁能够最终获胜。材料五:(刘邦)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惟恐沛公不为秦王。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材料六:(项羽)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师:很显然,得民心的是刘邦。最终,力量较小的刘邦获得胜利,建立汉朝。而刚愎自用,残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同职业英文课件
- 内蒙古赤峰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二模试题 生物 含解析
- 内蒙古工业大学《创业经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考前仿真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版车库租赁合同协议书样本3
-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考模拟调研卷化学试题(二)含解析
- 辽宁大连甘井子区育文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二)生物试题含解析
- 伊春市铁力市2024-2025学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石嘴山市惠农区2024-2025学年数学四下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外语(日、德)(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
- 【正版授权】 ISO 19168-1:2025 E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Geospatial API for features - Part 1: Core
-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法水工隧洞工程技术规范》
-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招聘真题
- RBA VAP 71 操作手册 中文版 7
- 小学英语零基础入门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智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智能化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决策报告
-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服务质量评价》
- 手术室降低巡回护士外出
- 肺结核的护理个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