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江苏省如东县四校联考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1页
2022-2022学年江苏省如东县四校联考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2页
2022-2022学年江苏省如东县四校联考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3页
2022-2022学年江苏省如东县四校联考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4页
2022-2022学年江苏省如东县四校联考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2009学年江苏省如东县高二第一学期 期中“四校”联考历史(选修班)留意:本试卷由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鲁迅先生曾对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事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事,保存旧习,本事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2康有为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

2、性,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革命思想家却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封建统治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资产阶级思想逐步成熟与完善。上述变化根源在于A民族冲突不断激化 B封建制度已被推翻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D资产阶级自身力气的进展壮大3“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要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敬重道德,改良政治。”这段话的核心是A致富才能自强 B进展工商业是致富强国的必要条件C办学才能振兴工商业,达到致富自强的目的 D改良政治,是致富强国的根本保证419世纪70、80年月,社会的进步思想包括 “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与外人商战”A B C

3、D5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精确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进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抵制外来侵略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侵略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社会近代化6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章说:“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公平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行相容之孔教,不行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这话说明、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目标直指孔教 、儒家思想束缚了民主和科学的传播 、 陈独秀认为儒家思想和民主政治完全对立 、陈独秀仍旧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A. B. C. D.

4、7三民主义进展为新三民主义,最主要的缘由是A的君主制度已被推翻 B已经完全沦为关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帝国主义对的侵略不断加剧 D孙中山对革命对象和依靠力气有了新的生疏 8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抱负甚高,学派亦甚简单。惟是说之兴,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生疏变化的主要缘由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社会主义由抱负变成了现实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9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完善了民族主义平均地权 反对民族压迫 节制资本 A B C D 10三民主义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所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推

5、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展推动了中华民国的建立指导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制定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进展A、B、C、D、11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对革命和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孙中山提出的“平均地权”属于民生主义思想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主见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全部制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继承与进展A、B、C、D、12毛泽东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作用有:丰富进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人民政协制定共同纲领供应了指导、为新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预备、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进展的理论A B C D13下列哪些文章的发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进展的理论? 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

6、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冲突问题A、 B、 C、 D、14、国内革命战斗时期,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但后来党的工作重心由转移到城市,主要缘由是A、国民大革命的成功B、抗日战斗的成功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5民国时期的有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从前,仅有制造或政法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上之争。”事实上,近代有些大事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A.B.C.D.16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基本特征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行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走特色的社会主义

7、道路17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辩的相同点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8.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继毛泽东思想后的又一次新进展,主要是由于它: A.是通过进行真理标准问题的大争辩确立起来的 B.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全部精神内涵 C.科学地回答了在当代建设、巩固、进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引导人民解放思想19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月初的英国人可以去法国观赏印象派画展材去德国观赏贝多芬作品音乐会通过电视观看第14届奥运会去电影院观看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ABC D2

8、0、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推断,消灭最晚的应当是 A.格尔尼卡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C.自由引导人民 D.日出印象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题12分,题10分,题14分,题11分,题13分,共60分。)2(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

9、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学问和观念,所教育和培育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等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材料三: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进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目的。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戊戌新政的主导力气是维新派,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气资产阶级。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化,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即使是连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

10、改革,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请回答:、依据材料二,理解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这句话的含义。(3分)、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3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指出其主要缘由。(4分)()、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2分)2、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富强,先进的人进行了一系列困难的探究。(10分)请回答:(1)指出A、B、两组人物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2分)(2)依据国内和国际的历史背景,分析促使C组人物由向西方学习转变为向苏俄学习的因素有哪些?(4分)(3)D组人物在走自己的过程中分别有什么突出

11、贡献?(2分)(4)上述先进人的探究历史给后人哪些启迪?(2分)、【1分】材料一:“19世纪中期的埃及、日本和,虽然所在地域不同,国情有异,但这些国家的有识之士先后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对此有论者指出: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想连续生存,就必需进行变革。这样,在被制服的地区,在那些曾经有过高度文明的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就开头了。从19世纪中叶开头,现代化越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动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与“变革”之间力气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状态也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进展的速度也不同。” 钱乘旦再论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

12、二: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进展的状况材料三: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东京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俗,基于天地之公道;求学问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有名的“五条誓文”。从今,日本励精图治,开头了近代化进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116页(人教版)请同答: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学问分析三国改革的共同缘由有哪些?(3分) (2)、从材料二这些图片你得到了当时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些信息?(3分)(3)、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分

13、析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缘由。(分)(5)、这些做法对日本社会进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3分)2.阅读下列材料:(11分)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行变也,法非其法也。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请回答:张之洞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得与失的评价是否客观,请简要说明理由。要求:、先就张之洞对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得失的论述作出评价。(2分)、然后任选其中一个变法(或改革),从背景、措施、影响等角度进行说明。(9分)、观看秦朝疆域图,回答问题:(13分)()、你从图中能得

14、到哪些历史信息?(5分)()、分阶段概述秦朝疆域的形成过程?(分)()、为巩固宽广的秦朝的疆域,秦始皇进行了哪些政治改革?(分)()、说明西周和秦朝对地方统治各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分) 学校 班级 学校 班级 _姓名_ _ 学号 _ 考试号 _ _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如东县四校联考高二班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答题纸(选修班)题(分):22题:(分)题:(分)题:(分)题(分):(答案不要写得太靠右边留边框装订)200200学年度第一学期 如东县四校联考高二班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试卷答案(选修班)610 11 2(12分)、从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3分)

15、 、超越:目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改革的广度和深度(3分)缘由:民族危机的加深;资本主义进一步进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新政的领导力气;西学的进一步传播(4分) 、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则进一步推动了近代化的进程(2分)2、(10分)(1)、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资产阶级思想(或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2)西方之路走不通;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无产阶级队伍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4分)(言之有理即可)(3)毛泽东开拓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开创了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4)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

16、新;实事求是。(2分)(言之有理即可)(14分)(1) 缘由: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民族危机的加剧;三国有识之士的大力提倡。(3分)(2)、信息: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进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进展近代教育,培育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工业。(只要答到其中3点则可给满分,答出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可酌情加1分)(3分)(3)、特点: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2分)(4)、废除落后的封建制度;天皇把握较大实力,励精图治;顺应世界工业化潮流,实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3分)(5)、日本转变了封建落后状况,走上了进展资本

17、主义的道路;废除了不公平条约,收回了国家主权,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3分)。2.(11分)(1)、北魏孝文帝改革:较为客观公正;商鞅变法:符合事实,有肯定的道理;(2分)(2)、答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北魏统一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民族冲突和阶级冲突尖锐。(3分) 措施:实行新制(均田制和租调制)、整顿吏制、革除旧俗(易服装、讲汉语、改汉姓等)。(3分) 留意学习汉人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进展富强和民族大融合。(3分)或答商鞅变法:背景:战国处于动荡、变革时期,秦国落后于六国。(3分) 措施:通过实行嘉奖耕织、重农抑商,嘉奖军功,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等措施,(3分) 顺应了历史进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展,使秦国成为强国;但是轻视教化,实行什伍连坐制度等严刑峻法,剥削沉重,造成了肯定的负面影响,导致社会冲突尖锐,是后来秦朝快速走向灭亡的重要缘由。(3分)(同学若回答两个按第一个赋分)、(13分)()、信息:疆域宽敞,北到长城、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