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因子的发现 详细版课件_第1页
遗传因子的发现 详细版课件_第2页
遗传因子的发现 详细版课件_第3页
遗传因子的发现 详细版课件_第4页
遗传因子的发现 详细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2、豌豆植株具有多个易于区分的性状;3、豌豆的花较大,容易进行人工杂交;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的高茎对矮茎;狗的白毛对黑毛等.遗传图谱中的符号:P: : :F1:F2:亲本母本父本杂交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二代 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高茎矮茎P(杂交)高茎F1(子一代)(亲本)显性性状:杂种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杂种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孟德尔有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一对相对性状

2、的研究 高茎F1(自交)高茎矮茎F2(子二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 1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1、生物体性状都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控制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来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是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来表示DD、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高茎矮茎ddPF1(减数分裂)配子Dd、配子形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受精)Dd高茎、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遗传因子恢复成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纯合子、杂合子)、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F1、配子形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3、,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Dd配子DdDdDdDDDdDddd高茎高茎高茎矮茎1 2 13 1、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F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通过模拟实验,来体验孟德尔的假说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两个小桶分别代表精巢和卵巢;D小球和d小球分别代表含有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的配子2、分别从两个小桶内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的含义是什么?模拟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3、为什么选择形状、大小、质量等同的彩球?4、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的含义是什么?模拟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确保观察样本数目

4、足够多在观察实验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1、两个小桶代表什么?两个小桶中的D小球和d小球代表什么?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 高茎 矮茎 Dddd测交 配子DddDddd高茎 矮茎 1 1测交后代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让F1与_杂交隐性纯合子假说演绎法科学实验发现事实大胆猜测推出假设演绎推理实验检测反复实验揭示规律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测交实验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_,不相_;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遗传给后代成对存在融合分离分离配子分离定律的内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独进行

5、分析粒形粒色315+108=423圆粒种子皱粒种子黄色种子绿色种子其中 圆粒皱粒黄色绿色F1黄色圆粒绿色皱粒P黄色圆粒F2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315101108329331:101+32=133315+101=416108+32=1403131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每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规律仍然遵循着_。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基因的分离定律如果把两对性状联系在一起分析, 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的比(黄色:绿色)*(圆粒:皱粒)(3:1)*(3:1)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YRYR黄色圆粒 r r yy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YRyrYy Rr

6、YRyrYryRF1配子PP配子配子只得_遗传因子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分离自由组合一半_种性状由_种 遗传因子控制22F2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 r r Yy r r Yy r r YYyRyRyRyryRyr r r yy9331结合方式有_种基因型_种表现型_种9黄圆3黄皱1YYrr 2 Yyrr3绿圆 1yyRR 2yyRr1绿皱1yyrr16942YyRR2YYRr 4 YyRr1YYRR 三、对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测交配子YR Yr yR yryr遗传因子组成性状

7、表现YyRr 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YyRryyrr 1 1 1 1自由组合定律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_。互不干扰分离自由组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基因表现型基因型等位基因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课堂巩固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揭示( )基因之间的关系 A一对等位 B两对等位 C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 D等位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在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

8、体数占总数的 A1/16 B1/8 C1/2 D1/43、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AABB和aabb),F1自交产生的F2中,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 A10/16 B6/16 C9/16 D3/164、下列各项中不是配子的是 A.HR B.YR C.Dd D.Ad5、具有基因型AaBB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 与它们的两个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 百分比是 A.25% B.50% C.75% D.100%6、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上不能说明的是 A.新基因的产生 B.新的基因型的产生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基因可以重新组合1、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 交,能产生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 产生_种表现型的个体。2、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几率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 求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为_;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 占的比例为_。1/1612乘法定理的应用要决-独立考虑每一种基因41/8乘法定理的应用要决-独立考虑每一种基因1、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中与亲代相同的基因 型占总数的( ),双隐性类型占总数的( ) A1/16 B3/16 C4/16 D9/16CA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个体杂交,在F2中出现的 性状中:(1)双显性性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