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 艳丽多姿的生物 同步测试(3课时,答案)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_1_艳丽多姿的生物_第1课时观察陆生植物学生用书B81植物的叶大多呈(B)A黄色扁平状B绿色扁平状C黄色圆柱状D绿色圆柱状2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D)A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B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C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D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3下列植物的特点中,不属于依靠昆虫传粉的是(C)A有鲜艳的花被B有香味的花蜜C花粉轻小而且数量多D花粉常粘成块状4植物从土壤中得到养分、水分和空气,是依靠它的(A)A根B茎C叶D花5有种树,叶片既
2、宽大又薄,常年不落叶,这种树适宜生长在(D)A非常寒冷的地方B非常干旱的地方C阴暗少阳光的角落D温暖湿润的地方6在浙江、江苏一带,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菜、柑橘,常因在开花时节恰逢连续降雨而引起结实率下降,造成减产。造成结实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D)A植物无法在雨中开花B植物遭遇水淹C雨水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D长期连续降雨使传粉过程受到不利影响7为探究影响玉米生长的环境因素,某同学选择生长状况相仿的多株玉米幼苗,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栽种在同样大小和相同材质的花盆里,实验记录如表所示:组别阳光温度水土壤一段时间后幼苗生长状况一适宜25不浇水营养齐全叶片萎缩、生长不良二适宜25适量浇水营养齐全生长良好根据
3、表中内容推断,该实验的变量是(C)A阳光 B温度 C水 D土壤8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C)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B雨露滋润禾苗壮C草盛豆苗稀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9七年级科学教材的活动内容:“观察豆类种子的发芽”,相信同学们一定都认真观察过。(1)赤豆种子萌发的时候最先长出的是_根_(选填“芽”或“根”)。(2)种子幼芽在出土前呈钩状的原因是_有利于减少摩擦,避免幼苗损伤,保护幼苗_。(3)绿豆种子在光照下发芽的叶子呈绿色,而在黑暗中发芽的叶子呈黄色,这是因为_阳光_能促进叶片中叶绿素的形成。10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直立茎的是_f_(填字母,下同),属于缠绕茎的是_a_,
4、属于匍匐茎的是_cd_,属于攀援茎的是_be_。a牵牛花b葡萄c草莓d红薯e爬山虎f香樟树11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茎,而叶呈_针_状。这种结构有利于它贮藏_水分_,从而能适应_干旱_的自然条件并存活下来。1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A)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环境影响生物D环境适应生物13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小明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中需要进行修改的一项是(A)组别种子数量(粒)温度()光照空气水分一5020无光通风适量二5020有光通风少量A.水分 B空气C光照 D温度1
5、4长期生活在阴暗潮湿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中与这种植物特征不符的是(B)A没有发达的根系B具有肥厚多汁的肉质茎C叶片宽大D叶片很薄15为探究酸雨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科研人员用小麦种子进行了模拟实验,除表中变量外其余环境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发芽率统计结果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组别处理发芽率甲加入模拟酸雨30%乙加入等量清水90%A. 本实验的变量是清水的多少B多做几组重复实验可以消除误差C只要不受酸雨影响,种子就可以萌发D实验证明酸雨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解析】 本实验的变量是酸雨的有无。误差只可以减小,不能消除。种子萌发受很多条件的制约。16北京西山国家
6、森林公园中的元宝枫是重要的红叶观赏植物。进入秋季,叶色逐渐褪绿变红。在日最低平均温度低于8、昼夜温差大于13时,叶片变色效果最佳,西山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据此分析,影响叶片变红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温度_。17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等受到阳光、水分、温度等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请你把下列现象和与之有关的环境因素连接起来。18小敏观察到长在向阳处的蒲公英的叶片较大、叶缘(即叶片的边缘)缺刻(即叶片边缘上的凹陷)小;长在荫蔽处的蒲公英叶片较小,叶缘缺刻大。小敏猜想:蒲公英的叶型可能与阳光照射有关。她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选取一根长在向阳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切取相似的6段,埋入装
7、有湿沙土的花盆中催芽;发芽后,分别移栽到装有沃土的6个花盆中,分为A、B两组,每组3盆;A组花盆放在向阳处,B组花盆放在荫蔽处,在相同条件(如_适量的水分_)下正常培育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预测实验结果】如果蒲公英的叶型只与阳光照射有关,那么小敏的实验结果应是_A组长出叶片较大、叶缘缺刻较小的叶;B组长出叶片较小、叶缘缺刻较大的叶_。【交流与讨论】小红认为小敏的实验设计不够严密,还应选取_长在荫蔽处且生长良好的蒲公英的根_同时进行实验。第2课时观察陆生动物学生用书A10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下列描述与诗中所提及的动物不相符的是(D)A前肢为翼B骨骼轻便C体表覆羽D变温动物【解
8、析】 燕子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骨骼轻,有利于飞行;身体被覆羽毛;体温恒定,属于恒温动物。2陆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许多适应的形式,这是因为(D)A陆地有较多生物B陆地有较多动物C陆地食物短缺D陆地环境复杂3内蒙古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适应(C)A干旱缺水环境B多风多沙环境C寒冷干燥气候D草食生活环境4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环境与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必须适应环境,否则就会被淘汰。分析以下生物的特性,可能会被环境淘汰的是(D)A根系发达的旱生植物B能用巧妙的方法把自己隐藏在环境中的变色龙C形状像竹叶或树
9、枝的竹叶虫D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蚯蚓5下列对陆生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B)A一般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B一般都具有四肢支持躯体和运动C一般都具有适用于空气中呼吸的器官D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6各种动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野鸭趾间有蹼是对下列哪种生活的适应(B)A沙漠B水中C陆地D空中7骆驼适应沙漠环境的特点是(A)四肢底部有厚皮驼峰内贮有脂肪有三个胃身体表面长有毛身体高大A BC D8动物适应环境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以下不是动物适应森林的生活方式的是(B)A肉食动物往往采用伏击的方式进行捕食B大多数动物用穴居的方式来防御和逃避敌害C鸟类将巢筑在树杈上
10、或树洞里D有些动物采用隐蔽躲藏的方式来逃避敌害9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现象不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C)A大树底下好乘凉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青蛙冬眠D蚯蚓改良土壤【解析】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青蛙是变温动物,温度低时代谢减慢,因此与青蛙的冬眠有关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温度,表明生物能适应环境;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体现
11、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10有一生物的排尿量少,不排汗,则该生物可能生活在(B)A草原地带B沙漠地带C温暖地带D寒冷地带11陆生高等动物具有发达的_附肢_支撑身体和有防止_水分散失_的身体表面,这些是它们对陆地环境的适应。12陆生生物可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来逃避敌害和协助捕食,其方式有“拟态”“保护色”和“警戒色”。下列动物行为分别属于哪种方式。(1)避役的体色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与环境的色彩保持一致,属于_保护色_。(2)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南美鲈鱼形如败叶,浮在水面,属于_拟态_。(3)黄蜂腹部具有黄黑相间的条纹,属于_警戒色_。13同学们在捕捉鼠妇时发现,它们经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鼠妇
12、为什么会生活在这些地方?对此有人作出了以下四种假设,其中不符合科学常识的假设是(C)A鼠妇躲避天敌B鼠妇喜欢潮湿C鼠妇厌恶取食D鼠妇怕见强光14陆地的气候干燥,为了与之相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下列动物具有的结构与散失水分无关的是(C)A蛇体表的角质的鳞片B乌龟体表的坚硬甲壳C北极熊体表的雪白的毛D蝗虫体表覆盖的外骨骼15将几根葱、几块黄瓜和几片青菜,并排放在蚯蚓前面,几分钟后它们都钻到葱下面去了,这说明蚯蚓头部有(D)A触觉 B视觉C味觉 D嗅觉16如图甲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图乙是生活在非洲的大耳狐,导致它们耳朵大小差别的环境因素主要是(C)图111A阳光 B水C温
13、度 D空气17瓢虫鞘翅具有鲜艳的色斑,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改变,蜂兰的唇形花瓣酷似黄蜂。这三种适应现象依次属于(D)A保护色、警戒色、拟态B拟态、保护色、警戒色C警戒色、拟态、保护色D警戒色、保护色、拟态18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1)用手触摸蚯蚓的腹部,会有凹凸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_刚毛_。(2)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这是因为蚯蚓是靠_温湿的体壁_呼吸。(3)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蚯蚓?_放回适合它生存的自然环境中_。19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发了一种能使老鼠“返老还童”的方法,把年
14、轻鼠的血液注射到年老鼠的体内,后者出现“返老还童”的特征,这一突破性成果或许能给延缓大脑衰老的研究带来新的希望。下面是某实验小组针对上述报道做的实验设计方案:组别A组B组C组实验准备分别抽取血型、大小相同的3月龄和18月龄健康鼠的血液若干毫升实验材料18月龄鼠18月龄鼠3月龄鼠实验步骤注射等量18月龄鼠血液注射等量3月龄鼠血液注射等量18月龄鼠血液实验现象(注:3月龄鼠为年轻鼠,18月龄鼠为年老鼠)(1)要探究“年轻鼠的血液是否会对年老鼠产生影响”这一问题,应选取_A、B_组作为对照实验。(2)实验方案中的B和C组不能构成对照实验,是因为_有两个变量(或变量不唯一)_。(3)请你根据题意,预测
15、可能出现“返老还童”现象的是_B_组。(4)老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出生就具有的行为,是对生存环境的_适应_。第3课时观察水生生物学生用书B101鱼类大多生活在水中,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特征。下列不是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形态特征的是(D)A鱼体内有侧线B身体呈纺锤形C用鳃呼吸,用鳍游泳D身体背部有脊柱2下列各组生物中,全部生活在水中的是(B)A鲨鱼、对虾、海蜇、蜗牛B河蚌、鲤鱼、海龙、海马C鳗鱼、贻贝、鲐鱼、海鸥D鲍鱼、水螅、鳄鱼、蚯蚓3下列关于水生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藻类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我们平时吃的藕是荷花的茎D黑藻也是一种藻类【解析】 黑藻是单
16、子叶被子植物。4水生植物往往有发达的通气结构,这一现象说明了(C)A环境能制约生物B环境能决定生物的特性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5炎热的夏天,特别是黎明时分,池塘里的鱼会大量浮到水面(即“浮头”),有时鱼群还会大量死亡(即“泛塘”)。这是由于(B)A空气缺氧B水中缺氧C缺乏饵料D池塘缺水6海洋里由浅入深依次生长着绿藻、褐藻、红藻,导致植物这样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A阳光B水C温度D空气7鲸和海豚是水生的哺乳动物,它们的形态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下列不属于适应性变化的是(D)A前肢鳍状,后肢消失B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尾鳍”C体形似鱼,体毛退化D胎生、哺乳,体温恒定8比目鱼、孔鳐的身
17、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的上方,这是为了适应(B)A浅海环境B深海或海底环境C海洋中层环境D海洋上层环境9观察虾的形态结构可知:(1)河虾的体色是_青灰色_,身体分为_头胸部_、_腹部_两部分。河虾的头部额剑上有锯齿,是虾的_防御和攻击_武器。(2)下列属于河虾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的是_ABCDE_(可多选)。A片状的游泳足B扇状的尾C羽毛状的鳃D纤细的腿脚E曲度特别高的眼球F头部有额剑G身体质地透明,有外壳10将青蛙的身体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来。11水生生物的结构一般比陆生生物简单的原因是(A)A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定B水中没有氧气C水中的动物食物单一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2下列关于
18、荷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它没有发达的主根,但在茎节上会长出一些不定根B它的叶伸出水面,能从大气中获得充分的氧气C支持荷花的叶、花、果实挺出水面的结构是它的茎D它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输送13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B)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C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D生物既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影响环境14如图为5种鱼对水温和含盐量的耐受程度,这5种鱼中,只能分布在北极海域、热带湖泊和可在全球水域分布的分别为(D)图112A1、2、3B5、3、4C3、4、2D2、1、515喀纳斯“水怪”是我国几大湖怪中唯一露出过真面目的。经专家论证,喀纳斯“水怪”实际是一种被称为大型哲罗鲑的冷水性鱼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