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科学(核心实验探究)分类题型汇编_第1页
2019年中考科学(核心实验探究)分类题型汇编_第2页
2019年中考科学(核心实验探究)分类题型汇编_第3页
2019年中考科学(核心实验探究)分类题型汇编_第4页
2019年中考科学(核心实验探究)分类题型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年中考科学(核心实验探究)分类题型汇编2018年最新中考科学(核心实验探究)分类题型汇编第一(物理部分)题型一、(伏安法测电阻)1小华同学用“伏安法”来测量一只阻值约为5的定值电阻Rx,实验室有如下器材供选用:A两节干电池 B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C电压表(0315V)D电流表(00.63A)E滑动变阻器(010) F滑动变阻器(0100)(1)小华同学完成实验电路设计后,为了操作顺利和方便,除了A、B、C和D外,小华同学还需选用 器材(选填“E“或“F”);-2-1-cnjy-com(2)根据设计的实验电路要求,请用笔划线代替导线连接图甲中最后的两根导线;(3)如

2、图甲所示,连接好电路。在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滑至 端(选填“G”或“H”);(4)小华在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而电压表有示数但不发生变化,此时电路中的一处故障是 (选填A、B、C或D);A滑动变阻器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C定值电阻Rx断路 D定值电阻Rx短路(5)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示数为0.40A,电压表示数如乙图所示,则本次实验测得的定值电阻Rx是 。题型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2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时,所用器材有:电压为3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滑动变阻器、已调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开

3、关、导线若干。(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连好电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出现断路。(选填“小灯泡”或“滑动变阻器”)(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选填“左”或“右”)滑动。(4)通过移动滑片P,分别记录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绘制成了图丙所示的U-I图象,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题型三、(串联电路电压特点)3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 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

4、规格 (相同/不同)的小灯泡。(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 (填出一种即可)。(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L2两端电压? ,理由是 。(4)小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 ,改进方法是 。UAB/VUBC/VUAC/V2.41.43.8题型四、(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4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部分因素进行了探究,器材有:开关、电流表、干电池(电压恒为1.5V

5、)各一个,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丝,导线若干,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小明将合金丝以不同方式分别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S后,记录的数据如表。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是将一根合金丝接入电路时电流表的读数,请将其填入表格中。连接方式一根两根串联三根串联两根并联三根并联电流表读数/A0.150.10.60.9(2)导体电阻的大小跟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A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是: ;B电阻的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是: 。(3)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4)实验中一根合金丝的电阻为 ,若该合金丝的横截面积为1mm2,则一根合金丝的长度是 m;(已知该

6、合金丝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阻值为1)题型五、(运动和力)5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实验需要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有相同的初速度,则木块应从同一斜面 开始下滑。(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21-(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 两种研究方法。(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这些器材一定可探究的是( )A物体动能大小与

7、质量是否有关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CA、B都可探究题型六、(二力平衡的条件)6在兴趣小组“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做了以下实验。根据上面实验回答下面问题:(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 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1世纪*教育网(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 和 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 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

8、,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4)如图丙,是最终确认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 ,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题型七、(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7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 。(2)该实验的关键是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 运动。(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4)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 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5)若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选 两图的实验进行探究。(6)此实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

9、题型八、(影响动能大小和势能大小的因素)8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1)该实验装置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物体A、B质量不变)(2)该实验中所探究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选填“A”或“B”)的动能(3)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4)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与物体B即将碰撞时的速度,它是通过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5)实验表明,同一物体A从斜面高处滚下,高度越大,物体B被撞得越远,可得结论 。(6)若要研究物体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则需不同质量的物体从斜面 高度由静止滚下,并观察记录。9小夏同学在体育

10、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猜想一: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猜想二: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猜想三: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为此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分别从距离沙表面某高度处静止释放,其中D球从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铅球铅球质量/g下落高度/m陷入沙中的深度/mA2000.50.1B4000.50.25C20010.2D20010.2(1)本实验中,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2)本

11、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3)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 (填实验序号),得到的结论是:当物体质量相同时, 。2-1-c-n-j-y(4)比较,得到的结论是 。(5)经进一步实验和分析,小夏大胆给出重力势能(Ep)的表达式“Ep=mgh”,并去办公室询问了老师,得以证实,小夏高兴不已,回到教室后,根据学过的知识又算出了各小球落到沙表面的动能,其中B球的动能为 J。(忽略空气阻力,g=10N/kg)题型九、(对压强和浮力的探究)10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一组同学提出了4种猜想。小华: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小红: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冬冬:浮力大小与物体所

12、受的重力有关;玲玲: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他们找来了体积相同的A、B两块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仪器。按照图中所示规范地完成了实验,记录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次数金属块物体重力/N液体密度 g/cm3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cm3测力计的 示数/N1A51.0204.82A51.0604.43A51.01004.04A51.21005B31.21001.8观察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可知A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为60cm3时,物体A所受浮力大小为 N;表格中标有“”的位置的数据应该是 ;(2)通过分析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华同学的猜想是

13、正确的;分析比较第 次实验数据,能够说明小红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3)为了验证冬冬同学的猜想,他们选择了第 次实验数据,他们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 (选填“无关”或“有关”);版权所有(4)要验证玲玲的猜想,同学们又找来了一块橡皮泥,他们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先后放入水中,发现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他们由此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请指出他们实验方法的错误之处: 。11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水面 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

14、进行调节。名师原创作品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3)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若在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 Pa(盐水=1.2103kg/m3,水=1.0103kg/m3,g=10N/Kg)题型十、(杠杆平衡的条件)1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等,杠杆刻度均匀。(1

15、)平衡时,应该让杠杆静止在 位置。(2)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完成某次操作后,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他们记录的数据为:动力F1=1.5N,动力臂L1=0.1m,阻力F2=1N,则阻力臂L2= m(3)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D杠杆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偏大(4)小周同学所在实验小组在完成规定实验后,他们想进一步探究,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构会怎样?通过实验,他们得到了如图2所示的结果。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 。(F1、F2、F3的力臂分别用L1、L2、L3表

16、示)【来源:21世纪教育网】题型十一、(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13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和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观察 (选填“前面”或“后面”),直至蜡烛B 和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3)实验时,将蜡烛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小华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后,回家观察

17、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 高处有一盏灯,该灯通过转盘成像如图2所示。则灯的像距离该灯 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 。(选填“改变”或“不变”)14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 方; (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

18、”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第二(化学部分)题型十二、(气体的发生与收集)15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药品:过氧化氢溶液 氯酸钾 二氧化锰装置:(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 (填序号);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

19、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 口进(填“b”或“c”)。16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选用的一组装置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 。(2)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 ;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3)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 。题型十三、(酸碱盐的性质及转化)17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

20、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B实验能体现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3)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将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在烧杯中混合,观察到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为有色溶液,此时,利用烧杯中的沉淀,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即可证明C实验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 。18如图所示,某活动小组为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分别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等体积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和氢氧化钙饱和溶液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K1、K2,观察实验现象。(1)B中的短导管可使集气瓶内外的气压保持一致,

21、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2)以上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根据哪些现象能判断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实验还能验证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什么性质? 。(3)实验后,从A中锥形瓶内取出适量溶液,倒入试管中,设计实验证明该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19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

22、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 7(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同学对探究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l)Na2SO4;(2)Na2SO4和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向试管中

23、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锌粒逐渐减少,有 产生猜想(2)成立方案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 。【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 (填字母序号)ABaCl2溶液 BCu CFe2O3题型十四、(物质的鉴别、分离)20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编号为A、B、C,并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1)写出试剂的名称是 ;是 。(2)写出三种溶液的化学式:A 、B 、C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24、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本实验如果将步骤与步骤颠倒,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21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容笑杂质的实验步骤: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蒸发过程中,待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2)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21cnjy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通过操作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 (用化学式表示)。(3)若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

25、化钠不饱和溶液100kg,要将其变成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方法是 。(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题型十五、(金属活动性顺序)22现有A、B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操作与现象如表:实验试管1试管2操作现象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慢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思考结论】(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B(填“”或“”)。(2)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除观察到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 (填“浅绿色”或“

26、黄色”)(3)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4)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该化合物可以是 (填化学式);23某兴趣小组欲探究Fe、Cu、Ag、R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R为未知金属),进行了如下实验:(1)如图A所示,将四根金属丝同时插入烧杯中。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产生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一段时间后,将烧杯中铁丝替换为R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若甲中出现气泡,乙中无明显现象,则烧杯乙中的溶质是 ,可得出Fe、Cu、Ag、R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3)已知:X+H2SO4=XSO4+

27、H2 Y+2ZNO3=Y(NO3)2+2Z Y与稀硫酸不反应,则符合要求的X、Y、Z分别是 (填字母序号)。ACu、Hg、Ag BFe、Cu、Ag CMg、Zn、Fe题型十六、(燃烧的条件)24如图1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l)仪器的名称为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 ;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2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

28、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第三(生物部分)题型十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25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如图(一)。在每个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这三个装置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1)以下哪一项可以作为该实验探究的问题 。A光合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

29、B油滴对植物吸水有影响吗?C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D呼吸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3)实验现象: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连接)。(4)实验结论: 。(5)图(二)是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蒸腾作用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图中标注的 部位(填数字)散失的。【版权所有:】26如图是小柯探究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实验前用手握住装置乙的试管外壁,观察红色水滴能否移动。这是为了检查装置的 性。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 。 (2)小柯认为用天平分别称出甲、乙整个装置的质量,若前后质量有变化即可证明种子进行了呼吸作用。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

30、吗? 。(3)甲装置内因 导致气压减小,红色水滴会向右移动。 第26题图 第27题图 27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甲、乙、丙,请据图作答:(1)第一组探究氧气是在光照条件下由绿色植物产生的,应选择的实验组合是 。网(2)第二组同学利用甲装置进一步探究,利用不同功率的灯泡作为光源(不考虑温度因素),实验结果如下表:灯泡功率(W)5101520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7153448此实验中的变量是: 。该组小梅同学提出:为了保证实验科学性,该实验中除了多次重复实验,还要注意灯泡于装置的 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很多,请再提出一个合理的探究性问

31、题: 。题型十八、(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28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和光照”实验。张明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请你完善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种子萌发需要水分、需要光照。实验方案:实验器材:培养皿、纱布、绿豆种子等若干。实验步骤:取四个培养皿并分别编号为1、2、3、4号,在每个培养皿里都放入相同的四层纱布。在纱布上面各放大小、籽粒饱满程度相似的绿豆种子20粒。在不同的环境下培养,经过几天后记录种子发芽的情况。实验记录如下:实验组号1号2号3号4号温度24242424光照与否光照下光照下黑暗中黑暗中纱布干湿状况潮湿干燥潮湿干燥种子萌发粒数180190讨论与结论:根据实验结果表明

32、,绿豆种子萌发需要 。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选择 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实验中各组为何均要放置20粒而不是1粒绿豆种子? 。29为了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步骤一:把120粒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放在以下3个培养皿中。步骤二:每天定时对A、B、C培养皿分别喷洒等量且适量的酸性强的酸雨、酸性弱的酸雨、蒸馏水。步骤三:7天后观察小麦种子萌发结果。分析回答:(1)此探究活动中作为空白对照组的是 ,变量为 。(2)三个培养皿中萌发率最低的是 。(3)该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 。(4)小麦种子采用120粒,而不能太少的原因

33、是 。题型十九、(对细菌真菌的认识)30人的手由于经常接触各种物品,是否沾有大量的细菌和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培养皿ABC实验步骤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不作处理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出现许多菌落出现个别菌落不出现(1)如果比较A和B,所探究的问题是 。(2)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3)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 。如果要使这个实验更严谨,应

34、该设置 组。21*cnjy*com(4)从A、B的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1在探究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中,陈同学取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各加入50毫升肉汤,高温煮沸后按如表进行处理:甲瓶乙瓶丙瓶瓶口敞开敞开用消毒牙签塞住温度255253天后观察变质不变质不变质(1)实验前将锥形瓶中的肉汤高温煮沸,目的是 。(2)甲瓶与乙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对食品腐败速度的影响(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肉汤里自然就会形成细菌B肉汤的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C低温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常常对人类有害,如造成食品腐败、引起疾病等,但也有很多细菌和真菌

35、对人类有益,请列举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个实例: 。【出处:名师】题型二十、(激素的调节作用)32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

36、析得出结论。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 。(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6)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 。(7)对于正常人来说,饱食状态与饥饿状态相比较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 。题型二十二、(植物的生长特性)33某生物兴趣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侧芽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 响”,实验设计如

37、下:a剪取含有2个茎节、2个侧芽的新鲜葡萄枝条若干,上方切口为水平,下方切口 为倾斜。b从叶柄处去掉上方茎节的部分叶片和下方茎节的全部叶片。c将全部枝条平均分为甲、乙、丙3组,其中甲组去掉1个侧芽,乙组去掉2个侧芽,丙组d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扦插,30天后观察结果。请帮助完成验设计并回答有关问题:(1)b步骤去掉叶片的目的是 。(2)c步骤中,丙组的处理方式为 。(3)30天后,若丙组生根情况最好,乙组生根情况最差,甲组居中,则说明 ;若 ,则说明侧芽抑制生根;若 则说明侧芽对生根没有影响。34科学兴趣小组了解到植物的茎具有背离地面向上生长的特性。查阅资料发现,玉米幼苗能在黑暗中生长较长时间,是

38、一种比较好的实验材料。于是他们利用玉米幼苗、大纸板箱等器材进行实验,以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请你按照下表中的实验方案设计要求,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步骤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要求步骤一选择10盆长势良好且大小相近的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步骤二(1) 。设置对照实验步骤三(2) 。排除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的干扰步骤四(3)几天后,观察 ,并做好记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步骤五比较A,B两组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获取事实和证据并得出结论题型二十三、(装片制作和显微镜)35下面是小东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请用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问:

39、对光时,要使图1中显微镜的哪个结构对准通光孔?答:要使 物镜对准通光孔。(2)问: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哪种液体?答: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3)问:图2中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操作顺序正确的是哪一项?ABCD答: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4)问:图3是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其中视野最亮的是哪一个?答:视野最亮的是 。(5)问:小东将一张刚摘下的龙眼树的树叶放到载物台上观察,却无法观察到细胞结构。据此推测,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对观察材料有什么要求?21*cnjy*com答: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观察的材料必须 。题型二十四、

40、(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36小柯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1)B组实验不变蓝的原因是 。小柯观察到C组也不变蓝,认为氢氧化钠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老师提示他:“氢氧化钠会影响酶的活性。”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C组没变蓝?小柯进一步分析并做出猜想。【来源:21cnj*y.co*m】猜想一:氢氧化钠变质。猜想二:氢氧化钠与碘发生了化学反应。(2)小柯按图甲实验,看到溶液变红,认为氢氧化钠没有变质。小常认为他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 。在小常的建议下,小柯按乙实验,溶液中没有沉淀产生,从而排除了猜想一。(3)在原来C组实验基础上,只要继续 (写出操作和现象),就可以证明猜想二

41、正确。组别ABC试管中依次加入物质1ml唾液1ml唾液1ml唾液1ml盐酸溶液1ml蒸馏水1ml氢氧化钠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2ml淀粉溶液水浴10分钟373737各滴入2滴碘液后的现象变蓝不变蓝不变蓝2018年最新中考科学(核心实验探究)分类题型汇编参考答案1、(1)E;(2)如下图; (3)G; (4)C; (5)5.5。 2、(1)如下图; (2)小灯泡; (3)右; (4)0.5;3、(1)6;不同;(2)L2断路;(3)不能;正负接线柱反接了;(4)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更换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4、(1)0.3;(2)A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B材

42、料和长度相同,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成反比;(3)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4)5; 5。(1)同一高度;重力和支持力;(3)慢;做匀速直线运动控制变量法;(6)B;6、(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2)拉力;重力; 拉力;(3)B、A、C; 摩擦力;(4)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7、(1)二力平衡;(2)匀速直线;(3)1.6;甲、乙;乙、丙;(6)控制变量;8、(1)速度;(2)A;(3)B被撞的距离大小;(4)高度;(5)当物体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6)相同;9、(1)控制变量法;(2)铅球陷入沙中的深度;(3);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

43、越大;(4)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5)2;10、(1)0.6;3.8;(2)3、4;1、2、3;(3)4、5;无关;(4)没有控制橡皮泥浸入液体的体积相同。11、(1)高度差;(2)B;(3)相等;(4)变大;(5)500。12、(1)水平;(2)0.15;A;(4)F3L3+F2L2。13、(1)薄玻璃板;(2)前面;虚;(3)不变;(4)3.6;不变。(1)同一高度;倒立;上;(3)缩小;(4); L0-2L;第二(化学部分)15、(1)试管;(2); 集气瓶口;(3)b16、(1)BC;CaCO3+2HCl=CaCl2+H2O+CO2; 能够随时使反应进行或停止;(2)防

44、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塑料瓶变瘪(3)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不会阻止反应的发生;17、(1)溶液变蓝;(2)能与金属氧化物和活泼金属反应;(3)H2SO4+BaCl2BaSO4+2HCl;(4)取烧杯底部的沉淀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或沉淀部分消失,证明C中所加氯化钡溶液是过量的18、(1)当二氧化碳被碱液吸收,装置内外形成较大的气压差,能将氯化钙溶液压入A、C中,以达到实验目的;(2)打开弹簧夹后,氯化钙溶液进入A中的量多于进入C中的量;A中锥形瓶内有白色沉淀生成;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他合理表述也可)。(3)向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