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守恒定律 -答案_第1页
电荷及守恒定律 -答案_第2页
电荷及守恒定律 -答案_第3页
电荷及守恒定律 -答案_第4页
电荷及守恒定律 -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静电场.(对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X多选)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创造出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答案BC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发生转移,失电子的显示正电,得电子的显示负电,此过程并非创造了电荷,而是总电荷量守恒,A错,B对;感应起电的实质是电荷从导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是电荷在同一导体内部发生了转移,C对,D错.(对元电荷的理解)保护知识产权,抵制

2、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同学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带电质点的电荷量数字看不清,他只能看清是6.X10-18C,拿去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该带电质点的电荷量可能是下列哪一个()A.6.2X10-18CB.6.4X10-18CC.6.6X10-18CD.6.8X10-18C答案B解析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是L6X10-19C的整数倍,由计算可知,只有B选项是1.6X10-19C的整数倍,故B正确.3.(验电器及其原理)如图所示,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使验

3、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片金属箔片上带异种电荷B.两片金属箔片上均带负电荷C.箔片上有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D.将玻璃棒移走,则金属箔片立即合在一起答案C解析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即缺少电子,若将其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此时两个箔片带同种电荷,正电;在此过程中,一部分电子会从验电器转移到玻璃棒;移走玻璃棒时,箔片仍带电,不会立即合在一起.选项C正确.题组训练解疑纠偏题组一对元电荷的理解.关于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D.元电荷是带电荷量最

4、小的带电粒子答案C解析元电荷是自然界最小的电荷量,是与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不是电子,不是质子,也不是带电荷量最小的带电粒子,选项C正确.(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B.电子带有最小的负电荷,其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元电荷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一些不连续的特定值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X10-19C答案BCD解析元电荷是自然界最小的电荷量,其数值e=1.6X10-19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均为e的整数倍,只能是一些特定值,选项A错误,B、C、D正确.题组二对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及应用.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电

5、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创造了电荷B.摩擦起电是创造了电荷,感应起电是电荷的转移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C解析无论哪种方式起电,都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所以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多选)如图1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丙烯描布乙嫌W图1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答案CD解析两物体摩擦时是否得失电

6、子取决于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力大小,A错.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数量相等,B错,C对.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带电种类可能不同,D对.5.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分开,两球相互排斥,则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A.一个小球原来带电,另一个小球原来不带电B.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等量异种电荷C.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同种电荷D.两个小球原来分别带不等量异种电荷答案B解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接触后分开,两球互相排斥,说明原来两球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不等于零.若原来两小球分别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则接触后将发生中和,两球均不带电,不会发生排斥现象

7、,故选项B正确.6.(多选)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2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使笔套带电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图图4图图4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答案ABC解析笔套与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圆环,说明笔套上带了电荷,即摩擦使笔套带电,选项A正确;笔套靠近圆环时,由于静电感应,会使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选项B正

8、确;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有向上的加速度,故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所受的重力,故选项C正确;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上的部分电荷转移到圆环上,使圆环带上性质相同的电荷,选项D错误.(多选)如图3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甲、乙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OO7777777777777777图3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移走棒,两导体球不分开答案AC解析感应起电应遵从以下几个步骤:(1)两导体彼此接触;(2)带电体移近两导体;(3)先分开两导体,再移走带电体.由此可

9、知,A项可以使两球都带电;带电体与非带电体接触,电荷发生转移,使物体带电,C项可以使两球都带电.故正确选项为A、C.题组三验电器及其原理8.(多选)如图4所示,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5时,验电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贝1|()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C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图图7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答案AC解析验电器上的金属箔片和金属球都带有正电荷,金属箔片之所以张开,是由于箔片上的正电荷互相排斥造成的.当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时,说明箔片上的正电荷一定比原来减少了,由于金属球A只是靠近验电器而没有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5发生接触,要考虑感应起

10、电的影响.当金属球A靠近时,验电器的金属球爪金属杆包括金属箔片整体相当于一个导体,金属球A离金属球5较近,而离金属箔片较远.如果金属球A带正电,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一定向远处移动,则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不会减少,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如果金属球A带负电,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会由于引力作用向近端移动,造成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减少,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如果金属球A不带电,由于受到金属球5上正电荷的影响,金属球A上靠近B的部分也会由于静电力的作用出现负电荷,而这些负电荷反过来会使得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向金属球5移动,效果与金属球A带负电荷一样.所以选项A也是正确的,选项D是错误的.如图5所示,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去靠近

11、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5,5的金属箔张开,这时金属箔带电;若在带电棒A移开前,用手摸一下验电器的小球后离开,然后移开A,这时B的金属箔也能张开,它带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图5A.正负B.负负C.负正D.正正答案A解析(1)用带正电的绝缘棒A靠近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B,由于静电感应验电器(导体)两端出现等量正、负感应电荷,近端的金属球的电荷的电性与A的电性相反,带负电;远端的金属箔片电荷与A的电性相同,带正电荷;由于人和地球都是导体,用手瞬间接触金属球B时,人、地球和验电器构成一个整体,在带正电荷的棒A的影响下发生静电感应,近端带负电,金属箔片不带电;移开手后,验电器上的负电荷不变,故验电器带负电

12、,再移开棒A后,验电器上的负电荷仍不变,金属箔片上此时也带负电.故A项正确.题组四对电荷守恒定律及电荷量的理解10.如图6所示,导体A带电荷量为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5带电荷量为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5导体带的电荷量为()图6A.qB.qC.2qD.4q答案C解析相同带电体接触后,电荷量先中和,后平分.故选项C正确.11.(多选M和5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A带负电荷1.6X10-10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摩擦前A和5的内部电荷量为零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A转移到了5A在摩擦过程中一定得到了1X109个电子A在摩擦过程中一定失去了1.6X10-19C电子答案AC12.多少个电子的电荷量等于一32.0C?干燥的天气中,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行走,身上聚集的电荷量为一48.0C.求共转移到此人身上多少个电子?(电子电荷量e=-1.6X10-19C,1C=10-6C)答案2.0X1014个3.0X1014个32.0X10-6人人解析%=+=1.6X1019个=2.0X1014个.人身上聚集的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