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第六十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第六十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第六十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第六十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第六十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320 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 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400g B. C.20g D.参考答案:D2. 关于物体(质量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它的重力势能一定会发生变化B.物体的重力势能

2、发生了变化,它的位置一定发生了改变C.只要有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发生变化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重力势能才会发生变化参考答案:BD3. (单选)关于物理量或物理量的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力学范围内,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质量、速度为三个基本物理量B“m”“kg”“N”都是国际单位制的单位C1N/kg9.8m/s2D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牛顿”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参考答案:B4. 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kg的建筑材料以1.0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g取10

3、m/s2,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A880NB920NC520ND480N参考答案: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先以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根据牛顿定律求出绳子的拉力,再对人研究,由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最后由牛顿第三定律确定工人对地面的压力【解答】解:以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得 F=m(g+a)=20(10+1)N=220N对人研究,由平衡条件得 FN+F=Mg 得 FN=MgF=N=480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80N故选:D5. (多选)要使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下列办法可以采用的是

4、().使两物体的质量各减小一半,距离不变.使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减小到原来的2,距离不变.使两物体的距离增为原来的倍,质量不变.距离和质量都减为原来的参考答案:AC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管两端开口,竖直向上放置,右管水银柱下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其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如向右管倒入少量水银,则有h1_;如向左管倒入少量水银,则有h1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参考答案:增大,不变7. 如图所示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相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 cm如果取g=10 m/s2,那么, (1)闪光的时间间隔是

5、s (2)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是 m/s (3)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是 m/s参考答案:_0.1s_ _1.5_ _2.5_8. 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c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参考答案:2 弹簧有质量9. 气球上绑着一小铁球,以20m/s的速度匀速上升,当它上升到距地面25m高度时,小铁球从气球上掉落,此后铁球上升的时间为_s,下落时间为_s(g取l0m/s2

6、)参考答案:2 310. 如图所示,此装置为测定气体分子速率的装置图,该装置全部放在高真空容器中,A、B是两圆盘,它们能绕共同轴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两盘相距20cm,盘上各开一很窄的细缝,两盘细缝间成6夹角.要使速度为300m/s的分子能垂直通过两盘的细缝,求圆盘的转速 (r/s). 参考答案:1500K+25(K=0,1,2,3)11. (填空)(2014秋?城东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光滑坡面上放一块上表面粗糙,下表面光滑的木板,木块质量为ml,质量为m2的人在木板上应向 以加速度 - 奔跑时,可使木板不动参考答案:沿斜面向下;牛顿第二定律设此时人与木板间的摩擦力为F,人沿斜面向下

7、运动的加速度为a,现对人和木板分别应用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有对木板:m1gsin=F对人:m2gsin+F=m2a联立以上解得:a=,方向沿斜面向下故答案为:沿斜面向下;12. 恐龙的质量可达 50 t,则它的体重为_N,相当于_个质量为 50kg 的同学的体重。参考答案:13.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把同样重的木头从一楼搬到三楼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两个对木头做功的大小关系是W甲_W乙(选填、=或)对木头做功快的是_同学。参考答案: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一辆汽车在教练场上沿着平直道路行驶,以 x 表示它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如图为汽车在 t0 到 t40s这

8、段时间的 xt 图象。通过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汽车最远距离出发点多少米?(2)汽车在哪段时间没有行驶?(3)汽车哪段时间远离出发点,在哪段时间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 t0 到 t1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5)汽车在 t20s 到 t4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多少?参考答案:(1)汽车最远距离出发点为 30m;(2)汽车在 10s20s 没有行驶;(3)汽车在 010s 远离出发点,20s40s 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 t0 到 t1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 3m/s;(5)汽车在 t20s 到 t40s 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大小是 1.5m/s【详解】(1)由图

9、可知,汽车从原点出发,最远距离出发点 30m;(2)10s20s,汽车位置不变,说明汽车没有行驶;(3)010s 位移增大,远离出发点。20s40s 位移减小,驶向出发点;(4)汽车在 t0 到 t10s ,距离出发点从0变到30m,这段时间内的速度:;(5)汽车在 t20s 到 t40s,距离出发点从30m变到0,这段时间内的速度:,速度大小为 1.5m/s。15. 如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方向水平向右的外力F0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B处(1)求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0大小;(2)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若用大小为20N

10、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时间t(取g=10m/s2)参考答案:(1)10 m/s,(2)0.5,(3)试题分析:(1)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B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解得:。(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得:,解得:。(3)设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为,相应的位移为,物体到达B处速度恰为0,由动能定理:,整理可以得到:由牛顿运动定律:,整理可以得到:。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抓住位移之间的关系求解。四、计算题:本题

11、共3小题,共计47分16. 汽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 s速度变为6 m/s,求:(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前进21m所用的时间;(3)刹车后6 s内前进的距离参考答案:解:(1)a=(2分)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2分)(2)从刹车到停止运动的时间:(2分)由得: (舍去) (2分)(3)(2分)17. (计算)质量为0.1 kg 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图象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3/4。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取, 求:(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高度。参考答案:(1)0.2N(2)0.375m由图像可知,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弹性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N=(2)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的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弹性小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