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高二环境保护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1虽然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但是还存在着资源的相对短缺。我国资源的相对短缺不表现在(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B经济发展的需求C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的落后 D深刻的环境危机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23题:2围绕秸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3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
2、 A甲 B丙 C乙 D丁读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下列45题:4以水资源为例,图中所示发展中国家( ) A技术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 B用单位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小,最终对环境的影响也小 C人口过多,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 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5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发达国家( ) 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 B由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小 C使用单位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环境总的影响小 D人口数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右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
3、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兴修水利 C战争破坏 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7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下图),据此回答810题:8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l% B20% C19% D21%9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10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退耕还林
4、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月23日为“国际湿地日”。据此回答1112题:1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 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12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
5、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做下面1314题:2004年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国 家人均生态足迹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国 家人均生态足迹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新加坡690168冰岛74217143比利时501238新西兰76204128美 国1036736秘鲁167761英 国521735澳大利亚9014050日 本4309-34巴西31673613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A0.4 B0.4 C2.0 D2.014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亦字
6、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口下留情救绿荫!”据此回答1516题:1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进行国际合作 B实施清洁生产 C选购绿色产品 D公众认识和参与16做到既能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方法是 ( ) A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 B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
7、,如电烤C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 D坚决予以取缔读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式和危急区分布图,回答1718题。17图示甲区域生态环境危急的主要表现是( )A酸雨严重 B植被破坏严重C水污染严重 D大气污染严重18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区域环境问题改善的是( ) 调整工业结构 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实施清洁生产 压缩经济规模 绿化美化城市发展科技A B C D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据此回答1920题:19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 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
8、率来实现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0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 B涵养水源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 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2001年8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把“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匾郑重地交到广西贵港市市长手中,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正式启动,也预示着中国开始探寻2l世纪的绿色工业文明之路。据此回答2123题:21
9、广西“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B大面积肥沃黑土分布 C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D地处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22生态工业园区的各类工业的配置,主要考虑的工业布局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环境因素C生产协作 D交通运输23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 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 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 BC D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
10、此回答2425题:24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25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演练与思维拓展(本题共3小题 ,共计50分)26(19分)阅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问题:(1)填内容:建筑材料 燃料 农田 水土流失 文明衰落(2)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 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
11、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 一旦森林被砍伐,_就不可避免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4)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的恶化。27(16分)读右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2)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3)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 _。(4)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_ _;治理的措施是_。28(15分)阅读下列资
12、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选择填空)。青海湖 稻田 黄河 水库 海洋A BC D(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等。(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
13、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4)相对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的湿地较少,主要原因是 。(5)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 的生态功能。29.近几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我国的部分海域中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据报道:1999年7月2日、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歧口附近及天津海域均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而2003年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均出现更大面积的赤潮。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的现象,常使海水变红色、褐色。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
14、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硅藻,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细菌等。从生物学原理上分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会对其他海洋生物产生哪些不良影响?(2)从以下方面分析赤潮发生的原因:气候条件: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环境因素:(3)如何防治赤潮?30.某中学自20世纪60年代建校以来,校园内就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活水河,与河相连的还有一个池塘。池塘河水清澈,碧水涟漪。每到春夏,菱藕满塘,荷叶亭亭玉立,荷花艳丽,青蛙呜叫,四大家鱼穿梭水体,池塘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之中。池塘不仅是师生晨读、晨练的好去处,也是师生了解研究池塘生态系统的理想之所。1995年,学校兴建一
15、所水冲式厕所,粪便未经发酵直接流入了河塘。现在,河水浑浊、发臭,鱼类死亡,就连生命力很强的乌鳢也难逃灭顶之灾。据此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 学校河塘属于什么性质的污染? 其原理是什么?(2) 如何治理污染的河塘?(3) 学校加强环保建设,其意义是什么?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器械和各种便携设备日益普及,电池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其使用量亦随之大幅度上升。电池在制造过程中耗用了大量的金属,Zn,Mn,Cu,Pb,Cd,Hg,Ni等。电池用完后,其大多数成分仍以各种形式保留在电池中,如果把废电池当作垃圾丢弃,一方面,其中的Hg,Pb,Cd等金属都
16、是环境保护所严格限制的物质,泄漏到环境中,污染水体和土壤等。如:一节1号电池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永远失去利用价值,一粒扣式电池可污染6万立方米水,并通过饮用水、食物链等,进入人体,过多的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镉则会使骨质疏松,并造成骨骼变形、骨痛,并引起肝和肾受损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这些有用的金属资源就被白白浪费了。由于资源紧张和治理环境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对废电池的回收利用予以高度的重视,废电池的管理刻不容缓,如何使废电池资源化和无害化已迫在眉睫。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回收废电池,在商场、居民区、学校等处设立废
17、电池回收箱,已初见成效,但尚属起步。国家环保总局曾委托清华大学调查国内废电池的产量、流向及种类,为制定有关政策做准备。在发达国家,废旧电池被列为危险有毒废物,必须单独投放和回收处理,绝不能随便丢弃在自然界中。在德国,废旧电池可以送到每个卖电池的商店,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1) 电池污染物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入人体?会产生什么后果?(2) 你认为应如何防治电池污染?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DDCCDDBC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
18、CBADBBCDC题号2122232425答案ACCDB二、综合演练与思维拓展(本题共3小题 ,共计50分)26(19分)(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为(顺序可调换)(10分)(2) 100(2分)(3)水土流失(2分) 流水侵蚀(2分) (4)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3分)27(16分)(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2分) “三北”防护林(2分)(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3分)(3)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空气湿度大,易形成酸雨(4分)(4)黄土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3分) 植树种草(2分)28(15分)(1)C(3
19、分) (2)围湖造田(3分) 泥沙淤积 (3分) (3)D(3分) (4)深居内陆,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较少(3分) (5)消除污染、净化水质(3分)29. 1产生的不良影响有:赤潮生物释放毒素,引起鱼、虾等生物死亡,或毒素沉积在海产品内使人食用后中毒。有些赤潮生物能分泌黏液,妨碍海洋生物的滤食和呼吸,重者会窒息死亡。赤潮生物大量消耗氧气,造成水体溶解氧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大面积的赤潮挡住阳光,影响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破坏食物链。2赤潮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气候条件:春夏温暖季节,水温较高,海流缓慢,易发生赤潮。生物因素:赤潮生物甲藻、硅藻大量繁殖。化学因素:海水中的营养盐(主要是N、P)以及一些微量元素、有机物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代谢,这些化学因素是赤潮生物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因素:由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农业生产施用化肥,灌溉、冲刷出来的废水中含有N和P,通常工业废水中都含有有机物、营养盐。这些废水未经处理,源源不断流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便使海洋中N和P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起来,所以环境污染造成的海洋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根本原因。3预防赤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二中2025年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二中、临川二中实验学校2025年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乙苯脱氢催化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四川省攀枝花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第二次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荆州市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阶段评价(三)(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含答案)人教版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卷(含答案)
- 2025届云南省牟定县一中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慢性肾病超声诊断
- 护理应急急救知识培训
- 2025年小型路面保洁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4年湖北省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规划报告
- 职业道德试题及答案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生产异常处理流程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护理法律法规》课件
- 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月培训
- 专题03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压轴题真题分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题型分类高分必刷题(人教版)
- 围墙拆除重建施工方案
- 国开(陕西)2024年秋《社会调查》形考作业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