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王海打假案看知假买假者是否消费者宋征胡明案情及判决结果1998 年 9 月, 王海起诉至一审法院称: 其在 华联商厦购得 台灯 40 个, 部分无入网 证, 灯具部分有四项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故要 求华联商厦向其赔礼道歉, 并双倍返还购灯价款, 共40480 元, 经审理查明, 1998 年 6 月 11 日, 王海在华联商厦购买 TL - 200 型 台灯 40 个, 每个单价56 元, 总价款为20240 台灯部分经他人于1998 年3 月25 日在 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 王海购灯当日即持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92) 量认 (国) 字 0781) 号N 09803
2、5 检测报告, 要求华联商厦双倍赔偿其经 王海购买 台灯十分钟后便手持检测报告及发票来索赔, 其行为不是为 王海提供的检测报告只说明该产品 存在质量问题, 不符合双倍返还的有关规定, 故不 同意王海之诉讼请求, 经审理确认, 华联商厦所售无入网标志的 台 灯具有几项指标不符合产品的质量标准, 对此华 联商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故于1998 年11(1) 自判决生效之日起 3 日内, 被告北京华联商厦 给付原告王海人民币20240元, 原告王海同时将其所购 TL - 200型 台灯 40 个退还被告北京华联商厦 。 (2)驳回 王海不服, 以华 联商厦之行为已构成欺诈为由, 上诉至二审法院,
3、二审法院认为, 华联商厦作为商品销售者, 应 依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 华联商厦所售 台灯, 部分无入网标志, 台 灯部分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对此华联商厦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海是在得知有关部门对 台灯的检测结果后,即其明知该产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禁止生 产和销售的情况下而购买, 随后要求华联商厦双 倍赔偿其损失, 依照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规 定, 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销费者, 故王海之行为不 据此对王海之上诉请求鉴于华联商厦之行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故其所销售的 台灯应移送有关部门 予以处理, 商厦 返还王海购灯款 20240 元, 在王海 处的TL - 200 型 台灯40 个移
4、交工商行政管 案例所提出的问题知假买假者是否为消费者, 是从王海打假等 一系列知假买假案中得出的必然命题, 由此引发 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极大讨论。对此问题的认识不一, 假者是消费者, 则可以适用消法第49 条获得惩罚 如果认为不是, 二审法院均认为知假买假者不是消费者, 因此不适用消法第49 同的情况, 有的法官则认为是消费者, 应适用消法 第49 不同法院的法官, 甚至是同一法院的不同法宫对此问题的认识都是不一致的。基 于法律规定的含糊性, 法官们充分运用手中的自 由裁量权对知假买假者作出解释, 或解释为消费者, 或解释为不是消费者, 从而适用不同的法律 知假买假者双倍索赔案频频发生, 而各
5、地法院对此判决不一, 导致法制的不统一, 谓不小, 然而最高院却没有对此问题作出解释, 不 知是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还是故意为之而把此问题留给法官自由裁量。但我想对此问题的 讨论和研究有利于各方形成共识。49 漏洞的揭示法律漏洞是近年法学界讨论的热门话。不 过这一问题又是一个古老的问, 不同的法学流 派都对此问题进行过争论与探。有学者对法律 漏洞存在的必然性作出过系统阐述, 笔者在此引 用其结最初自然法纯粹法学和概念法学认 为, 法律是完善, 法律原本无所谓漏洞, 法律不 存在漏洞, 法律在逻辑上是自足然而现代逻辑 学和语言学的成就, 特别是塔斯基等人的工作, 提 醒人们应当知道如下事:
6、找不到这样的基本语 言, 使得任一有限的解释系统的明确性和自足性 毋庸质法律永远不可能成为逻因, 法律 一直未能达, 以后也不可能达到逻自足的 境, 法律一直有, 以后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漏洞 和缺法律漏洞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已得到法 学界的基本认同, 然而对何为法律漏洞还存有较 大争从笔者所查阅的资料来看, 对法律漏洞的 界定基本有两种认: 一种是狭义的法律漏, 一 种是广义的法律漏台湾学者王泽鉴认所谓 法律漏洞, 系指依现行法规之基本思想及内在目 的, 对于某项问, 可期待设有规定, 而未设规定 之谓国内学者梁彗星也认为, 法律漏洞是指 法律对待决案件没有规定的情笔者把这种 认识称为狭义的法律漏
7、。此外有学者对法律漏 洞的界定较为宽泛并对法律漏洞进行了分类, 具 体包括这样五种情: . 法有不确定或不明确之 ; . 法律文字与法律精神相悖, 或者说, 法律 文字与法律精神有反; . 法律相互抵, 相互 冲; . 虽然有规定但该规定在此案件事实背景 下, 多少有些不合不妥当而难以适用; . 对 其具体案件, 法无明文规我将这种认识称为 广义的法律漏。可见广义的法律漏洞除狭义的 概念外, 又分出了四种具体情, 笔者同意广义的 法律漏洞概。笔者认为, 所谓法律漏洞, 就是法官在进行三 段论推理寻找裁判的大前提即法律依据时, 所遇 很容易找到法 律规定, 并且此规定与该案相吻合, 则可以直接适
8、 用之, 不存在法律漏洞问题, 相应地这种案件被称就存在法律漏洞问题, 需要对 法律漏洞进行填补, 以确立裁判的大前提, 相应地 原告诉称自己是消费者, 应适用消法第 49 条, 从 原告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 是知假买假以故意索赔为目的, 不 是消法上所称的消费者, 不适用消法第49 见适用消法第49 条的前提是对消费者的概念作 出准确的界定, 否则针对具体的个案就无法决定 49 条由于消费者 漏洞属于广义法律漏洞的第一种情形, 即法有不 49 条针对经营者欺诈 消费者的行为及后果作出了规定, 但对何为消费 者却没有作出界定, 从而对消费者的理解仁者见 仁, 智者见智, 出现知假买假者是否消费
9、者这样的 本案被告及法官对知假买假者的 解释被告及法官均认为王海在明知 台灯质量 不合格的情况下, 仍然予以购买, 不是为生活消费 的需要, 而是以买假索赔为目的, 因此他不是消费 者, 不受消法第49 消费者的标准是看他购买商品的目的, 如果是为 生活消费的需要, 则是消费者, 否则就不是消费 2 条, 该条或者接受服务, 被告及法官均认为知假买假这种情况不是为生活 消费的需要, 这里问题的关键是 似乎这一 判断不成为问题, 因为根据案情介绍已有证据证 明王海是在得知有关部门对 台灯的检测结果 后而购买的, 从本案的判决结果看不出法官对此的论述, 我想作出学界对生活消费的判断方法大致有两而动
10、机的判断又凭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验, 即所谓经验法则加以判例如, 按照 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 一次购使用一部手机 足, 如果一次购买七部手机, 硬说为生 活消费的需要, 就不符合一般人的社会生活经 验, 因此不能认为属生活消费第二种方法 是根据购买商品的种, 如果购买的是生活消费 品, 不论其目的是为物质文化生活的直接消, 还 是为打假获得物质利, 都属生活消费的范 畴, 都可以适用消这两种判断方法可以说是 方法都有失偏颇之处, 笔者将在下文中阐明自己 的观点并对这两种代表性观点加以分。笔者对知假买假者的解释本案争议的焦点是知假买假者是否消费者, 即知假买假者能否适用消法第49 2 条的规定可知
11、消法的调整范围是为生活消费的 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消费关系。所以判断知假买假者 述第二种判断方法是根据购买商品的种类即购买 的是否为生活消费品来判定, 这种方法的不合理 既可能用于生产 消费又可能用于生活消费, 例如钢材在私人建房 时可以作为生活消费使用, 汽车也可以作为生活 简单地将购买的物品是否属于生活消 是不妥当 而且本案所涉及的知假买假者是否消费者这 一争议不涉及产品是否生活消费品上的争议, 而 所以应 即是否“生活消费的需要”来认定其是否消费者 而仍然购买, 以获得双倍赔偿, 这种购买动机无论 如何也不能说是为生活消费。因为生活消费是指 购买商品自己使用, 索赔为目的的购买硬说是为生活消
12、费的确难为人 消法第2 条把生活消费关系作为本法的调整范围, , 消法第 49 条中的消费者就应当是为生活消费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 据此知假买假者应适用其他法律, 而不应适用 消法第 49 , 当时制定消法时, 立法者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会专门利 用消法第49 条来进行买假双倍索赔, 所以知假买 假者也不应纳入消法第49 种解释是符合法治原则的,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判断购买者是知假买假? 在购 买者自认或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好说, 然而如果 购买者不承认, 同时又没有证据证明的情况下, 又 如何判定呢?第一种判断方法告诉我们根据 说穿了就是根据购买商品的数量来认定。笔者认 为运用这种方法判断失
13、之偏颇, 运用这种方法的数量界限很难确定。根据此方法 不是, 这都有 就给法官留下了过大的自由裁量权, 仅仅根据购买商品的数量来认定消费者, 可能使 真正的消费者得不到消法第49 条的保护, 这对这 部分消费者是很不公平的。而且如果购买者只购 买一件商品就认定其为消费者, 实际上他 可能就是为了双倍索赔而只购买一件商品, 因为 买多了, 法官不会判动机, 除非自认, 否则外人无法知道, 于是就根据购买商品的 法律上有很多主观性的东西是需要根据客观的外在表现来认定的, 因为主 而有时他们又是定案的关键, 观推断主观的做法必须满足这样一个前提, 即这 种推断不能使无辜的人遭受不利益。一个真正的 消
14、费者只是因为多买了几件同种商品就被认为不 而被无情地剥夺了双倍返还请求权, 这是法治社会更是私法领域所不能 通过对体系解释, 立法本意解释即最终以购 动机为标准来认定知假买假者是否为消 费者的分析, 可以看出它是以牺牲真正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为代价来排除知假买假者获得双倍赔偿 的, 知假买假者成为漏网之鱼 (这一点上文已有分析)。所以, 以上的解释很难令人接受。而且体系 解释, 无矛盾性, 但如果体系本身就有问题, 这种解释的一致 是通过探寻法律制定时立法者的本意来解释法律, 但如果立法者当时的本意已不合时宜, 落后于 社会的发展, 这种解释也就没有意义了。笔者认 为, 应用一种更高的解释原则即
15、目的解释原则来 是指以法律规范的目的为依据, 来阐释法律疑义的一种解释 它给予法律解释机关充分的自由裁量权, 允许法律解释者在 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同一法律条文的内涵作出不 同的解释, 从而达到遵循“立法目的”的终极目 由于目的解释原则的高度灵活性和广泛的可接受性, 联邦最高法院判例中的趋势就正在朝目的的法规 消法第 49 条在我国首次确立了惩罚性赔偿制度, 它的立法目的就是通 过惩罚性赔偿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广大消费者同欺 诈行为做斗争,从而达到最终保护消费者的目的。 知假买假者只要在购买商品后不再将其转售或投 入生产, 那么他就不是经营者, 同时根据上文他也 不是严格意义的消费者, 也就是说在其
16、是否消费 刑法上有“疑罪从无”的原则, 因为它符合保护人权的发展潮流, 为什么我们在 认定知假买假者是否消费者上存有疑义时, 不推 定其为消费者呢?因为这种推定符合消法第49 条的立法目的, 有利于打击今天日渐猖獗的欺诈行 把知假买假者认定为消费者, 无疑增加了一支打假力量, 从而市场的 假冒伪劣商品就会减少, 消费者的最终权益得到 了保障, 这显然是符合消法第49 条之立法目的 实际上是缩小了消费者的范围, 这时惩罚性赔偿的运用就会大 同时非知假买假者, 即所谓真正的消费 者, 由于诉讼上时间和精力的耗费可能放弃自己 的权利,从而使这种惩罚性赔偿的运用变得更少。 知假售假者由于双倍赔偿的减少
17、, 其风险成本大 大减小, 售假仍有利可图, 并且相当可观, 他们则 不会被偶然主张权利的几个人吓倒, 反而继续知假售假, 最终受损的仍然是每一个消费显然对 知假买假者是消费者的否认, 会弱化对消费者的 保, 这是与消法第49 条的立法目的相违背。 而有学者认为, 对知假买假者适用消法第49 条 形成一个既非生产也非销售的所谓打假行 业, 这样会取代广大消费者的维权行动, 取代负 责管理市、维持市场秩序的国家专门机关的公 职行我认为这里取代二字实为不所 取代是指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 另一个 事物不复存但想一想, 即使形成打假专业 户, 消费者仍可以根据消法第49 条请求双倍赔 偿, 专门机
18、关仍要履行职责进行打, 何谈取 代呢?不仅不会取, 反而多了一支打假的力。 还有人指出知假买假者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如 把其纳入消法第49 条的调整范, 会使其不劳 我认为这种观点也是站不住脚。我国原则, 但这是对双方的要求, 当一方在实施欺诈行 为时, 还要求另一方诚实信用, 这不是在重演东郭 先生和狼的故事吗? 而且把知假买假者纳入消法 第 49 条的调整范围, 有利于打击市场欺诈行为, 减少假冒伪劣商品, 这种对社会有益的行为为什 么不加以鼓励呢? 至于把通过惩罚性赔偿制度所 多获得的赔偿说成是不劳而获则更不能令人接受 赔, 甚至要闹到法院打官司, 怎么能是不劳而获 呢? 退一万步讲即
19、使是不劳而获,但这种利用法律 当今 社会, 人们获取收益的途径已经多元化, 如投资股 票, 也没有进行诚实劳动, 对此国家是承认并加以鼓励的, 这种股票收益就 知假买假者利用惩罚性 赔偿制度所多获得的赔偿又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 呢?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承认知假买假者是消 费者, 可以获得双倍赔偿, 则可能导致一些人利用 消法第49 条威胁售假者而进行私下交易, 从而导 的确, 这种情况有可能发 生, 但我们不能因为适用一种制度会带来副作用 而不去适用, 为什么不想一想适用后它所带来的 巨大好处呢?如果按照此观点, 那么我们就没有什 么制度值得利用了, 因为任何制度都是利弊相伴 的, 关键是看
20、利大于弊, 交易和获得双倍赔偿是两件不同的事情, 我们不 能因为前者的违法性而否认后者的合法性。违法 的事情应当加以制止, 合法的事情应当加以保护, 如果不对知假买假者 的消费者地位予以确认, 知假售假者则会更加胆 大妄为, 这才是经济秩序的真正混乱。结论及启示 解释的方法, 但解释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或认为知 假买假者不是消费者, 或认为知假买假者是消费 者, 从而导致消法第 49 律解释有复数解释结论的可能性, 承认这种可能 因为每一种解释都不能绝对地说其对或错, 这就迫切需要我们 建立一套法律解释的规则体系, 以求得唯一的解 释结论, 使其不仅合理合法而且具有广泛地可接 受性, 面的分析
21、, 解释不一致时, 应遵循目的解释, 也就是说目的解 但这种目的解释的前提 2002 年第2 年第 3 法律出版社 1997 年 1 月版, 第36- 40 49 15 卷, 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第225 页参见人民法院案例选民事卷 (中) 中国 法制出版杜2000 年版, 第971 页自由裁量权是一种权力, 这种权力是法官的职业 所固有的, 使其能在多种合法的选择中自由地选择其一 司法2001 年第5 期笔者之所以对最高院没有作出解释表示惊讶是 因为从我国目前的解释体制看, 法院在具体应用法律上 存在问题时, 往往由最高院作出解释, 这种解释或者是 自上而下由最高院主动为之作出一般解
22、释, 或是自下而 (当然这里的解释是指存有歧义的解释, 因为没有歧义的解释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无时无处不在, 关于此点后 文还有论述) 空间仅存在于最高院没有对相关问题作出合宪性, 一旦合宪, 则需要对立法作出修改; 一旦不具有唯一性, 则需要借 正是在这样的解释理论支配下, 笔者认为知假买假者是消费者, 应当把 其纳入消法第49 法律适用的过程就是解释法律的过程, 可以 说解释法律在司法过程中无处不在。只不过有些 法律解释的结果与案件事实相吻合, 可以直接适 用, 而有些法律解释的结果是有多种可能, 即存有 歧义, 从而导致在具体个案中法律适用的困难, 无 所适从, 而需要从中作出选择, 以便
23、确定裁判的大 前提, 表达力的 有限, 更是由于解释方法的多样性, 导致法律解释 上的歧义在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 这也许是近年 法解释学成为我国法学界研究热点的重要原因。本案例引自也谈王海现象与惩罚性赔偿的运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年8 月第1 版, 第52 页除由前引可以佐证外, 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 4 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12 月第1 法律出版社1998 年6 月第1 版 4 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12 月第1 版, 第177- 183 页2 册, 中国政 法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第24 页 电视节目预告表的法律保护与利益衡 载法学研究1995 年
24、第2 期 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 论丛第4 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年12 月第1版, 第 178- 179页49 条的解释 年3 月2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 丛第15 卷, 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第239 页:第49 释 , 载2001 年3 月29 日(下转第 91 页)几点启示 要求尊重他人利益, 以对待自己的事务的注意对待他人事务, 保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都能得到自己应得到的利 要求当事人不得 通过自己的民事活动损害他人与社会的利益, 必 须在权利的法律范围内以符合其社会经济目的的 原则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此类事件就完全可以避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曾经提出, 要将我 国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9 短诗三首 繁星(一五九)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2024年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二年级上册《3管理计算机的资源》教学设计
- 2023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教学设计 (新版)沪科版
- 4我对世界很好奇 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同步备课系列(浙教版)
-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教学设计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财务风险警示教育
- 激励行业心态
-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 第3单元 第7课 第2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纪事 第4课《伤仲永》教学设计1 沪教版五四制
-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2 新人教版
- 2025年企业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政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蜀道难》《蜀相》联读教学设计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分析(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GB/T 45290-2025乡村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
- 《某连锁药店销售培训教材》183
- 《灯光照明设计》课件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招聘笔试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签医废合同申请书
- 新疆防沙治沙生态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手术室无菌技术原则和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