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潍坊寒亭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一、单选题1记忆的首要环节是()。 A、保持B、再认C、回忆D、识记 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记忆过程的考查。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三个基本环节。其中,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是记忆的首要环节。 2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A.低等B.一般C.中等D.高等 答案:C3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A.顺序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 答案:B解析:机体某一部分的机能受损或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因此,对残疾儿童
2、的教育要依据互补性的特征进行。 4关于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不正确的是()。 A.反对灌输,提倡发展儿童的道德思维B.强调澄清儿童混乱的价值观C.倡导发展性的道德教育原则D.把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答案:B解析:价值观澄清理论强调澄清儿童混乱的价值观。 5利用良好的班风和校风来教育学生,这属于( )。 A.榜样示范法B.说服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答案:C解析:陶冶教育法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题干中良好的班风和校风属于良好的环境。 6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 )。 A.能力B.气质C.态度D.性格答案:D解析:性格是个性的核
3、心,具有独特性,在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核心意义。 7下列不属于知觉基本特性的是( )。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规律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答案:B解析:知觉的规律性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知觉的基本特性有知觉的理解性、恒常性、选择性、整体性。 8朱老师很关心学生,但对学生很严格,常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和规定。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朱老师,也能按他的要求去做。朱老师对班级的领导关型属于( ) A.强硬专断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民主平等型答案:C解析:题干所述老师关心学生,但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属于仁慈专断型。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
4、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个人修养法答案:D解析:“日参省乎已”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能动性的体现,属于个人修养法。个人修养法主要包括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等。 10古希腊斯巴达教育目的是培养( )。A、演说家B、智者C、军人和武士D、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答案:C解析:古希腊斯巴达教育以把儿童培养成身体强壮的武士为目的,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1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表现出来的。 A、培养人B、参与政治活动C、传播文化与科学知识D、参与经济活动 答案:A解析: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
5、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不断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学校在培养人才时,一方面,使其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另一方面,向其传授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及技能,以使其能对政治经济制度产生直接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 12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 复述策略B、 精细加工策略C、 组织策略D、 计划策略 答案:B解析: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
6、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其中,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小丽在记忆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时,对其赋予意义,采用了精细加工策略中的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等方法。 13主张以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形成了()。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教育无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答案:C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教育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因此,本题中主张以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即为个人本位论。故本题选C。 14下列关于问
7、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感”有助于问题解决 答案:A解析:问题情境与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心理眩惑”等情况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都影响问题的解决。 15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 课程计划B. 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 教科书答案:D解析: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
8、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16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在班主任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因为他深刻地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B.连续性C.差异性D.顺序性答案:A解析: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这就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17()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A、备课 B、课外辅导C、布置作业D、考试 答案:B解析:课外辅导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
9、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个别教育和指导。课外辅导是为了更好地上课,提高上课的质量, 因此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故本题选B。 182012年单项选择: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A、维果茨基 B、乔姆斯基 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 答案:A解析:维果茨基认为,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的转化。维果茨基强调,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借助于语言等符号系统不断内化的结果。 19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指向
10、性与分散性 D.集中性与紧张性 答案:B解析:注意是和意识密切相关的,但是不同于意识。它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因此,注意有两个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 20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A.遗传素质B.社会环境C.教育影响D.个体实践 答案:B解析:题干中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体现的是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21根据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学生闻老师呵斥而畏惧,见试卷获满分而欣慰”属于() A.信号学习B.刺激一反应学习C.连锁学习D.言语联结学习 答
11、案:A解析:信号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 22第一个系统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加涅D.夸美纽斯 答案:A解析:A【解析】皮亚杰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研究。柯尔伯格系统地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 23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且不能相互替代的理论是( )A.内发论B.外铄论C.辐和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答案:C解析:辐和论,也称为二因素论。这种观点肯定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二者的作用各不相同,且不能相互替代
12、。 24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极易出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这反映的性格特点是( )A.向师性B.依赖性C.可塑性D.独特性 答案:C解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表现了学生的性格具有可塑性的特点。 25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构成。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经验和方法D.认知策略 答案:B解析:由学习策略的特征可知答案。 2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 答案:A解析:陶冶教育法的特征就是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题干中“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就体现了利用环境陶冶学生情操的特
13、点。 27把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B.课程制定者C.学生学习的要求D.课程组织方式答案:C解析:从学生学习的要求角度来划分,课程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8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 )。A.正强化B.替代强化C.负强化D.自我强化 答案:C解析: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正强化是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指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教师撤销
14、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让学生以后做事认真,属于负强化。 29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 答案:C解析: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戴维?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和教育的理论。 二、问答题30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解析:弗洛伊德重视人格的发展阶段问题,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 (1)口唇期:0-1.5岁左右,婴儿从口腔刺激获得满足和快乐。(2)肛门期:2-3岁左右,幼儿通过肛门排泄获得满足。 (3)性器期:3-6岁左右,儿童喜欢抚弄自己的性器官而获得快乐和满足。 (4)潜伏期:7岁-青春期,儿童性与攻击的冲动开始进入
15、潜伏期,不再通过躯体部位而获得快感。 (5)生殖期:青春期成年期,个体产生两性意识,心理上逐渐有了与性别相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等。31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 解析: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成长档案4.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操行评定7.班主任计划与总结8.个别教育工作 32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解析:错。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是倒U曲线的关系。每种难度的任务都有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动机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美国
16、心理学家耶克斯多德森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同时,他们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命题分析本题的考点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即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一般以选择、辨析、材料分析的方式出题。三、简答题33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解析:错误。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因此,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34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对教师有哪些方面的要求 解析:教师若要出色地完成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的任务,必须做多方面的准备和努力。要开展好课外活动,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至少要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有能使学生叹服的“绝招”,这是指导教师的地位能否在学生心目中真正确立的保证。(2)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于学生的了解,包括历史与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区楼体外墙保温施工合同书
- 塔吊工地施工合同
- 买卖手挖掘机合同
- 工程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 买卖合同合同协议
- 公司股权赠与合同与公司股权转让合同
- 房产中介公司加盟合同
- 劳务派遣就业合同
- 混凝土回收协议合同
- 业主天然气安装协议合同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低压电气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进口第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电子目录
-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高中毕业证英文模板(可编辑修改word版)
- 幼儿园绘本故事:《我不知道我是谁》
- 桩基础负摩阻计算表格(自动版)
- “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名录
- 劳务派遣公司介绍ppt课件(PPT 35页)
- 47页数字孪生人脸识别轨迹分析电子围栏智慧工地解决方案.pptx (2)
- 呆滞物料的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