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的护理(骨一科四月份护理查房)课件_第1页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骨一科四月份护理查房)课件_第2页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骨一科四月份护理查房)课件_第3页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骨一科四月份护理查房)课件_第4页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骨一科四月份护理查房)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踝关节骨折骨一科焦淑颖 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和距骨体构成。踝关节的稳定性由骨结构、韧带、关节囊所决定。踝关节骨折时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青壮年。胫骨远端内侧突出部分为内踝,后缘呈唇状突起为后踝,腓骨远端突出部分为外踝。内踝、外踝和胫骨下端关节面构成踝穴,包容距骨体。距骨体前宽后窄,踝关节背伸时,距骨体和穴适用性较好,踝关节稳定,反之,则踝关节不稳定而容易扭伤引起踝关节骨折。 踝部骨折踝部骨折 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成人骨折之一,踝关节由远端腓骨,胫骨及距骨穹隆组成。骨性结构和下胫腓联合韧带稳定下胫腓关节。韧带复合体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胫腓骨间的组成关系,并对抗轴向,旋转以及前后向的应力。下

2、胫腓韧带由4条韧带组成,下胫腓前韧带(AITFL),下胫腓后韧带(PITFL),下胫腓横韧带(TITFL),骨间膜韧带(IOL). 病史及体格检查 伴有或者不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踝部骨折病人常表现相同。疼痛,瘀斑,明显肿胀,外踝肿胀,同时有负重时踝关节不稳。病人常报告扭曲暴力(导致损伤),可以与运动有关或无关。触诊时常有压痛和捻发音。 常有内踝肿胀,显示三角韧带损伤或内踝骨折。一些特殊的检查可以帮助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但是更常用于诊断不伴外踝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挤压试验是在小腿中段挤压胫腓骨,在踝关节水平产生疼痛。一个更可靠的检查是外旋试验,将患者的足外旋,在踝关节水平产生疼痛。 此种骨折多

3、由间接暴力造成,如足于内翻或外翻时负重,由高处坠落足在内翻、外翻或跖屈位着地。直接暴力引起的少见。 病因 根据受伤时足的姿态和致伤方向及骨折部位可分为五型。分型 3、内翻外旋型 伤力先造成外踝斜骨折,在韧带联合水平位,向上延伸,使胫骨后唇骨折,最后撕脱内踝,形成三踝骨折。 4、外翻外旋型 受伤时内踝撕脱患者,接着造成下胫腓关节分离,腓骨发生斜骨折或粉碎骨折。 5、垂直压缩型 常由垂直暴力引起,足的位置使负重力的分配不一,包括单纯的前后唇骨折和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 (一) 非手术治疗及手术前护理 1、 评估 踝穴的解剖复位、早期恢复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基本原则。踝关节骨折也包括一系

4、列的骨折和软组织。评估其骨折方式、移位和粉碎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相关的全身因素如年龄、身体状况以及骨质疏松等情况。对局部皮肤情况、软组织致肿胀、骨折畸形及神经血管等情况作初步评估以后,受伤的踝关节应暂时固定以减少不适,防止软组织或关节的进一步损伤。如果骨折明显不稳定,应复位固定以获得较满意的位置。骨折临时对位以后,就可灵活掌握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时机,可以在软组织明显肿胀以前进行,如果肿胀已经非常明显,则应在肿胀消退以后进行,一般在1周以内。粉碎性骨折,骨质丢失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需要延期内固定时,应先制动及外固定架固定直到能安全的手术。 护理 2、 心理护理 因为疼痛,活动动能障碍,患者心情

5、变得烦躁不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学会自我调节。3、 合理营养 长期卧床,要合理安排饮食,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提高自身免疫力。4、 完善术前各项化验,检查。 护理 5、 体位 因踝部骨折肿胀较甚 ,应将患肢置于高于心脏的支架后枕头上,促进回流,以利肿胀消退。6、 预防踝部压疮 踝部软组织少,在夹板或石膏固定前,应在骨突处衬棉垫,防止踝部发生压迫性溃疡。行外固定后,应仔细倾听病人主诉,是否有骨折处以外的疼痛,以便及时发现异常。7、 功能锻炼 早期功能锻炼,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且对进入关节面的骨折端有“模造塑形”作用。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作小腿肌肉收缩活动及足趾屈伸活

6、动;34周后可做踝关节屈伸活动;去除外固定后,加强踝关节功能锻炼并逐渐负重行走。 护理 1、妥善安置病人,遵医嘱正确位。2、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1520cm,促进血液循环以利消肿。踝关节的局部肿胀将持续数月,适当适用小镇药物。3、病情观察(1)观察渗血情况 因踝部手术中止血困难,术后渗血较多,应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其清洁干燥,防止伤口感染。若有活动性出血者 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2)密切观察肢体远端搏动及感觉、活动,有无血管神经损伤。 (二) 术后护理 (3)创伤性关节炎 创伤性关节炎可能跟原发软骨损伤、感染后病理变化或复位不良导致的病灶关节压力过高的关节软骨损害有关。有时出现一前方骨赘,引

7、起疼痛,并限制背伸,切除骨赘,症状明显好转。更多情况下损害相当广泛,关节面已无可挽救,并限制背伸,切除骨赘症状明显好转。更多情况下损害相当广泛,关节面已无可挽救,这时,穿合适的鞋、减少活动、间断的支具保护及镇痛或抗炎治疗均难以改善症状,应考虑行踝关节融合固定术。融合时,去除软骨,保留并修整大都分软骨下骨,以3枚大的套管螺丝钉固定于踝中立位。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4畸形愈合 畸形愈合常见于踝关节骨折后石膏固定治疗。只要患者的全身及局部状况能耐受手术,骨质能允许稳定固定,关节软石膏没有明显破坏,畸形愈合应予以纠正。负重摄片对畸形愈合的评估非常有用。撬开骨折端,先复位距骨,在复位踝关节。尽管骨质缺损需

8、要骨移植,通常仍可应用标准的固定方法,右时需要支持钢板把持。 骨不连比较罕见,通常是由坚强固定引起的,有时需要骨移植,特别是当有骨缺损示。吸烟者骨折愈合更加困难,应尽可能戒烟。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麻醉消退后,即对肿胀足背进行按摩,并鼓励病人主动活动足趾、踝背伸屈和膝关节伸屈等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促进功能恢复,但是应限制踝关节跖屈,以免影响骨折处稳定。双踝骨折从第2周开始,加大踝关节自主活动范围,并辅以被动活动。被动活动时,只能做背伸及跖屈活动,不能旋转及翻转,以免导致骨折不愈合;2周后可扶拐下地轻负重步行;三踝骨折对上述活动步骤可稍晚1周,以预防踝关节僵硬。对于有骨质疏松、粉碎性骨折或有明显关节面骨折者,应进行不负重练习,通常3个月以后进行负重练习。 功能锻炼 1.告诉病人踝关节骨折后肿胀出现早且广泛,应及时到医院整复,不能拖延时间,否则,关节肿胀后会影响复位效果。当出现张力性水疱时,则会延误手术时机。2.伤后早期限制踝关节跖屈,以免影响骨折稳定。3.病人能行走时,可将鞋底外侧垫高0.5cm,以便患足处于轻度翻位,维持踝关节的稳定。 4.对于下胫腓联合分离术后的病人,告知病人术后70天-3个月去除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期间患肢禁负重。健康教育 5.宜高热量、高钙、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