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五相似材料模拟试验_第1页
实训五相似材料模拟试验_第2页
实训五相似材料模拟试验_第3页
实训五相似材料模拟试验_第4页
实训五相似材料模拟试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相似模拟试验指导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采矿教研室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实训一相似材料配比及性质的测定 3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实训二测定相似材料强度曲线 5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实训三压力传感器的性能测定 7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实训四裂隙梁失稳模拟试验 9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

2、ent Document 实训五相似材料模拟试验 10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实训六巷道锚喷支护的相似模拟试验 15 HYPERLINK l b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实训七采场支护材料试验 17学生实训守则一、 每次试验前必须做好复习和预习。复习的内容为教科书上有关本次试验的教学内容;预习内容包括仔细阅读试验指导书和去试验室熟悉有关仪器设备。二、经过预习应掌握该项试验的意义、目的、操作步骤。对试验指导教师提出的检查性问题,应能回答,否则不得进行试验。三、试验时态度应严肃认真,严格按教师及试验指导书

3、上所讲的操做步骤进行试验,每台设备应按操作则进行,以免损坏设备或造成事故。四、试验结束后,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必须独立完成。书写、计算、制图要求公式、计算过程、单位齐全、清晰整齐。试验成绩是期终考核成绩的一部分。五、 如试验结果未能达到要求或因故未做试验者,应申请补做试验,试验室同意后,在指定日期内进行补做。实训一相似材料配比及性质的测定试验目的:掌握按一定比例配制相似材料并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仪器设备:试模、量筒、天平,10KN100KN 材料试验机。1 试验前,应通过计算确定相似材料拌合量,包括3 条抗弯试件,3 块 8字抗拉试块及3 块劈裂抗拉试块。然后根据拌合量,计算每

4、种材料用量,包括缓凝剂,骨料的称量,一般以风干状态为准,如表面含水,应根据其含水率折算湿料用量,同时在用水量中扣除同料所含水量。2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别称量各材料用量,再拌和、加水、搅拌。如用人工搅拌,应先用水湿润搅拌盘及工具,先拌均材料再加水搅拌均匀,一般需要5min;如用搅拌机,先将筒壁湿润后,加干料搅拌1min,再徐徐加水搅拌2min。3试模应事先擦净,内部涂上机油,将搅匀的材料入模成型,分23 层插捣、压实、用抹子铲平表面。终凝后将试件编号、拆模、称湿重、干燥(先自然干燥一天,再入烘箱40至衡重)4对8 字形试块及长条形试块在抗拉抗折仪上进行抗拉及抗折强度测定。试验前应先调整仪器使游动

5、砝码对零,然后配合适当的夹具使试件与加荷装置接触良好,加载至试件断裂,读出并计录破坏载荷(KN )或强度值(MPa) 。5取抗折试验后的六个断块,进行抗压试验。承压板应位于压力机中心,以试块成型时的侧面作为受压面,受压面积40 62.5mm2。开动压力机,以每秒 5KN 的加荷速度将试件压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值。6取三个扁圆试块作劈裂抗拉试验,加压时上下垫条应处于正中相对位置,记录破坏荷载值。1 计算抗折强度Rf( Mpa)3PL Rf=2bh TOC o 1-5 h z 式中:P破坏荷载,N;L支撑圆柱中心距,一般为100mm;h试件的宽与高,均为40mm。计算精确至0.01Mpa,以三个试

6、件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当测定值中有超过平均值过多,则应剔除,当采用单杠杆时应破坏载荷乘以系数0.2。计算抗压强度Rc(Mpa)P Rc=S式中:P破坏荷载,N;2S爱压面积40 62.5mm2。计算抗拉强度Rt(Mpa)P1) 8 字试块为:Rt= PS TOC o 1-5 h z 式中P破坏荷载,N;2S受拉腰部断面500mm22PP2)劈裂法为:Rt= 2P 0.637 Pdtdt式中d试件直径,500mm;t试件厚度,25mm。比较两种方法求得的抗拉强度不宜相差太大。实训二 测定相似材料强度曲线掌握测定模型材料强度曲线的方法。试模、量筒、天平、材料试验机按一定配比制作试块,试块尺寸为 5

7、0 100m,不少于m12 块,在使用剪切仪测定时应按剪切盒的尺寸制作试块。将试块编号,称湿重、干燥、计算容重、含水率;进行试验:方案(1)用直剪或变角剪切夹具(三个角度,每个角度三块),在材料试验机中加压,记下最大荷载,测量剪切面积A。方案(2)用剪力仪对试块进行直接剪切试验,试块数不低于4 个,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一般采用0.1, 0.2, 0.3, 0.4Mpa,测得剪切破断时的量力环内百分表读数S 及手轮转数n。方案(3)用 80 型三轴材料试验仪进行三轴试验。试验采取三种围压,每种围压试件数应不少于3 个,试验时轴压与围压同时加载,记录相应压力下的应变值,加到所需围压时稳定围压值

8、,并记录各测点的应变值。然后继续增加轴压,每0.20.4Mpa记录一次应变值,直至应变值开始出现漂移时,再改为每0.2Mpa 记录一次应变值,直至试件破坏,停止加载并记录此值。卸载时先卸轴压,待至与围压相等后,再将轴、围压同时卸载至零值,试验后小心折去试件的乳胶套,观察试件破坏的形态。采用剪切夹具时按下式计算试件抗剪强度Rs(Mpa)PfPR sin a cosasAA2 mm ;式中P破坏荷载,2 mm ;A剪切面积,f摩擦系数;剪切角,( o)采用剪切仪时按下式计算试件的抗剪强度:Rs=CS L=20n s式中C量力环的率定系数,Mpa/0.01mm;S量力环的百分表读数,0.01mm;n

9、手轮转数。以抗剪强度Rs为纵坐标,垂直压力P 为横坐标,根据测定结果各点可绘成 TOC o 1-5 h z 一直线,直线倾角 为内摩擦角,直线在纵坐标上的载距为凝聚力C。以剪应力为纵坐标,剪切位移L 为横坐标,绘制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以曲线峰值或稳定值为材料剪切强度Rs。采用三轴试验时,先求出各组试件的围压及平均轴压值,以及偏离值。根据各组测定的围压及轴压值于- 坐标内画出各自的极限应力圆,并描出强度包络线,如包络线并非直线,有时可按两直线处理,求取C、 值。根据各组给定围压条件下的轴向应力与轴向、横向应变值绘出相关曲线,计算 、 E 值 。实训三压力传感器的性能测定通过率定试验熟悉压力

10、传感器及静态应变仪的测试方法及仪器试验架,荷重传感器1 个,压力传感器3 个,静态应变仪1 台在试验架上安装率定装置如图1 所示,安装时应严格对中;图 1 应力环压力传感器的率定装置压力传感器;2 螺旋千斤顶;3 试验架;4 荷重传感器将应力环及荷重传感器按规定的接法分别接通桥路;将应变仪预调平衡,调好初始读数;先作13 级预加荷载试验,每级P=50N;仪器测读应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全部测点读数时间必须基本相等。正式试验,每级加载50N,逐级记取读数,共5级,重复三次。调 节 着 力 点 , 分 别 使 其 偏 移 应 力 环 传 感 器 中 心 轴 线 前 后 及 左 右 L=12cm 时

11、,再重测定其特性曲线。更换应力环传感器后再进行率定。整理出试验数据,计算平均值;对各压力下的应变值求出应力环压力传感器的率定曲线。评定该压力传感器的技术特征:最大输出应变值灵敏度及最小分辨率,灵敏度= 最大输出应变值最大输入压力值非线性偏差C,C= 2S 100max式中S非线性标准离差。重复性,为加、卸载输出量间的标准离差除以最大输出量。稳定性,一般指零点漂移值,即在受力、温度不变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应变变化。抗偏心载荷性能。评定在侧向及竖向偏心受载情况下的特性曲线变化值,用以估计其抗偏载能力。对应力环传感器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评述。实训四裂隙梁失稳模拟试验一、试验目的:掌握模拟试验时测试

12、位移、受力和模拟支架的方法及仪器二、仪器设备:5m 长平面模拟试验架1 台,相似材料砌块1 层,加载铁块2 层,传感器数个,静态应变仪1 台,钢卷尺1 个。三、试验步骤:准备工作。在模拟煤层上铺设模拟老顶岩层的砌块一层,并加载铁块,如图 2 所示,砌块层一侧利用螺旋千斤顶加水平力,通过荷重传感器测定荷载;在砌块梁各块中部按设位移测点,利用拉线使测点处于同一水平,测点用测高仪读数; 于工作面开切眼内安设模拟支架,试验装备布置见图2, 此模型按线比1:20,容重比0.7。按单方向逐一回采煤层,工作面保持模拟支架3 排,随着回采安设支架,并回收末排支架,测支架初读书及末读数。随着每次回采200mm后

13、用钢尺测读各测点相对于水平线的位移量,记下测高仪读数(包括垂直位移及水平位移),模拟支架受力及下缩量、水平推力、裂隙梁平衡状态;回采速度要均匀,读数要快,待移动稳定后再继续回采,每次采宽相当于原型1m;裂隙梁失稳后立即记下各测点读数,素描裂隙梁交点失稳及台阶下沉情况,说明对采面的影响程度四、根据试验结果计算、绘图和分析计算裂隙梁各测点随回采推进而产生位移的规律,画出每推进400mm 后的下沉曲线;计算分析裂隙梁最大下沉量S 与水平推力T 之间的关系,并画出相关曲线分析裂隙梁失稳前、后的受力状态、指出其类型属于变形失稳、滑落失稳还是强度失稳。实训五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一、试验目的熟悉与掌握测定采场上

14、覆岩层应力和位移的试验设备、仪器、 试验方法与计算方法; 测定采场上覆岩层中应力和位移,绘制采场上覆岩层中支承压力分布曲线和顶板移动曲线。二、仪器设备1试验平台:二维模拟试验平台,三维模拟试验平台2检测工具:游标卡尺、直角尺、传感器、应力传感器及应变传感器;3加载设备:铁块4测试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三、试验步骤1相似常数的确定根据相似性原理,两个对应系统相似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描述两个系统对应点的各物理量之间分别保持一个常数 相似常数;( 2) 描述两个系统对应点的动态发展规律的基本物理参数相同,或者说各相似常数间保持一定的关系,即相似准则。因此, 两个系统完全相似要求的条件是很

15、严格的。但对某一具体研究问题而言,只要把握主要的物理量和主导的相似准则就可以了,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研究的问题一般是在重力场中的岩层移动与破坏规律,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相似关系:( 1)单值条件和相似判据1)几何相似根据试验要求和试验台尺寸限制,确定几何相似常数为:L 。在设计模型时,对二维模拟试验模型,只要求保持平面尺寸的几何相似,不要求横向(厚度)上的几何相似,但其厚度必须满足模型的稳定性。2)运动相似运动相似表现在时间、速度和加速度上,其相似常数为:根据经验和试验要求,试验确定容重相似常数为:(根据相似材料而定),则重量相似比为:GPGm则重量相似比为:GPGmP VPm Vm3VL3)强

16、度相似和应力相似 根据模型和原型对应点具有相同的应力平衡微分方程,得:L凡具有与和 相同量纲的物理量都要保持这一常数,故描述抗压抗拉及抗剪强度的物理量,其相似常数相同,即:RC Rt 4)变形过程相似假定系统内的每一岩层都是各向同性的,故描述变形的常数 相互独立,只有两个,即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显然应取:E1( 2)初始状态对岩体来讲,最重要的初始状态是它的结构状态,为此需要模拟:1)岩体结构牲;2)结构面的分布牲;3)结构面上的力学性质。在模拟各种不连续结构面时,首先应当区别哪些是对所研究问题有决定性意义的结构面。对于主要结构面,应当按几何相似条件单独模拟,至于次要结构面,为简化起见,往往

17、除考虑岩石本身的力学性质之外,可采取降低不连续面所在处岩石弹性模量和强度的方法来解决。( 3)边界条件相似模型的边界条件应与原形尽量一致,使用平面模型时,应满足“平面应变”的要求,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前后表面不产生变形。模拟深部岩层时,往往用外部加载的方法来代替上部自重应力。根据理论分析,对于均质岩体,由于开挖而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的范围约为开挖空间的35倍。 因此, 用外加载方法研究问题时,模拟的范围至少应大于开挖空间的三倍以 上。2相似材料及其配比( 1)对相似材料的要求相似材料是用来模拟原型的,对它们的要求是:1)主要力学性质与模拟的岩层或结构相似。例如:模拟破坏过程时,应使相似材料的单向抗压

18、与抗拉强度相似于原型材料。2)试验过程中材料的力学性能稳定,不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3)改变材料配比,可调整材料的某些性质以适应相似条件的需要。4)制作方便,凝固时间短。5)成本低,来源丰富。( 2)相似材料的分类相似材料通常由几种材料配制而成,组成相似材料的原材料可分为两类:1)骨料:主要有砂、尾砂、粘土、铁粉、铅丹、重晶石粉、铝粉、云母粉、软木屑、聚苯乙烯颗粒、硅藻土等。2)胶结材料:主要有石膏、水泥、石灰、水玻璃、碳酸钙、石腊、树脂等。( 3)骨料的主要技术特性与用途1)砂子:宜采用d=0.210.12mm的纯净细砂。2)粘土:宜采用比重大于2.6g/cm3 的纯粘土。用前应先干燥磨碎,并

19、用d=0.35mm的筛子筛分。3)云母粉:比重2.7g/cm3。云母粉有两种用途。作骨料:宜采用d=0.30.5mm的细云母;作分层材料:宜采用d=1.45mm 的粗云母。4)铁粉、重晶石粉、铅丹(Pb3O4) 、磁铁矿粉等,属于重骨料,用来增大相似材料的容重。5)软木屑、炉渣、浮石等,属于轻骨料,用来减少材料的容重。6)软木屑、砂子与聚苯乙烯可用来减小材料的泊松比。7)硅藻土,一种以硅藻化石为骨架的软弱多孔性沉积物。用作骨料时,可吸收混合物中多余的水与降低相似材料的弹性模量。8)铝粉,可啬材料的热传导性,有助于量测应变计上热量的扩散与改善量测工作。9)尾矿来源丰富,是一种良好的骨料。由于尾矿

20、与模拟的矿石具有大致相同的成份,故有助于模拟原型材料的力学特性。( 4)配比的选择材料配合后的力学性质往往受原材料成份、质量、 细度与搅拌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配比的相似材料,其力学指标也可能有若干差别。因此,制作模型前应当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经过试验最终确定合适的配比。模拟岩石的相似材料大多以石膏胶结材料为主,主要有:石膏:砂:水:硼砂=1: 9: 1.1: 0.014砂:水泥:水=100: 5: 6(龄期10天)砂:石膏:石灰=4: 0.7: 0.33加载方法对于地下工程,最主要的载荷是自重应力与构造应力。( 1)自重的模拟1)利用材料本身的重量模拟自重在利用材料本身的重量来模拟

21、自重时,要求材料容重的相似常数等于应力相似常数除以几何相似常数l 。为了使模型材料的容重能在一定范围内变动,以适应各种岩石的要求,常掺加各种重骨料(铅丹、重晶石)或轻骨料(浮石、炉渣)。2)施加面力模拟围岩自重当模拟的地层很深,而所要研究的问题仅涉及硐室附近一部分围岩时,常常用施加面力的办法来代替研究范围以外的岩石自重。在平面模型中,当面力施加的范围不大时,最简单的办法是用一台液压千斤顶,通过几级分配块来直接施加面力,也可以用杠杆加重锤的办法来施加面力。当施加载荷的范围很大时可用几个千斤顶或液压囊来扩大加压的范围,即将平面模型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用一台千斤顶加压,或用液压囊并排地施加载荷。

22、 由于自重应力在同一水平上是一样的,可以很方便地用一个统一的供油系统来控制各千斤顶或液压囊上所施加的压力。3)分块加载模拟自重有时,在立体模型和大的平面模型中利用加载钢丝将载荷悬持在模型下部,为此常将模型划分为许多立方单元体,并将载荷分散施加在每个立方块的重心处。 这种均匀分布于结构内部的垂直力系与自重力系最接近,因而适用于研究应力应变特征的模型中。( 2)地应力的模拟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在岩体中除自重应力以外有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而形成的构造应力。这种构造应力是地球产生各种地质构造运动的内在力量。根据近代地质力学的观点,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构造应力以水平力为主,因此对于构造应力明显的岩体,在设

23、计模型时,应当采用两向或三向加载的系统来模拟地应力。两向或三向加载装置是比较复杂的,目前普遍采用以面力代替体积力的办法来进行试验。具体细节请参阅有关参考书。4试验数据测试( 1)测点布置一般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均要观测支承压力分布规律和顶板移动规律,分别布置压力测线和位移测线。原则上讲,测点布置越密越好,但过密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如刚度不匹配带来的应力集中等,具体视模型尺寸大小而定。( 2)试验数据测试用应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测定采场上覆岩层中应力和位移。位移传感元件测得的数据通过P20R-5型预调平衡箱,然后由 YJ-5型静态电阻应变仪直接读出,再通过位移校正系数转换成位移量。应力传感元件测得的

24、数据通过P20R-17型预调平衡箱和YJ-17 型静动态电阻应变仪,然后由PZB 型直流数字电压表读出,再通过校正系数转换成应力值。最后根据测提的数据整理出压力曲线和下沉曲线。五、试验结果的计算、绘图和分析1记录应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测定采场上覆岩层中的应力和位移,绘制采场上覆岩层中支承压力分布曲线和顶板移动曲线2 计算分析采场上覆岩层最大下沉量S与水平推力T之间关系,并画出相关曲线;实训六巷道锚喷支护的相似模拟试验一、 试验目的:掌握有无锚杆支护时巷道的塑性围岩移动规律,锚杆与巷道围岩的相互作用二、仪器设备:二维模拟试验平台,三维模拟试验平台三、试验步骤:试验条件试验的粘泥岩力学性质为:抗压

25、强度Rc 0.44MPa ; C 0.12MP ;270;10 2 N/cm3,岩石的应力应变曲线为无峰值型的塑性类型。支护参数:锚杆杆体为0.7cm的螺旋钢,有三种锚杆:1)砂浆锚杆,砂浆为 200 号; 2)中间可延伸锚杆,拉力60KN 时变形为10%,即1.8m长锚杆伸长 0.18m; 3)全长可延伸锚杆,锚杆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喷层砂浆200 号,容重 2 10 2 N/cm3。2相似模拟参数的确定为了详细考察支架与围岩的相互关系,采取的模型线比为Cl 10;围岩相似材料的容重m 2 10 2N / cm3,则模型的应力比为C 10,砂浆的应力比为C 砂 H CL. 10 15.3M 1

26、.3相似材料的选择如表1 所示表 1 选择相似材料参数粘泥岩(砂:膨润土:滑石粉:水)4:0.7 :0.6 : 0.6砂浆(滑石粉:石膏:水)1:1.8:0.8原岩相似材料计算值实际值原型相似材料计算值实际值应力比1015.3Rc(Mpa)0.440.0440.078201.41.3C(Mpa)0.120.0120.025 (o)27 o27 o28 o3相似模拟设计为了减少每次试验工作量及便于利用压力机加载,试验采用由槽钢制作的小立体框架,尺寸为0.4 0.44 0.48m,侧向及前面的模板可以拆下及固定,顶面通过上部传力板将2000kN 压力机的载荷作用在模型上,以模拟不同垂深时的原岩应力。锚杆采取0.7mm 的双股钢丝拧成螺旋形,如图3( a)所示。中间可延伸及全长可延伸两种锚杆的试验特性曲线如图3( b) 、 ( c)所示。(a)P(N) 120100806040405060 l(mm)(a)P(N) 120100806040405060 l(mm)(c)(b)图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