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新甸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15分)母亲的中药铺甘典江(1)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2)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3)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
2、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4)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毛主席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
3、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5)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年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6)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
4、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7)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颜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8)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
5、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9)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担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
6、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16. 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分)17. 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18. 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1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写作意图,多从上下文的联系以及作品的主题来考虑答案。答案示例:“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17.解析:赏析散文的画线句子,多从一下几个角度考虑:修辞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常见表达技巧
7、的运用;句子多重内涵的探讨;划线句子与上下文的关联。答案示例: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18.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上的技巧以及句子的多重内涵。答案示例: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呼应标题,深化题旨。略2.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9分,每小题3分)从乐器的角度看,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关键
8、是,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就像问上等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有的,直接、正面的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的,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在其名篇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即便是专业琵琶界,有谁真听到过珍珠落在玉盘里的声音呢?再说,就算有人真听到过,多半也会失望的,因为“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三个要点:颗粒状的发音形态,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
9、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也正因为如此,所以越接近正圆体的珠就越珍贵,称为“走盘珠”,其可贵即在浑圆与饱满。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其实珠也是一种美石珍珠贝的“结石”,它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在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
10、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
11、,是琵琶。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但由于这五条标准由来已久,可见它们是针对“丝弦琵琶”而言的,因为“钢弦琵琶”只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40多年的事。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
12、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能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1下面对“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的原因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A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B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C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D人们把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2 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
13、字标准”的长处。B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C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局限。3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l 参考答案:1D“味觉对象转移到琵琶声上”为无中生有l 2D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第四段中
14、“五条标准过了头”“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是有裨益的”等信息可以作答。3 C【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C项强加因果,“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是“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的标准,文中是借以说明“五字标准”“难以使人认可”。【解析】略3.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红墙在望徐平鸟印路像个深沉的老人,衰老又深邃。五月的梧桐枝繁叶茂,即便一路蛇头灯朗照,癍斑点点逢漏而下的青光也只是愈发显示出鸟印路的暧昧莫测。最近几个小夜班下来,一踏进鸟印路,我就隐约感到似乎有人在跟踪。说是跟踪者,他又不太遵从鬼鬼祟祟的规则,有时甚至同我并肩同行,到鸟印
15、路拐角红墙外,他必然悄然离去,但那已经快到家了。这天的小夜班下班时,竞下了场雷电交加的大暴雨,后来雨倒是小了,但渐淅沥沥仍不见住。11点零5分的特快正轰然而来,气势磅礴地冲过铁轨,青灰色的车头灯钢柱似地射向前方。我还琢磨那奇怪的跟踪者是否亦如这特快列车属于过去时间,岂料,那火车尾巴一过,就见那怪异的跟踪者赫然兀立霏徽的雨幕中。他什么雨具都没带,浑身黑湿,看那模样仿佛在坚定地企望什么。我举步跨过铁轨。今天的蛇头灯同样无法洞穿这深幽的鸟印路,而在层层梧桐叶上不断叠加滚落的扑嗒扑嗒雨水声,更使鸟印路充满无边无际的烦恼。举止古怪的跟踪者尾随我而来,距我两步半。惶恐之余,我又满腔怒火。这算什么名堂,一想
16、到我自然而然要去琢磨这个谜,我就有气急败坏的被捉弄感。红墙终于隐约可见了。我突然勇气陡增我猛地收腿站住了。他猝不及防,惊愕着也站住了。“到底为什么?!”他张口结舌,只是死死地看着我。我也盯着他。反正红墙在望,赛跑起来,他的暴发力有我好吗?近距离地审视,他老了,脸上沧桑纵横,眼睛更是很老很老了。他无言地笑了,笑得有些羞怯还有点内疚,令人诧异着怦然心动。他在掏左胸口袋。“你来。”说着他走向前方一盏灯。迟疑着,我还是挪了步。我走得步步惊心。四周已然是安眠的世界,我还是感受到那非同寻常的诱惑。他放下一个小竹篮。打开一个夹证件的皮夹子,然后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彩照。我站在他面前。他看看我,又看看照片,然后
17、,盯着我的脸把照片交到我手中。“我女儿。”他的脸色在急骤变白。照片在灯光下变了色,可是颜色的变化不能改变照片中的一个女孩的清秀可人。这肯定是个爱幻想的乖女孩,但她充满忧伤。跟踪者猛地抽回照片。“你和她长得一模一样,”他不容置疑地瞪着我,精光四射的眼光专横极了。我有些茫然。我想要是反对,他真会扑上来掐死我。然而,他又温和慈祥地笑了:“你看,她这头发还是我扎的”他热情地指点照片。我看他神经紧张。自从提到他女儿后,他的表情瞬息万变,像个偏执狂。“现在她在哪里?”我想离去了。他停了片刻,呢喃低语道:“死了。”我吓了一跳。跟踪者已是黯然神伤我想快快离去,又到底不忍撇下这深夜的伤心。他闭目摇摇头,额上的几
18、缕湿发正一滴滴往脸上淌水。他仰脸承受着,一动不动。我不知说什么好,只好陪他站在雨中,我用伞遮住那雨泪交流的脸。长长的静默里,我们谁也不说话。“怕黑,”他仍不睁眼,“她从小怕黑,像这么暗的路,她一个人是怎么也不敢走的,我必须陪她一起走”他把我当成他女儿了,哪怕今天大雨如注,他也要守候在这儿以陪伴他怕黑的女儿。“你女儿一定很爱你”“不对!”他绝望地低吼,说话连珠炮似的快,“她讨厌我,可是我改了,我不再喝酒了。你闻闻我一点酒气也没有。从她死后,我四个月都没喝一滴酒,她还以为我还酗酒呢她还以为!”老人愤然泪下,凄苦至极。“你身上一点酒气也没有,真的。我知道你戒酒很久了。”我说。我必须走了,毕竟太晚了。
19、老人却拦住我。从小篮里提出一小串粽子。“明天是端午,我记得很清楚,就是二十一岁生日到了。你很喜欢吃粽子。你很喜欢!”他执拗地把粽子塞在我手中。“是我才学包的,很紧每个一种馅儿。”他走了。仍是烟雨霏微。迷蒙的雨幕中,老人踽踽独行远去。回望那红墙,正异常鲜艳,令人欣慰安然。 (节选自小小说选刊十五年获奖作品精选)19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4分)20简要赏折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1)惶恐之余,我又满腔怒火。这算什么名堂嘛。一想到我自然而然要去琢磨这个谜,我就有气急败坏的被捉弄感。(2)他闭目摇摇头,额上的几缕湿发正一滴滴往脸上淌水。他仰脸承受着,一动不动。2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
20、老人”的形象特点。(4分)22“红墙在望”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19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突出了鸟印路幽暗、深邃的特点;为小说营造了一种朦胧、神秘的氛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20.(1)运用心理描写,(1分)细腻地表现了我被跟踪时的惶恐与恼怒。(1分)(2)运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1分)通过“闭目”“摇头”“仰脸”等细节,表现出其失去女儿的痛苦。(1分)(意思对即可)21年老沧桑;内心凄苦(悔恨内疚);温和慈祥;充满爱心。(4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22指“我”即将到家,给人安全和欣慰;指老人看到“我
21、”,如同看到女儿,得到慰藉;蕴含着作者对温暖的渴望,对亲情的颂扬。(6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张既字德容,冯翊高陵人也。太祖为司空,辟,末至。魏国既建,出为雍州刺史。从征张鲁,别从散关入讨叛氐,收其麦以给军食。鲁降,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是时,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陇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动,拢扰不安,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体课,使治屋宅,作水碓,民。遂安。文帝即王位,初置凉州,以安定太守邹岐为刺史。张掖张进执郡守举兵拒岐,黄华、麴演各逯故太守,举兵以应之。既进兵为护羌校尉苏则声势,故则得以有功。凉州卢水胡
22、伊健妓妾、治元多等反,河西大扰。帝忧之,乃召邹岐,以既代之。遣护军夏侯儒、将军费曜等继其后。既至金城,欲渡河,诸将守以为“兵少道险,未可深入声等锋还士奔 戴余同乃送入”。既曰:“今武威危急,赴之宜速。”遂渡河。贼七千余骑逆拒军于鹯阴口,既扬声军由鹯阴,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胡以为神,引还显美。既已据武威,曜乃至,儒等犹未达。既劳赐将士,欲进军击胡。诸将皆曰:“士卒疲倦,虏众气锐,难与争锋。”既日:“今军无见粮,当因敌为资。若虏见兵合,退依深山,追之则道险穷饿,兵还则出侯寇抄。如此,兵不得解。”遂前军显美。胡骑数千,因大风欲放火烧营,将士皆恐。既夜藏精卒三千人为伏,使参军成公英督千余骑挑战,敕使阳
23、退。胡果争奔之,因发伏截其后,首尾进击,大破之。酒泉苏衡反,与羌豪邻戴及丁令胡万余骑攻边县。既与夏侯儒击破之,衡及邻戴等皆降。遂上豌请与儒治左城,筑鄣塞,置烽候、邸阁以备胡。西羌恐,率众二万余落降。其后西平麴光等杀其郡守,诸将欲击之,既日:“唯光等造反,郡人未必悉同。若便以军临之,吏民羌胡必谓国家不别是非,更使皆相持著,此为虎傅翼也。”乃檄告渝诸羌:为光等所诖误者原之;能斩贼帅送首者当加封赏。于是光部党斩送光首,其余成安堵如故。既临:州十余年,政惠著闻。黄初四年薨。 (选自三国志卷十五)【注】水碓(dud:古代用水力舂米的设备。诖(gu):欺。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掖
24、张进执郡守举兵拒岐 拒:抵御。B乃潜由且次出至武威 潜:潜伏。C敕使阳退 阳:假装。D郡人未必悉同悉:全,都。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张既采取的巩固边防的措施的一项是 既说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既假三郡人为将吏者休课,使治屋宅,作水碓 黄华、鞠演各逐放大守,举兵以应之 因大风欲放火烧营,将士皆恐 遂上疏请与儒治左城,筑鄣塞,置烽候、邸阁以备胡 乃檄告渝诸羌:为光等所诖误者原之 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既在太祖做司空的时候,曾征召他做官,但他没有去。魏国建立后,去征讨张鲁,太祖移民充实河北地区,人民恐惧骚动,扰攘不安,张既采取措施,给予安
25、抚,民心安定。B当时,由于凉州、卢水一带的羌族部落纷纷反叛,致使河西一带遭到严重骚扰,文帝十分担忧。于是便召来邹岐替代张既的现有职务,而让张既专门统军平定叛乱。C酒泉郡的苏衡谋反,同时串通羌族的豪强邻戴等少数民族一万多人马攻打边境各县,张既同夏侯儒带领军队前往迎击,大败敌人,致使苏衡、邻戴等头目投降。D张既在少数民族聚居且没有完全归化、动乱频仍的地方任职二十多年,其间他因地制宜实施了许多好的政策,效果显著,影响广泛。黄初四年去世。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 (1)既进兵为护羌校尉苏则声势,故则得以有功。 译文:_(2)今军无见粮,当因敌为资。译文:_(3)更使皆相持著,
26、此为虎傅翼也。 译文:_参考答案:8B【解析】应释为“偷偷地,悄悄地”。9C【解析】第句是说劝说曹操将汉中的几万户人家移民充实长安及三辅,长安及三辅不属于边境;第句是说别人造反,属于破坏边防安定;第句是胡人的军事行为。10B【解析】错在“召来邹岐替代张既的现有职务,而让张既专门统军平定叛乱”的表述,根据原文,文帝是让张既取代邹岐,担任凉州刺史职务。11(1)张既统兵进发,为护羌校尉苏则的部队壮大声势,所以苏则能够借此立功。(2)现在军中没有现成的粮草供应,应当依靠敌人的粮草来供自己使用。(3)从而会让他们进一步联合起来与国家坚决对抗,这就像是为老虎插上了翅膀。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
27、。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善骑射。 皇祐中,广源州蛮侬智高反,陷邕州,又破沿江九州,围广州,岭外骚动。杨畋等安抚经制蛮事,师久无功。又命孙沔.余靖为安抚使讨贼,仁宗犹以为忧。青上表请行,翌日入对,自言:“臣起行伍,非战伐无以报国。愿得蕃落骑数百,益以禁兵,羁贼首致阙下。”帝壮其言,遂除宣徽南院使.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置酒垂拱殿以遣之。时智高还据邕州,青合孙沔.余靖兵次宾州。先是,蒋偕.张忠皆轻敌败死,军声大沮。青戒诸将毋妄与贼斗,听吾所为。广西钤辖陈曙乘青未至,辄以步卒八千犯贼,溃于昆仑关,殿直袁用等皆遁。青曰:“令之不齐,兵所以败。”晨会诸将堂上,揖曙起,并召用等三十人,按以败
28、亡状,驱出军门斩之。沔.靖相顾愕眙,诸将股栗。 已而顿甲,令军中休十日。明日乃整军骑,一昼夜绝昆仑关,出归仁铺为阵。贼既失险,悉出逆战。前锋孙节搏贼死山下,贼气锐甚,沔等惧失色。青执白旗麾骑兵,纵左右翼,出贼不意,大败之,追奔五十里,斩首数千级,其党黄师宓.侬建中智中及伪官属死者五十七人,生擒贼五百余人,智高夜纵火烧城遁去。时贼尸有衣金龙衣者,众谓智高已死,欲以上闻。青曰:“安知非诈邪?宁失智高,不敢诬朝廷以贪功也。”初,青之至邕也,会瘴雾昏塞,或谓贼毒水上流,土饮者多死,青殊忧之。一夕,有泉涌砦下,汲之甘,众遂以济。 还至京师,帝嘉其功,拜枢密使,赐第敦教坊,优进诸子官秩。初,青既行,帝每忧
29、之曰:“青有威名,贼当畏其来。左右使令,非青亲信者不可;虽饮食卧起,皆宜防窃发。”乃驰使戒之。及闻青已破贼,顾宰相曰:“速议赏,缓则不足以劝矣。”始,交阯愿出兵助讨智高,余靖言其可信,具万人粮于邕.钦待之。诏以缗钱三万赐交址为兵费,许贼平厚赏之。青既至,檄余靖无通使假兵,即上奏曰:“李德政声言将步兵五万.骑一千赴援,非其情实。且假兵于外以除内寇,非我利也。以一智高而横蹂二广,力不能讨,乃假兵蛮夷,蛮夷贪得忘义,因而启乱,何以御之?请罢交阯助兵。”从之。贼平,人服其有远略。 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命取青画像入禁中,御制祭文,遣使
30、赍中牢祠其家。(节选自宋史狄青传)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合孙沔.余靖兵次宾州 次:驻扎 B.众遂以济 济:渡河 C.缓则不足以劝矣 劝:勉励D.遣使赍中牢 赍:携带3.下列各句中,不是表现狄青“深沈有智略”的一项是(3分)A.青戒诸将毋妄与贼斗,听吾所为。B.安知非诈邪?宁失智高,不敢诬朝廷以贪功也。C.虽饮食卧起,皆宜防窃发。D.且假兵于外以除内寇,非我利也。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或谓贼毒水上流,土饮者多死,青殊忧之。(5分)(2)蛮夷贪得忘义,因而启乱,何以御之?(4分)参考答案:2.B(帮助,这里引申为度过难关) 3.C(这是皇
31、帝的担忧)4.(9分)(1)有人说贼兵的毒水从上游流下来,喝这水的当地人大多死了,狄青很担心这件事。(或.上.土饮者.殊各1分,句意1分)(考点:实词.虚词.定语后置)(2)蛮夷贪心利益忘记道义,(如果)因此引起战乱,(我们)拿什么来抵御他们呢?(贪得忘义.因.何以各1分,句意1分)(考点:实词.虚词.宾语前置)6. 参考答案:9.B(A过:拜访。C坐:坐着,引申为不费心、不劳神。D谅:体谅)10.C(C都是表示修饰。A用/因为。B那些/他们。 D动词,给/介词,跟)11.B(这两件事与主人的关爱无关,是仆人自己的事情。冬仆迷路,是主人碰见之后随口叫了仆人一声,很难说体现关爱。冬仆推门,只是仆
32、人的笨拙引人发笑,不能算关爱。因为主人见仆人没有喝到酒,就多次给仆人酒,并且量还增加了,有关爱意味。主人见仆人没有行冠礼,就给他钱买帽,并准备为其行冠礼,最能体现关爱)12.A(冬仆并不是回答不上自己的姓名,而是不知道那些跟他一起嬉游的诸门隶的姓名)13.(1)乌贼鱼(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吐出墨色一样的汁液来隐藏自己,这却成为了招来杀身之祸的原因,(玩弄)技巧又有什么作用呢? (2)他年轻时在大哥宗道家做事。在大哥想再娶而给续娶之妻家下聘礼的时候,就叫他到城里去买饼。 (3)主人体谅他们没有其他(谋生办法),(便)根据他们的人口而给他们粮食,唯恐他们失去立身之地。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
33、题)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都要满足老百姓最基本的愿望-有园上、离家近、上得起,但目前两者在经营理念上却存在着较大差距。B. 许多人的办公桌椅高度存在问题,久坐会产生疲劳感, 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先把办公桌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再调整座椅的高度。C. 春节前记者走进某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看到护士们忙碌不停,而病人中婴幼儿及老年人居多。护士反映,近一个月以来儿童烧烫伤是主要就医人群。D. 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指出,为了应对收入差距扩大,发达国家传统的办法是实施再分配和构筑社会安全网,这样做的缺点是打压了人们的干劲。参考
34、答案:试题分析:B中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是“高度”,后几句的主语是“人”。C.搭配不当,应把“儿童烧烫伤”改为“烧烫伤儿童”。D.成分残缺,“应对”后缺少宾语中心语。8. 把下面的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违背原意。(4分)作家歌德特别欣赏中国文学,他喜欢中国文学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纯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人的道德和情操。 。参考答案:(4分)特别欣赏中国文学,喜欢中国文学所展示的山水花鸟和姑娘纯朗的笑声,神往中国迷人的典故、古老的格言,尤为崇尚中国人的道德和情操的人是作家歌德。略9.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甚至还惹上了官司。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 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伴着落白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相框儿童创意美术课件
- 系班级辩论赛策划方案
- 监理工程师教学课件制作
- 基于深度学习的CEM乳腺背景实质强化分类模型的构建及临床应用研究
- 寒露气候与习俗解析
- 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安全护理
- 药物调配过程的安全护理
- 合肥一中高一数学试卷
- 市政工程课件内容概览
- 工程项目课件
- 2024年安徽省濉溪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医务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浙江省宁海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考试题带答案分析
-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岳池、华蓥)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脑卒中的饮食护理课件
- 盾构安全培训课件模板
- 2025年多重耐药菌培训知识试题及答案
- 食管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球轴承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牙科氧化锆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各行业职业表格统计版(含数字职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