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案例反思_第1页
幼儿教育案例反思_第2页
幼儿教育案例反思_第3页
幼儿教育案例反思_第4页
幼儿教育案例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第 页幼儿教育案例反思幼儿教育案例反思1片段一:早上孩子们陆间续续的来到学校,他们都会甜甜的问候我,我也用微笑回应他们。这时候,牛牛来了,他腆着脸对我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来幼儿园吗?”“为什么啊?”“由于我很想你啊!你比我妈妈可美丽多了。”这个小人精就知道说好听的哄老师,不过心里还是暖暖的。片段二:午饭时间刚刚结束,小值日生们有的拿着抹布帮老师擦桌子,有的拿着笤帚帮老师扫地,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这时候,蒙蒙却什么也不干,还在一边 “指挥”:“君君,你看这儿多脏啊!快来擦擦这儿。”“琪琪,这儿有许多纸,你快来扫扫啊!”我抓紧去过去问蒙蒙:“蒙蒙,今日你是值日生吗?”“是啊,老师!” “那

2、你怎么总是站在这儿?”“老师,我站在这儿帮你指挥小伙伴啊!这样他们就不会乱了。”片段三:“谁帮老师去把你们的小被子抱进来啊?”中午晒得被子该收进来了。“我!”“我去!”孩子们就是这样勤快,每次都会争着帮老师,只有小志浩总是坐在那里不愿帮忙。“浩浩,你来和老师一起抱被子吧!”“可是,我的画还没画完呢?”他为了推辞竟拿出了画画本。“你只抱小的好不好?”“好吧!”他牵强答应了。到了晒被子的地方,他东看看,西看看,找了一个最小的抱上就走。我有意抱了许多,装着很吃力的样子在他的身边,可是他却视而不见。“浩浩,你帮我一下吧!”“你长得那么高应当抱多一点。”“你看,你不帮我,让别的小伙伴看见会笑话的。”“假

3、如我帮了你,让别的老师看见也会笑话你啊!”案例分析:孩子是不会骗人的,他们有自己纯洁的小天地,可是受社会大环境及其个别家长行为的影响,他们也学会油嘴滑舌,学会偷懒磨滑,并且不为所耻,反而愈演愈烈。案例反思:一、着重培育孩子老实的美德。老师和家长都情愿孩子能够成为老实正直的人,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却担忧孩子太老实了会被别人欺侮。老实不是无能,老实的品行有助于孩子智力的进展,只有品行上的完善,孩子才能健全地成长,我们家长和老师需要着重培育孩子老实的美德。我们应事事到处留意以身作那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应做好孩子的表率,留意用老实的行为习惯影响孩子。另外,对孩子的过失,不能采用粗暴的立场和压制

4、的方法,而应鼓舞孩子说真话,以免孩子为了掩饰所犯的错误而说谎。对孩子进行老实品质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我们要利用生活中涌现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因势利导地耐烦教育,使孩子养成老实的良好品质。二、着重在活动中培育孩子的良好品质。培育孩子的良好品质和我们的教育活动、游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在活动中培育孩子的良好品质。如:大班主题我长大了,目的是培育孩子自理技能,让他们懂得爱劳动是光荣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用于克服困难,并积极参与各项活动;音乐活动蚂蚁搬豆,让孩子明白生活在大集体中应当相互帮忙,从而体验和同伴相互合作的欢乐;语言活动康康变了,让孩子们从

5、故事中了解到康康的改变,谁也不想做不爱劳动,总是找理由偷懒的孩子。三、着重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环境,孩子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养,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断着孩子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至关重要。一般状况下,家长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关怀备至,而在道德品质培育方面那么不尽人意,这就要求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以培育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孩子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完善自己的性格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

6、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总之,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涌现以上片段状况,和我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老师和家长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从生活的点滴抓起,围绕一个个小目标,不放过孩子身上每一微小的毛病和不足,持之以恒,强化训练,就肯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教育案例反思2户外活动分散游戏的时候,我突然听到小伙伴的哭声,我一看原来是张智豪,我抓紧走过去,“孩子,怎么哭了?”他指着宁其顺,“宁其顺打我”“奥,他可能不是有意的”。我找到早已跑开的宁其顺,“你快跟张智豪去赔礼”宁其顺笑嘻嘻的说“对不起”,张智豪边哭边说“没关系”,但没过几分钟,又有孩子来说“老师,宁其顺打我啦”,我再次找来宁其顺,“你怎么回事?老是

7、打小伙伴”, “对不起、没关系”问题貌似又解决了。这件事引起我的思索,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了,一句“对不起”就能解决问题吗?孩子们似乎已经把“对不起”当成了犯错误以后避开惩罚的“法宝”,觉得只要说声“对不起”而另一个小伙伴就肯定会说“没关系”,接下来就没事了。我觉得当孩子之间发生冲突了,除了要让有错的孩子赔礼以外,还要让他明白某些道理,避开以后犯同样的错误。而且要让他渐渐学会在行动之前要多想想可能的后果,渐渐学会自律,减削侵害他人行为的发生。涌现这样的状况,和老师处理幼儿冲突时的方法有径直关系。我们普遍用的方法是:援助幼儿解决问题,就事论事,先批判引起事端的孩子,然后告知孩子该怎么做,该赔礼的赔礼

8、,该玩的继续玩。其实我们只教会了幼儿说“对不起”,却没有教幼儿怎样才能不用说“对不起”。我们这样做不过是教会了孩子运用礼貌用语,而忽视了援助孩子在交往中解决冲突的技能。就这件事而言,宁其顺确定知道抢玩具是不对的,但他还是抢了,这就说明他缺乏自律。缺乏自律的孩子才会常说“对不起”,由于他们做事前从不想后果。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会明白“对不起”只是对被侵害者的精神劝慰,说句“对不起”,只能代表自己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并情愿改正,但对对方造成的损害仍旧存在。我们应当做的是让幼儿明白,说了“对不起”以后,事情不是结束了,接下来,该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我们可以把这种精神上的劝慰转化成幼儿能够明

9、白的详细行动上的劝慰,让幼儿看得见,摸得到,便于执行。如让幼儿援助对方揉揉被打的部位、擦擦眼泪等等。这样,幼儿通过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不仅有机会释放心中的愧疚,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慢慢学会在行动之前多想想行为的后果,这样对孩子才更有教育意义,使孩子渐渐学会自律,从源头上防止冲突的发生。幼儿教育案例反思3美术活动美丽的鱼鳞,我很强调画鱼鳞的技能方面,要求孩子画鱼鳞要匀称,不要有大有小,把整张纸画得满满的。可小伙伴们高兴奋兴地把花了一节课时间的作品送到我面前,我“严格要求”,指出画得不太好的地方,小伙伴得到我表扬的机会很少,一次美术活动就以相当多幼儿的失败而画上的句号。这个时候,我也很苦恼,我在想:一次胜利的美术活动标准是什么?是要求技能上的完善,还是以孩子发自内心的欢乐为主要评判标准。我意识到:每个孩子的天赋和爱好有差异,特别是小班孩子,不能过高的要求他们有怎样的绘画技能。只要孩子能将他们心中的画面用色调、线条表示出来就可以了,片面的追求技能,无异是在做一件颠倒是非的事。认识上的转变使我不再为画的外形、轮廓不抱负而对幼儿严格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