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第三章第二讲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1页
《古汉语》第三章第二讲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2页
《古汉语》第三章第二讲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3页
《古汉语》第三章第二讲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4页
《古汉语》第三章第二讲古今词义的异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古今词义的异同第三章第二讲第二讲 古今语义的异同 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中,词汇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最敏感,变化最大,而词义的演变又是词汇发展变化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阅读古文来讲,古今词义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障碍。虽然是同一个词,但它的古义和今义已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相反了。如“走”,今义是“步行”,而古义却是“奔跑”,韩非子五蠹:“免走触株,折颈而死。”*2 又如“去”,今义是“前往”、“到”,而古义跟今义刚好相反,是“离开”的意思,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词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有的词产生了新义,有的词意义发生了变化,或扩大,或缩小,

2、或转移,或感情色彩变化等等。当然,也有一部分词古今没有变化,但我们要读懂古书,重在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3 古今词义的演变非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另外,要注意古今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一个相对概念。如相对于先秦来说,汉魏六朝是今,但如果相对于唐宋来说,它就是古了。总之,对于古今词义的理解;我们应抱着历史发展的观点,不要把上下几千年的词放在同一层面上来理解,更不要以今律古,本末倒置。 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4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 相当一部分词的意义经过几千年的时间,至今仍保持基本不变。如马、牛、羊、山、日、月、人、手、长、短、轻、重、三、六、九、田、果、

3、麦、蟋蟀、参差、悠远、踟蹰等。这类词一般属于基本词汇,它们的存在体现了汉语发展的相对稳定性。由于这类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不构成阅读古书的障碍,不赘。*5二、古今词义变化微殊的 有相当数量的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两者之间的变化微殊,极易让人忽略。这类词是最值注意的一种,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因为在古今词义微殊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误解。*6 例如“劝”,我们在读左传成公二年时,很可能把“以劝事君者”理解为“以此规劝事君的人们”。事实上,上古的“劝”只有“勉励”和“鼓励”的意思。这里的“劝”,只能作“勉励”讲,至于“善言规劝”和“劝解”的

4、意义,是汉魏以后才有的,我们如果忽略了古今词义之间这种细微的差别,那就没法真正读懂古书。下面我们再举例说明,例如:*7*81、访 在现代汉语里,“访”一般是“探望”、“拜访”的意思,如“来访”、“访友”。上古汉语里,“访”却不是一般的探望,而是咨询,即向人征求意见。直至中古,才产生“拜访”的意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国语鲁语下:“季康子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 以上的“访”的宾语是事而不是人,都不是简单的“拜访”,而是“咨询”义。不过,这种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存在了。*92、掉 在现代汉语中,“掉”一般理解为“落”。而在古汉语中,常作“摇动”、“摇摆”义。左传昭公十一年:

5、“末大必抓,尾大不掉。”(树枝大一定折断,尾巴大就不能摇摆)。在这句话中,如果用今义去理解似乎也行,但不合原意。史记淮阴侯列传:“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七十余城。”(况且郦食其不过是个儒生,安坐小车,摇动三寸之舌,就能得到齐国七十多座城邑)。在这句话中,唯有古义才能更切文意。*103、信 本义是“语言真实”,如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后引申为“传递语言之人”,即“使者”,如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这个句子里“信”、“书”对用,“信”指“使者”,“书”指信。又如孔雀东南飞:“便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这个“信”就由“使者”义引申指媒人了。

6、“信”大约在唐代才产生“书信”义,以后成了常用义沿用至今。可见“信”的古今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114、征 本义为旅行。尔雅:“行也。”后代引申为征战。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南征,是到南方去旅行,不能解为周昭王出兵征伐南方不回来。孟子尽心下:“南面而征,北狄怨;东面而征,西夷怨”,则是指征伐,这是引申义。陶渊明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中的“征夫”也是指旅人。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都是指旅人。现代汉语“二万五千里长征(远行)”和“南征(征讨)北战”中的“征”都是由本义引申而来。 *12 又如:勤,今义指勤俭、勤快,与“惰”相对;古义指辛劳、辛苦,与“逸

7、”相对,如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勤”为辛劳、劳动,非勤快。)好,今义与“坏”相对,古义则与“丑”相对,指女子貌美。如史记滑稽列传:“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稍,今义是稍微,古义为逐渐。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恨,今义为仇恨,古义为遗憾,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等等。 *13*14三、古今词义变化迥异的 古今词义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有一些词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曲折而复杂的演变,古今词义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比较古今词义,两者之者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例如:*15 1、毙 “毙”在现代汉语中是“死”的意思,一般用于贬义;

8、在上古的时候,其义为“倒下去”。如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 又左传宝公八年:“阳州人出,颜高夺人弱弓,籍丘子钅且击之,与一人俱毙。”(阳州人出战,颜高抢过别人的软弓,籍丘子钅且 击他,颜高和另外一个人都倒在地上。)又左传哀公二年:“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 显然,先秦古籍中,“毙”多是“倒下去”的意思。与“死”无关。直到汉代,毙才有死的意义,魏晋以后,“毙”就是“死”的意思了。*162、该 “该”古代常用义为“完备”、“具备”,方言卷十二中有:“备、该,咸也。”孔子家语正论解:“夫孔子者,大圣无不该。”(孔子,圣人的德才没有他不具备的。)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招

9、魂用的物品齐备了,长啸大呼招君魂)。而在现代汉语中,“该”的常用意义是“应当”,和古代仅有的“完备、具备”的意义截然不同。“该”又可写作“赅”,成语“言简意赅”中的“赅”是“完备”的意思,保留了古代的意义。*173、行李 现代义是指出行者所携带的包裹或箱子等,指物而不指人;古代义指的是“使者”、“信使”,指人而不指物,古今义差异颇大。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个行李告于寡君,而即安于楚。”(君王听到楚国讨伐的命令,也不派一名使者告诉寡君,却立刻屈服于楚国。)陶渊明集赠长沙公:“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另外,当“使者”讲的“行李”,又写作“行理”

10、。如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184、羞 羞,是个会意字,字形从手从羊,古义指“肉食品”,或泛指“食品”,如离骚:“折琼枝以为羞兮”,羞即“食品”之意;左传隐公三年:“可羞于王公”,即“可进献给王公作美味”之意(“羞”后面带了补语,用成了动词)。现在却指害羞、不好意思,意义完全不同了。*195、绸 绸,古义是“缠绕”。九歌湘君:“薜荔柏兮蕙绸”,王逸注:“绸,缚束也。”诗经中联绵词“绸缪”也是缠裹捆扎之意,成语“未雨绸缪”中的“绸缪”也是这个意义,整个成语的意义则由此而抽象化了。“绸”在现代却是指一种丝织品即绸缎,与古代意义完全不同了。*20 古今词义变化迥异的词,除了以上例子,还有很多,如“烈士”,古义指慷慨有抱负的人,今义指为正义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