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1_第1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1_第2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1_第3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1_第4页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部分、基础知识部分(27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遗笑大方.遗笑大方秦晋之好高爵显位痛定思痛B立功赎罪立功赎罪天高地窘汹涌澎湃舞榭歌台C.销声匿迹望洋兴叹分崩离析祸起箫墙D信誓旦旦.信誓旦旦弃甲曳兵沧海桑田庄周梦蝶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卜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止确的一项是(3分)A.白居易在江州为官时很注意采访民意,不管是地方名士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晚清思想史上,康有为的大同书算是一本奇书,展卷一读,康氏对于“净土大同”的思考,可谓天马行空,启人深思,绝非兴之所至的

2、狂想。“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慢击中了都市节奏中的我们,激起了我们对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夙兴夜寐生活的向往之情!考场上,同学们紧张地认真答题,对窗外美丽的风景也无暇顾及,而监考老师更是缄默不语,袖手旁观这群追梦的年轻人。.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评苏东坡后赤壁赋说:“此篇忽鹤忽道士,幻极矣,乃神似南华,非袭其貌也。”其中南华即南华经,指庄子,作者是庄周,为战国时道家学派重要代表,庄子文章想象奇特,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B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

3、孔子的思想。宋儒将之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C.白居易,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在文学上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要以文明道,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领导了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名列“唐宋八大家”之列。D论语中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所说的诗即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到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称诗经,与书、礼、易、春秋并称“五经”。.汉民族古诗文中常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君子的象征。下列诗句不在四君子之列的一项是(3分)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不

4、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下列各项中,最接近余光中青青边愁主旨的一项是(3分)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A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李杜诗篇万口传,而今已觉不新鲜。.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你们扼杀伟大的德国人文科学,把当代最杰出的一些德国科学家从本国驱逐出境,一些著名的德国诗人和作家不是被赶出国境;就是被致死。你们大量地烧毁了一些最著名的德国哲学家的

5、著作,你们荒废了德国的画室,了德国戏剧的光荣,你们德国的历史,从德国文学中删除了其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亨利希海涅和其他名气较小的作家的名字和作品。折腾糟踏伪造折腾糟踏捏造折磨践踏伪造折磨践踏捏造.下列诗句所评三国人物,对应有误的一项是(3分)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曹操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诸葛亮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关羽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赵云.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C.何以伐为D.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生

6、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都有独到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甚至在数学领域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A.B.C.D.二、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013题。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

7、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与诸侯盟。(选自左传彳I公四年)注:包茅:裹成捆的菁茅。茅,菁茅,楚国的特产,用它滤酒。缩酒:渗酒,滤酒。对下列四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虞:忧虑B师进,次于陉次:临时驻扎C.楚

8、子使屈完如师如:往,到去D屈完与诸侯盟盟:订立盟约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以五十步笑百步B昭王南征而不复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C.君其问诸水滨吾其还也D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桓公率领军队打败蔡国后,又前去攻打楚国。楚国派出使者到齐军与其交涉,认为齐国在北方楚国在南方,不应该攻打楚国。B齐国面对楚国使者的质疑,大臣管仲以从前召康公命令先君大公有权征讨五侯九伯,且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周昭王南征未还,给予楚使以答复。C.楚国使者回复管仲的所谓的理由时据理力争非常有力,齐国所率领的

9、诸侯军队不得不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D屈完和齐侯检阅齐国军队时,屈完面对对方军队摆开的阵势表现得不卑不亢,最终说服了齐桓公订立了盟约,表现出了优秀的外交能力。翻译下列句子。(12分)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3分)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3分)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3分)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诉衷情晏殊(宋)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注】这首词写于宋仁宗宝元元年作者四十八岁时,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

10、官已有六年了。这首词开头“了。这首词开头“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两句有何作用?这首词写景状物历来被人称颂,请分析上片的艺术特色。这首词表达了哪些的思想感情?四、名句名篇默写(12 分 )天气欲重阳”两句有何作用? 请分析上片的艺术特色。(4 分 )(3 分 )(3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无边落木萧萧下,(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 无边落木萧萧下,(2),春与秋其代序。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三岁为妇,(杜甫登高)( 屈原离骚)(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虽九死其犹未

11、悔。(8)飞湍瀑流争喧逐,(9) 沦海月明珠有泪,(10)间关莺语花底滑,(11)问君能有几多愁,(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诗经卫风氓)( 屈原离骚)( 李白蜀道难)(李商隐锦瑟)(白居易琵琶行)(李煜虞美人)(12)念去去、千里烟波,(12)念去去、千里烟波,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断指王孙方友余同吾,年幼丧父,投奔陈州东戴集王五魁的梆子戏班学艺。师傅视其品貌、气质、声腔诸条件,令攻小生。同吾倾听师训,刻苦习练,进步甚快,文唱武打皆拔萃于同辈,初演提寇、困禅宇等剧目即崭露头角。青春期变声后,改习豫东调,专攻红脸,搭于宁陵张家戏班。彼从艺间,承名伶“红

12、脸王”的艺术熏陶,造诣日趋升华,常和红脸王之子青脸王同台献艺,以擅演收卢俊义一剧而名震艺坛。青脸王叫张穹,小同吾三岁,彼此兄弟相称,技艺各有千秋,相互媲美。又因兄长甘为小弟当“垫脚石”做武打下手,被伶界传为佳话。在收卢俊义剧中,张穹饰卢俊义手持铛镰,同吾饰张顺手持柳椽,二人对打“铛镰削柳椽”的套路,配合默契,得心应手。每当演到对打的高潮时,只见张顺手持柳椽,频频向卢俊义发起进攻,动作迅猛凶狠。而卢俊义手持铛镰连连阻挡,反把对方的柳椽节节削断,动作惊险异常。尤其是当那根六七尺长的柳椽被削得只剩二尺多长时,张顺变为被动防御,这时只见卢俊义突然高举铛镰,直向张顺的头颅后部削来,张顺不得已,只好猛然低

13、头,并且单腿跪地,急速来个“苏秦背剑”,将柳椽绕到背后伸出头顶一尺多长进行阻挡防护。此刻,只听“咔嚓”一声爆响,卢俊义的铛镰紧挨着张顺的后脑勺把柳椽削下一截儿,使观众咋舌不迭。观众还没回过神来,只听“咔嚓”、“咔嚓”两声响,又连连削下两截儿来每每演出,必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掌声雷动。在收卢俊义剧中饰演卢俊义妻子的女子叫红女,也是戏班儿里的台柱子。红女十一岁唱红,是青脸王张穹的小师妹。她长相端庄,性格温柔,张穹很喜欢她。开初,她也喜欢张穹,不料自从余同吾来到张家班后,红女见其一表人才,为人善良,演艺高超,不禁起了爱慕之情,开始对师兄张穹疏远了。这些细微的变化不但青脸王看得出,余同吾自然也看得出。红

14、女是女台柱子,一般开她的戏多由她担当主演,而自从余同吾来后,她竟甘愿屈尊在剧中饰演卢俊义的妻子。一台戏有三个台柱子,真可谓珠联璧合,相映增辉。可是,随着红女对同吾感情的日益加深,她竟越发对张穹冷淡起来。每每看到红女与同吾在一起,张穹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青脸王”,双目里充满了妒火。因为他的父亲是班主,二人又是师兄妹,在余同吾未来之前,人人皆知红女要嫁给他。现在余同吾来了,红女一下将爱心转移了,张穹觉得面子上过不去。有几次在对打“铛镰削柳椽”时,他就恨不得将余同吾“削”了。余同吾呢,自然也看出了青脸王所想,便主动疏远红女。怎奈红女爱得发狂,处处找机会接触余同吾,并用眼神暗送秋波。余同吾进退两难,越

15、发感到自己的危险性。一天夜里,他偷偷离开了张家戏班。可令余同吾做梦也想不到的是,红女竟悄悄地在后边跟着他。等走到一片小树林时,红女喊住了余同吾。余同吾深感吃惊,问:“你怎么跟来了?”红女盯着余同吾说:“我喜欢你,为什么不能跟着你?”同吾劝她说:“快回去!你我都走了,班子里一下少了两个台柱子,会塌台的!”不想红女却固执地说:“我不管,我只跟你走!”听红女如此一说,余同吾算是没了法子,万般无奈,只好带她走。不料刚出小树林,就被张穹带人追了上来。因为余同吾是半路入的张家班,青脸王就说他是别的戏班的卧底,专来“掏”红女的。旧世道有“掏”台柱子一说,抓住了要严惩的。众人围住了余同吾,准备打断他的一条腿,

16、让他永远别想登台。红女上前护住了余同吾,对张穹说这一切全是她的主意,不怪余同吾。见红女如此袒护余同吾,青脸王更是妒火中烧,顺手取出一把铛镰和一根柳椽说:“既然师妹这么说,我权当是真的。这样吧,我可以放你,但你要与我再演一回铛镰削柳椽!”红女一看青脸王不安好心,急忙夺过柳椽说:“来,我替他与你演一回!”见红女如此爱自己,余同吾感动了,对青脸王说:“好吧,我答应你。”说完,上前夺过红女手中的柳椽,对张穹说:“开始吧!”张穹见余同吾不惧,叫了一声“有种”,便打将过来。有人念着锣鼓点儿,二人你来我往,随着余同吾手中的柳椽被连连削断到只剩二尺见长,他开始被动防御。青脸王突然高举铛镰直向余同吾的头颅削去,

17、余同吾仍像戏中一样单腿跪地急速来个“苏秦背剑”,将柳椽绕到背后伸出一尺见长进行阻挡。此时,只听连连“咔嚓”三声爆响,众人禁不住倒吸凉气。红女更是惊叫不止,面色都白了,心想此次青脸王定不会放过余同吾,禁不住上前去护同吾。不料走近一看,余同吾仍是安然无恙。再看青脸王时,仍像是沉浸在戏中。余同吾醒悟过来,一把拉住青脸王的手说:“兄弟,你为什么不下手?哥哥是有心送你一条胳膊呀!”青脸王望了余同吾一眼,颓丧地说:“戏演到佳境,哪还有害人之心!”余同吾一听此言,禁不住肃然起敬,双膝跪地,对张穹说:“兄弟,是哥对不住你!与你相比,哥不配当艺人!”言毕,夺过青脸王手中的铛镰,“嚓”的一声,削去了左手四个手指从

18、此,余同吾被伶界称为“断指王。”(有改动)16“戏演到佳境,哪还有害人之心!”请给合全文简要分析这句话的作用。(4分)17请简要分析画线部分的艺术特色。(4分)18小说详尽描写了余同吾由一个乞儿之子成长为伶界“断指王”的传奇人生。请结合其学艺经历简要分析其人物形象。(6分)19小说中主人公为断指王,但作者却用了较多笔墨刻画了青脸王,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6分)六、作文(70分)20阅读木心的诗句,根据要求作文。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要求:选准角度,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一学业水

19、平测试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016.6一、基础知识部分(27分).D【A遗贻B窘迥C箫萧】.B天马行空: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A下里巴人:古代民间通俗歌曲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地在今川东、鄂西一带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C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非常勤奋。出自诗经?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D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含贬义】.C【白居易不在八大家之列】.B海棠【A菊花C兰花D竹子】A【余光中青青边愁主旨为“特质易朽精神不灭”,A项符合】D【必修三读本致戈培尔部长的一封公开信】D【为张飞。】A状语后置与例句

20、同【B.被动句C.(宾语前置D.定语后置】B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二、文言文阅读(21分)A虞:料到,料想A(A动词,率领;介词,凭借。B连词,表转折。C表商量语气,还是。D结构助词,的。)C齐国所率领的诸侯军队不得不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是在楚国使臣屈完到齐军中去交涉之后。(1)齐桓公排列(摆开)诸侯的军队(或译为: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和屈完登上车观看。(陈:排列(摆开、列阵);师:军队;乘:登上车。各1分。)(2)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呢?(若:如果;绥:安抚;反问语气各1分)(3)秦朝的时候,与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下来。(游:交往;活:使动用法,使活;句意通顺

21、各1分)(4)七十岁的人穿绸吃肉,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做到)这样,却不能称王的,从未有过啊!(衣:穿;王:称王;“未之有也”句式各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4(1)描写了秋日里芙蓉和满目金菊竞相绽放的景致,点明了(交代了)季节;“重阳”交 TOC o 1-5 h z 代了节日;为后文登高写景做了铺垫。(3分,一点1分)选取木芙蓉、黄菊、红树等表现“重阳”季节特征的景物,色彩鲜明;首句写近景,三四两句写远景,由近及远;视觉嗅觉相结合;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远村美好的秋色比喻成画。(3分,任答3点得3分。拟人、比喻任答一个可得分)有家难归的忧愁;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仕途失意的苦

22、闷;前途渺茫的惆怅。(一点1分)(12分)15.(1)不尽长江滚滚来(3) 15.(1)不尽长江滚滚来(3) 徒慕君之高义也(5)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7) 亦余心之所善兮(9) 蓝田日暖玉生烟(11)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4)不患寡而患不均(6)靡室劳矣(8)磔崖转石万壑雷(10)幽咽泉流冰下难(12)暮霭沉沉楚天阔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结构上:照应上文张穹欲“削”余同吾以报夺爱之恨;引起下文余同吾对为戏与做人的顿悟描写。(2分)内容上:渲染了张穹内心痛苦与无奈。作为常人,不能容忍别人横刀夺爱;作为艺术家,深入骨髓的匠人精神让他自然而然顺应内心的选择,展现出青脸王德艺双馨的艺术

23、家风范,点明中心,升华文章主旨。(2分).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张穹与余同吾演技精湛,配合默契;(2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作者正面描写张余二人舞台表演的同时,通过侧面写观众反应,进一步突出人物演技高超;(2分).学艺初期,专攻小生阶段。勤奋刻苦,出类拔萃。(2分)学艺有成,专攻红脸阶段。谦虚低调(甘当垫脚石)演技精湛(收卢俊义的演出效果(2分)艺术大成,成为伶界“断指王”阶段。悟得青脸王关于为戏做人的哲理,坦诚待人,终成德艺双馨的“断指王”。(2分).人物刻画上:用较多笔墨刻画青脸王,实质上是为了写断指王,以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以青脸王对对艺术葆有敬畏之心,演技已臻化境,点化了余

24、同吾,使之能突破自身局限,向更高艺术境界挺进;情节安排上:写两个人的对手戏,不断使故事向纵深推进,形成高潮,从而完成对人物的刻画;主题表达上:两个人物形象,相互映衬,相互成全,以崇高的品德相互影响,最后都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之王才;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旨。(每点2分)六、作文(70分)审题方向一:诗句突出了“从前的我”与“现在的我”,审题时应着重分析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我的区别,然后思考现在的我为什么会很好地款待从前的我。原因众多,可以是:1现在的我比从前的我更富有(物质上、精神上)更愿意去分享现在的财富;2现在的我比从前的我更博学,更容易原谅从前的我的无知;3现在的我比从前的我更成熟,更容易理解从前

25、的我的幼稚;4现在的我比从前的我更慈悲,更愿意包容从前的我的残忍审题方向二逆向立意,与上面所举情况相反,现在的我,从前的那个我,保持真善美的品质,找到现在的那个已被俗世泥淖沾污的假丑恶的我,两相对比,让现在的我有所醒悟,从而得到现在的我的很好款待。审题方向三:从前的我与现在的我始终如一,保持真善美,没有在万丈红尘中与自己走散。这个审题方向,重在强调人我保持真善美的可贵。评分细则(参见2015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附:14.诗歌鉴赏【赏析】这是一首秋日野游,遣兴自娱的令词。晏殊一生仕途坦荡,性情散淡,过着“未尝一日不宴欢”的生活。为官之余,歌饮郊游自然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必然反映在他

26、的词作当中。这首词写的是重阳登高的景与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句中的芙蓉(指荷花)和菊花都是秋季里开放的花。词人写秋日里万花纷谢唯有芙蓉和满目金菊竞相绽放的景致,不单纯是写景,同时交待了季节。下句“天气欲重阳”则更进一步点明节气。中国古代有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是中国唐代大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名句。词人直言重阳,为后文登高写景做了铺垫。“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两句正面写景。临高而望,远方村落星星点点,在霜叶染成的红树之间点缀着片片的秋草和茂叶凋零之后的树的枝丫。在秋日艳阳之下,如妙笔彩绘的图画。至此,秋日如画美景,词人昂然游兴,跃然纸上。上片以流畅的笔墨描绘出重阳节前秋日登高所见景致,情思恬淡自然,语言明净清新,不饰雕琢,亦不失于浮浅。下片起首三句九字皆写景。“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画卷舒展于天地之间,写景气势恢宏,意境旷达间流露着淡淡的忧伤,并使上片中秋色如画的静物描写进一步成为动态描写,语言生动秀洁,精炼浑成。至于由此而起的思量之情则是触景而发。极目高远,尽见天地之间蓝天白云,秋离气爽。恰此时望见大雁天边而来。鸿雁传情之说古亦有之,词人由此联想起远方疏亲密友,引起对远方亲友的怀恋是十分自然的事。在前词丰厚的铺垫之上,聊以“无限思量”叙寄情思,又戛然而止。言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绝,蓄意绵绵,情溢词外。词的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