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子江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子江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子江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子江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

2、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

3、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它表现在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升硬实力而不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重视提升硬实力是对的,文化软实力也一定要以硬实力为基础。事实上,硬实力的提升会极大地推动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正确的态度是,硬实力与软实力并重,寓软实力于硬实力之中

4、,既见物又见精神。(摘编自舒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实力理论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B. 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既可抵御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又可提升国家的影响力。C. 提升国家软实力其实就是要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来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D. 硬实力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只要打好硬实力基础,就能有效提升软实力。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分别从概念、作用、产生以及与硬实力的关系四个方面来阐述文化软实力。B. 文章深入论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突出了软实力的

5、价值。C. 论述文化软实力在国内、国际的作用时,作者对其在国内所产生的作用论述较细。D. 文章既从理论上阐释文化软实力,也针对现实中的错误认识指出如何提升软实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一个国家只知提升硬实力,从不重视软实力,那么它将很难有强大的凝聚力。B. 如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能被认同和接受,就很难产生强大的文化软实力。C. 一个国家即便有很强的文化软实力,但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也会渐渐丧失其优势。D. 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使本国文化具有多国文化要素,就会得到国际认可。参考答案:1. B 2. B 3. D【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6、和分析的能力, A项,文化软实力源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但这并不能证明约瑟夫奈的理论就由四个部分构成,也不能表明文化是核心;C项,“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改造本国文化中的落后成分”二者是并列关系,不是目的关系;D项,最末一段指出“不意味着硬实力提升之后,文化软实力就会自然提升”。点睛:理解文章重要内容、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张冠李戴或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考查的概念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第

7、二步:运用层次分析的方法,找准概念所涉及内容的位置和范围;第三步:根据语境,理解概念的含义,并整合相关信息来作答。【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本题主要从分析文章结构和论证逻辑的角度设题,命题人大多会按照文章论述顺序设置选项,往往既有对局部的考查,又有对整体的考查。考生在阅读时要注意围绕话题整理论述思路,在解题时要有整体意识, B 项文章没有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价值进行比较。【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原文强调“兼收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兼收并蓄”不仅限于吸收国外文化,且吸收国外文化不一定就能

8、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摆脱同质性的、辨识度极高的写作,才能真正进入文学史。保持辨识度,就是保持差异性、异质性,这要求作家对于现代主义的“精神渐冻症”、颓废冷漠的美学观念等,具备强烈的反思批判能力。当下的中国文学有三种主要的写法。其一是消耗自然资源的“资源枯竭型”写作。这种写作无视乡土已经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的现实,闭门造车。其二是自80年代后期至今、在青年写作者中颇具影响的工匠式写作。这种写法浸染了世纪末的颓废情绪,对于书写中国特异的地域经验而言,这种写法是问题重重的。其三是立足于边缘经验的写作。这类小说可遇不可求,而且传递出的时代经验之间的紧张和对峙关系,也成了一种

9、针对“现代主义”写作的异质性声音,对当代写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性。世界文学发展史可以带给我们新的启发。21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多次颁给了亚非拉等后发达国家,比如略萨、莫言。这提醒我们,后发达国家的地域性经验非常珍贵,其神话系统还没有遭到现代性经验的污染和毁灭,是值得被发掘和书写的。诺贝尔文学奖还颁给了奈保尔、石黑一雄等具有移民背景的西方发达国家的作家。可见,除异于西方文化的特定民族经验之外,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体验,也是滋生创造性表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石黑一雄的获奖,是对虚无冷漠的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纠正。他的文笔浸润着日本的“物哀”美学传统,它对于爱、忏悔、牺牲等人类最光辉的感情,是抱以信念的。

10、可以猜想,诗意而深情的东方美学,在世界文学的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时刻到了。我们必须打开自己视野的宽度。从时间上,要往现代之前看,从古老的东方古典美学中寻找新的细胞,植入当代文学的肌体。从空间上,要关注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活现状,关注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差异性。在这种宽广的视野当中,调整自己写作的姿态、立场,找准真正具有价值的崭新题材,去表达自己。不能只求视野的深度,天天拿着现代主义美学的放大镜,在经典作家早已涉足过的领域徘徊不前,在日常碎片的细节当中流连忘返。此外,最重要的是重新拾起人类的信心。现代科技对人性的挑战、战火纷飞的局部战争对文明的残害等,这些现状已经在渐渐摧毁人类的信心了。文学不

11、应该加入这股破坏性的力量,而是应该在虚无中发现希望、在冷漠中发现热忱、在残忍中发现良善。肯定人类的价值,这是曾经的现实主义所主张的。如今,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现实主义,与其说它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态度和信念。这种新的现实主义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对人性闪光的瞬间保持肯定和信念。它与现实生活血肉相连,与真善美的价值血肉相连。它没有滑入纯粹形式主义的顾影自怜与哲学层面的虚无主义,而是保持着与生活的互动、与现实的相拥。找到这种写法,就找到了文学最原始的力量与最基本的尊严。(光明日报2018年7月24日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 当下文学的三种主要写法问题重重,是

12、我们应该反对的,而近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对象给了我们很多启示。B. 石黑一雄的获奖表明,以“物哀”为代表的诗意而深情的东方美学传统,在世界文学的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时刻到了。C. 当下文学需要一种与虚无、冷漠、颓废的西方现代主义不同的、辨识度极高的、新的写作手法新的现实主义。D. 新的现实主义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基于对人性保持肯定的积极的信念,要求作家与生活紧密互动,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一刀两断。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开篇表达了写作要保持差异性、异质性才能进入文学史的看法,接着分析了当下写作存在的问题,然后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B. 作者以21世纪以来一些作家获得诺贝

13、尔文学奖的事例,证明了作家把创作根植在特定民族经验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体验当中的重要性。C. 第四段作者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析了作家打开写作视野宽度的方法,希望作家调整自己写作的姿态、立场,不可忽视日常碎片的细节。D. 文章最后两小节从如何通过文学重建人类的信心这一角度去探究当下中国文学合理的写法和发展的方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当代作家应对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渐冻症”、颓废冷漠等特点持有独立思考和判断批判能力,不能一味继承沿袭。B. 21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亚非拉等后发达国家的作家,提醒我们其写作有自己独特珍贵的民族经验,其神话系统是值得被发掘和书写的。

14、C. 所谓“重新拾起人类的信心”就是指面对摧毁人类信心的现代社会,仍然对于人类最光辉的感情抱以信念,在虚无、冷漠、残忍中分别发现希望、热忱和良善。D. 曾经的现实主义否定人类的价值,新的现实主义应与现实生活和真善美的价值血肉相连,所以二者大相径庭。参考答案:1. D 2. C 3. C【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额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正确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A项,“当下文学的三种主要写法问题重重”以偏概全,第二段“这种写法是问题重重的”仅指工匠式写作;B项,“表明”属已然未然错位,第三

15、段说依据石墨一雄的获奖“可以猜想”东方美学传统在世界文学的进程中发挥作用的时刻到了;C项,“与现代主义文学观念一刀两断”说法绝对,第五段“应该在虚无中发现希望、在冷漠中发现热忱、在残忍中发现良善”,可知并不是要“一刀两断”;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关系,论点和论据间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假设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事例论证等方法。选项提到的论点、手法等要仔细比对,选出最佳答案。C项,曲解文意,依据第四段可知,作者不是希望和呼吁“不可忽视日常碎片的细节”,而是反对沉迷于“

16、日常碎片的细节”;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选项内容,仔细比对原文,看是否有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等复句关系不成立的情况,看“结论”能否由“原因”“条件”推出三找文中趋势、预测,看趋势预测是否合理。注意提防因果倒置、推不出、条件不充分等常见错误。C项,第五段“现代科技对人性的挑战、战火纷飞的局部战争对文明的残害等,这些现状已经在渐渐摧毁人类的信心了”,可见“摧毁人类信心的现代社会”错,只是“已经在渐渐摧毁”,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一般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展开,但不同文本会有不同。考生需要通过抓关键句、点睛句、首尾句和关联

17、词等来综合确定。内部结构上有并列、层进、对比三种。论证方式通常有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类比论证。考生作答时需要依据平时积累和练习,仔细比对选项,提高准确率。3. 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有一种爱像海绵李丹崖男人独自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耷拉着脑袋,他不敢目视前方,生怕遇见熟人,问他为什么没去上班。男人失业几天了,在街上转了几天,一直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他是多么需要一份工作啊!老婆三年前就下岗了,一个人在小区门口支了一个水果摊贴补家用,儿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部由他来供应。儿子的成绩一直在整个年级名列前茅,更令他值得骄傲的是,儿子写得一手好作文,每次都被老师当

18、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回到家里,儿子还亲自朗读第二遍,给他和妻子听。听儿子朗读作文就变成了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他心里清楚,儿子的作文成绩这么好,除去儿子自身的天分外,还与他每周都给儿子买一本童话书有关,那些童话书或多或少地启发了儿子的想象力,让儿子总能语出惊人。如今,连工作也丢了,恐怕10元一本的童话书今后也要给儿子“断奶”了。不!绝对不能!这种想法刚一在脑海里打了个转儿,就立马被自己推翻了。自己心里再苦,也不能表现在儿子身上,想到这里,他咬咬牙,从报刊亭买了最新一期的童话书。他一路想了很久,该怎样对家人说呢?没办法,只有再瞒一天了,明天继续想办法。这样想着,男人掏出了钥匙。刚刚推开家门,儿子就

19、冲过来抱住了自己的腿,大声说,爸爸,你回来了,我的作文又被当成范文朗读了,来,我读给你听!妻子则从厨房里端着一碟菜走了出来,说:“赶紧洗洗手吃饭吧”。于是,一家人像往常一样温馨吃起了晚饭。晚饭后,儿子开始给他朗读起自己的作文来水在爸爸的肩头“唱歌”。在这篇作文中,儿子这样写道:我非常希望能像张明一样,有一个送水工的父亲。每一个父亲的肩膀,都曾是儿子的“战场”,如今,孩子长大了,爸爸扛起一桶水,像扛起张明一样,咣当咣当的水花声,调皮地在自己的肩头唱歌,这样的肩膀很健硕,这样的肩膀不寂寞。”他灵机一动,儿子的作文正提醒了他,他恰巧可以趁此机会做一个送水工,苦是苦了点,但是,孩子乐意,又能下得了台,

20、岂不是一举两得吗!第二天下班,他是满面笑容地扛着一桶水走进家门的,儿子高兴地向他竖起大拇指,说爸爸真棒!妻子也笑容可掬地拧了一下儿子的小脸说:“看,爸爸多疼你,为了满足你的愿望,把自己的工作都辞了!”儿子的眼泪,直在眼圈打转儿。他赶紧呵斥妻子,说什么呢?看,都把孩子给弄哭了。“爸爸,我这不是哭,我这是高兴的。”儿子擦干了眼泪说。尽管男人很累,但是,男人觉得很满足,妻子和儿子没有发现一丝异常的迹象。男人从此就开始当了一名送水工,一干就是一年半,一年半后,他贷款在儿子的附近开了一家饭馆,由于靠近学区,生意逐渐做得风生水起,日子也逐渐过得殷实起来。一天清晨,饭馆刚刚开门,邮递员就送来了一个厚厚的信封

21、。信封上写着儿子的名字,拆开一看,才知道是儿子的作文发表了。顾不上准备饭菜,他就迫不及待地看起儿子的作文来。儿子的这篇作文名字题为“有一种爱像海绵”。文章没看完,他的泪就像泉眼一样汩汩地挂满了双颊。儿子的作文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一年以来,我和妈妈一直为自己那篇造假的作文感到不安,好在爸爸没有发现什么,只是我每次看到爸爸被汗水浸透的背心,我就会禁不住一阵阵心酸,我一直感觉,爸爸就像一块海绵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9期,有删改)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父亲下岗后,刻意对家人隐瞒了他下岗的事,以免家人担心,他想尽快找一个工作,支撑 起这个困难的家。B

22、妻子和孩子并不知道父亲下岗的事,父亲成功地骗过了家人,一家人像往常一样温馨地吃 起了晚饭。C父亲心里清楚,他从小给孩子买童话杂志对孩子写作有一定的帮助,这也是他决定继续买 这本杂志的原因。D儿子在作文中写到张明有一个做送水工的父亲,他很羡慕。表明他希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够去做送水工。E儿子看到自己的父亲做了送水工,心里其实并不高兴,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但他很懂事,怕父亲会伤心,所以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17、小说中的父亲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18、儿子的“作文”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19、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像海绵一样的爱的内涵。联系生活,谈谈你对这种爱的认识。

23、(6分)参考答案:16、AC(答A项的给3分,答C项的给2分,答E项的给1分;选BD不给分。B项中“父亲成功地骗了家人”有误,妻儿了解实情。D项中“表明他希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够去做送水工”错误,儿子在作文中这么说是为了不让父亲尴尬。他不忍心父亲送水受累,但也希望父亲能找到事做而少背负些心理负担。E项中儿子对于父亲去做送水工并没有不高兴,流下的是感动的泪水。)17、父亲有责任心,他下岗后首先想到要找工作支撑困难的家;慈爱,关注孩子的成长,再困难也要给孩子买书;吃苦耐劳,父亲做送水工,最后通过辛勤的创业使家境殷实起来;坚忍,将苦难和悲痛默默承受,把快乐和爱带给家庭。(任答三点给6分,每点概括、分析各

24、1分)18、内容上:丰富人物形象,表现了父亲的慈爱、妻儿的善解人意(2分);作文是家庭和谐幸福的见证,凸显了小说主题,(2分)。结构上:是小说的线索,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2分)。19、“有一种爱像海绵”指的是父亲将苦难和悲痛默默承受,把快乐和爱献给了家庭,家人为了家庭的幸福,相互包容、理解(2分)。小说中父亲下岗后为了不让妻儿伤心,将此事独自扛了起来,而妻子和孩子用善意的谎言配合了父亲的尴尬,一家人虽然困苦但是很幸福温馨(2分)。学生可以结合这种爱在家庭中的作用(和谐幸福)和对人生的意义(健康幸福)等角度来谈,均可给分。(结合生活略)(2分)。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3

25、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高考资源网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矢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郑既知亡矣

26、 既:已经B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C唯君图之 图:考虑D矢其所与 与:同盟者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吾其还也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尽失其度 若入前为寿C 敢以烦执事 D. 邻之厚,君之薄 常以身翼蔽沛公 北蛮夷之鄙人6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烛之武先示弱,说郑已知要亡。再为秦分析,为进一步打动秦君提供了可能。B接着烛之武从秦的立场分析了亡郑的坏处和存郑的好处,从利益上动摇秦君。C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从历史出发,指出晋君曾言而无信,挑拨秦晋关系。D最后烛之武从历史角度分析,指出晋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参考答案:4答案D

27、解析“与”应该是动词结交、亲附。所与构成所字结构。5答案C 解析A第一个其是语气副词,第二个是代词B第一个若是如果,第二个是你D第一个“之”是主谓之间,取独,第二个“之”是结构助词,的C两个都翻译为介词“用”6答案D 解析:从“历史角度”分析,说法有误,应是从现实的角度;指出晋灭郑之后“必”犯秦,“必”字太绝对。原文是“若不阙秦”。只是可能。略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何真,东莞员冈人,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

28、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 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子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

29、迎降。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以特授尔江西

30、行省参政, 以表来归之诚。古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 七月乙巳日,封何真为东莞伯。(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 构:图谋B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 诣:前往C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 籍:登记D先遣人以书谕真 谕:上对下的文告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 以乱易整,不武B豪杰之士,乘时而起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C令名,德之舆也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D易乱为治者上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

31、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A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B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C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D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中

32、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4分) (2)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4分) (3)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4分) 参考答案:10D(谕:在句中为动词,告诉。)11A(以:连词,表顺承;介词,用。B而:均为连词,表修饰。C之:均为结构助词,的。D者:均为代词,的人。)12C13(1)中原地区元明交战,从岭南到南海都随之动荡不安,何真弃官回归乡里,他满腹感慨,心里只牵挂着老百姓。(踩分点:骚动、慨然、念)(2)怕先生尚未省悟,先派一个使者前来给先生报个信,希望先生注意。(踩分点:足下、悟、留意)(3)当年周武王讨伐残暴,救民于水火,没有预约就

33、前来会盟的诸侯有八百。(踩分点:昔、伐暴、期)参考译文何真,是东莞员冈人,八岁亡父,母亲守节不再嫁人。何真年少时就身材魁伟,喜好书法和剑术。至正年间,岭南强盗四起,在州郡放火抢劫,何真组织起义兵保卫乡里。后来官至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地区元明交战,从岭南到南海都随之动荡不安,何真弃官回归乡里,他满腹感慨,心里只有老百姓。乙未年,乡民王成、陈仲玉作乱,何真请得行省同意,组织义兵剿灭了他们。此役,何真亲自披挂上阵,把陈仲玉活捉回来。癸卯年,海南三山的邵宗愚攻陷了广州,广州守将何深战死,邵宗愚部在城里疯狂烧杀抢掠。何真听说后,率众收复了广州,他的军队军纪严明,广州民众非常高兴。此时,中原局势

34、一片混乱,南北交通断绝,何真更加努力地训练士卒,他们占据关隘,保住了一方的安宁。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水军直取广东。廖永忠到了福州了,事先派人送信给何真说:“元朝皇帝已经丧失了驾驭政权的能力,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趁势而起,有的假借元朝廷的号令指挥一方,有的干脆倚仗强大的军队,肆意妄为,他们横征暴敛,割据称雄,百姓生灵涂炭,可以说是痛苦到了极点,如今大明皇帝受命于天,正在开创华夏大业,只有两广,遥远荒僻,从未蒙受圣明君主的教化,我奉命南征,归顺者会受到安抚,违逆者将处以极刑。怕先生尚未省悟,先派使者报个信,希望先生注意。”于是从海路直取广东。三月甲戌,何真

35、登记辖区各郡县的人口、兵马、钱粮的数目,派使者捧着降表迎接受降。早先,在明将汤和等人平定福建的时候,何真就派使者从海路捧着降表准备向元朝廷投降,正好遇到汤和的军队,于是使者改动了降表,请求向明军投降,并且派人回去向何真汇报。此时,征南将军廖永忠派专人护送何真的使者带着降表到京城。皇上下诏褒奖他,诏书说:“天下动荡的时候,所谓的豪杰有两种人:变动乱为安定的属上等,保护百姓直到天下安定,并且知道应当归顺谁的属次一等。至于据险苟活,残害人民,死不悔改的,就不值一提了。当初,我大军兵临闽越之时,你就诚心归顺,没让我费鞍马之劳,没有流血牺牲,使民众得以安居,你真可谓是识时务者啊。”何真叩头谢恩,说:“当

36、年周武王讨伐残暴,救民于水火,没有预约就前来会盟的诸侯有八百。现如今,皇上芟夷动乱,平定天下,此举上应天命下顺民意,天下百姓如影随形。臣本蛮荒之人,近来恰逢动乱,武装聚集乡里,只为保命,并无其它意思。现在有幸生逢大明的朗朗乾坤,皇上的光辉无处不在,臣就是再驽钝,又怎敢违背天意。”皇上说:“手握兵权而不祸害百姓的人,他的后人一定能够享受他的恩泽。朕欣赏你的忠诚,考虑到江西地邻广东,因此特授你江西行省参政一职,以表彰你归顺的诚心。古话说:好名声,是用来承载美德的。你的好名声已经够大的了,还需努力提升品德,以利辅佐国家。”七月乙巳日,封何真为东莞伯。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

37、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洲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

38、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时江左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粜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官吏、儒生、商贾、市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有

39、删节)注:粜:卖米;籴:买米;直:通“值”。10.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时虞允文当国 当:主持 B. 留守叶衡雅重之 雅:向来C. 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慷慨:慨叹 D. 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 子钱:利息1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 以乱易整,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B.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C.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D. 有疾声大呼于堂上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岳阳楼记)12.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辛弃疾任

40、职湖南时,顶住各方压力,甚至冒着违抗上命的危险,终于如期盖好了部队的营房。B. 辛弃疾通过抑制奸商稳定粮价、发放无息贷款扩大粮源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江西的赈灾工作。C. 辛弃疾虽然有济世报国的远大抱负,但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才干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D. 文章结尾尽管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辛弃疾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同情。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参考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当时枢府有不喜欢(高兴)他做这件事

41、的,屡次阻挠他,辛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2)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他)已经在东方使郑国成为他的边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3)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界,您知道这是困难的。【10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C项,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

42、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B项,为:动词“是”/动词“作为”;A项,以:介词“用”;C项,之:助词“的”项,D项,于:介词“在”。故选B。【12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他的政治才干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与原文陈述不符,如文中“寻知潭洲兼湖南安抚”“诏任责荒政”等。故选C。【13题详解】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

43、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乐:喜欢;数:屡次;沮挠:阻挠;愈:更加;卒:最终;夺:改变;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什么满足的呢;东:名词作状语,在东方;封:使边界;肆:扩张;鄙:用作动词,把作为边界;远:用作形容词,远方的国家。【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辛弃疾,字

44、幼安,山东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弃疾趁机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留守叶衢平素很器重他。叶衢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皇上就召见了弃疾。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

45、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如期落民,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才消了气。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必须要用多少瓦?”回答曰:“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全部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进一级俸禄。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