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一段电视片断】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_第1页
【播放一段电视片断】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_第2页
【播放一段电视片断】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_第3页
【播放一段电视片断】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_第4页
【播放一段电视片断】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八章认识跨省区域学案设计初稿骏景中学 杨远珍 第一节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一、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二、本课目标1、知道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所跨的省级行政区。了解其地形地貌特征;2、理解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成因、后果,认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3、知道黄土高原脆弱的主要自然灾害,了解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及进行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

2、,明确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三、课前准备阅读散文黄土高原、诗歌黄河颂;了解影片秋菊打官司、歌曲信天游和黄土高坡四、知识建构知识点1、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探究一:典型的黄土地形景观上网搜集黄土高原的景观图片,阅读课本P66“图8.2 黄土高原景观”,说说:黄土高原的地貌有什么特殊性?典型的黄土地形景观有哪些?【答】黄土高原的地貌表现为 沟壑纵横 ,有很多黄土堆积,黄土高原景观主要有黄土塬、黄土峁、黄土梁三种类型。探究二: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你知道黄土高原在我国的什么地方吗?阅读课本P66 “图8.1 黄土高原的位置”,或地理图册P32P33黄土高原位置图,在图上找出黄土高原区域界线,填绘所跨的省

3、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答】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属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北方地区,跨越了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100米,这就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探究三: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风成说”分组讨论: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 完成课本P67的活动2题,重点讨论“风成说”的每一条证据都说明什么问题。【答】关于黄土高原上那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很多假说:有“风成说”、“水成说”和“风水雨相说”(详见老师介绍)。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

4、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其证据是:1“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不是)从上空吹来的,(是,不是)流水冲来的。2“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高原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戈壁、沙荒的矿物成分相同。”说明黄土不是本地产生,有可能是从中亚、蒙古一带而来。4“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说明黄土(是,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是,不是)外来的。知识点2、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了解:黄土高原地区有许多特殊现象千沟万壑的塬、梁、峁景观;梯田的农作物,产量很低;黄河,一碗水半碗沙;聚落和村庄分

5、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上述现象的共同成因是什么?【答】上述现象的共同成因是被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探究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为什么会如此严重呢?可以说是“天灾+人祸”的结果,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1、资料分析阅读一段背景资料和下列图片: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图(P72图8.11,8.12)黄土高原地形图(P68图8.4)黄土高原植被图(P68图8.2,第72页8.4,8.5)黄土高原的黄土特性(P68图第一段文字)黄土高原人类活动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得出结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天灾(自然因素)地表植被状况黄土高原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降雨特点黄土高

6、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土壤特性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人祸(人为因素)土地利用不当(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耕作不合理在干旱地(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2、实验分析实验记录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1、用喷水壶喷向草皮经过草皮流入到水槽中的水的颜色( )2、草皮被破坏掉后,用喷水壶喷向裸露的黄土经过黄土流入到水槽中的水的颜色( )3、模仿小雨喷向裸露的黄土细小流入经过黄土流入到水槽中后水的颜色( )4、模仿暴雨喷向裸露的黄土较大水流经过黄土流入到水槽中后水的颜色( )实验结论植被状况降水强度植被好植被差小雨暴雨河

7、流含沙量(大、小)说明:实验时注意以下三点:前两个实验中植被状况差异;烧杯内水量多少;烧杯内沙土的情况。后两个实验中降水强度的差异;烧杯内水量多少;烧杯内沙土的情况。【归纳】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和降水强度,是水土流失发生与否的两个重要因素。3、“对话”讨论阅读课本P69的图的对话,讨论认识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小结】这段对话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因为男孩的意思是“千沟万壑造成水土流失”,而女孩却认为“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实际上这两个孩子的话都有道理,只是所处的时间平面不同,女孩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而男孩则是针对目前状况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黄土高原已经形成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这也

8、同时说明人类在这个循环当中始终起到了“引发”和“加剧”作用。4、知识拓展:(1)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哪些地区?【答】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除了黄土高原外,还包括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鄂西及豫西山地、江南丘陵山地等。(2)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否与黄土高原有相似之处?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0的“图88中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找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分布,并根据图上信息,分析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提示:从造成水土流失的几个因素的角度观察这些地区的情况)【答】这些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与黄土高原有相似之处:从地形地势看都处于第二级阶梯的高原、山地地区;

9、从地面状况看,地面坡度大或破碎,植被覆盖率低;从降水量看,北方地区在400mm800mm之间,南方地区在800mm以上,降水一般丰富而集中。探究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如此严重,会带来什么后果呢?问题1:阅读课本P68“图8.5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以及下面一段文字,你能理解他们的困境吗?黄土高原年复一年的水土流失,使地表“沙化”、“石化”,田间持续水力下降,土壤肥力衰减,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坡耕地正常年景的亩产量一般只有2550公斤。在国家“八七”扶贫计划592个贫困县、8000万贫困人口中,黄土高原就有126个贫困县、2300万贫困人口。思考下列问题:水土流失带走

10、了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2)水土流失严重了,“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3)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水土流失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对黄河下游的人民有何影响?(水带着泥沙流人黄河,黄河流人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归纳】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

11、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问题2:人类活动造成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还使得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阅读:1、以前黄土高原的景观或气候图片或资料;2、现在的黄土高原气候图和景观图(课本第72页图8.11,图8.12和图8.13;课本P70的图8.9)(1)旱、涝灾害阅读图8.11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气候特点。(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延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综合图8.11和图8.12,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涝灾多发生

12、在夏季)读图8.13,说出延安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旱年为595,涝年为239)(2)泥石流、滑坡、塌陷阅读课本P70的图8.9,讨论诱发的其它灾害(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归纳】现在的黄土高原气候恶化,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再加上地形破碎,土质疏松,就使得该地区非常容易出现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如图所示:自然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水土流失气候恶化地形破碎自然灾害频繁知识点3、脆弱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猜猜其生态环境如何?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不仅很差,还十分脆弱,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探究一: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

13、原因讨论分析:完成课本72页活动2“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课本P72图8.10“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完成下面练习题:A.人均耕地减少B.需要更多劳动力C.农业单产不稳、不高D.毁林开荒E.破坏植物1.把字母填在图中空格内。2.从图中可见,黄土高原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增长、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的。探究二: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画图巩固:阅读课本71页的阅读材料“石灰岩山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模仿画出“云贵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进一步认识人类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程中起的负面作用,并且明确人类活动加剧了这种“脆弱”。(画图区)知识点4、生态建设

14、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探究:课前已经阅读课文、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思考下列问题:有什么生物措施?有什么工程措施?如何合理安排生产活动?上述措施分别取得什么效果?现在的面貌如何?建议以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或“电脑小报”的形式展示汇报;同时归纳下表: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措施生物措施(陡坡地植树种草,缓坡地建梯田种果树)工程措施(坡脚建挡土坝,护坡工程等)合理生产(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圈养良种畜禽等)效果(一是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二是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探究2:课前已经通过阅读课文、上网查资料等方

15、式预习: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应采取什么措施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或“电脑小报”的形式展示汇报,内容可引用一些趣味性的资料,如“放羊娃”的故事。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把图中空格内的内容填充完整:黄土高原地区解决人多地少矛盾的主要措施: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

16、的问题。选择内容:使用新型燃料生态环境改善大力发展林业和果园业农作物产量增加五、知识归纳六、反馈练习(一)填空题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它东起太行山,西至,南连秦岭,北抵。2.黄土高原黄土的厚度一般超过米,并呈现出,黄土梁,多种多样的黄土地形景观。3.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科学家多支持“”,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等地的荒漠、吹过来的。(二)选择题4.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 ) A 华北平原 B 内蒙古高原 C 黄土高原 D 鄱阳湖平原5.关于黄土高原地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平坦 B.千沟万壑 C.雪山连绵 D.崎岖不平6.黄土高原典型的地表特征是( ) A 一

17、望无际 B 地表平坦 C 千沟万壑 D 崎岖不平7.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是( ) A 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 B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C 黄土高原的特殊景观 D 黄土高原的分布规律8.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个多山的高原 B.是个石灰岩广布的高原C.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D.是个地面很平坦的高原9.造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环境的破坏C.风沙灾害多 D.气候干旱10.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A 植被茂盛,沟壑稀少 B 地表千沟万壑,光秃裸露 C 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D 黄土分布广泛,地面破碎11.造成

18、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不正确的是( )A.樵柴,植被受破坏 B. 圈养牲畜,植被受破坏C.开采矿产,植被受破坏 D.不合理开垦,植被受破坏12.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水土流失 B滑坡 C泥石流D旱涝灾害13.下列景观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水乡 B窑洞 C马车 D龙舟赛14.适宜在黄土高原种植的耐旱作物是( )A水稻 B青稞 C谷子 D大豆15.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 )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湖泊面积减少 酸雨灾害严重A B C D16.在黄土高原上植树造林,最主要的目的是( )A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 吸烟滞尘,净化空

19、气 D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17.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首先要( ) A 加固黄河大堤 B 跨流域调水 C 制止滥垦土地 D 修建土地 18.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是( ) A 植树种草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相结合 B 陡坡上开垦耕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C 引进良种,增加牲蓄数量,大力发展畜牧业 D 发展第二产业,减少从事农业生产发展蓄的人数 19.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鼓励农民多开垦耕地种粮食 B 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C 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和落实,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D 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增加扶贫款的下拨,提高农民脱贫

20、能力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为( )A.地表沟壑纵横 B.水土流失严重C.自然灾害频繁 D.自然环境容易遭受破坏,而且破坏后难以恢复20.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 打坝淤地 D.植树造林(三)综合题21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山脉:A B C (2)在左图中相应位置填出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名称(3)根据右图中的景观,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特点:目前,黄土高原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你认为造成此问题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是。上述情况如不及时治理,对该地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你认为应如何处理?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学

21、习目标:1、知道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分布特点,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表和长江沿江地形图、自然资源分布情况,理解该区域自然条件的优越性。3、运用地图从交通、商业贸易、高新技术、西部开发等方面综合分析,知道长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初步树立区域协作、共同发展、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观念。4、知道区域内城市和工业分布的特点。理解长江沿江地带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5、理解长江沿江地带在开发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保护措施,树立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学习主题一: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1、长江沿江地带东起,西至,东西绵延3000多

22、千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千米的范围内,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区域。2、读课本图8.17,长江沿江地势总的看来,地形以和为主。3、长江沿江地带沿途穿过的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巫山横断山脉云贵高原,从西向东排列,依次为:4、读课本图8.18中三城市城市冬季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在以上,夏季(七月)气温在以上,冬夏,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比较充足;年降水量在以上,降水集中在季,水热条件配合好。5、从温度带上看,长江沿江地带属;从干湿状况上看,属;从气候类型上看,属;农业的耕作制度为。6、读下图填空:ababABCDE宜宾湖口乌江大渡河(1)长江支流:ABCDE(2)水电站:ab(3

23、)主要城市:(4)这些城市分布与河流有何关系?(5)请列举该地区主要的淡水湖泊(至少五个): 7、读课本图8.21回答下列各题:(1)长江沿江地带水土资源丰富、农业发达,耕地以为主,是我国最重要的产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和等。(2)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长江沿岸地带就占据了6个,自东向西位于长江以北的有、和;位于长江以南的有、和。(3)长江沿江地带矿产资源丰富。著名的铁矿有安徽的、湖北的、四川的;江西是我国最大的铜矿产地;四川、重庆境内的闻名全国。(4)长江上游蕴藏量大。国家已在三峡中的西陵峡段建起了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建设的水利枢纽工程,将为中部的提供充足的水电资源。 学习小结:自然特点有利

24、条件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主要支流及湖泊学习主题二: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和辐射作用我们将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格局称为“H”形,请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H”格局,将下列地区和城市填入相应的方格中:A、重庆市 B、沿海经济带 C、上海市D、武汉市 E、长江沿江带 F、西部地区 G、南京市(2)在“H”形的格局中,轴线为,两竖为贯穿南北的,以及广大的。(3)在“H”形的格局中,长江沿江地带沟通了与,是的纽带。(4)在“H”形的格局中,沿海经济地带流向西部的是,而西部地区流向沿海经济带的是。2、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而且工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为的产业开发带之一。3、读下图回答下列

25、问题:(1)南北方向上,贯通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铁路线是线、线、线和线。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2)长江沿江地带有三个最具有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的城市,它们分别是上游的、中游的和下游的。4、多项选择题: 长江沿江地带的纽带作用表现在( )A、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B、沿江地带的环境日益严重,沿江地带不能发展钢铁工业,所以向中西部转移C、西部可以借助铁路运输进入国际市场D、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5、为了进一步增强沿江地带的整体实力,现在正在建设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请你分别列举一些正面的和反面的看法:正面看法反面看法学习主题三:沿江地带的城市1、读下图,学习用简图的方法认识城市分布特点。(1)运河:a(2)长江支流:b,d,e,f(3)主要城市:A,B,C,DE,F,G(4)铁路干线:,(5)与新疆对比,长江沿江地带城市分布特点有什么不同?2、将下列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对应连线:重庆 A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 B长江上游城市群南京 C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上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