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语文笔记2008年4月26日注意:一、知识点二、原典1、读、记、方法三、考试题型(总分150分)1、选择题、词语解释、古文翻译、分析(语段阅读)、作文四、课文题目前带号为精读篇目,要掌握到字章节,其他为一般篇目要求:一、预习(1)读一至二遍(2)对不认识的字、词注音(3)看原文下的注释(了解文章中的人物、事件)二、学习知识点归纳:1、作家作品(10%15%),注意文后的“题解”(1)作家称谓成长经历,重大事件,受到什么影响评价(2)作品如以鲁迅为例: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朝花夕拾、野草杂文:坟、热风2、时代背景1)作家所处的时代:如艾青我爱这土地、闻一多发现处于抗战时期,因此表达
2、的是爱国主义2)政治文化背景如王安石政治主张王安石变法欧阳修政治主张庆历革新韩愈政治主张谏迎佛骨表3)文学运动背景如韩愈、柳宗元文学复古运动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欧阳修、范仲淹反对宋初迤逦浮艳文风,倡导文学复古革新文学流派:先秦散文诸子散文:如课文1、2、3历史散文:如课文4秦汉时期历史散文:如左传、战国策、史记,课文15、16、17政论散文:如课文5、6唐宋八大家散文:唐宋八大家:即“韩柳”(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诗词流派现实主义流派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篇B汉乐府C曹操D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E白居易:既有现
3、实主义,也有浪漫主义F现代现实主义诗人:艾青、闻一多浪漫主义流派A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B李白,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C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山水田园诗派:分为山水诗和田园诗A魏晋时期:谢灵运,是第一位写山水田园诗的诗人B魏晋时期:陶渊明,是第一位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诗人C唐代:王维,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语)孟浩然王维、孟浩然被称为“王孟诗派”边塞诗派:高适、岑参(被称为“高岑诗派)新乐府诗派:即“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象征诗派李商隐、杜牧(被称为“小李杜”)戴望舒宋词:分为豪放派:“苏辛”(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3、字、词、句、
4、段(占70%)(1)字、词:即解释,要记住特殊的词法、语法:adj.一v.,n.7v.动词:A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为便变绿”B意动用法,如“不耻下问”中的“耻”为“不认为为耻辱”通假字“同”“通”古今异义:如“百川灌河”中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淮水”专指淮河,“泗水”专指泗河等句子判断句:”者,也。”即“是被动句:一般而言,句子当中有“于”、“见”、“为”等字,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身死国灭,江天下笑”。翻译时要翻译成“被”句。宾语前置句:分为A否定副词的宾语前置: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B疑问句的宾语前置:如“沛公安在?”(3)语段分析(占60%议论文
5、语段A论点:分为一一总论点:这篇文章分论点:这段话一一位置:一般在开头或者结尾B论据一一作用:用来证明论点一一类型:a、理论论据:如名言名句b、事实论据:如历史事件、真人真事C论证方法一一比较法:a、对比论证b、类比论证论论归纳法论论演绎法D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对偶、反复、对比、反诘(即反问)、回环、夸张等E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F结构:分为文章结构和段落结构,都有三种类型:a、总论分论总b、总论分c、分论总记叙文(散文)语段分析A线索结构:人物、地点、时间、事件(分为前因、后果)B人物a、性格b、描写方法论论肖像描写、外貌描写、服饰描写论论动作描写(
6、行动描写)论论语言描写(对话描写)论论心理描写c、形象C手法(艺术手法)论论白描手法论论细节描写论论环境描写论论象征手法论论暗示手法诗歌A主题、体裁B抒情方法a、直接抒情b-间接抒情一一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分为借用典故和借今人今事借人物举止、动作行为抒情c、修辞手法:同上4、作文(占30%)作文字数为1000字左右,要多写,多锻炼,可以写好后发给老师看,第1课季氏将伐颛臾书中人物:季氏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名由,字子路孔子:名丘,字仲尼古时人有姓、名、字、号、又字、又号、乳名(贱名)等古时“家“指采邑(即封地),大的封地叫“国”伐:即讨伐,“讨”为“宣”的意思,“讨伐”即为有宣而战,不宣而战为
7、“袭”本文是揭示季氏的野心,又批评学生的不作为第一段:1、“季氏将伐颛臾”,是文章的背景。2、“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是一句被动句,“于”为“被”的意思,“见”为“召见”的意思。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中的“事”指“军事行动”4、“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该句的修辞手法是呼告(指直呼人名,表示一种感情的发泄,即“求!”,呼告的手法一般常用于祭文)、反诘。“是”是指“这,“与”是通”欤,本句是批评冉有、季路的失职,导致季氏的决策失误。古语的反诘句:“岂耶?”即“难道吗?”-“得无乎?”-_无乃与?”5、本段的论点是“无乃尔是过与,论据是:一是东蒙主,二是邦城之中,三是社稷之臣。5月10日(续
8、)第1课季氏将伐颛臾一、字词1、无乃欤?2、是J古:代词复指:这些单指:这代人代物今:判断词动词:认为是正确的固定词组:“是故”,是的(以是)由是远指:那,那些;近指:这,这些3、过责备错误4、以为认为,动词以之为:把看作(作为,当作)5、伐:讨伐二、反诘句:无乃尔?(定不吗?)句式宾语前置句:何以伐为?判断句:者也,也(是),翻译时翻出是三、修辞:呼告,反诘,借代四、文体:议论文论点:(孔子认为)季氏讨伐颛臾是错误的|j车蒙主(先王礼遇)结构,论据邦域之内(构不成威胁)社稷之臣(臣不叛君)(“社稷”是借代)论证类型理论论据:名人名言事实论据历史现实论证方式:立论、驳论采用何种方式展开理论:对
9、话五、涉及到人物:季氏、冉有、季路、孔子季氏与冉有、季路是君臣关系冉有与季路是同学关系冉有、季路与孔子是师徒关系六、事件: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七、关于孔子孔子:儒家学派(称谓)。政治思想:仁(仁者爱人)。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即教育没有差别;因材施教,即根据不同人的兴趣教不同内容。晚年整理“六经”论语:内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编辑: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八、第二段夫子欲之:季氏要这样做。吾二臣也:我们两个都不愿意这样做。再任“”:古代史官有说过这样的话:“”危:帮瞎子过马路,瞎子快跌倒了却不扶持,盲人站立不稳,你不去扶持,盲人将要跌倒,你们不去搀扶,那要你们这
10、些搀扶瞎子走路的人做什么呢?三层论证:孔子认为两个学生失职,在推卸责任,在帮助季氏为虎作彳长结构:对话式论点:季氏将伐颛臾是冉有、季路的失职论据:名人名言(理论论据)“陈力止”批评学生失职,推卸责任陈力、就列、不止一一属于演绎法r大前提:如果一个人能做官,那么他就在官位上演绎法如果不能,不在I小前提:你们两人在官位上,却不能尽职尽责结论:尽力劝阻,否则辞职作比较,用瞎子需要扶持比喻失职,类比论证,瞎子一季氏,扶持一冉有、季路老虎、犀牛这类凶猛的动物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玉在匣中被毁,那这是谁的过错呢?作比较,用虎兕比作季氏;龟玉比作颛臾;开柙出虎:纵容;为虎作伥:帮凶。学生开柙出虎,帮助季氏灭颛臾
11、。论证方法:演绎法一三段论证;比较法一类比论证九、第三段结构:论点:季氏讨伐颛臾的实质:祸起萧墙主要宣扬自己的治国主张:为政以德,为国以礼翻译:一个君子真正痛恨的是不管什么东西,心里想要,嘴上说不要,而找个借口;季氏借国家之口来为自己谋私利;我也听说过有大封地,有小封地的国君,他们不担心多少,而是担心不平均,不担心穷,而是担心不安定;一个国家只要平均了就无所谓多少,只要安定了就无所谓贫穷,像这样,从遥远的地方跑到你们国家来的人不服,;既然让远方的百姓都到你国家来了,那你就让他们安心地住着;远方的人不服从你,你就不能让他们来,万一打起来就分崩离析,不能守住;我担心季氏发动战争,不是为了讨伐颛臾,
12、是为了发动宫庭内的政变。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课文P9一、提出问题:设问(采用对比手法)梁国-不加多邻国不加少二、分析问题:释疑一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一邻国;百步一梁三、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的治国之策民生:物质第一性三步(民本思想)1三步(民本思想)1富民:小康社会教民:知礼仪或:不定代词,此文指有的人2008年5月17日(续)第2课寡人之于国也第七段:“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对比贫富-社会贫富差距、贫富对立一反映了社会分工一间接反映治国失误类比r人死,则曰(年岁与治国之间的关系一一无必然联系)刺人而杀之,则曰(杀人者与兵器之间的关系一一无必然联系)、一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罪岁
13、L罪己:治国之策不对一改变(民生、富民、教民)一民本a、论证方法:比较法(对比、类比)b、修辞手法:比喻、对比c、论证什么观点?d、字词翻译全文:一、作家作品1、孟子的政治思想: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人)王道仁政(政)2、作品二、字词句,通假字:通,同|(古今异义词(名词一动词词(实词特殊词性形容词、动词-使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I固定用法I虚词:之、乎、者、也、以、焉、哉、而、其、欤句式:判断句:者,也状语前置句: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宾语前置句:j否定句宾语前置:“未之有也”L疑问句宾语前置:否定副词:未、莫、无、非、否、勿、毋把字句一被字句:于、见、为排比句式、层递句式:课本pii三、结构(一
14、)提出问题邻国之政:不加多吾国之政:不加少(二)分析问题:以战为喻(五十步笑百步)一投其所好(三)解决问题仁者王道职责问题文章还反映出一个问题:社会分工导致的贫富不均相当严重第第28课氓共305首赋手法 共305首赋手法 比一本文最为典型、兴风民歌内容雅一贵族颂一祭祀二、本文1、体裁:四言古诗2、题材:爱情诗L弃妇诗爱情诗思妇诗(思夫)J咏情诗3、四言、五言、七言诗:唐以前称为古诗,唐以后到晚清称为近体诗,“五四”运动后称为白话诗,现代诗,自由诗唐以后的近体诗分为律诗、绝句、拟古诗、乐府旧题诗、歌行体诗4、课文分析本文的成语: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士贰其行,二三其德;夙兴夜寐;信誓旦旦第29课国
15、殛课文P237一、作品1、屈原的诗:离骚、九歌(11首)、九章(9章)、天问2、楚辞体六、七言为主特征v用“兮”字比喻、象征特别多一一比兴、象征手法其文中大多用“香草”、“美人”比喻“明君”、“贤臣”;用“臭草”、“污秽”比喻“昏君”、“佞臣”二、本文1、七言楚辞体古诗2、爱国主义诗歌3、课文J战场1歌颂楚国士兵的英勇献身精神2008年5月24日第3课秋水课文P17第4课大同课文P252008年5月31日课文P241一、汉乐府:(课文P242)乐府一音乐机构(音乐坊)一歌辞(乐府诗)一汉代流传下来40余首一乐府诗集(南北朝宋郭茂倩)一以“乐府”为体裁(题材)创作的诗(分为乐府旧题、拟乐府诗、乐
16、府古诗)汉乐府诗的意义J开创了中国五言诗形式,文人五言诗(中国诗歌职业化的开始)东汉一三国-魏一晋西晋东晋一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二、体裁、题材:长篇叙事诗、爱情诗三、内容1、人物:秦氏、使君、夫婿(秦氏与使君是直接面对;秦氏与夫婿是自己想象的人物)2、事件:使君调戏采桑女子,遭到严词拒绝3、结构:第一段:人物出场:身份介绍(外貌描写、侧面描写,介绍住址、职业、长相,主要是介绍长相,倾国倾城之美)第二段:使君求婚一求婚遭拒第三段:夸夫:“殊”(出众、超出一般):仕途(平步青云)、长相、权威、佩饰4、字词四、修辞手法:铺陈叙事、夸张表现手法:侧面烘托手法(侧面描写)课文P246“青衫”:学生穿
17、的衣服-借指知识分子一人才(引用:诗经中的句子,忧无人才)“呦呦鹿鸣”: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我与人才之间的良好关系鹿群:指人才还是指我?;苹(艾蒿):指我还是人才、嘉宾?(上课没听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引用:管子的话,说明“明主不厌人”的抱负“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一个典故,是本文的重点,见课文P247第5课谏逐客疏课文P32一、起因二、内容(一)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过”:逐客是错误的(二)第二段:用史实来论证中心论点r穆公一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一“并国三十,遂霸西戎”|孝公一商鞅一“举地千里,至今治强”I惠王一张仪一“功施到今”昭王一范雎一“使秦成帝业?以上得出:此四君
18、“以客之功”(三)第三段:批评秦王“重物轻人”的错误秦王取天下之室而用之(重物):(非产于秦),用,不用则1秦王轻人而逐之(轻人)以上得出结论:重物轻人-此非重国强国之术秦王的行为与先王的行为是对比秦王的重物与轻人是对比秦王对物的用与不用是正反对比逐客的亡国与兴国是正反对比(四)第四段:用理论论证逐客的错误类比论证泰山、河海一大深i王者一明其德对比论证r五帝三王一天下无敌I秦王一籍寇兵而赍盗粮”I归纳法(关键是第四段,第四段最好背出来)(五)第五段:逐客的危害性:亡国文章迎合秦王的心理2008年6月7日第6课陈情表课文P40一、标题1、表、呈、奏、疏文体形式(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提出建议)2、昭
19、明文选(第一部文字作品总集)、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乐府诗集(收集汉代乐府诗,南宋郭茂倩),花间集(第一部词集)二、写作背景1、蜀汉亡,新朝(西晋)立,但臣不仕,全节,对新朝不忠2、父亡母嫁,祖孙相依,不仕尽孝,尽忠3、魏武帝以孝治国,李密先尽孝,后尽忠,无不忠陈情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李密不仕的真实意图:不仕伪朝(新朝西晋),以孝节之名,尽忠节之实三、字、词、句、段分析成立(古今异义):成人儿息(古今异义):儿孙、后代汤(古今异义):热水吊(古今异义):安慰语段三:论证方法一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大前提:以孝治国,“伏惟尤甚”(矛)不出仕是为尽孝,不是不思,”有所希翼(盾)因此,先尽孝四、语言:
20、四言骈体,谏逐客书、前赤壁赋第7课五代史伶官传序课文P48一、五代:唐(618907);梁一唐一晋一汉一周,递进,不是并列的,中国北方地区;中国南方地区:十国,并列;北宋,960,陈桥兵变,赵匡胤979,北宋统一中原地区9791127,北宋宋朝11271279南宋-I伶官伶人:宫中的佣人伶官喻言传记传序:传:人物传记、生平,李将军传记(史传)、马伶传、种树郭橐驼传传记序:写在一本书的前面,用来说明写作此书的目的等相关内容,也叫前言。如果放在书的后面叫跋、后记补叙五代史伶官传序、张中丞传后叙(张中丞传后叙)二、作家、作品1、六一居士,东坡居士,香山居士,青莲居士,易安居士欧阳修苏东坡白香山白居易
21、李白李清2、文学运动、政治改革欧阳修:北宋,仁宗,庆历(年号)革新,范仲淹王安石:北宋,神宗,王安石变法韩愈:唐代,中期,文学复古运动柳宗元:唐代,中期,文学复古运动白居易:唐代,中期,新乐府运动文学主张:欧阳修:明道、致用、事信、言文王安石: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韩愈:文以载道,不平则鸣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3、著作、史论本文:一、结构分析一论点提出方法总1、开篇点题:全文中心:一个国家的盛衰,缘于人为因素,以晋庄公为例,可知之得天下:盛失天下:衰勿忘耻,忧患意识d论证晋庄公之盛(详)人事决定其盛励精图治,可谓壮哉I励精图忧劳兴国廉受益2、展开论证忧劳兴国廉受益2、展开论证论证
22、晋庄公之衰,大功告(详)人事决定其衰贪图享乐,何其衰也贪图享乐1君臣离一散政变:名人名言u理论论证(详),自我总结逸豫亡身灭国L得出一般结论满招损r就个人而言:事业的成与败与个人的奋斗有关,拼搏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不要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强调主观原因总3、得出一半结论,就国家而言:最高统治者,应该励精图治,勤奋治国国之盛与国之衰i作者在本文中借晋庄公来规劝宋朝统治者(仁宗),国家的兴盛主要依靠人的治理二、论证方法1、对比论证:正反对比: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作者态度:赞与叹史实得出结论:忧劳与逸豫、祸患与福祉、谦与满2、举例论证(例证法)(归纳法)3、理论论证引用名人名言、自我总结三、字
23、词句段句:P53-542008年6月14日第8课答司马谏议书课文P55一、标题1、司马谏议:司马光,字君实,资治通鉴是除史记外的另一部通史姓官职,谏议大夫王安石,宋神宗,改革派,1069年实施变法一一1083年书信,n.2、书古代文体标志:书、表、奏、疏v.1记”、“记下”二、作者1、表达政见:坚持变法2、表达自己变法到底的决心三、文体/立论,驳论点驳论: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驳论一方法驳论据“驳论证方法四、文章结构一(名)(侵官生事(一)对方观点:变法是错误的因果关系(5个分论点)征利(争利)14个原因k果因拒谏天下怨谤1个结果自己观点:变法是正确的(实)驳4个原因,表示怨谤不是变法而导致的,怨谤
24、与变法无因果关系变法之前:反对、赞成、弃权(规律)天下怨诽(怨谤)的真正原因(天下怨诽(怨谤)的真正原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人的习性上看变法)天下人当朝官员习性:不恤国事、同俗、自媚矛盾既然变法是正确的,就说明上乃欲变此:皇帝要改变以上3点状况王安石我是正确的,你是错误的上欲变法,吾乃助之宋神宗我认识了客观规律儒者一司马光所争一不变、王安石变名:事物的现象、表象实:事物的本质:规律/谁是“实,谁得之名与实搞清楚了,天下之理矣客观规律(二)决心:用了历史故事表达变法决心五、字词1、某启:宋代书信固定格式古代奏章固定格式谏书,臣闻陈情表,臣密言,伏惟2、蒙教(收到来信,承蒙教诲):谦词,表达作者恳
25、切的态度3、强聒(勉强作一番解释),自谦4、反复(书信往来),自谦5、卤莽(简慢草率),自谦6、窃:谦词,“私下”,相当于“我”通假字,“现”7、见V.看见,发现,见到:见笑、见谅、见恕、见察、见教(相当于“我”)8、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天下怨谤P56侵占官僚利益,无事生非,与民争利,顽固,天下怨恨9、以谓:以为10、人主,上乃欲变此:宋神宗举地千里,至今治强P32:v.攻占、占领r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P48:a.全部,所有的11、举,举臣秀才P40:v.推荐、推选(秀才:才能优秀)举先王之政P55:v.实施J唯才是举:倒装,举才,“推荐、推选”n.制度、计划: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盘庚
26、不为怨者改其度12、度X.考虑、估计:度义而后动通“渡”i度量衡,刻度,尺度,尺子13、胥:相互,相与代词,代”这、这个、这些,代“那、那个、那些”14、是v.认为正确: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固定词组:“是以、“以是”、“是故”(因此,所以,故此)15、膏:油,泽:雨露膏泽:施雨露16、事(v.)事(n.)17、会晤(“见面”)18、不任(胜、尽)区区(很小)向往之(v.至,“到”)至(n.顶点,极点)第32课饮酒(其五)课文P251五言律诗一、五言古诗五言律诗田园诗,陶渊明山水田园派代表:(唐朝)王维王孟(孟浩然)诗派二、隐逸之乐:山水田园之乐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郊归隐之道:在心志而
27、非形迹隐之乐:返璞归真,陶渊明三、借景抒情隐于山水之乐Y、静景,陶渊明,忘我之境I隐于自乐:自我欣赏,怡情养性之乐,王维动景、静景结合,王维,有我之境P251核心句:心(主体)远(远离,世俗,功名)地自偏此中(作者心向往的自然之景)有真意(在自然中无利无功,无名,无我)欲辨已忘言结庐在人境(人在俗,心在外),而无车马喧。、世俗的喧闹一元稹:新乐府运动短歌行:求才若渴,边塞诗第33课从军行(其四)课文P255七言绝句,边塞诗,乐府旧题诗前二句写边塞壮阔之景后二句抒情壮志之心律诗写得最优秀:杜甫无题诗写得最优秀:李商隐第35课行路难课文P263广曹操短歌行乐府旧体诗,王昌龄从军行J李白行路难200
28、8年6月28日一、先秦诸子散文(议论文):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论事孔子季氏将伐颛臾2个论点TL孟子寡人之于国也1个论点先秦历史散文(记叙文):郑伯克段于鄢、冯谖客孟尝君叙史,叙述一个历史事件(背景、人物、情节)二、秦汉政论文r谏逐客书:逐客对与错1陈情表:以孝治国,忠孝不能两全秦汉历史散文李将军列传:叙述李广的悲剧一生(时代、人物、情节)三、唐宋时期政论文答司马谏议书:政论,论现时现事一I五代史伶官传序:史论,论往时往事,借古论今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寓言传记,虚拟人物(背景、人物、情节)Y唐宋时期文学散文张中丞传后叙:韩愈,史传,真人真事(背景、人物、情节)I唐宋散文八大家赋体散文(苏
29、轼)内容.文采(强调、侧重点)四、明清小品散文:报刘一丈书、马伶传五、近现代文议论文t散文第15课郑伯克段于鄢课文P111一、记叙文的基本要素1、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小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丁端、发展、高潮、结局),性格序幕情节结构尾声2、人物主要参与事件I形象主要人物(主人公)、次要人物P114意义环境描写r自然环境描写i社会环境描写:春秋时期郑国王室内部一次斗语言(对话)描写人物描写动作(行动)描写3、描写外貌(服饰、形体)描写心理描写综合描写方法r场面描写【细节描写二、背景时间:春秋时期(大时间),每段开头(小时间)地点:春秋时期郑国王室人物:庄公(寤生)主要人物厂共叔段(弟)次要
30、人物郑武公(父)、姜氏(母)L祭仲、公子吕、子封、颍考叔情节:父死,母弟联合发动政变,与庄公间权力之争1、起因:P111第一段2、发展:姜氏与共叔段合谋,扩张P111第二段3、高潮:叛乱4、结局:P112第二段末“京叛大叔段大叔出奔共目的宣5、尾声:颍考叔孝庄公不孝转为孝P112最后一段扬孝道目的宣战前准备(详)战斗(略)战后安排(详)第16课冯谖客孟尝君课文P122客:士人士:谋士是谁过欤?责任过无乃尔是过欤?责任窃以为过之矣错误【过其友拜访2008年7月5日第17课李将军列传(节选)课文P131一、关于作者通史:史记、资治通鉴断代史:汉书、后汉书,只写一朝一代本纪帝王12个皇帝一汉武帝世家
31、一一王侯将相30个列传一一文臣、武将、士子、侠客70篇表历史大事表书一一各种政事、政书、文书二、关于官职1、良家子2、中郎(侍卫)3、郎4、侯:封赏一种称号:伯、侯、爵、子5、尉:军中官职太尉,官职“公”6、王:皇帝子女、兄弟、亲戚、有功大臣7、典属国8、中贵人9、未央卫尉、长乐卫尉军中最高管理官职10、幕府莫:通“幕”,军中将军向皇帝写文书的地方,军队中文书机构11、大夫太中大夫、谏议大夫听百姓、官员意见向皇帝汇报12、吏:法官13、亭:五里短亭,十里长亭亭长14、霸陵尉尉:最低官职15、将军:因武功而封的最高官职16、大将军卫青17、骠骑将军霍去病18、左贤王单于匈奴最高首领三、关于人物1
32、、皇帝:高祖(刘邦)、文帝、景帝、武帝2、李信、李广(从弟:李蔡)、李敢、李陵3、卫青、霍去病、张骞、公孙敖、周亚夫、程不识、赵食(yi、)其(ji一)、太史公(司马迁)、王朔四、关于历史事件1、李广身世家世吴楚之乱(七王之乱)2、李广杀射雕者上郡遭遇战空城计3、李广治军4、雁门出击战5、李广杀霸陵尉6、李广射虎7、李广个性特征:廉洁、轻财、爱护士卒、口讷少言8、右北平之战9、李广人生悲剧:一生未封侯、自刎军中社会悲剧子不遇时性格悲剧自负其能(负能使性)10、作者对李广评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五、字、词、结构徙迁徙迁调石:计量单位,一石300斤日:n.7状,整天、每天亡:通无太监(监军)200
33、8年7月12日第18课张中丞传后叙课文P152传记序文传记序文补叙文 政论文 讽刺性政论文李将军列传史传:真人真事五代史伶官传序传记彳I张中丞传后叙l寓言性传记:虚构r种树郭橐驼传、马伶传后叙、张巡传李翰写时间:公元757年、公元767年、公元807年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唐朝由盛转衰转折点公元757年,叛军进攻睢(sui-)阳,张巡、许远守睢阳10年后,公元767年,张、许两家后人告状,张巡投敌】50年后,公元807年,张投敌事又被提出议论,韩愈写此文批驳当时李翰写张巡传观点一事,韩愈:本文作者张籍:本文见证人人物(李翰:张巡传作者张巡:睢阳保卫战领导者许远:同上i雷万春:又称南霁(ji
34、、)云,南八,张巡手下武将全文:夹叙夹议之前:安史之乱张巡有无投敌彳卜事件:睢阳保卫战之中:张巡、许远战死J引出争论问题L之后:说张巡投敌(议论)张巡可不可能投敌补叙事件(记叙)南霁云I张巡第一段:交代本文写作目的(“然尚恨有阙者事首尾”)第二段:议论张巡是否投敌(捉住论点、论证、论据)第三段:议论张巡能否投敌第四段:结合第二、三段,评价张、许二人爱国精神全文中心承上启下厂突围乞援:勇冠三军抽刀断指(拒食,拒劝):忠义之士第五段:补叙南霁云,抽矢射塔:嫉恶如仇,以箭明志将以有为:死而无憾I英勇就义:忠贞刚烈第六段:补叙张巡、许远侧面描写:借于嵩之口写张巡:博闻强记张巡借许远与张巡对比正面描写:
35、张巡就义,大义凛然作者:韩愈1、古文运动领袖2、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3、文学主张: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已出;不平则鸣4、和柳宗元并称“韩柳”背景:P155字词:P152通知:古今异义词,通晓,理解辞:P3君子疾于舍(通“啥)曰欲之而为之辞:托辞,借口n.P17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辞让,拒绝v.P152而辞服于贼:说了的话说了臣服叛军的话P152设淫辞而助之攻也:夸大的邪说P152诟尤怨无尤人责备P153道:取道、经过延:邀请具:准备P154李将军列传(节选)去(距离)陈(通“阵”)二里所(大约)仅:将近句子:质疑1:畏死而辞服于贼韩愈观点:远诚畏死不降乎?外无待而不畏死亦明矣。质疑2:诚之陷,自
36、远所分始韩愈观点:得出结论:批判:用比喻说明,类比论证人之将死,其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守一城,捍天下其谁之功也弃城而图存者,擅强兵坐而观者对比课文P268七律诗,咏史蜀相:蜀国丞相杜甫:P268七言律诗:首联:写景抒情颌联:借景抒情国事漠不关心颈联:借事抒情尾联:直接抒情课文P273送别二种方式4第36课蜀相丞相祠堂,武侯祠自问自答自、空:说明人们对诸葛亮祠堂冷漠,反映人们对当时三顾茅庐白帝托孤第37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歌别酒别流派:送别诗,边塞诗(王昌龄从军行)形式:拟乐府诗,七言歌行体诗(李白行路难)2008年7月20日第19课种树郭橐驼传课文P164第21课马伶传课文P180一、
37、作者1、柳宗元:P165“韩柳”(韩愈、柳宗元)又叫柳河东(出生地)、柳柳州(被贬的地方)、柳子厚(字)、柳刺史(官职)柳永,又叫柳屯田(官职)、柳七(排行老七)、柳三变(字)2、侯方域:P182二、文体:两篇文章都是寓言性传记种:以种树(现象)寓治国(本质)马:以伶人学艺(现象)寓“从艺精神”(本质),讽刺当朝佞臣(顾秉谦)启示:种:阐述“养民治国”思想;生活哲理:按客观规律办事P165马:阐述“艺术源于生活”思想;生活哲理:不甘失败,刻苦钻研,精益求精P82三、文章字、词、句种:第一段:交代名字的由来“名我固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即“名固当我”,第二段:交代职业莫能:没有一个人能“举天
38、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第三段:f原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郭橐驼种树态度:其前也若子,其置也若弃方法:其本欲舒欲密;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种树之法结果:或移徙以蕃(对比论证)(原理:不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他植者种树1态度: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方法:他植者种树结果顺木之天:天:客观规律;木之天: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顺木之天:按照树木生长的客观规律以致其性:性:本来的面貌;其性:树木之性1、层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到“非有能早而蕃之也”,第二层次“他植者则不然”开始到段末2、中心句(论点):顺木之天,以致其性3、论证方法:对比论证4、对比内容5、字词第四段:官理:当今政治之道:长人者好烦其令(原理:
39、顺民之天,以致其性为政之道J态度:若甚怜焉,而卒以祸因果关系方法:因果关系I结果:故病且怠第三段与第四段是类比论证第五段:说明此寓言传记的写作目的,借“养树”之道得“养人”之道1、文学运动、文学主张2、文章体裁:游记性散文:沈从文箱子岩、郁达夫故都的秋文艺随笔:文艺随笔:A议论性随笔(杂文):鲁迅灯下漫笔、梁实秋谈时间、钱钟书论快乐文艺专论:朱光潜选择与安排哲学小品:培根论学问回忆性散文:巴金艾尔克的灯光、朱自清背影马:鸣凤记:讲严嵩与谏官杨继盛之间的斗争,见注释15、16、20、21、49魏忠贤:与顾秉谦是一丘之貉,这两个人是作者讽刺的现实人物,见注释40,借严嵩指顾秉谦演戏的人:马伶、李伶
40、,两个都演鸣凤记第一段:无虑(大约)数十辈李广列传:去陈二里所(大约)张中丞传后叙:士卒仅(大约、将近)万人第二段:贾guy商人jv姓中国古代的音律:宫、商、角、徵、羽第四段:严相国传也:传:同类,是双关手法,一是指官职相同,二是指都是佞臣第六段:是作者评论,仿史记体例1、作家作品(以出生地命名作品命名以字号命名,如稼轩词(辛弃疾)、漱玉集(李清照)I以书房命名以官职命名2、作家的时代两个朝代的交替:如元末明初、明末清初A(初唐:如“初唐四杰”唐朝小盛唐:如李白、杜甫中唐:如“韩柳”、白居易D晚唐:如杜牧、李商隐近代(晚清):一般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2年民国时期现代(民国):从191
41、9年到1949年当代:1949年至今魏晋时期:如曹操(三国魏)、李密(西晋)、陶渊明(东晋)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春秋)、庄子(战国)、孟子(战国)、礼记(P26)、战国策(汉代编的,写的是战国时期的事情)李煜: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人李清照:是北宋和南宋之间的,因而只能讲是宋代词人南宋词人:辛弃疾、陆游第52课前赤壁赋课文P341作者介绍:P323本文是游记散文望:每月十五;既望:每月十六,望后一日朔:每月初一、二、三;晦:每月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第一段:时间、地点、人物景色:长江(水面)、月、天空人的感觉突出视角时间的变化情感变化:乐甚悲风喜而笑歌:r歌唱诗经明月之诗、窈窕之章人生理想与现实差异
42、太大章人生理想与现实差异太大反映现实人生写照作者自己遭遇楚辞、屈原歌曰:”挂棹兮兰浆望美人兮大一方”理想、浪漫主义的情怀、寄托理想坐船上感觉:茫然(儒家感悟入世)、冯虚御风、遗世独立(道家思想出世)听萧的感觉:呜呜然、怨、慕、泣、诉现实生活的苦痛第三段:曹操的诗:文功x入世者的功名成就曹操的军事:武绩J(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吾与子渔樵江渚(隐者弃功名者道家)无奈解脱第四段论水上逝者如斯,世界运动变化、永恒,说明时间、空间(永恒),人生、岁月(有限)的关系论月阴晴圆缺(永恒、持久、周而复始)说明世事人生悲欢离合、功名利禄有限得出结论:人是万物之一,人生是有限的,自然是永恒的有限人生对无限宇
43、宙两种应对法r出世寄情山水、风月鄙视人世功名道家一入世追求现世荣华、功名、富贵一儒家作者在这两种思想之间徘徊赋: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谏逐客书、陈情表、八声甘州P35汉赋(体裁)P43骈散(表现手法)P319铺叙手法(表现手法)前赤壁赋(体裁)主客问答、抑客伸主赋体裁:汉代的主要文章体裁汉赋(分为大赋、小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表现手法:铺陈叙事、骈散结合、主客问答第20课报刘一丈书课文P172书(用于标题中的意思):r文体:谏逐客书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表达观点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奏、?、表、疏)书信:答(答复)司马谏议书(书信)、报(回复)刘一丈书(书信)刘一丈:刘:姓;一:排行;
44、丈:尊称感慨(上下相孚的实质):1、干谒者如何与上级领导“相孚”干谒者:奴颜婢膝、阿谀奉承2、权者:虚伪、虚荣、贪婪3、门者(守门人):狐假虎威、敲诈勒索干谒者、权者、门者的丑态作者本身傲物恃才自身品质:不同流合污2008年7月27日第38课杜陵叟课文P278一、标题下的一行字1、副标题:点明这首诗(词)写作的主旨如P323P2902、诗(词)前小序:同上二、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柳宗元:字子厚,中唐韩愈:字退之,中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出生地)居士,盛唐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45、居士,宋代,豪放派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李煜:五代十国南唐,五代十国是居于唐朝与北宋之间的朝代(北宋:苏轼(词明月几时有、赋前赤壁赋)、欧阳修(史论力、宋代柳永(婉约词)、王安石(政论、书信)南宋:辛弃疾(豪放词)、陆游(诗)宋代:李清照(婉约词)三、诗词流派1、现实主义诗派:春秋时代诗经一汉魏乐府诗一唐代杜甫、白居易一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2、浪漫主义诗派:战国时代庄周(庄子)一战国时代楚国屈原一唐代李白-20世纪2030年代:郭沫若为代表的“创造社”诗派3、边塞诗派:唐代高适、岑参、王昌龄4、山水田园诗派:东晋陶渊明一唐代王维、孟浩然(王孟诗派)5、“
46、新月诗派”:20世纪30年代徐志摩、梁实秋6、“象征诗派”:唐代李商隐(“无题诗”)一现代20世纪30年代戴望舒7、豪放词:苏轼、辛弃疾(“苏辛”)8、婉约词:李清照、柳永(楚辞体:屈原离骚、九歌、九章、天问9、赋体特征:多用“兮”字;楚方言、韵律;四、七言句式汉赋:分为西汉大赋和东汉抒情小赋特征:主客问答式,抑客伸主;文赋:苏轼前赤壁赋多用骈体;四、六言句式四、作者参与的文学运动与文学主张1、韩愈:以载道”2、柳宗元:3、欧阳修:文”,四、作者参与的文学运动与文学主张1、韩愈:以载道”2、柳宗元:3、欧阳修:文”,P494、王安石:5、白居易: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宋初诗文
47、革新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主张“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五、并称“苏辛”:豪放词派苏轼、辛弃疾居易“李杜”:唐代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五、并称“苏辛”:豪放词派苏轼、辛弃疾居易“李杜”:唐代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小李杜”:晚唐李商隐、杜牧轼、苏辙“王孟”:山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元白”:新乐府诗派元稹、白“韩柳”:中唐古文运动(散文)“三苏”:北宋(散文)苏洵、苏“高岑”:边塞诗高适、岑参唐宋散文八大家六、作品岑嘉州集:岑参(边塞诗派,曾任嘉州刺史)杜工部集: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白氏长庆集:白居易漱玉集:李清照稼轩长短句:辛弃疾(号稼轩)(词的别名长短句)欧
48、阳文忠公集:欧阳修(谥号文忠)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又名王临川,谥号文)南唐二主词:李璟、李煜(李后主)渭南文集、剑南诗稿:陆游(浙江绍兴人,曾在渭南、剑南等地抗金)东坡乐府:苏轼词集汉乐府:汉代乐府诗集东篱乐府:马致远散曲集王佑丞集:王维诗集乐章集:柳永词集柳河东集:柳宗元(出生地河东)韩昌黎集:韩愈(出生地昌黎,谥号文)西厢记:元代戏曲,作者王实甫李义山诗集:李商隐(字义山)七、诗词风格诗经:赋、比、兴白居易:通俗易懂、雅俗共赏曹操:苍凉悲壮,具有汉魏风骨,其人被称为“诗圣”杜,其人被称为“诗圣”陶渊明:格调清新,平易自然王维:清新淡雅、意境幽远李白:飘逸奔放、雄奇瑰丽,被称为“诗仙”李商隐:构思精巧、意境朦胧李贺:被称为“诗鬼”乐府诗(又叫汉乐府,如陌上桑)乐府旧题诗(如短歌行、关山月、从军行)一一乐府旧体诗(如行路难)一一拟乐府诗一一新乐府诗(如杜陵叟)第39课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课文P283诗特色: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评)王昌龄:“七绝圣手”杜甫:最擅长七律李商隐:最擅长七律和七绝首联: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离别之凄凉颔联:比兴手法,借喻抒情,修辞手法:比喻、对偶、谐音、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草地植被恢复与生态平衡
- 数字系统课程设计matlab
- 2024至2030年中国防寒帘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耐高温盘根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无机防火板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橡胶超促进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一品香肠香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消毒氯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高效洁瓷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藤编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黔东南州事业单位第二批遴选人员调减遴选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采伐树木合同模板
- 培训师破冰游戏大全课件
- 2024版成人术中非计划低体温预防与护理培训课件
- 期中测试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建设方案-2024
- 广东省珠海市紫荆中学2025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消防救生照明线标准解析
- GB/T 44395-2024激光雷达测风数据可靠性评价技术规范
-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