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碰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高中物理-碰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高中物理-碰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高中物理-碰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高中物理-碰撞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碰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认识对心碰撞与非对心碰撞2、了解微粒的散射(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不同碰撞的区别,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课时安排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对各种碰撞问题的理解。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碰撞演示仪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提问: 守恒的原因是什么?(因相互作用时间短暂,因此一般满足F F 的条件)内 外学生活动: 2、碰撞过程中,物体没有宏观的位移,但每个物体的速度可在短暂的时间3 、碰撞过程中,系统

2、的总动能只能不变或减少,不可能增加。(二)进行新课的木楔上没有弹起,二者一起向下运动。设地层给它们的平均阻力为 F,教师活动:(1)提问学生解题方法, 可能出现的错误是:认为过程 F 做负功使机械能损失,因而解之为1教师活动:(2)引导学生回答并归纳: 第一阶段, M 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 m个阶段中, M 和 m 发生了完全非弹性碰撞,这个阶段中,机械能(动能)是有损失的。教师活动:(3)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完整的方程组。1Mgh = Mv 22(M(M + m)hL FL = 0 (M + m)v 22教师活动:(4)小结: 在这类问题中,没有出现碰撞两个字,碰撞过程是隐含在整个物理过程

3、之中的,在做题中,要认真分析物理过程,发掘隐含的碰撞问题。装置的右侧。当两滑块相撞后,便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则小球此时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并给三分钟思考时间。学生活动: (M+m) v0+0(2M+m) v。解得,小球速度 v = 解得,小球速度 v = vM m 0教师活动: (2)教师明确表示此种解法是错误的,提醒学生注意碰撞的特点:即宏观没有位移,速度发生变化,然后要求学生们寻找错误的原因。教师活动:(3)总结归纳学生的解答,明确以下的研究方法:碰撞之前滑块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悬线处于竖直方向。2 生改变,因此悬线仍保持竖直方向。 平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小球的水平速度不变。教师活动

4、:(4)小结: 由于碰撞中宏观无位移,所以在有些问题中,不是所有物体都 参与了碰撞过程,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与区别。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 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两球的动量分 B 可能是 (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认真审题。教师活动:(1)提问: 解决此类问题的依据是什么? 碰撞后向同方向运动,则后面物体的速度不能大于前面物体的速度。教师活动:(2)提问: 题目仅给出两球的动量,如何比较碰撞过程中的能量变化?p2p帮助学生回忆E = 的关系。k 2m教师活动:(3)提问: 题目没有直接给出两球的质量关系,如何找到质量关系? 5 7 m 5A BA Bm m m 7A

5、 B B(4)最后得到正确答案为 A。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认真读题,并给三分钟思考时间。34教师活动:(1)提问学生解答方法, 可能出现的错误有:认为轻绳的拉力不做功,因此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以最低点为重力势能的零点,有v2得v = 2gL(1+ sin9 )教师活动:(2)引导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学生活动: 第一阶段,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直到轻绳位于水平面以下,与水平面成 角的位置处为止。在这一阶段,小球只受重力作用,机械能守恒成立。 程中,轻绳拉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成立。 找到这两个速度方向的不同后,解释其原因,总结归纳明确以下观点: 线方向(即与轻绳相垂直的方向)的分量,又有沿轨道半径方向(

6、即沿轻绳方向)的分量。 程很类似于悬挂轻绳的物体(例如天花板)与小球在沿绳的方向上发生了完全非弹性碰撞, 由于天花板的质量无限大(相对小球),因此碰后共同速度趋向于零。在这个过程中,小球 教师活动:(3)要求学生重新写出正确的方程组。22 / 2教师活动:(4)小结: 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类比为碰撞,建立合理的碰撞模型可以很 简洁直观地解决问题。下面继续看例题。 mBv 5 mB 发生碰撞的模型?(因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所以可类比为碰撞模型)教师活动: (2)当弹性势能最大时,系统相当于发生了什么样的碰撞?(势能最大, 动能损失就最大,因此可建立完全非弹性碰撞模型)学生活动: 经过讨论,得到正

7、确结论以后,要求学生据此而正确解答问题,得到结果为E = m m v2AB0p 2(m + m )A B(三)课堂小结 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四)作业“问题与练习”15 题. 板书设计三、碰撞的规律三、碰撞的规律 弹性碰撞1 1 1 1 2 21 1 1 2 1 1 2 1 1 2 2 2非弹性碰撞1 1 1 1 2 21 1 1m v2 = m v2 + m v2 +E2 1 1 2 1 1 2 2 2 k一、碰撞的特点3、符合物理情景二、碰撞的分类1、弹性碰撞:机械能守恒非弹性碰撞:机

8、械能不守恒2、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教学体会 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6碰撞学情分析 碰撞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最大认识困难在于对碰撞过程中系统的能量是否守恒 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本节课从问题的提出、分析、讨论,再到 碰撞教材分析 了第1 节的7 对心碰撞(正碰)与非对心碰撞(斜碰),以及散射等初级概念。调 . 教学重点: 用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讨论碰撞问题 . 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碰撞演示仪. 课时安排: 1 课时后巩固练习题组一 碰撞的特点及可能性分析1下列关于碰撞的理解正确的是( )A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

9、B在碰撞现象中,一般内力都远大于外力,所以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动能守恒 C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8D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由于不发生直接接触,所以不能称其为碰撞2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它们的动能相等,已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它们正碰后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甲、乙两球都沿乙球的运动方向B甲球反向运动,乙球停下C甲、乙两球都反向运动D甲、乙两球都反向运动,且动能仍相等1 A. v32B. v34C. v98D. v94两个小球A、B 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相向运动,已知它们的质量分别是mA4 kg,mB2 别为( )A均为1m/sC2 m/s 和1 m/

10、sB4 m/s 和5 m/sD1 m/s 和5 m/s题组二 碰撞模型的处理发生了碰撞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那么这次碰撞是( )A弹性碰撞 B非弹性碰撞C完全非弹性碰撞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统动能损失最大的时刻是( )9AA BA 的速度等于 v 时 与 C 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当突然烧断细绳,弹簧被释放,使木块C 向 B 端冲去,并跟 B 端橡皮泥粘在一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 AB 车内表面光滑,整个系统任何时刻机械能都守恒B整个系统任何时刻动量都守恒mC当木块对地运动速度为 v 时,小车对地运动速度为MvD整个系统最后静止( )簧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当滑块B 以 v0 的初速度向滑块A 运动,如图所示,碰到A 后不再分开,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滑块相碰和以后一起运动过程,系统动量均守恒B两滑块相碰和以后一起运动过程,系统机械能均守恒1C弹簧最大弹性势能为2mv1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