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相关的基因为B、b,乙病相关的基因为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II4无甲病的致病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甲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B

2、1和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若5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D若1和2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的几率为1/162研究发现,新冠病毒(COVID-19)受体为血管紧张转化酶2,病毒可凭借这种受体,与同样含有这种酶的黏膜细胞完成受体结合,侵入细胞内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合成COVID-19病毒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宿主细胞BCOVID-19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C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COVID-19病毒核酸的类型D人感染COVID-19病毒后,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而特异性免疫不会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

3、必须依赖于细胞才能完成。下列关于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所有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这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密切关系B胞间连丝和核孔都有物质运输与信息交流的功能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两层膜,都能合成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D人体衰老的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减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4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组项目号试管号试管号试管号试管起始酵母菌数(个)10 1035 1035 10310 103培养液体积

4、(mL)105105A4个试管内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B号试管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此最先达到K值C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号试管晚于其他三支试管开始下降D营养条件并非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唯一因素5下列有关生物膜及其所含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中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B溶酶体膜蛋白经过修饰,不会被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水解C叶绿体中催化NADPH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膜上载体蛋白种类密切相关6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果树数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C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

5、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7科学家提取了某人的造血干细胞、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并对这3种细胞的基因、mRNA和某些蛋白质进行了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3种细胞的mRNA种类不完全相同B3种细胞都已经发生了细胞分化C胰岛B细胞有胰岛素基因而造血干细胞和浆细胞没有D造血干细胞可以分裂而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不能8(10分)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逐渐提高青霉素浓度,可得到抗药性不断增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B全部抗药性基因构成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的基因库C青霉素使金黄

6、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基因不断突变加强D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增强过程发生了多个突变基因的重组二、非选择题9(10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回答下列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的有关问题: (1)葡萄酒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发酵产物,即将_氧化成乙醇,当培养液中乙醇的浓度超过 _时,酵母菌就会死亡。果醋则是醋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将_氧化而来的。如能获得醋化醋杆菌的菌种,可先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繁殖。用300mL的锥形瓶并用_振荡培养48小时后,再接种到发酵瓶中。(2)用葡萄汁制葡萄酒:发酵瓶装量不能超过_。开始时,酵母菌的_会使发酵瓶出现负压,若这种负压情况持续 3 天以上,必须加入_,使发酵尽快发生。(二

7、)某研究小组欲利用抗病毒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培育抗病毒玫瑰。图 1 和图 2 分别表示出了抗病毒基因 和农杆菌 Ti 质粒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和抗生素抗性基因(Pst、Sma、Alu表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amp 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 为四环素抗性基因)。请回答:(1)为获得大量抗病毒基因,且保证形成重组质粒时,目的基因以唯一方向接入,可选用_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 Ti 质粒,再用 DNA 连接酶连接,形成重组 DNA 分子,再与经过 _处理的_(A有 amp 和 tet B有 amp,无 tet C无 amp,有 tet D无 amp 和 tet) 农杆菌液混合,使重组

8、 DNA 进入农杆菌。再利用农杆菌转入培养的玫瑰细胞,使目的基因导入玫瑰细胞中。(2)将含有导入了目的基因的玫瑰细胞的试管放在摇床上,进行_获得胚性细胞,进而培育成抗虫玫瑰。 (3)这种借助基因工程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再通过这些转基因细胞进行培养,获得具有特定 性状的新植株的技术就是_。 (4)当前多地过度开发旅游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可发展_工程, 并在旅游区种植抗虫玫瑰,可有效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并获得较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_。10(14分)下图是某基因工程中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示意图,载体质粒P0具有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

9、r)。请回答下列问题:(1)EcoR酶切位点为,EcoR酶切出来的线性载体P1为_末端。(2)用Taq DNA聚合酶进行PCR扩增获得目的基因片段,其两端各自带有一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载体P1用酶处理,在两端各添加了一个碱基为_的脱氧核苷酸,形成P2,P2和目的基因片段在_酶作用下,形成重组质粒P3。PCR技术中,使用的DNA聚合酶不同于一般生物体内的DNA聚合酶,其最主要的特点是_。(3)PCR技术可以临床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肿瘤及遗传病等,它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其标准步骤为_、退火、_。(4)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_。若该目的基因是从cDNA文

10、库中分离获取的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中,然后在_为唯一含碳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以完成目的基因表达的初步检测。11(14分)淀粉酶在食品加工及轻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研究人员从细菌中克隆了一种淀粉酶基因,为了获得高产淀粉酶菌株,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基因工程操作。(1)将淀粉酶基因与质粒载体重组时需要使用的酶包括_ 。(2)大肠杆菌经过_ 处理后,可作为重组载体的宿主(感受态)细胞使用。(3)为了初步筛选高产菌株,研究人员将得到的3个工程菌株接种到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经过培养后用稀碘液处理,可观察到由于淀粉被分解,在平板上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

11、圈。测量不同菌株形成的菌落及透明圈直径,结果见下表。工程菌菌落直径(C,mm)透明圈直径(H,mm)H/C菌株8.113.01.6菌株5.111.22.2菌株9.517.11.8表中菌落直径(C)的大小反映了_,透明圈直径(H)的大小反映了_。根据表中数据,可推断其中淀粉酶产量最高的菌株是_ 。(4)基因工程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中的诸多方面。请从植物育种或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举一实例,并说明制备该转基因产品的基本技术流程。(限100字以内)_12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话性,设计实验如下: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

12、的催化作用下产生麦芽糖。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实验过程:如表所示, 组别步骤12345678设置水浴缸温度()2030405020304050取8支试管各加入淀粉溶液(mL),分别保温5min1010101010101010另取8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淀粉酶溶液,分别保温5min酶A酶A酶A酶A酶A酶A酶A酶A将同组两个试管中的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摇匀,保温5min实验结果:图甲是40时测定酶A催化淀粉水解生成的麦芽糖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乙是实验第步保温5分钟后对各组淀粉剩余含量进行检测的结果。(1)生物体内的酶是由_产生的,本质是

13、_,酶能起催化作用的机理是_。(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无关变量有_(至少写出2种)。(3)若适当降低温度,图甲中P点将向_(填“左”或“右”)移动,原因是_,因此酶制剂适于在_下保存。(4)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该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原因是_。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答案解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

14、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题目详解】A、因-4无甲病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由-1和-2无乙病,但他们的女儿-2有乙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B、-1和-3的基因型均为DdXBXb,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B错误;C、若-5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则其基因型为XbXbY,而其父亲没有甲病,基因型为XBY,即不含Xb基因,所以两个Xb基因均来自卵细胞,C正确;D、-1的基因型均为DdXBXb,-2的基因型均为

15、DdXbY,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aaXbY)的概率为1/41/2=1/8,D错误。故选C。2、C【答案解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题目详解】A、合成COVID-19病毒的核酸所需模板来自COVID-19病毒自身,A错误;B、COVID-19病毒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只有基因突变,B错误;C、根据酶的专一性,利用DNA酶和RNA水解酶可判断COVID-19病毒核酸的类型,C正确;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因此在

16、人感染COVID-19病毒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会下降,D错误。故选C。3、B【答案解析】1、生物膜的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结构特点是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2、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是真核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与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有关,都含有少量DNA和RNA。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4、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题目详解】A、细胞膜

17、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大部分的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但不是所有的蛋白质都可以运动,A错误;B、胞间连丝实现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物质运输与信息交流,核孔实现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运输与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C、叶绿体合成的ATP只能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C错误;D、人体衰老的表皮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D错误。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线粒体、叶绿体的功能,细胞衰老的特征,生物膜、细胞核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4、B【答案解析】逻辑斯蒂增长是指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方式,其增长曲线很像字母S,又称S形增长曲

18、线。种群的逻辑斯蒂增长总是受到环境容纳量(K)的限制,环境容纳量是指在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题目详解】A、4个试管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因此种群的增长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到零,A正确;B、IV号试管内培养液体积最少,起始菌数量最多,因此环境阻力最大,最先达到K值,B错误;C、III号试管内培养液体积最多,起始菌数量最少,晚于其他三支试管开始下降,C正确;D、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受

19、营养条件、氧气浓度、温度、接种量等影响,D正确。故选B。5、A【答案解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为葡萄糖酵解,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为丙酮酸分解形成二氧化碳,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是还原氢和氧结合形成水,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反应的产物是NADPH、ATP和氧气。【题目详解】A、线粒体中催化丙酮酸分解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A错误;B、溶酶体膜上的蛋白质经过修饰成为特殊结构的蛋白质,不会被自身水解酶水解,B正确;C、NADPH是光反应的产物,形成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故叶绿体中催化NADPH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C正确;D、生物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20、,主要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也与磷脂双分子层有关,D正确。故选A。6、C【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特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题目详解】在果园中适当增加食物链,使自我调节能力增加,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错误;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大气的二氧化碳的来源,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正确;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答案点睛】本题是生态系统的一道综合题,只有熟练的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才能解答正确。7、C【答案解析】同一生物体内不

21、同的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所以某人的造血干细胞、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中含有的细胞核遗传物质相同,但是细胞中的RNA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题目详解】A、三种细胞的功能不同,是由于三种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所以细胞内的mRNA种类不完全相同,A正确;B、3种细胞都已发生了细胞分化,只是分化程度不同,B正确;C、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所以胰岛B细胞、造血干细胞、浆细胞的细胞核中都含有胰岛素基因,但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C错误;D、造血干细胞可以分裂,而胰岛B细胞和浆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分裂,D正确。故选

22、C。8、D【答案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和减数分裂,所以其抗药性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基因突变,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最终得到抗药性不断增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题目详解】A、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染色体,A错误;B、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的基因库包括其含有的抗药性基因在内的所有基因,B错误;C、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突变产生的抗药性基因进行选择,C错误;D、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增强过程发生了多个突变基因的重组,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葡萄糖 16% 乙醇

23、摇床 2/3 需氧呼吸(或有氧呼吸) 酵母 Sma I和PstI CaCl2 D 液体悬浮培养 植物细胞工程 生态(旅游) 生态效益 【答案解析】酿酒和制醋是最古老的生物技术,至今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与酒与醋的生产有关的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真菌)和醋杆菌(细菌),它们各有不同的菌种,菌种的不同,所产生的酒和醋的风味也不同。酿酒所用的原料是葡萄或其它果汁,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当培养液中乙醇的浓度超过16%时,酵母菌就会死亡。果醋的制作是以果酒为原料,利用醋化醋杆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过程。基因工程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

24、主细胞中稳定高效地表达。为了实现基因工程的目标,通常要有多种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和宿主细胞等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它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DNA的形成,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也称(宿主)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和目的基因的表达等几个方面。【题目详解】(一)(1)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可将葡萄糖氧化成乙醇。乙醇对酵母菌的生长不利,当培养液中乙醇的浓度超过16%时,酵母菌就会死亡。醋杆菌是好氧型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乙醇氧化成醋酸。液体培养可扩增菌种,常用摇床振荡提高溶氧量以及菌和营养物质的接触。(2)用葡萄汁制葡萄酒:发酵瓶装量不能超过2/3,否则溢出易染菌

25、。酵母菌的需氧呼吸(或有氧呼吸)会消耗瓶内的O2,而CO2易溶于水,因此发酵瓶出现负压。使发酵尽快发生,必须增加菌种的量,使酵母菌快速进行厌氧呼吸。(二)(1)AluI会破坏目的基因,使用两种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ma和Pst)可防止质粒自连,且能保证目的基因接入方向唯一。重组DNA分子中的标记基因为ampr,再与经过CaCl2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的无ampr和tet的农杆菌液混合,使重组DNA进入农杆菌。(2)将含有导入了目的基因的玫瑰细胞的试管放在摇床上,这种培养称为液体悬浮培养。(3)从细胞和基因的角度,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再通过将这些转基因细胞进行培养,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

26、新植株的技术就是植物细胞工程技术。(4)生态旅游工程生态(旅游)工程是指不消耗、不破坏当地自然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尽量生态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可以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生态旅游工程,可减缓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旅游区种植抗虫玫瑰,可有效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并获得较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答案点睛】熟悉微生物的培养以及基因工程的原理及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平 胸腺嘧啶(T) DNA 连接酶 耐高温 变性 延伸 鉴别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蔗糖 【答案解析】1、基因表达载体的基本结构包括复制原点、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

27、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抗性基因。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P0是载体质粒,其含有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和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都属于标记基因,可以用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EcoRV酶为限制酶,其切割质粒后悔破坏了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2、PCR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做准备;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

28、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 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题目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EcoRV酶识别的序列是-GATATC-,并且两条链都在识别序列的碱基的中轴线T与A之间进行切割,因此其切出来的线性载体P1为平末端。(2)据图分析,目的基因两侧为粘性末端,且漏出的碱基为A,则在载体P1的两端需要个加一个胸腺嘧啶碱基T形成具有粘性末端的载体P2,再用DNA连接酶将P2与目的基因连接起来形成重组质粒P3。由于在PCR扩增技术中采用高温使其变形解旋

29、,因此需要使用的DNA聚合酶具有耐高温的特点。(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PCR技术的标准步骤包括变性、退火、延伸。(4)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重组质粒中抗生素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其作用是鉴别和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根据题意可知,该目的基因是从cDNA文库中分离获取的蔗糖转运蛋白基因,将重组质粒导入丧失吸收蔗糖能力的大肠杆菌突变体中,在个体水平上鉴定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以在以蔗糖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如果大肠杆菌细胞内目的基因表达出了蔗糖转运蛋白,该大肠杆菌能够进行正常的生长和繁殖,则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过程。【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限制酶的特点和切割后形成的

30、末端类型,把握基因表达载体的构成过程和组成,识记标记基因的作用,掌握基因工程在中PCR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和特点,理解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方法,特别是能够根据题意把握在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方法,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11、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 Ca2+ / 氯化钙 细菌的增殖速度 细菌分解淀粉的能力 菌株 示例一:转基因抗虫棉花。从细菌中克隆 Bt 蛋白基因,构建重组载体,导入棉花细胞后进行组织培养。经对再生植株中目的基因的检测,获得转基因棉花。示例二:基因工程胰岛素。克隆人的胰岛素基因,构建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后, 检测目的基因,筛选高产菌株并进行培养,生产胰岛素。 【答案解

31、析】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题目详解】(1)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载体重组时,需要使用同一种限制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切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载体连接形成重组载体。(2)大肠杆菌经过Ca2+溶液(氯化钙)处理后能成为感受态细胞。(3)菌落直径越大,表明细菌数量越多,细菌增殖越快,因此菌落直径的大小反映了细菌的增殖速度;淀粉被淀粉酶水解,在平板上形成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透明圈直径的大小反映了细菌分解淀粉的能力。H/C值越大,淀粉酶产量越高,因此菌株I淀粉酶产量最高。(4)题干要求从植物育种或人类疾病预防与治疗方面举一实例,并说明制备该转基因产品的基本技术流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