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中国气象灾害 第1学时第1页第1页1.能基于地图分析,阐明中国旱灾、台风地理分布。2.能从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互相关系上,理解灾害多发地 成因。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第2页第2页 本课件以反应旱灾图片导入新课,依次讲述旱灾多发中心、地域分布特点,并设置了探究活动,分析了农业旱灾灾情严重原因。 在讲述台风灾害这一重点内容时,首先用图片展示台风发生时和发生后情景,分析了影响我国台风发生源地、灾害在我国空间分布特点、造成损失,并拓展了教材思考题。第3页第3页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灾害。我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域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
2、时空分布不均衡。造成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第4页第4页第5页第5页一、旱灾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域第6页第6页我国旱灾以华北地域最为严重。第7页第7页简明分析华北地域旱灾严重原因。提醒: 自然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域受季风控制,由于夏季风不稳定,造成降水季节、年际改变大,尤其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因此极易发生连续性干旱。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第8页第8页2、不同区域旱灾特点 我国不同区域含有不同旱灾类型和灾情特点。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极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经常“十年九旱”
3、;旱灾区主要分布在常年雨水较多、干旱程度较低广大东部季风区。第9页第9页(1)东北地域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2)华北地域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说法,旱灾频次居首位。(3)长江地域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二分之一”。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易发生旱灾,但是,台风雨经常能够缓和灾情。(4)华南地域夏秋旱。 (5)西南地域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总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 第10页第10页1、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旱灾区? 2、分析我国四大旱灾多发区自然、社会条件,理解其成因。
4、提醒: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假如干旱发生在无人区,不会给人类带来灾害,也就不会形成旱灾。并且旱灾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发达程度相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干旱造成旱灾越严重。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域即使雨水不多,年年干旱或“十年九旱”,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灾并不是最严重地域。 第11页第11页3、旱涝关系(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域。(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另外大片地域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里旱”现象。第12页第12页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1)干旱发生季节往
5、往与当地作物生长发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尤其是北方耕地多、都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都市十分缺水。第13页第13页为何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点拨:我国东部深受季风影响,季风到来早晚、势力强弱、停留时间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多少及其时间分派,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降水量不但年内改变大并且年际改变大,不稳定降水就是干旱频发主要原因。而东部是我国主要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需求量和确保率要求很高,假如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第14页第14页【热点材料】 材料一:7月中上旬,我国东北、华北、江淮、华
6、南和西南部分地域先后发生了两次较强降雨过程,一些地域发生了较为严重洪涝灾害。与此同时,入夏以来西北大部分地域气温偏高,降雨异常偏少,旱情发展快速。另外,长江中下游局部地域旱情已开始出现。 材料二:据中国水利部网站消息,截至7月14日,全国因洪涝灾害共造成农作物受灾3676千公顷,受灾人口6220万人,因灾死亡309人,坍毁房屋2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90亿元。第15页第15页材料三: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图1)洪水区图1第16页第16页材料四:我国部分地域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图2)ABC图2第17页第17页1.依据图1和图2分析,我国_、_和_等大江大河下游地域既有旱灾,又有涝灾。其主要原因是_
7、黄河长江珠江受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降水季节改变和年际改变大。 第18页第18页2.图2中A、B、C三地是我国三个旱情较严重地域,请分别阐明这三个地域干旱形成季节及原因。 A地主要为春旱。原因:春末夏初,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锋面雨带尚未到达,降水稀少;春季播种,用水量大。B地主要为伏旱(7、8月份)。原因:该地在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形成伏旱。C地主要为冬旱。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域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此地域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形成冬旱。 第19页第19页二、台风灾害第20页第20页第21页第21页第22页第22页第23页第23页二、台风灾害1、我国是
8、世界上少数几种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含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特性,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袭击。2、台风发生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3、台风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第24页第24页 通过阅读图2.32,掌握下列内容:影响我国台风,主要发生源地在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次数最多、势力最强一个海区。平均每年有28个台风生成,约占世界台风总数13。 第25页第25页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海登陆,受其影响程度自东南向西北逐步减小。台风灾害灾情严重地域是地均GDP高且台风次数多地域。第26页第26页4、台风造成损失 台风造成损失约占全国自然灾害损失1520,其中沿海省
9、区台风灾情最重。 伴随沿海地域经济发展,台风灾害损失也有逐年增长趋势。 通过阅读教材第50页表2、6,理解下列内容: 统计相关台风灾害灾情信息主要从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毁损船舶、坍毁房屋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方面纪录。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风造成经济损失有成倍增长趋势。第27页第27页我国最大城市上海即使受灾,但却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区分台风和旱灾、洪水灾情汇报有什么不同? 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提醒:上海即使受灾,但却没有成灾与该都市防御能力强有密切关系。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能够缓和当地旱情。)第28页第28页台风对沿海地域农业和都市有什么影响? 提醒:我国沿海地域是主要工
10、业区、农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都市港口众多地带。台风带来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会造成都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破坏、船舶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坍毁、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从而直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域工农业经济发展。第29页第29页一、旱灾1、四个旱灾多发中心: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域2、不同区域旱灾特点:3、旱涝关系4、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种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国家之一。 2、台风发生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3、台风灾害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4、台风造成损失。
11、第30页第30页第四节 中国气象灾害 第2学时第31页第31页1.基于地图分析,阐明中国寒潮灾害等气象灾害多发地地理分布。2.从自然和人文原因两方面分析气象灾害多发地成因。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特点和植被分布情况,阐述沙尘暴灾情特点。第32页第32页 本课件首先讲述寒潮发生时间、源地,用动画和图片演示寒潮几条侵入路径,详细分析了我国山脉对寒潮影响、南北方灾害表现。 在讲述华北灾害这一重点内容时,首先讲述了沙尘暴概念、发生时间和条件,以及防治办法。分析华北作为气象灾害多发地,是在各种原因共同作用下形成,指出这些灾害对华北地域严重威胁。第33页第33页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9月至第二年5月每年春
12、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3、路径: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第34页第34页动画演示第35页第35页 侵入我国寒潮都是北冰洋极地冷气团向南爆发结果。有时,在西伯利亚西部和蒙古等地域也会有堆积冷气团向南爆发,形成寒潮。第36页第36页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影响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北侧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南侧相对温暖,灾害削弱。南北走向山脉,形成冷空气通道,使冷空气能够分流
13、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域和两广地域甚至海南岛。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于寒潮天气系统上界,因此很少受到寒潮影响。 5、影响地域: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域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域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至少。第37页第37页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降 温、冻害、雨雪等。探究活动:东北地域寒潮危害严重原因有哪些?提醒:第一,我国东北地域紧邻冬季风源地,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域气温骤降。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危害农牧业生产。第38页第38页四、沙尘暴华北地域春季影响很大气象灾害1、概念: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
14、两者兼有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尤其混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天气现象。2、发生与防治:沙尘爆发生次数最多不在西北沙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沙尘暴沙源地分布。4月6日中国北方沙尘暴走向和覆盖范围。第39页第39页探究活动:结合图、文资料,阐明沙尘爆发生时间、条件和防治办法。提醒:(1)沙尘爆发生时间:冬春季节(2)沙尘暴产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大风形成沙尘暴动力条件;二是地面沙尘物质形成沙尘暴物质条件;三是不稳定空气状态和局部地域热力条件。(3)防治沙尘暴最有效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长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速、增长湿度、减轻沙化,减少沙尘暴基本条件条件。 第40页
15、第40页思考: 1、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域沙尘暴多发原因。提醒:华北沙尘暴多发原因有: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侵蚀越来越严重。在日益增长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减少。在经济利益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造成沙尘暴多发。第41页第41页材料一:5月26日28日,我国华北、东北出现了一次连续3天沙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北部局部地域发生沙尘暴或强沙尘暴天气。这是我国北方地域连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一次沙尘天气过程。材料二:近几年,春季影响北京沙尘暴路径主要有4条:第一条是蒙古内蒙古北京东北路径;第二条是河西走廊
16、到北京路径;第三条是从内蒙古朱日和地域经河北张家口一带影响北京;第四条是从晋北高原向东影响北京地域。【热点材料】第42页第42页 (1)我国北方沙尘爆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 ) A.12月份 B.34月份 C.78月份 D.89月份 (2)下图所表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最小是( ) A. B. C. D.BD第43页第43页(3)监测沙尘暴天气当代化手段是 (4)我国北方地域沙尘暴多发生在_季,其主要原因是 (5)简述沙尘暴天气主要危害。春春季我国北方地域降水少,气候干燥;北方地域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植被稀少;常有冷锋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加剧土地沙漠化;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
17、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农田、牧场被掩埋,严重影响农牧业生产;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主要影响;影响人们出行;影响人体健康,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利用气象卫星(卫星遥感)监测第44页第44页(6)北京沙尘暴能根治吗?如何根治?谈谈你见解。北京发生沙尘暴风沙源地主要在外地,要根治北京地区沙尘暴,一方面要对沙尘暴源头进行治理,另一方面阻断沙尘暴传播路径。只有在沙尘暴源地植树种草,保护土壤和水源,并运用合理耕作方式,才有也许让已经退化地表环境逐渐恢复,也才有也许彻底辞别沙尘暴;只有构筑好生态屏障,才干阻挡和防备沙尘暴肆无忌惮地袭击北京。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要想根治北京沙尘暴是十分
18、困难。(言之有理即可)第45页第45页第46页第46页第47页第47页第48页第48页2、华北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何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提醒: 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也许严重影响小麦生长。冬季,春小麦越冬,处于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因此没有“冬旱”之说。第49页第49页五、气象灾害多发区华北地域1、最常发气愤象灾害: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气象灾害。2、气象灾害多发原因各种原因共同作用下形成第50页第50页自然原因:水热条件不稳定,造成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 冬季风通道;靠近沙源地;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浇灌用水增长;人口、都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水资源缺乏。 读图2.36,理解下列内容: (1)干旱是华北地域最主要气象灾害 (2)造成华北地域气象灾害多发原因 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些人为原因。第51页第51页 3、损失华北干旱缺水、土地沙化和沙尘暴不但给当地带来严重经济损失,也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尤其是对首都北京影响。第52页第52页显示了干旱给人类带来恐慌和无奈。第53页第53页4、华北地域缺水表现及原因补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租赁合同标准示范文本
- 签订的办公楼租赁与物业管理合同
- 维护网络安全应该怎做
- 国际物流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 电工基础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 旅游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 中级制图员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 新上任管理岗位指南
- 场地租赁合同范例
- 采购供应合同集合
- 2023机关公文写作与处理PPT模板
- 基坑支护、降水及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 幼儿数字1-100字帖练习
- 细胞生物学-7细胞信号转导课件
- 搅拌站安全培训试卷
- 茶叶市场营销讲义
-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 详细版课件
- GB∕T 37244-201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 氢气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乙肝两对半ppt课件
- 锅炉空气预热器拆除安装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