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_第1页
逻辑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_第2页
逻辑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_第3页
逻辑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_第4页
逻辑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逻辑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逻辑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摘要:逻辑分析可以帮助译者正确理解原文语句中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并在译文中准确再现这些逻辑关系。本文以人事部翻译证书考试三级笔译真题为文本,从词义理解、译文表达和校对三个层面,举例说明逻辑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关键词:逻辑分析;思维差异;英汉互译一、引言逻辑lgi一词源于希腊文lgs,原义为思想、思维、理性、言语。逻辑是指思维的规律性,而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因此要到达不同语言之间的顺畅转换,自然也要注意到逻辑分析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翻译的根底是词汇与语法,也是传统翻译理论强调之所在。但是,要到达更高层次的翻译,译者不仅要娴熟地掌握原语和译入语的词

2、汇和语法,更要对这两种语言的其他层面,比方文化、修辞、文体和逻辑,有较深透的理解。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是辩证的:语言是逻辑的工具、根底和出发点,而逻辑又约束语言的开展。中西方思维逻辑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语言运用的差异,因此译者不仅要掌握英语的词汇和语法,更要更深层次地理解中西方文化及逻辑特点,以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逻辑习惯。二、逻辑分析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纽马克在?翻译方法?一书中指出,学习逻辑可以让译者掌握语篇背后的真正含义。因为翻译中句子的意义是由预设条件决定的,所以当译文读起来晦涩难懂时,译者应当检查翻译是否和预设相矛盾PeterNeark2001:6。著名翻译学家奈达将翻译过程分成了分析a

3、nalysis、转换transfer、重组restruturing和检验testing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实际反映的就是对原文的理解、译句的表达以及校对的过程。下面从这三个方面进展阐述。1词义理解中的逻辑分析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不能正确理解就谈不上正确表达。英语的一词多义情况比比皆是,如何选择正确的词义就要求译者运用逻辑分析选择与预设相一致的词义。例如:1.Theiprtanefagriultureanntbeverstated.rethan50perentftherldslabrfreiseplyedinagriulture.2022年5月真题译文一:农业的重要性不能被夸

4、大。占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劳动力都从事农业。译文二:农业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会为过,因为占全世界百分之五十的劳动力都从事农业。解析:原文两个句子中,后句对前句起着解释的作用,由此可推断出第一句的含义应为农业的重要性不容无视。根据?英汉大辞典?,an有两个常见的含义,1能,可以;2可以发生;会。显然,译文一取其第一个含义,译文二取其第二个含义。将两个译句加以比照就会发现,译文一的句内逻辑关系是矛盾的。2.heatfarsaresteffiienthentheyprisesethusandsfhetaresandanberkedbyteasfpepleandahines.2022年5月真题译文一:

5、消费小麦的农场最有效。它们拥有几千公顷土地,雇佣一群群工人,并使用机器。译文二:消费小麦的农场最有效益。它们拥有几千公顷土地,雇佣一群群工人,并使用机器。解析:译文一中农场最有效不符合逻辑,让人不知所云。根据?英汉大辞典?,effiient的最常见释义是效率高的,有效的,一般用来形容工作;此外还有一个释义,即因省时,省力或省钱等而收效大的,效益高的。结合原句语境,选取后者才能使两句的意思前后逻辑一致。论文联盟3.PtaEletriPerpany(PEP)usessuhalthatehavepurhasedt80-arunittrainstfailitatethedeliverypress.20

6、22年12月真题译文一:波多马克电力公司PEP用煤量如此宏大,以致我们专门购置了两列80辆汽车大小的火车以加速输送煤的过程。译文二:波多马克电力公司PEP用煤量如此宏大,以致我们专门购置了两列八十节车皮的火车以加速输送煤的过程。解析:译文一将80-arunittrain译成八十辆汽车大小的火车,显然没有结合语境做适当的逻辑分析。因为汽车和火车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交通运输工具,两者之间并没有可比性。译文二将其译作八十节车皮的火车,译句内容符合逻辑。2.句子表达中的逻辑分析表达是理解的结果,但正确的理解并不代表着必然能恰当的表达。好的译文必然要求译者能做到在正确理解原文的根底上,通过逻辑分析按照源语和

7、译入语的构造特点做到恰当表达。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按照逻辑思维组句时也有差异。英语思维更强调客观以及准确性,在语言上往往多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强调人的能动性,语言多使用主动句,甚至经常用构造上的主动句表被动含义。例如:4.Thenditinsthatdeterinehatillberaisedinanareainludeliate,atersupply,andterrain.2022年5月真题译文一:决定什么农作物将被种在一个地区的条件包括气候、供水和地形。译文二:一个地区终究消费什么取决于气候、供水和地形。解析:原文中hat从句是被动构造,译文一也采用了被动构造,这不符合汉语的

8、逻辑思维习惯,也影响译文的恰当表达。应根据汉语表达习惯将其转化为主动语态。当然,假如把消费改为出产,译句会更通顺些。奈达在?译意?(Translatingeaning)中指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上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比照。英语句子构造重形合(hyptaxis),汉语的句子构造多采用意合法(parataxis)。因此,英语句子成分主要是由连接词来表达逻辑关系,不按时间或逻辑顺序排列,在句子构造上就可以前后联络、构造严谨、词义明确。汉语句子成分那么较少使用连接词衔接,句子构造按照时间和逻辑顺序排列,且词序较固定。因此,汉语主要是靠语序表示逻辑关系,构造较松弛,词序清顺而简练。

9、例如:5.Thenextstepinthepressursheneletriitypassesthrughatransfrerherethevltageissteppeduptntinuenitsjurney.2022年12月真题译文一:下一道程序发生在当电通过一个变压器论文联盟时,在那里电压被提升以使电流继续前进。译文二:下一道程序是使电流通过一个变压器,把电压提升,并使电继续向前进。解析:英语重形合,用显性的逻辑关系词将句子内部各个局部联络在一起,建立起其特有的葡萄藤型句式构造特点。这些连接词有时只在句子中起功能性作用却没有实际含义,如本句中的hen和here。而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句内各

10、局部的逻辑关系一般直接靠语序反映,构成其特有的竹竿型句式构造。因此,在将本句翻译成汉语时就不必翻译原句中的功能词hen和here,译文才符合汉语的语言逻辑习惯。6.今年来,中国政府倡导国内旅游,推行假日经济政策,给公民每年3次为期一周的长假,让他们将更多储蓄用于旅游、购物和外出就餐。2022年11月真题译文:Inreentyears,thehinesegvernenthasenurageddestitravelandipleentedapliyfhlidayenis,givingitsitizensthreeannualeek-lngvaatinsandthepprtunitytspendre

11、savingsntravel,shppingandeatingut.解析:虽然从外表上看原句是4个小句的堆砌,但小句之间是有逻辑关系的,其中,给公民每年3次为期一周的长假,让他们将更多储蓄用于旅游、购物和外出就餐是政府倡导国内旅游,推行假日经济政策的方式状语,而让他们将更多储蓄用于旅游、购物和外出就餐是一周长假的目的状语。汉语通过语序传达句子间逻辑关系,这是典型的汉语句子连接方式。但译成英文时要按照英语的句式构造特点写出符合其逻辑的译文。7.Pessiisagain,intheseall-t-failiarrearksabutSingapreseduatinsyste,idelyregarde

12、dastresults-riented,andInderhyIevenbtheredtask.2022年11月真题译文一:在这些耳熟能详的言语中又一次表现了对新加坡教育系统的悲观情绪,被广泛认为过分注重成绩。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还要费心一问。译文二:新加坡教育系统过分注重成绩,而这些孩子耳熟能详的言语再次表现了对新加坡教育制度的悲观情绪。解析:英语的语序与汉语相比灵敏许多,其定语的位置既可位于被修饰词之前也可位于其后。而汉语语序主要靠逻辑思维而定、通常按由因到果、由假设到推论、由事实到结论、由条件到结果排列。英译汉时为了使译文符合汉语逻辑,常常要加以调整。译文一采用的是英语的语序,不符合汉语的逻

13、辑表达习惯。3.译文校对过程中的逻辑分析在校对的过程中,译者将原文和译文作进一步的逻辑分析和推敲,才能深化对原文的理解,并改正译文中所出现的连接欠佳,甚至语言欠妥之处。例如:8.rethan50perentftherldslabrfreiseplyedinagriulture.Thedistributinintheearly1980srangedfr67perentfthseeplyedinAfriatlessthan5perentinNrthAeria.2022年5月真题译文一:世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劳动论文联盟力从事农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非洲的比例为百分之六十七,在北美洲那么缺乏百分之

14、五。译文二:世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劳动力的比例在非洲为百分之六十七,在北美洲那么缺乏百分之五。两个译句的差异在于译文二在比例前有修饰语劳动力而译文一没有。这样就导致译文一在上下句的逻辑衔接上不严密,给人以突兀的感觉,甚至有时让人不知其指代的是什么。三、结语著名匈牙利语言学家拉多久尔吉曾指出,翻译是逻辑活动,翻译作品是逻辑活动的产物。英汉两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差异给翻译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但是思维的共通性却使得翻译成为可能。这就要求译者在原文理解、译文表达和译文校对的过程中进展必要的逻辑分析,以便使译文准确、自然、流畅。参考文献1EugeneA.NidaharlesR.Taber.2022.TheTheryandPratiefTranslatin.Shanghai:ShangFrEignLanguageEduatinPress.2EugeneA.Nida.1982.Transla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