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_第1页
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_第2页
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_第3页
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_第4页
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第一部分 讲授与训练第二部分 单元小结第三部分 思考与训练第四部分 案例分析第一部分 讲授与训练 第一部分 讲授与训练 第一节 基本生活风险与保障目标 第二节 基本生活保障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 第四节 中国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 第五节 基本生活保障的国际经验 第一节 基本生活风险与保障目标 一、何谓公民基本生活风险 二、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目标 一、何谓公民基本生活风险 (一)基本生活风险的评估 (二)基本生活风险的识别 (一)基本生活风险的评估基本生活风险是指危害公民基本生活并导致贫困事件和损害损失。贫困是因贫致困或

2、因困致贫,针对贫困建立社会救助制度,需要研究贫困内涵,即定性研究;需要研究贫困的程度,即定量研究。那么如何认识贫困?(一)基本生活风险的评估基本生活风险是指危害公民基本生活并导1.“贫”的认同贫是指资源、能力和机会的缺乏,这种缺乏可能导致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缺失,以至于生活陷入困境。导致上述原因:一类为灾害事件另一类是个人或家庭遇到的社会风险。具体成因如下:1.“贫”的认同8 (1)家庭获得生产资料和转移收入的机会少能力低。贫困的成因10 (1)家庭获得生产资料和转移收入的机会少能力低。贫(2)就业机会少。(2)就业机会少。(3)人力资本匮乏,就业能力低下。(3)人力资本匮乏,就业能力低下。

3、(4)抚养负担和赡养负担重。(4)抚养负担和赡养负担重。(5)抗风险能力低,突发事件造成收入下降。(5)抗风险能力低,突发事件造成收入下降。(6)社会地位低。(6)社会地位低。(7)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劣。(7)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劣。2.“困”的评估全球就贫困识别问题已经达成共识 ,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二分法(2)三分法贫困线是指衡量贫困的标准,实施社会救助的起点。具体分类如下2.“困”的评估具体分类如下贫困:是指国民个人的收入无法满足该居民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生活需求的生活状态。按国际惯例,衡量贫困状况的标志是贫困线,或称之为“最低生活保障线”,是测量贫困的工具。贫困的分类 B.相对贫困:建立

4、在将贫困者的生活水平与 其他社会成员的低生活水平对比上的,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的生活状态。A.绝对贫困:指维持生存的最低需求品缺乏贫困:是指国民个人的收入无法满足该居民所能接受的最低标准生活目前国际常用的确定最低生活标准的方法有四种:恩格尔系数;国际贫困标准线;生活形态法;标准预算法。目前国际常用的确定最低生活标准的方法有四种:1、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恩格尔系数(%)生活水平30以下30404050506060以上恩格尔系数(%)生活水平最富裕富裕小康水平温饱型绝对贫困1、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生活水平30以下30404 国际贫困

5、标准法实际上是一种收入比例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活中位收入或平均收入的5060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贫困线,也就是最低生活保障线。2、国际贫困标准法 国际贫困标准法实际上是一种收入比例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生活形态法也称“剥夺形态法”,它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等“生活形态”入手,提出一系列有关贫困家庭生活形态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回答,然后选择出若干“剥夺指标”,再根据这些剥夺指标和被调查者的实际生活状况来确定哪些人属于贫困者。3、生活形态法 生活形态法也称“剥夺形态法”,它首先从人们的生活方式 标准预算法又称市场菜篮法,它首先要求无额定一张生活必需品的清单,内容包括

6、维持社会认定的最起码生活水准的必需品的种类和数量,然后根据市场价格计算拥有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多少现金,以确定的现金金额就是贫困线,也叫最低生活保障线。4、标准预算法 标准预算法又称市场菜篮法,它首先要求无额定一张生活必需最低生活标准的几种建议(1)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建议 在工业国家,最低生活水平大体上应相当于制造业工人平均工资的30%;(2)欧洲经济委员会建议 最低生活标准应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可支配收入的50%(3)美国规定 只要家庭支出中有1/3用于购买食物以果腹,便被视为贫困家庭和贫民,给予社会救助。“贫困线”以此项饮食指出的绝对额乘以3,得出最低收入标准。(4)我国规定 以“最低生活消费实算

7、法”计算出维持社会安定的最起码生活水准的必需品的种类和数量所需要的现金,由此确定的现金金额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的几种建议(1)国际劳工组织专家建议 在工业国3.贫困的识别贫困识别的主要方法:本人申请,经过登记和审核,确认资格实地调查,通过入户调研、居民监督等方法,核实贫困状况技术监测,使用银行卡、医疗卡和社保卡等工具实时监控贫困人口的情况。3.贫困的识别二、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目标 (一)基本生活保障的内涵 (二)补充知识点:社会救助二、公民基本生活保障目标基本生活保障:是指国家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安全(持续在贫困线以上)的社会工程性制度安排 。国家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不陷入贫困的目标,

8、从消灾、济贫到维持基本生活,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补充知识点:社会救助国家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不陷入贫困的目标,从消灾、济贫到维持基本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援助,以维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维护其基本生存权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子系统,目的在于通过救灾济贫和扶贫帮困等措施来缓解最困难的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一)社会救助基本含义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失去最低社会救助的对象 无劳动能力无依无靠又无生活来源的公民。虽有劳动能力、有收入来源,但收入过少,生活水平低于

9、国家法定最低标准的公民。按照造成贫困的原因,可以把社会救助的对象分为以下三类: 因天灾人祸造成一时生活陷入困境的公民。(二)社会救助的对象 无劳动能力无依无靠又无生活来源的公民。虽有现代社会救助还可以按具体的公民群体划分。这种划分对象是(1)儿童救助(2)老人救助(3)残疾人救助(4)失业者救助(5)病人救助(6)患难者救助(7)不幸者救助现代社会救助还可以按具体的公民群体划分。这种划分对象是(1)1、救助范围分为两部分:(1)急难、灾害救助。是暂时的、应急的,被救助者并非都是低收入者。(2)一般性的救助,包括家庭补助、收容安置、伤病医疗补助、失业救助等。(三)社会救助的范围1、救助范围分为两

10、部分:(三)社会救助的范围(四)社会救助的特点1、救助对象的限定性。2、救助目标的低层次性。3、权利、义务的单向性。4、救助资金运动的单向性。5、救助手段的多样性。可分为现金救助与实物救助;临时应急救助与长期固定救助;官方救助与民间救助等等。6、救助程序的法定性。社会救助必须履行一系列的法定程序方能获得社会救助的待遇。(四)社会救助的特点1、救助对象的限定性。第一,社会救助有利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体现社会的公正和文明进步。社会救助的功能包括救济和救灾,对于社会上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者,给予适当的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而对于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人们来说,通过社会救助,能帮助他们度过生

11、活难关,解决生活的困难,使其能过上健康的、稳定的生活。同时,通过社会救助支出,可以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五)社会救助的作用及现代意义第一,社会救助有利于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体现社会的公第二,社会救助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活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第三,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贫困是大多数社会动乱的根源.帮助处境困难的社会成员减轻他们的苦难程度,乃至使他们脱离贫困,能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为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现代社会救助制度已经从传统的消极救助发展到积极的救助,促使贫困者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同时,社会救助为劳动力的生存的再生产创造必要的条

12、件和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第二,社会救助有利于安定人民的生活第三,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第四,社会救助能有效弥补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社会救助能为没有被纳入社会保险范围,而生活水平又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的社会成员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弥补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达到维护社会安定的目的。第五,建立社会救助制度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灾害救助、贫困救助和紧急救助等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资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美德也得到传播和发扬,这有利于全社会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更多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第四,社会救助能有效弥补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

13、社会救助能为没有第二节 基本生活保障的基本理论 一、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二、消除贫困的理论创新 三、消除贫困的对策 第二节 基本生活保障的基本理论一、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贫困表现出来的失学,疾病,自杀,抢劫,死亡等现象从以下方面危机社会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关系阻碍社会发展一、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贫困表现出来的失学,疾病,自杀,抢劫,二、消除贫困的理论创新(1)阿马蒂亚森的贫困指数和福利指数理论是消除贫困的理论创新。(2)美国迈克尔谢若登在研究穷人资产状况时发现,领取福利金以前的资产审查抑制了“福利穷人”发展资产的积极性。二、消除贫困的理论创新(1)阿马蒂亚森的贫困指数和福利指数三、消除贫困的

14、对策社会保障的初级目标是消除贫困,社会救助是实现这个目标的主要制度安排。社会救助政策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统计,产业结构,就业率和社会文化密切相关,是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加强社会救助领域的公共治理。2建立救助与激励相结合的社会救助计划1通过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方式来消除贫困三、消除贫困的对策社会保障的初级目标是消除贫困,社会救助是实第三节 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 一、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 二、申请社会救助的具体流程 第三节 基本生活保障的制度安排瞄准救助目标制度安排的设计救助制度建立筹资机制管理救助计划评估救助政策瞄准救助目标制度安排的设计救助制度建立筹资机制

15、管理救助计划评瞄准救助目标根据本国国情制确定国家贫困标准和瞄准方法,在此基础上锁定救助目标。通常是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目标人群。筹集资金的原则是建立公共基金,其资金来源包括中央政府预算、地方政府预算、强制缴费和社会捐助。建立筹资机制瞄准救助目标根据本国国情制确定国家贫困标准和瞄准方法,在此基社会就准绩效评估指标是指用来反映和衡量政府社会救助绩效水平的定义和具体指标,具有反映、评价、监督和矫正功能。评估救助政策包括A2级指标人口贫困率贫困人口救助率弱势群体法律援助率弱势群体医疗救助率灾害救助率社会就准绩效评估指标是指用来反映和衡量政府社会救助绩效水平的二、申请社会救助的流程二、申请社会救助的流程

16、第四节 中国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一、中国社会救助的制度框架 二、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中国社会救助的制度框架1济贫型社会救助(1949-1978年)2低保型社会救助(1978年以后)社会救助体系 雏形赈灾救济五保供养三无救济临时救助低保型社会救助体系国家赈灾救济农村五保网络供养城市居民最低保障计生家庭补贴收容等临时救助(一)中国社会救助的制度框架1济贫型社会救助(1949-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

17、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设了以乡镇为平台(整合资源、提高效能、一站式服务)的,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综合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灾害救助贫困救助扶贫救助失业救助特殊救助社会救济医疗救济以工代赈其它救助定期救助临时救助其它救助孤老救助孤儿救助残疾人救助难民救助其它救助现灾害救助贫困救助扶贫救助失业救助特殊救助社会救济医疗救济以 二、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救助体系1.救灾2.农村扶贫3.农村“五保”供养制度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

18、保障5.中国慈善事业6.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二、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社会救481.救灾(1)自然灾害类型: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貌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501.救灾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统计局、林业局、地震局、气象局、保监会、海洋局、总参谋部、总政治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国铁路总公司等部门对2014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4年,各类自然灾害共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98.3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45万间造成全国24353.7万人次受灾,1583人死亡,235人失踪,60

19、1.7房屋倒塌,354.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4890.7千公顷,其中绝收3090.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373.8亿元。综合来看,2014年全国灾情总体偏轻。与2013年相比,全部灾情指标均不同程度减少,其中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损房屋数量偏少5成以上;与20002013年均值相比,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偏少8成左右。近日,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对象:灾区及其灾民内容:广义和狭义的救灾(2)救灾的对象与内容对象:灾区及其灾民(2)救灾的对象与内容(1)扶贫的对象: 三无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和因病、灾、缺少劳动能力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

20、对象2.农村扶贫 (1)扶贫的对象: 2.农村扶贫 (2)救助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救助式扶贫 “输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 “造血式扶贫”。(2)救助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五保”一词,最早是在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提出的,当时是指保证吃、穿、烧柴、住、安葬五个方面。目前“五保”指的是: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此外,对孤儿还有保教育的内容。3.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五保”一词,最早是在1956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保障对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镇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

21、物质帮助的权利。(2)经办机构(3)资金来源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所需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项目,专项管理、专款专用。(4)保障标准如下表4.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保障对象36个中心城市低保标准一览表(2012年12月)城市低保标准城市低保标准北京520广州530天津520南宁360石家庄400海口390太原360重庆330呼和浩特430成都330沈阳440贵阳380长春375昆明370哈尔滨410拉萨400上海570西安430南京540兰州354杭州525西宁313合肥360银川265福州420乌鲁木齐311南昌380大连480济南450青岛480郑州

22、380宁波525武汉518深圳510长沙400厦门41536个中心城市低保标准一览表(2012年12月)城市低保城市低保基本情况一览表(2013年2月) 统计时间:2013年3月 地区 非农人口数 低保对象数 低保对象占非农人口比例 1-2月资金支出 低保标准 补助水平 单位 人 人 % 万元 元/人、月 元/人、月 合计 470585840 21278718 4.5% 985457.2 330 231 北京市 10165566 108160 1.1% 10721.8 520 495 天津市 6152565 167172 2.7% 12775.5 520 382 河北省 23436841 76

23、3711 3.3% 32947.3 335 214 山西省 11624385 886045 7.6% 37063.9 308 209 内蒙古自治区 10061660 816341 8.1% 46134.6 408 284 辽宁省 21769924 1047860 4.8% 50640.8 367 241 吉林省 12996959 863554 6.6% 44018.6 291 252 黑龙江省 18590546 1523043 8.2% 74106.4 324 243 上海市 12677572 221517 1.7% 20035.4 570 451 江苏省 40646946 368818 0.

24、9% 19333.6 434 262 浙江省 15018831 77211 0.5% 4875.4 463 315 城市低保基本情况一览表(2013年2月) 统计时间:2013安徽省 15767488 816711 5.2% 40207.0 339 246 福建省 12078339 166302 1.4% 7583.2 324 226 江西省 12726331 979516 7.7% 47932.8 346 245 山东省 39448864 528115 1.3% 25045.5 364 237 河南省 24118384 1339119 5.6% 49786.3 272 186 湖北省 212

25、76767 1291015 6.1% 52034.7 335 201 湖南省 15935510 1451399 9.1% 66920.6 305 230 广东省 45056790 361478 0.8% 14840.8 314 205 广西壮族自治区 10324902 504576 4.9% 21517.0 270 213 海南省 3461335 155584 4.5% 6953.9 316 224 重庆市 12776415 516583 4.0% 26045.6 326 252 四川省 24627120 1853387 7.5% 74148.0 277 200 贵州省 6872567 530

26、490 7.7% 23926.1 308 226 云南省 7564766 940853 12.4% 38499.7 284 203 西藏自治区 524310 47690 9.1% 2649.1 400 278 陕西省 13905853 745716 5.4% 37527.1 363 252 甘肃省 7145770 880483 12.3% 38306.0 251 217 青海省 1864078 229943 12.3% 9507.8 311 207 宁夏回族自治区 2532460 176433 7.0% 4824.7 253 13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9435996 919893 9.7% 4

27、4548.0 261 242 安徽省 15767488 816711 5.2% 40207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难题关于家庭经济调查关于隐形收入或隐形就业关于“张榜公布”关于低保制度“不利用”的问题关于对“有越轨行为人员”进行救助的问题关于制度执行中的资源问题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难题我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5中国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是在政府的倡导或帮助、扶持下,由民间的团体和个人自愿组织与开展活动的、对社会中遇到灾难或不幸的人,不求回报地实施救助的一种无私的支持与奉献的事业。慈善事业实

28、质上也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5中国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对于中国公益事业现状,特别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最为重要的基本问题就是,当代中国,究竟有多少的慈善公益空间?我们看三组数据。年度慈善捐赠总额。2009年中国慈善捐赠已经达到509亿元,占当年30多万亿元GDP的 0.17%,占中国财政收入6800亿元的比例,不到5%。比较一下,美国2008年的捐款3000亿美元,占当年14万亿美元GDP的2%左右,占美国财政收入3万亿美元的10%。要达到美国的水平,中国年度捐赠额应该是6000亿元。慈善组织的数量。2009年,中国的基金会为 1843个,美国

29、的慈善组织超过100万个,英国比较活跃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个,加拿大慈善组织也有8万个以上,跟发达国家比较,中国慈善组织的数量还很不够。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2009年,中国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不到两万,而美国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则超过900万,英国亦有60 万从业人员。 对于中国公益事业现状,特别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2011年12月29日中国将采取五措施确保落实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一是加强社区服务法规制度建设。修订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地方配套法规二是加大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多渠道筹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三是完善社区服务扶持政策。指导各地将社

30、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四是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五是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与宣传。6社区服务体系建设2011年12月29日中国将采取五措施确保落实社区服务体系建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课件 第五节 基本生活保障的国际经验 一、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特征 二、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反思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的应有特征 和发展取向 一、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特征 (1)社会救助历来是应对贫困和失业问题的重要制度安排和社会政策(2)采取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不同的社会救助管理模式(3)注重社会救助的实施与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相结合(4

31、)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面临各自的问题和挑战工具测量型的社会救助模式中测量方法论和技术问题。社会救助与劳动力积极性。 社会救助与缓解贫困。一、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特征 (1)社会救助历来是应对贫困二、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反思1.特定的历史前提和经济社会转型是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成本低,绩效大3.具有社会转型期社会救助制度的特征第一,过多的或者是单纯的地方分权制的社会救助管理模式影响中国社会救助的效率和贫困缓解功能的实现。第二,现行的社会救助体制下的救助对象流动性差造成救助效率降低。二、对转型期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发展的反思1.特定的历史前提和经第三,社会救助的健康发展凸显

32、社会环境改善的重要性。 从中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和发展的历程看,中国模式的社会救助制度的健康发展必须实现社会救助外部环境的较大改善。其一是社会救助与劳动力市场条件。其二是社会救助与法制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第三,社会救助的健康发展凸显社会环境改善的重要性。1.未来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应当更加重视社会救助制度的流动性和效率的提升2. 加强社会救助的法制建设,提高社会救助的科学性和政策执行的透明性都有赖于社会救助的法制建设3.注重实现公平要注重全民性。要注重科学性。三、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模式的应有特征和发展取向1.未来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应当更加重视社会救助制度的流动性和效4.社会救助制度的成功与否根本的在

33、于社会救助能否有效地发挥其在贫困缓解中的作用。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应当具有以下的功能特质。第一,强调保障性,坚持走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救助发展模式。第二,注重发展性,把贫困家庭的儿童和就学青少年的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不仅要保障贫困家庭的生存需要,更要关注和解决贫困家庭孩子的发展.4.社会救助制度的成功与否根本的在于社会救助能否有效地发挥其第二部分 单元小结 本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社会救助的基本理论、制度安排、中国的社会救助体系以及社会救助的国际经验。 通过本章的学习,需要掌握社会救助的对象、内容、目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基本理论。 第二部分 单元小结 本章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社会救助的第三部分 思考与训练一、名词解释1.贫困 2.社会救助 3.五保二、简答题1. “贫困”的内涵及如何制定评估标准?2.济贫性救助和现代综合救助体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为什说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底线?三、论述题 为什么“贫困”的内涵是资源、能力和机会的缺失,并由此决定救助的内容和体系?第三部分 思考与训练一、名词解释第四部分 案例分析材料: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