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475-2012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技术条件_第1页
DB12-T475-2012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技术条件_第2页
DB12-T475-2012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技术条件_第3页
DB12-T475-2012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技术条件_第4页
DB12-T475-2012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CS 29.22K 82DB12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T4752012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 of lithium- ion tract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s2012-11-15发布2013-02-15实施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 12/T 4752012DB 12/T 4752012 PAGE * ROMAN PAGE * ROMAN II 目 次前言I范围1规范性用文件1术语和义1符号2要求2电池体2电池块3电池理系统4电池统(含池包)5试验方法6试验件6电池体试验6电池块试验9电池理系统验13电池包

2、/统试验13试验序14检验规则15检验类15出厂验16型式验16标志、装、运、储存178.1 标志178.2 包装178.3 运输178.4 储存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 PAGE PAGE 21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技术条件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GB/T2900. 41GB/T18384.33GB/T19666QC/T840QC/T897-2011术语和定义GB/T 2900.41-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电池单体 battery cell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3、能且共电解液的基本单元装置,包括电极、隔膜、电解质、外壳和端子,并被设计成可充电。3.2电池模块 battery module将一个以上电池单体按照电压、尺寸、极端排列、容量和倍率特性连接作为电源使用的组合体。3.3电池电子部件 battery electronics采集电池单体(集成)或电池模块(集成)的与电和热相关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电池控制单元的电子装置。3.4电池控制单元 battery control unit控制或管理电池系统电或热性能,并可以与车辆上的其他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互的电子控制部件。3.5电池管理统battery managementsystem由电池电子部件和电池

4、控制单元组成的电子装置。3.6电池包 battery pack能量存储装置,包括电池单体或电池模块,通常还包括电池电子部件、高压电路、过流保护装置,以及与其他外部系统(如冷却、高压、辅助低压和通讯等)的接口。3.7电池系统 battery system(。3.8能量型电池 high energy density battery设计目的为高能量应用的动力电池。注:其最大允许持续输出电功率和室温下其在1I1(A)倍率电流放电的能量比值一般低于10。3.9功率型电池 high power density battery设计目的为高功率应用的动力电池。注:其最大允许持续输出电功率和室温下其在1I1(A

5、)倍率电流放电的能量比值一般大于等于10。3.10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企业提供的C1 Ah数值。3.11额定能量 rated energy企业提供的,在252下,电池以1I1(A)电流放电,达到终止电压时所放出的能量(Wh)。3.12实际放电容量 initial actual capacity3253%。3.13爆炸 explosion电池外壳猛烈破裂,且有主要成份(固体物质)抛射出来。3.14起火 fire电池任何部位发出明火持续时间长于 1s。火花及拉弧不属于明火。3.15漏液 leakage电池内部液体泄露到电池壳体外部。符号Cnn小时率额定容量(Ah)。Inn小时率放

6、电电流,其数值等于Cn1/n (A)。要求电池单体外观电池单体按6.2.1极性电池单体按6.2.2检验时,端子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电池单体按6.2.3检验时,电池外形尺寸、质量应符合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25电池单体按6.2.55%。注:极差是所有样本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安全性6.2.6.16.2.6.26.2.6.36.2.6.46.2.6.86.2.6.9电池模块外观电池模块按6.3.1极性电池模块按6.3.2检验时,端子极性应正确。并应有正负极的清晰标识。电池模块按6.3.3检验时,外形尺寸及质量应符合生产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25电池模块按6.3.57%。256.3

7、.6.1906.3.6.280。-20电池模块按 6.3.7 试验时,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实际放电容量的 70。55电池模块按 6.3.8 试验时,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实际放电容量的 95。6.3.99095。耐振动性6.3.10储存电池模块按 6.3.11 试验时,其容量恢复应不低于实际放电容量的 95。循环寿命循环寿命按照6.3.12进行测试,当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容量保持率应不低于90%。安全性6.3.13.7一般要求(SOC)(或者功率)(),电池管理系统按照 6.4.1 进行试验后,所检测状态参数的测量准确度要求见表 1。表 1 状态参数测量准确度要求参数总电压值电流值 1)温度值单体

8、(模块)电压值准确度要求1% FS3% FS20.2% FS11.0A(30A。SOC估算误差SOC10%6.4.2SOC的SOC值与SOC电池系统)一般要求25电池系统按6.5.1试验时,其实际放电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5%。短路保护6.5.2 ()过充电保护6.5.3 过放电保护6.5.4 ()绝缘电阻电池系统按照6.5.5进行试验时,电池包(含管理系统)绝缘电阻与电池包的标称电压的比值应大于100V。耐压电池系统按照6.5.6进行试验时,不应发生绝缘材料的击穿或跳火。电池系统内的连接线缆按照 6.5.7 进行试验时,阻燃性应满足GB/T 19666-2005 的要求。试验方法试验条件环

9、境条件除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258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的环境中进行。测量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应满足如下要求:0.21kV;0.5l0.5;0.l;lmm;0.05外观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电池单体的外观。极性用量具和衡器测量电池单体的外形尺寸及质量。外形尺寸测量可参考QC/T 840.在2521I1(A以1I1(A电电流降至0.05I1(A)30min。25256.2.42521I1(A)()。重复步骤a)-c)5333c)计算和记录放电能量密度,以Wh/kg安全性所有安全试验均在有充分环境保护的条件下进行。过放电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单体的过放电性

10、能:6.2.41I1(A)90min(。过充电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单体的过充电性能:6.2.4以1I1(A)电流恒流充电至电池单体电压达到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的2充容量达到100%观察1h。短路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单体的短路性能:6.2.410min5m;1h。跌落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单体的跌落性能:6.2.41.5m20mm11h。加热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单体的加热性能:6.2.45/min130230min;。挤压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单体的挤压性能:6.2.475mm1);0v10min;。图1单体挤压板针刺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单体的针刺性能:6.2.4用5mm8mm(60以(

11、255)mm/s(10min );。海水浸泡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单体的海水浸泡性能:6.2.43.5%NaCl(中温度冲击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单体的温度冲击性能:5.2.42进行调节,温度冲击循环次数 5 次;1h。表 2 热冲击温度和时间时间增量min累计时间min温度00256060-4090150-4060210259030085110410857048025测试用蓄电池模块样品应满足如下条件:总电压不低于单体蓄电池电压的5倍;额定容量不低于20Ah,或者与整车用蓄电池系统额定容量一致。注:测试用蓄电池模块可由实际模块串并联组成。外观在良好的光线条件下,用目测法检查电池模块的外观。极性用

12、电压表检测电池模块的极性。用量具和衡器测量电池模块的外形尺寸及质量。在2521I1(A1I1(A)电流恒0.05I1时30min。25256.3.42521I1(A)(以Ah)。a)-c)533%3计算和记录放电能量密度,以Wh/kg25256.3.42523I1 (A)(400A)b))。256.3.42528I1 (A)(200A)用b)以计)。6.3.42521I1 (A)1800s11s, 1I1 (A2510s(以W/kg。-20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模块的-20放电容量6.3.4电池模块在-20220h。在-2021I1(A25c)()。55556.3.4552。5521I1(A25

13、c)()。6.2.42052521I1(A)c)Ah6.3.42521I1(A)f)Ah6.3.455272521I1(A)c)(6.3.42521I1(A)f)(以Ah耐振动6.3.41I2(A1I1(A);振动频率:1055Hz;:30m/s2;扫频循环:10振动时间:2h。振动试验过程中,按6.3.5放电观察有无异常现象 出现。储存按下述方法进行循环储存试验:6.3.42521I1(A)30min;552216.3.42521I1(A)e)Ah),5.2.10d)e5循环寿命按下述方法进行循环寿命试验。6.3.4(0.5I1(A),功率型1I1(A15min。c)电池模块在252下以一定

14、倍率(能量型0.5I1(A),功率型1I1(A)电流恒流充电至电池单体电压达企业技术条件中规定的充电终止电压时转恒压充电,至充电电流降至0.05I1时停止充电, 充电后静置15min。d) 按b)-c)步骤连续重复499次,或直至电池模块容量小于25实际放电容量的90%。安全性所有安全试验均在有充分环境保护的条件下进行。过放电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模块的过放电性能:电池模块6.3.4。1I1(A(0V30min;1h。过充电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模块的过充电性能:6.3.42100%1h。短路按照下列步骤测试电池模块的短路性能:6.3.425210min5m;1h。加热按照下列步骤测试电池模块的加

15、热性能:6.3.4。5/min130230min;1h。挤压按照下列步骤测试电池模块的挤压性能:6.3.4挤压板形式见图 1:75mm,30mm。为使电池宽窄两个面均经受挤压,应使用两组电池,第二组电池应绕上述试验中的长轴旋转 9030%500kN10min;1h。图2挤压板针刺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模块的针刺性能:6.3.4用6-10mm20-30mm/s3电池单体10min2b2c);1h。图3针刺示意图海水浸泡按照下述步骤测试电池模块的海水浸泡性能:6.2.43.5%NaCl(按照QC/T 897-2011的5.4进行试验。SOC估算精度按照QC/T 897-2011的5.5进行试验。电池

16、包/温度适应 电池包/12h1h4,1I1(A)30min;注:如果标准循环和一个新的测试之间时间间隔长于 24 小时,则需要重新进行一次标准循环。1I1(A电阻5m)10minBCU)5I1(A20SOC(BCU。集1I1(A2530min按照GB/T 18384.1进行绝缘电压测试。耐压测试按照GB/T 18384.3进行耐压测试。按照GB/T 19666-2005进行测试。试验程序3。4。6。表3电池体试程序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章条号电池单体编号1外观6.2.11#18#2极性6.2.23外形尺寸和质量6.2.3425放电容量6.2.55安全性6.2.6表4电模块试程序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

17、法章条号电池模块编号1外观6.3.11#13#2极性6.3.23外形尺寸及质量6.3.3425放电容量6.3.5525倍率放电容量6.3.61#6-20放电容量6.3.7755放电容量6.3.89常温与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6.3.92#3#10耐振动6.3.102#11储存6.3.114#12循环寿命6.3.125#6#14安全性6.3.137#13#表5电池理系试验程序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章条号电池单体编号1状态参数测量准确度6.4.11#2SOC 估算精度6.4.2表6电池统试程序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章条号电池单体编号1一般要求-1#225放电容量6.5.13短路保护试验6.5.24

18、过充电保护试验6.5.35过放电保护试验6.5.46绝缘电阻试验6.5.57耐压测试6.5.68电池系统用线线阻燃性试验6.5.7检验规则检验分类检验分类、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样品数量和试验周期见表 7。表7检规则序号检验分类检验项目要求章条号样品数量试验周期1出厂检验外观、极性(电池单体、电池模块)5.1.1,5.1.25.2.1,5.2.2100%2外形尺寸及质量(电池单体、电池模块)5.1.3,5.2.32%325放电容量(电池单体、电池模块、电池系统)5.1.5,5.2.4,5.4.2500 只内(含 500 只)抽 5只,500 只以上抽 10 只4型式检验25倍率放电容量5.2.52 1组,共18 只电池单体和13 组电池模块,1 组管理系统,1 组电池系统(含电池包和管理系统)a每年一次520低温放电容量5.2.6655放电容量5.2.77常温与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5.2.88储存5.2.99循环寿命5.2.1010耐振动5.2.1112安全性5.1.414安全性5.2.1215状态参数测量精度5.3.116SOC 估算精度5.3.217短路保护试验5.4.318过充电保护试验5.4.419过放电保护试验5.4.520绝缘电阻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