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光合作用 综合练习(解析)_第1页
3.6光合作用 综合练习(解析)_第2页
3.6光合作用 综合练习(解析)_第3页
3.6光合作用 综合练习(解析)_第4页
3.6光合作用 综合练习(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6光合作用 综合练习(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的问题是()A绿叶在光下是否制造有机物B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是否一样多C叶片呼吸作用是否释放二氧化碳D叶片光合作用是否释放氧气【解答】解: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叶片内有气体,因此放入热水中,气体受热膨胀,从气孔逸出,故看到有气泡冒出。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叶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都需要在光下才能进行;探究叶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需要用到澄清的石灰水。因此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的是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是否一样多

2、。故选:B2、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A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B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C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D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解答】解:A、是叶片的表皮,主要是保护组织,A错误;B、叶肉,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营养组织,B正确;C、是叶脉,属于疏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C正确;D、是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D正确。故选:A3、下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B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C表成上的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D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

3、成的【解答】解:AB、由分析知,叶片由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组成。表皮分为上、下表皮,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故A正确,B错误。CD、气孔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故CD正确。故选:B4、普利斯特利认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该过程利用的原料是()A二氧化碳和水B二氧化碳和氧气C氧气和有机物D氧气和水【解答】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蜡炬燃烧使用,而蜡炬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植物能够长时间的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供动物呼吸使用,而动物呼吸产生

4、的二氧化碳又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动物能够长时间的活着。所以本实验得出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该过程利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故选:A如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过程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过程D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解答】解:A、图中表示呼吸作用,不能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错误;B、过程是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B正确;C、因为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应该促进光合作用,减弱

5、呼吸作用C错误;D、过程在光下进行,光下黑暗条件下都能进行,错误;故选:B6、下列反应式中正确表达了光合作用的是()A二氧化碳+水生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B二氧化碳+水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C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D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解答】解: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其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故选:B7、下列四支试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最快的是()【解答】解:A试管没有光照,水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反而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水藻与小鱼都要呼吸,氧气消耗的最快,产生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6、最快;B试管没有光,也没有生产者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气,金鱼呼吸作用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C试管中的水草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供小鱼获取食物和呼吸需要;小鱼的呼吸能释放二氧化碳,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二氧化碳),因此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会太快;D试管中的水草虽然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释放氧气,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在不断的减少。所以四支试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最快的是A试管。故选:A8、分别于早晨、傍晚和深夜在同一株植物在相同位置摘取形状、大小基本相同的三片叶子,用打孔器取相同大小的圆片()A早晨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B傍晚摘取的叶片蓝

7、色最深C深夜摘取的叶片蓝色最深D3片叶片蓝色深浅程度一致【解答】解:早晨摘取叶子由于植物进行了一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淀粉,叶子中的淀粉最少,滴加碘液颜色最浅;傍晚摘取了叶子,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体内的淀粉积累的较多,滴加滴加碘液颜色最深;深夜摘取的叶子,由于植物进行了半夜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淀粉,所以这时候叶子中的淀粉比较少,滴加碘液颜色比较浅,因此选项B的说法正确。故选:B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C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解答】解

8、:A、叶绿体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A错误;B、叶绿体只存在植物的绿色部分,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如根细胞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C正确;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D错误。故选:C10、从同一植株挑选长势相同、重量相等的三片叶片,编号、。将烘干称重得a,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在适宜温度下,向水中通入空气,6小时后取出和叶片,烘干称重分别得b和c。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aBcaCa是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量D叶片在6小时内通过

9、光合作用制造出的有机物量是ca【解答】解: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适宜光照下,六小时后烘干称重得b,因为进行了光合作用,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并置于黑暗处,六小时后烘干得c,只进行的呼吸作用,设6小时内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为m,6小时内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量为n,则b=a+mn,c=an,可求得m=bc,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11、如图是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二氧化碳,是氧气B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C光合作用是制造有机物的过程,通过导管运输给植物体各处D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解答】解:A、

10、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A正确;B、根据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可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B正确;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C错误;D、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化学能的过程,D正确。故选:C12、如图是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的装置。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的因素是()A试管的大小B金鱼藻数量C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解答】解:A、试管的体积是植物所处的环境空间,环境空间的大小与

11、金鱼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关系不大,因此试管体积对一定时间内金鱼藻产生的气泡数没有影响试管体积,A符合题意;B、金鱼藻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金鱼藻的数量越多,参与光合作用的细胞也就越多,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也会越多,B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光合作用强度越大,因此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对光合作用影响,C不符合题意;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而光在此过程中起到动力的作用,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旺盛,反之则反。而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与光照强度有关,因此光源与金鱼藻间的距离与单位时间内气泡的产生是有关的,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

12、要提高冬季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氧气浓度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形成高温环境人工形成昼夜温差较大的条件ABCD【解答】解: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白天有光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所以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而在夜晚无光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由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植物的呼吸作用就越弱,消耗的有机物就越少,所以蔬菜的产量越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

13、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大棚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能增产。故符合题意。氧气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增加氧气促进了呼吸作用,促进了有机物的分解,作物就减产。故不符合题意。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一般情况下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故符合题意。植物需要的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炎热夏季的中午,阳光过强导致气孔关闭,植物吸收不到二氧化碳。因此在高温环境中植物体的气孔关闭,植物的生理作用受限。故不符合题意。因为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棚中的昼夜温差越大,说明大棚的夜间的温度低,低温可以抵制植物的呼吸作用,使消耗的有机物减少,蔬菜的产量就越高。故符合题意。故选:C14、叶面积指

14、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度越大。如图表示叶面积指数与农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生理过程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叶面积指数为40时,对农作物的增产最有利B叶面积指数为80时,有机物的积累量为零C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光合作用的强度在增强D由图分析可知合理密植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解答】解:A、由图可知叶面积指数为40时,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差最大,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植物生长速度比较快,A正确;B、据图可知,叶面积指数为80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的量几乎相等,植物无法积累有机物,B正确;C、据图可知

15、,叶面积指数超过80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在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增强,C错误;D、由图可知叶面积指数过低和过高,都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只有合理密植才能提高产量,D正确。故选:C15、如图的式子中,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项生理活动,a、b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B不能在同一细胞中进行C所需的a物质和水都由生理活动提供D所释放的能量是b物质中储存的能量【解答】解:A、光合作用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A错误;B、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能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如叶肉细胞在有光的条件下回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B错误;C、光合作

16、用所需的a二氧化碳是由呼吸作用提供的,水是由根吸收的水分提供的,C错误;D、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是把b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D正确。故选:D16、如图是对蔬菜大棚内二氧化碳(CO2)的浓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假定6时、18时分别为日出、日落时间,选项叙述正确的是()AAB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BBC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CC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A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少【解答】解:据图分析:图中0时6时AB段、18时24时CD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升高,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不如排出二氧化碳的量多,此时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减少,并且B点积累的有机物最少。

17、6时18时BC时间段内二氧化碳的含量下降,说明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量多,也就是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植物体内有机物的量得以积累,18时C积累的有机物最多。故选:C17、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B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C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解答】解:A、曲线AB段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但是光合作用强度比

18、呼吸作用强度弱,因此释放的二氧化碳逐渐减少,导致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逐渐增大,所以AB表示绿色植物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正确;B、在B点显示,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相等,因此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是0,而不是绿色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错误;C、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即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但是光合作用强度比呼吸作用强度大,因此二氧化碳吸收的相对值逐渐增大,而不是仅进行光合作用,错误;D、整段曲线表明,随着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比呼吸作用强度大,而不是呼吸作用减弱,错误。故选:A18、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请据图判断出错误的一项是(

19、)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B甲图所代表的物质通过导管运输,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C图乙的M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大于P点【解答】解:A、甲图叶片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氧气,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正确;B、甲图:水分;有机物,水分是能过叶脉的导管运输的,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输的,B正确;C、图乙的M点,二氧化碳还没有被吸收,说明光合作用还没有进行,因此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C正确;D、图乙中植物要积累有机物,大棚内光照强度至少应该大于N点才行,D错误。故选:D19、下表是某兴趣小组

20、的同学将番茄放在不同温度的特定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绘制的二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量表:温度()1015253035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1.752.503.853.503.00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0.751.102.253.003.50据表中数据分析(温度控制在实验范围内),结论不正确的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番茄的呼吸作用越来越强B随着温度的升高,番茄的光合作用越来越强C温度控制在25时,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温度控制在35时,番茄表现出不能生长的状态【解答】解:A、随着温度的升高番茄释放二氧化碳逐渐增多,表明番茄的呼吸作用越来越强,A正确;B、由二

21、氧化碳的吸收和释放量表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番茄的光合作用的强度逐渐增强,但是当温度超过一定温度,光合作用的强度减弱,B错;C、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越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越多。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25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正确;D、温度控制在35时,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为负值,表明植物在此温度下呼吸作用的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番茄表现出不能生长的状态,D正确。故选:B20、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制成如图曲线:据此提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不合理的

22、是()A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不一定越高B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C535时蔬菜的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解答】解:A、由图可知,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7左右,随着温度的增高,光合作用的速率曲线下降,故温度越高,该蔬菜新品种的光合速率不一定高,A正确。B、据图分析,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为27左右,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35,B错误;C、净光合作用=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大于零,积累了有机物,蔬菜合成的有机物大于分解的有机物,C正确;D、温度为2530,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总光合

23、速率呼吸速率)最大,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D正确。故选:B21、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液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出现蓝色的部位是()Aa和eBb和dCe和dDc和e【解答】解: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被遮光的部分c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d能接受光照,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所以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出现蓝色的部位是变蓝的是b和d。故选:B22、下对

24、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脱色B这个实验同时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D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解答】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错误;B、叶片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还是黄白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

25、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后变蓝色。所以实验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B正确;C、用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为了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这样可以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不是溶解叶绿体,C错误;D、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D错误。故选:B23、如图示“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四个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叶片遮光部分呈现蓝色B步骤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C步骤是防止温度过高破坏叶绿素D步骤是为了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解答】解:A、淀粉遇碘变蓝,步骤

26、叶片见光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遇到碘液不变蓝色,A错误;B、步骤选叶遮光处理,目的设置对照实验,遮光与见光部分形成了对照,变量是光,B正确;C、由于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所以实验时选择用酒精,但常温下酒精溶解叶绿素的速度很慢,因此需要加热。由于酒精是易燃易爆的液体,直接加热会发生危险,所以要隔水加热,C错误;D、步骤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才能说明检验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而不是原先储存的,D错误。故选:B24、图甲A、B、C分别表示该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

27、用的变化曲线;图丙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作答:(1)图甲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图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生理活动是C(填序号),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B。(填字母)(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在农业生产中,提高该生理过程效率的方法有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填一种即可)(3)把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装置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C光合作用生理活动。(4)从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进行脱色处理,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b内的叶片会变蓝色。(5)如果

28、将丙图中b装置内的蒸馏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必须放在黑暗或无光环境中。(6)如果在相对封闭的温室中,某植物的叶片受到阳光的照射而生长,一昼夜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如图丁所示,其中正确的是B。【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图中的C表示光合作用,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呼吸作用和B蒸腾作用。(2)分析图乙可知,曲线代表光合作用,因为此生理活动受光的影响,代表呼吸作用,此生

29、理活动不受光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提高该生理过程效率的方法有合理密植,间作套种。(3)丙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的一组对照实验,其中a中没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中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故把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装置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C观和作用生理活动。(4)根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可知b中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主要为淀粉),所以,滴上碘液叶片会变蓝。(5)如果将丙图中b装置内的蒸馏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必

30、须放在黑暗或无光的环境下。因为,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在光照充足时,植物体光合作用旺盛,掩盖了呼吸作用。(6)如果在相对封闭的温室中,某植物的叶片受到阳光的照射而生长,一昼夜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如图丁所示,其中正确的是B,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故答案为:C;AB;(2);合理密植(间作套种;)(3)b;C光合作用;(4)b(5)黑暗或无光;(6)B25、如图甲表示发生在叶片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乙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中填数字或字母)(1)C表示光合作用作用。通过C过程,植物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这一过程

31、主要发生在乙2叶绿体(2)A表示呼吸作用。通过A过程,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3)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由根运输到叶片的,其运输的动力来自于甲中的B蒸腾作用作用。(4)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植物体的。【解答】解:(1)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所以,C表示光合作用。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乙2叶绿体;(2)呼吸作用是指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A表示呼吸作用;(3)植物生长所

32、需要的水和无机盐是由根运输到叶片的,其运输的动力来自于甲中的B蒸腾作用;(4)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所以,图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碳氧;叶绿体(2)呼吸(3)B蒸腾作用(4)气孔26、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B过程(填字母)散

33、失到大气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A过程(填字母)的效率。(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N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用序号和箭头表示)设置步骤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该实验的变量是光,该实验的结论有两个,试写出其中的一个: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或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5)若C过程表示呼吸作用,试写出其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解答】解:(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

34、过图一中的B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功能,因此提高了图一中A光合作用的效率。(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N(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壁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遮光并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显影观察,因此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用序号和箭头)。设置步骤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后叶片被黑纸片遮盖的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还是棕色;叶片见光部分能

35、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后变蓝色。所以“步骤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5)呼吸作用是所有活细胞内,利用氧气,将细胞内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可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故答案为:(1)导管;B;水循环(2)A;(3)大于(4);光照;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5)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27、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

36、强。清晨,不少市民到绿树成萌的公园散步、晨跑。最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探究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植株上大小、长势相似的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二:兴趣小组的同学又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二所示的曲线,图三表示叶片内进行的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1)此实验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烧杯,观察到的现象是:装置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B不变浑浊。(2)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填结构名称)散

37、失的。(3)图二中618点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C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A呼吸作用的强度,此时段植物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光合、呼吸、蒸腾)有3种。(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18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解答】解:(1)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图一实验中,A装置是黑色塑料袋,叶片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烧杯后,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装置是透明塑料袋,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B装置不变浑浊。(2)叶片表皮的气孔是植物体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所以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体通过叶

38、片上的气孔散失的。(3)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图二中618点二氧化碳浓度曲线下降的原因是图三所示的C光合作用的结果。此时段,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A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二氧化碳浓度不断降低。该时间段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三种生理活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4)从图二可以推理出,一天中18点左右,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之一。故答案为:(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变浑浊(2)气孔(3)C光合作用;A呼吸作用;3(或三)(4)1828、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银心”黄杨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

39、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氢氧化钠的用途是吸收二氧化碳(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盆栽的“银心”黄杨放在黑暗处一昼夜(3)将实验装置处理好之后,放到阳光下4小时,同时摘下叶片A、B,标记、脱色、清洗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叶片A绿色部分和白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由此我们可以指导菜农在大棚内适当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以提高蔬菜产量【解答】解:(1)氢氧化钠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氢氧化

40、钠的用途是吸收塑料袋内的二氧化碳,使叶片B所处的环境中没有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因此要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可用将将盆栽的“银心”黄杨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将实验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3)将叶片A、B,标记、脱色、清洗处理,然后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A的白色部分、叶片B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都没有变蓝色,说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可用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比较叶片A的绿色部分和叶片B的绿色部分,可用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在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用提高蔬

41、菜的光合作用的强度,从而提高蔬菜产量故答案为:(1)吸收二氧化碳(2)将盆栽的“银心”黄杨放在黑暗处一昼夜(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29、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次序已打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2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光。(2)图6中滴加的液体是碘液。图7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3)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5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遮光部分不变色,无遮光部分变蓝色,这说明

42、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该实验现时还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1)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2)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3)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

43、粉产生,所以,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故答案为:(1)对照实验;光;(2)碘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3)遮光部分不变色,无遮光部分变蓝色;淀粉;光。30、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而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1)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中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a、b两个装置的变量是二氧化碳。(2)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取一片绿叶,分别放在丙图装置中进行处理,图中标号1

44、代表酒精。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3)图甲表示植物的三大作用,其中能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化碳平衡的生理活动是C,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呼吸作用。(4)当图丁中光照强度在b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b点之后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开始积累。(5)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甲中C光合作用的效率。【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装置中b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装置b中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因此“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b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

45、物进行了甲图中的C光合作用。(2)“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1代表酒精,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便于观察。(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为生物圈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能量和氧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所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图中的C表示光合作用,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呼吸作用。(4)当图丁中光照强度在b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b点之后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开始积累。(4)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

46、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B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5)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功能,因此提高了图一中C光合作用的效率。故答案为:(1)b;二氧化碳;(2)1;溶解叶绿素;(3)C;A呼吸作用;(4)b;b点之后二氧化碳的相对含量大于0,说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有机物开始积累;(5)C光合作用31、某生物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探究。如图是探究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1)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如图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把实验的植

47、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2)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脱色。(3)叶片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叶片的A部分(填图中字母)变成蓝色。(4)此实验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5)天竺葵叶片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片细胞中含叶绿体。(填结构名称)【解答】解:(1)为了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如图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把实验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或消耗掉,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2)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

48、,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3)、(4)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叶片A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叶片B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5)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看到许多绿色的颗粒,这就是一种细胞器,叫做叶绿体。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叶绿素呈绿色,所以植物的叶片呈现绿色。故答案为:(1)把实验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2)酒精;(3)A;(4)光;(5)叶绿体。32、关于植物的某些生理作用,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杯

49、子中装的是清水,并采取了充分的措施保证了装置的气密性。(1)选用甲、乙两组装置进行对照,探究的是: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将甲、乙两组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移到光下照射3小时,各摘取一片叶子经酒精脱色等处理后滴加碘液,看到的现象是甲装置的叶片不变色(填“不变色”或“变蓝”)。(2)若要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应选用乙、丙两组装置进行对照。(3)相同光照后,将甲、乙、丙三个装置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浑浊度最高的是丙装置。(4)若要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将上述实验装置稍加改动,在杯中滴入植物油覆盖水的表面,如丁、戊装置,放到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数小

50、时后,看到塑料袋内壁水珠较多的是丁装置,水分是由茎中的导管(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并由叶片的气孔散失出来的。【解答】解:(1)选用甲、乙两组装置进行对照,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装置中没有二氧化碳,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乙装置中有二氧化碳,因此该实验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将甲、乙两组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移到光下照射3小时,各摘取一片叶子经酒精脱色等处理后滴加碘液,甲装置缺乏二氧化碳,光照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淀粉,所以处理之后甲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色。(2)若要探究“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则光是唯一变量,应选乙丙两组装置进行对

51、照。(3)相同光照后,将甲、乙、丙三个装置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甲装置中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乙装置中二氧化碳绝大部分被吸收进行光合作用,丙装置不见光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所以澄清石灰水浑浊度最高的是丙装置。(4)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丁装置叶片较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所以丁、戊装置,放到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数小时后,看到塑料袋内壁水珠较多的是丁装置。水分是由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并由叶片的气孔散失出来的。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变色(2)乙、丙(3)丙(4)丁;导管;气孔33、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按下图连接好实验装置

52、,关闭阀门a和b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打开阀门a,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打开阀门b,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请分析回答:(1)步骤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植物体原有的有机物,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2)步骤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场所为叶绿体。(3)步骤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填生理活动)。(4)叶片A、B所套的塑料袋不同,其目的是做对照试验。(5)在实验的过程中

53、,还会发现透明塑料袋上有很多小水珠,这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产生的。【解答】解:(1)为了去除实验叶片内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要把实验装置放在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通过其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尽。(2)氧气有助然的作用,步骤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场所为叶绿体。(3)二氧化碳的特点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步骤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4)植物在光下会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而光合作用的进行需要光;黑色塑料袋不透光,这样就避免了塑料袋内

54、的植物因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而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叶片A、B所套的塑料袋不同,其目的是做对照试验。(5)由分析可知绿色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完好的透明塑料袋套在盆栽植物上,植物体内的水就会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叶片的气孔被散发出来,遇塑料袋的内壁就会凝结成一个个的小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蒸腾产生的。故答案为:(1)消耗植物体原有的有机物,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2)氧气;叶绿体(3)呼吸作用(4)做对照试验(5)蒸腾作用34、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准备了甲乙两套装置,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基本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说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

55、碳)(1)据此方案你认为小明同学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2)“暗处理一昼夜”,目的是让绿色植物运走消耗尽叶片内的淀粉(3)假如重复这个实验第步后,用带火星的卫生香分别伸进甲乙装置,观察到卫生香在乙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是复燃(“不变”、“熄灭”或“复燃”)【解答】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可探究的问题是:二氧化碳是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2)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如果叶片内残留有

56、以前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就会不明显,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片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氧气有助燃的性质,所以用带火星的卫生香分别伸进甲乙装置,观察到卫生香在乙装置中复燃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是不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需的原料?(2)淀粉(3)复燃35、如图表示某同学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装置,据图回答问题:(1)实验前将盆栽天兰葵放在黑暗处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消耗植物体原有的有机物,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

57、。(2)如图,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做的目的是:形成一组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实验。(3)大烧杯中的液体是水,小烧杯中的液体是酒精。(4)加热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液体变成了绿色,其中的叶片变成了黄白色。说明小烧杯中液体的作用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5)用清水漂洗。(6)如图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即可根据颜色反应判断是否有淀粉生成。(7)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8)白色衣物不小心沾上了植物的绿色汁液,你怎样才能快速清理干净涂抹上酒精后,叶绿素就溶解在酒精中,然后清洗干净。【解答】解:(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有机物消

58、耗完(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2)要探究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就必须以光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实验中用黑制片把实验选用的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目的就是形成一组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实验。(3)大烧杯中的液体是水,该液体的沸点是100,这就保证了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不会超过100因此隔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能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4)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6)如图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

59、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7)根据光合作用的概念可知,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8)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没有淀粉时,需要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以溶解叶绿素;这说明叶绿素能够溶解在酒精中。穿白裤子坐在草地上,不小心裤子沾上的绿色汁液,就是含有叶绿素的汁液;涂抹上酒精后,叶绿素就溶解在酒精中。故答案为:(1)消耗植物体原有的有机物,避免对实验产生干扰;(2)形成一组有光和无光的对照实验;(3)水;酒精;(4)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6)淀粉;(7)(8)涂抹上酒精后,叶绿素就溶解在酒精中,

60、然后清洗干净36、某学习小组为探究植物的生理活动。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处应为等量清水;处应为无色透明钟罩。(2)将该装置进行暗处理后,放在光下一段时间,摘取A、B叶片作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A叶片。说明该叶片中产生了淀粉。(3)在上述对照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甲装置。本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4)在实验过程中,甲、乙钟罩内壁出现的水珠,是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5)若将乙装置中的NaOH溶液换成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改用不透明钟罩,该实验设计能够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解答】解:(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