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廻龙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廻龙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河源市廻龙中学高一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美国宇航局于当地时间(西五区)2017年12月14日13时对外宣布:一颗名为“Kepler- 90”的恒星,周围有8颗围绕它运转的行星。Kepler- 90星系中的八颗行星距离恒星都很近,科学家们认定这八颗行星均不可能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存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科学家们认定八颗行星均不可能有已知的生命形式存在的推断理由是A. 行星缺乏卫星环绕 B. 行星频繁遭遇陨石撞击C. 行星表面温度过高 D. Kepler-90辐射不稳定2. 下列天体系统中,与“Kepler-90”星系同等级的是A

2、.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3. 美国宇航局对外宣布这一发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莫斯科(东三区)夕阳西下 B. 伦敦(中时区)旭日东升C. 北京天安门广场艳阳高照 D. 郴州的高中生酣然睡眠参考答案:1. C 2. B 3. D1.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1)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八大行星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2)自身条件: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得地球上有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水-地球上拥有可供生物生存所需的液态水。由材料可知,八颗

3、行星距离恒星都很近,因此八颗行星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生命的存在,故C正确。有无卫星与生命存在关系不大,故A错误。没有材料显示行星频繁遭遇陨石撞击,故B错误。恒星辐射的能量应比较稳定,故D错误。2. “Kepler-90”星系中心天体为“Kepler-90”为恒星,地月系的中心天体地球为行星,太阳系中的中心天体太阳为恒星。故A错误,B正确。银河系由若干恒星系组成;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共同组成总星系,因此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比“Kepler-90”星系级别高,故C、D错误。3. 相邻的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因此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小时。东时区的时刻比西时区的时刻早,早加晚减(时差)。因此当西五区

4、时间为2017年12月14日13时,莫斯科(东三区)为21时;伦敦(中时区)为18时;北京(116E)和郴州地方时约为15日2时。故D正确,A、B、C错误。2. 读地质年代示意图,回答34题。3甲、乙、丙、丁依次为()A显生宙、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B元古宙、太古宙、冥古宙、显生宙C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D冥古宙、元古宙、太古宙、显生宙4依次为()A古生代、新生代、中生代B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C早生代、中生代、晚生代D中生代、古生代、新生代参考答案:C B3.读图,根据时间顺序可知,甲、乙、丙、丁依次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4.读图,根据时间顺序可知,依次为古生代、中生代、

5、新生代。3.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回答下列问题。26. 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 河套平原 B. 黄淮平原 C. 辽东丘陵 D. 闽浙丘陵27.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提高经济效益 加快城镇发展 提供清洁能源 促进民居集中A. B. C. D. 参考答案:26. D 27. B26. 图示中有甘蔗种植,应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最适宜该农业模式的地区是闽浙丘陵,D对。河套平原、 黄淮平原、辽东丘陵都分布在温带地区,不能种植甘蔗,A、B、C错。27. 循环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对。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6、不是加快城镇发展,错。发展沼气,提供清洁能源,对。是生产模式,促进民居集中不是主要作用,错。B对,A、C、D错。4. 烟台市某地理兴趣小组将太阳能热水器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如下图)。据此完成14 -15题。14.将支架改造成可以升降的活动方式.主要依据的地理原理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B.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C.昼夜长短的日变化规律 D.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15.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最好的应该是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 .东北平原参考答案:BC同一地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使太阳光与集热板的角度发生变化,二者垂直时,

7、集热板的吸热效果最好,所以,为了能够保持二者夹角最大,需要支架调节;青藏高原是海拔高,日照时间长于同纬度;晴天多,且空气稀薄,削弱的太阳辐射少,故得到的太阳辐射多。5. 下图示意2006年辽宁、湖北、贵州、江苏四省部分人口数据,(迁入指数:某地区迁入人口数/全国各地区迁入人口数的总和)。读图完成2122题。21图中四地可能为贵州的是()A B C D22人口迁入指数最高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自然增长率高 D人口老龄化参考答案:21.B 22.A6. 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从高气压吹出来的风均为偏南风C、高气压带近地

8、面气温总是比低气压带低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破坏了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参考答案:D7. 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根据图文,回答下面小题13. 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是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14. 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A. 地面辐射

9、B. 太阳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15.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 大气的反射作用DC. 大气的吸收作用B D.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参考答案:13.B 14.A 15.D本题组主要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13. 由图可知,ABCD分别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大气辐射。所以本题B正确。14. 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所以本题A正确。15.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大气的反射作用D,大气的吸收作用B,图中ABD主要是涉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通过大气逆辐射弥补地面损失的能量,对应图中C,所以本题D正

10、确。8. 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A. 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B. 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C. 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D. 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参考答案:D9. 认识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好方法就是利用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海拔: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7. 据图推测,甲地所在等高线海拔为A. 300B. 400C. 500D. 60028. 甲、乙两地之间相对高度为A. 300B. 400C. 500D. 60029. 关于图中

11、丙、丁两地的说法合理的是A. 丙坡度大于丁B. 丙地海拔高于丁C. 丙地光照强于丁D. 两地比例尺不同30. 关于 M、N、P、Q 四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 M 位于 N 的东方B. P 位于 M 的北方C. Q 位于 M 的东南方D. P 位于 N 的西北方参考答案:27. B 28. A 29. A 30. C27.据图判断等高距为100米,按照等高线递变规律,甲地位于500米等高线的外围,且是低于500米的,即可以判断甲为400米,B正确。28.从图中可读出甲地海拔为400米,乙地海拔为700米,两地相对高度为 300米,A正确。29.图中丙地等高线密,坡度较大,A正确;丙地海拔为40

12、0500,丁地海拔为500600,丙地低;丙地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光照弱于阳坡的丁;两地位于同一地图,内部空间跨度不大,可以忽略维度不同导致的不同,因此比例尺相同。30.同一纬线上表示东西,左西右东;同一经线上表示南北,上北下南;M 位于 N 的正西方、P 位于 M 的南方、 Q 位于 M 的东南方,C正确;P 位于 N 的西南方。10. 下列地貌的成因与断层有关的是 ( )A、华山、富士山 B、华山、长白山天池C、庐山、富士山 D、华山、庐山参考答案:D11.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与表示发展中国家,与表示发达国家),完成58

13、59题。58.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A. B. C. D.59.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快速、健康发展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距逐渐缩小参考答案:D C12. 读“地球的公转”图,图中字母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其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点,E、F表示近或远日点,请回答57题:5.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位置是: AA BC CE DF6.广州白昼最长的位置是: AA BC CE DF7.赤道上6点钟日出的位置是:A只有BD两位置 B只有AC两位置 C

14、只有ABCD四个位置 D在公转轨道上的所有位置参考答案:5.C 6.B 7.D13.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卡西尼”号航天器结束了长达13年的土星探测使命,以主动坠毁的方式坠入土星大气层。下图为太阳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3.“卡西尼”探测器主要探测的行星是A.甲B.丙C.己D.庚4.对“卡西尼”探测器向地面传送信息易产生干扰的是A.太阳活动B.太阳辐射C.地球自转D.昼夜交替参考答案:3. C 4. B3.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中己为土星,C正确;甲是水星、丙是地球、庚是天王星。4.当太阳

15、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活动会干扰探测器向地面传送信息,A正确。14. 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下图为“某地区各月日平均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6. 该地区的天文辐射受纬度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 春季 B. 夏季C. 秋季 D. 冬季7. 导致图中a线数值高于b线数值的主要因素是A. 太阳高度和昼长 B. 地表状况C. 天气状况 D. 人类活动参考答案:6.D 7.A6. 由图可知,11月、12月、1月天文辐射随纬度变化斜线的斜率最大,说明该时期天文辐射受纬度的影响最明

16、显。故D正确。7. 天文辐射是指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地表状况、天气状况、人类活动无关。故排除B、C、D。由图中各条曲线的分布规律可知a线表示的为4月,b线表示的是10月。4月份太阳直射在北半球,10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与10月份相比4月份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更大和昼长时间更长,故天文辐射的数值更大。故A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解答的关键是通过对图形分析准确确定a线和b线所代表的时间。15.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2628题: 26.生态工业这一工业地域的形成,主要考虑了A.自然条件 B.环境因素 C.工业联系 D.交通运输27.实施生态工业,经济发展不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

17、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2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其中A.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B.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C.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D.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参考答案:B C A16.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以下哪种气候类型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参考答案:C17. 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是现象是A.中纬度四季更替B.长江口河道右偏C.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长 D.昼夜交替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黄赤交角的存在,形成了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继而形成正午太阳高度角、

18、昼夜长短的变化,使不同季节获得的热量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的更替,故A正确;河道右偏是地球自转的偏向力的作用,自转形成的现象,与黄赤交角没有直接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恒星日和太阳日的不同是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吻合的影响,即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在不停的公转,与黄赤交角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D错。【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黄赤交角的意义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黄赤交角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产生的,正是由于有了黄赤交角,才有了昼夜长短的变化,乃至产生了四季和五带。而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与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恒星日、太阳日等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本题需认真的审题,理解太阳高度角

19、的年变化与日变化形成的原因的差异掌握黄赤交角是形成公转地理意义的根本原因。18.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美国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 B大力开垦沼泽,努力增产粮食 C在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 D商店出售商品时每件商品均单独包装参考答案:C 略19. 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地表海拔高度的根本差异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地表冷热不均D地球自转参考答案:C20. 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原因是A 海陆纬度差异大B. 地势高低悬殊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D. 风向季节变化明显参考答案:C【详解】由于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故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是东亚

20、季风环流典型的主要原因。故选C。21. 下图为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若此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B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C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D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参考答案:A22. 下图表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读图,完成下面各题。12. 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状,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地租分布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A. 交通建设 B. 环境因素 C. 工业布局 D. 农业布局13. 若要在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超市,最好选在A. B. C. D. 参考答案:12. A

21、 13. C12. 影响地租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距市中心的远近,二是交通的通达度,图中等地租线凸出的主要因素是交通,A正确。13. 图中处位于三条公路交汇的地方,交通最便利,最适宜建大型超市,C正确。23. 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3,则(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参考答案:A24. 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连续性降水 B沙尘暴天气 C狂风暴雨 D晴朗天气 参考答案:A25. 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其含量最大值出现在 A、二氧化碳,对流层

22、 B、氧气,平流层 C、氮气,对流层 D、臭氧,平流层参考答案:D26. 气象上有一种说法叫“七下八上”,即七月下旬八月上旬这段时间,华北地区进入降雨集中期。2012年7月末,北京城遭遇特大暴雨天气。此次强降水天气与下列选项有关的是:参考答案:B二、 填空题(共10分)27.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问题。(1)图示山脉位于 板块与 板块的 边界。(2)图中的洋流性质为 (填寒流或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图中的渔场成因是 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两处中有类似情况发生的是 。(3)当飓风中心抵达图示位置时,城市的风向为 。从气压状况而言,飓风属于 天气系统,该系统在北半球呈 时针

23、辐合。(4)麦哲伦海峡常年风大浪高,与它常年受 (填全球风带)控制有关。影响处的气压带属于 (填热力、动力)成因。(5)简析地和上海两地当地夏季降水的差异。 参考答案:(1)美洲 太平洋 消亡(2)寒流 降温减湿 上升流(涌升流) (3)东北风(或偏北风、偏东风) 低气压 逆(4)盛行西风带(或西风带) 动力(5)上海夏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上海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充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分布与地形地貌,洋流的分布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天气系统与天气状况,大气环流与气候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4、。(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山脉是位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2)图中洋流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鲁寒流,自南向北,属于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图中的渔场是秘鲁渔场,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离岸流,从而导致海平面降低,深层冷水上泛,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图中地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同样受由陆地低吹向海洋的离岸风的影响,形成离岸流,冷水上泛,从而导致营养物质增多,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位置为暖流流经,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水由海洋吹向陆地,不会形成离岸流,没有上升补偿流,因此没有渔场的形成。(3)飓风属于低压天气

25、系统,水平气流北半球成逆时针辐合,南半球呈顺时针辐合。北半球当飓风中心抵达图示位置时,城市位于飓风中心的北部,风从北吹向南,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东北风。(4)麦哲伦海峡位于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风大浪高;地气压带位于30附近,属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主要是空气在高空集聚,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而成,属于动力原因。(5)地位于大陆西岸30-40,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上海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由于海陆热力性之差异的影响,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空气湿润,带来大量的降水。28.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

26、。 (1) A气压带名称_,在A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气候特征_(2) D风带名称为_;C气压带名称_。在C和D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其分布特点为_。(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对应的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_。(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参考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高温多雨。 (2)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3)甲 西北季风(或偏北风)(4)亚洲高压(或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 寒冷干燥解析:

27、(1)A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压。赤道低压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2)C气压带位于30附近,为副高,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二者之间的D为盛行西风带。西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3)图a中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北半球为冬季,陆地形成高压,因此对应的为甲图。冬季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4)冬季亚欧大陆气压中心为亚洲高压((或蒙古高压、西伯利亚高压),受其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29.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中A、C 、D三点该日正午太阳高

28、度由大到小排序:_;此时此刻,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 。(2)图中EF线的名称叫_。(晨线、昏线)(3)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 其判断依据是_。(4)此时此刻,A点的地方时是_,C点的地方时是_。D点的日出时间是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参考答案:三、 综合题(共38分)30.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甲图乙图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评价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1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1 2 3 4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1: 2:1: 2: 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表示图甲中a

29、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表示图甲中b农业区气候的是 (填字母)。 图乙中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参考答案: 甲图乙图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劳动力丰富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较多,夏季潮湿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A D 小麦 玉米31. 读下列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4分)(1)在下列数码空格上,填入相对应的字母。(8分)A水利设施、水产资源被破坏 B扩大耕地面积 C开垦草场 D粮食不足 E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F围垦湖海 G旱涝灾害增加 (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图示产生该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_。(4分)(3)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实践模式,也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农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发展_。(2分)参考答案:1)D F E G(各2分,共8分) (2)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