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安全讲座课件_第1页
隧道安全讲座课件_第2页
隧道安全讲座课件_第3页
隧道安全讲座课件_第4页
隧道安全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0隧道施工与事故案例分析生命有托 重担在肩1/68一、讲座背景二、福建省厦蓉高速后祠隧道“12.5”坍塌事故分析三、隧道工程概念四、隧道围岩级别五、隧道开挖施工方法六、隧道施工安全宣传片2/68讲 座 背 景建筑行业安全尤其是隧道施工生产形势严峻。 年,全国隧道施工较大事故共发生9起、死亡37人,同比分别增加5起、20人,分别上升125%和117.6%;其中: 按地域划分:西部6起、中部2起、东部1起; 按行业领域划分:铁路工程3起、公路工程4起、水利工程2起; 按事故类型划分:坍塌7起、车辆伤害1起、中毒窒息1起。 按事故单位划分:中央企业5起、地方企业4起。 另外,年还发生了6起隧

2、道坍塌涉险事故(全部为中央企业)。 3/68年隧道施工事故情况总结为“三多”:西部地域多;坍塌事故多;央企事故多。4/68年隧道施工事故情况其它6起隧道坍塌涉险事故:1.4月2日,由中铁十九局施工吉林省吉珲高铁小盘岭隧道发生坍塌,12名工人被困(全部脱险);2.7月14日,由中铁工隧道局施工云南省云桂铁路富宁隧道发生坍塌,15名工人被困(14人脱险、1人死亡);3.8月10日,由中交二公局施工贵州省安江高速公路两天窝隧道坍塌,13名工人被困(全部脱险);4.8月31日,由中铁一局施工甘肃省宝兰客专阳坡庄隧道坍塌,8名工人被困(全部脱险);5.9月15日,由中铁八局施工云南省广大铁路桃园一号隧道

3、坍塌,6名工人被困(全部脱险); 6.12月5日,由中铁十五局施工福建省厦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后祠隧道坍塌,21名工人被困(全部脱险)。5/68 经过对近4年隧道施工事故情况进行比较,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同比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近4年隧道施工事故情况6/68 年12月5日0时30分左右,福建省龙岩市厦蓉高速公路扩建工程A3协议段后祠隧道施工现场,23名作业人员正在隧道内作业时,距掌子面150米处突然坍塌,造成21人被困。经35小时救援,最终被困人员全部获救。福建省厦蓉高速后祠隧道“12.5”坍塌事故分析一、事故概况7/68厦蓉高速漳(州)龙(岩)段扩容工程:全长123.5公里,采取老路扩建

4、、新建复线方案实施,桥隧比占54%,估算总投资约129.7亿元,建设工期4年。该项目由国家发改委同意立项,交通运输部同意开工。A3协议段:全长3.6km,造价4.58亿元,工期36个月,年8月开工。后祠隧道:全长1542m,坍塌地段围岩等级为V级。204月开工,采取矿山法(钻爆加喷锚)施工,已掘进305m。二、隧道基本概况8/68 建设单位:厦蓉高速漳龙段扩建工程有限企业施工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设计单位:福建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监理单位:厦门合诚咨询股份有限企业 该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及相关资质均符合要求。隧道入口9/68掌子面处装药16人装载车司机1人二次衬砌喷浆4人值班2人(逃出)距洞口155

5、米塌方体长26米距掌子面150米塌方量约6000立方米10/68坍塌事故现场11/68三、事故救援情况 1.打通生命通道。 事故发生后,企业马上组织救援。6时30分,龙岩市政府接到事故汇报,马上成立现场指挥部,调集5台潜孔钻开展抢险救援工作,并调集附近福建马坑矿业股份有限企业矿山救护队1个小队赶赴现场救援。5日15时40分,马坑救护队成功打通生命通道;17时,与洞内被困人员取得联络,21人状态良好,无生命危险。12/68 方案一:液压顶管方案。快速调集就近液压顶管装备开展施救,在洞内塌方体底部中间位置铺设800mm钢管,用挖掘机采取液压顶进。5日20时30分开始实施,累计推进7m。2.制订救援

6、方案13/68 方案二:侧壁人工小导洞方案。在隧道右侧边墙中部,沿壁采取人工开挖T型小导洞。5日21时开始实施。救援方案进行过程较为顺利,至6日11时30分,已全部贯通17m坍塌体。11时34分,被困人员开始有序被救出,至11时50分,21名被困人员成功获救。 方案三:调集中铁十七局隧道救援队伍和大口径液压顶管救援设备赴现场参加救援(救援结束时抵达武汉)。14/68 现场指挥部调集7台救护车及医疗人员,并协调南京军区第31集团军做好支援准备。调集在福建施工中铁十二局等9家单位,共计513人、17台(套)大型救援设备,参加抢险救援工作。 经过救援人员35小时全力救援,21名被困人员全部被安全救出

7、,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15/68 四、事故初步原因分析 依据资料查阅、现场勘查及教授研判,初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有以下5个方面: 1.地质结构复杂,条件差。塌方地层段为级围岩,为细粒状全风化花岗岩,物理性质差,围岩本身成洞能力弱;且洞埋浅,有偏压。 2.围岩监控量测不到位。围岩位移监控量测不及时,未准确反应围岩动态改变情况。16/68 3.未按照施工方案作业。方案要求双倒壁开挖,而实际采取台阶法开挖,造成不良地层三车道大跨隧道开挖跨度过大,造成拱部发生松动。(隧道施工方法) 4.支护滞后且缺失。作业先行支护锚、喷、撑、固等动支工程较弱,实际支护围岩数量偏少;二次衬砌施作时间与空间滞后,造成仅靠

8、支护能力有限初支来承受围岩压力时间过长。 5.撤除钢拱架未采取加固办法。在未对围岩采取加固办法情况下实施撤除支撑钢架(上部早期支护因为围岩偏压已经变形),造成拱部围岩松弛变形增加。在拆除过程中即发生坍塌事故。 17/68隧道工程概念(一)隧道在交通事业中地位及发展 1、隧道定义 狭义定义:通常是指用作地下通道工程建筑物。 广义定义:1970年,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隧道会议从技术方面给隧道定义:以任何方式修建,最终使用于地表以下条形建筑物,其空洞内部净空断面在2m2以上者均为隧道。18/682、在交通建设中地位 主要性:隧道是交通线上主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主要基础设施; 必要性:快速

9、通畅交通网是经济发展前提,伴随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低等级公路已不适应发展需要,妨碍了国家和地域发展; 紧迫性:当前高速公路较少,与我国人口、经济发展相比,太少。经济要发展,交通必先行。为了处理好路面交通规划和修建,隧道工程在其中显示着主要而紧急作用。19/68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75%左右国土是山地或是重丘,所以,铁路和公路大规模修建必定推进隧道大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全国已建成铁路隧道7573座,总长5148公里;公路隧道4673座,总长度2555.5公里。在建铁路隧道5300多公里,公路隧道1200多公里。(二)我国隧道建设情况北碚隧道乌鞘岭专长隧道洞门20/6821/68(三)隧道

10、分类及其作用1、按用途分(这是隧道分类方法中最为惯用一个) (1)交通隧道:提供运输孔道和通道,主要有:铁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底隧道、地下铁道、人行地道。 (2)水工隧道:是水利工程和水利发电枢纽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含: 引水隧道:把水引入水电站发电机组,产生动力资源 尾水隧道:把发电机组排出废水送出去隧道。 导流隧道(泄洪隧道):疏导水流 排沙隧道:用于冲刷水库中淤积泥沙而修建隧道22/68 (3)市政隧道:是城市中为安置各种不一样市政设施地下孔道。主要有:给水隧道、污水隧道、管路隧道、线路隧道、人防隧道。 (4)矿山隧道:起作用主要是为采矿服务。主要有:运输巷道、给水隧道、通风隧道。2

11、、按隧道长度分: (1)专长隧道:L3000m (2)长 隧 道:3000mL1000m (3)中长隧道:1000mL500m (4)短 隧 道:L500m23/683、按断面面积分: (1)特大断面隧道:断面积在100m2以上 (2)大断面隧道:断面积在50100m2之间 (3)中等断面隧道:断面积在1050m2之间 (4)小断面隧道:断面积在310m2之间 (5)极小断面隧道:断面积在3m2以下4、按隧道所处地理位置划分: 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城市隧道24/68隧道围岩级别 隧道施工方法主要由隧道本身围岩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结构形式、机械配置、周围环境等原因决定,但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所以

12、在施工过程中正确判断隧道围岩地质质量至关主要,铁路、公路将隧道围岩分为六个级别。级围岩: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硬质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60MPa):受地质结构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无软弱面(或夹层);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岩体完整,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 围岩开挖后稳定状态(单线):围岩稳定,无坍塌,可能产生岩爆。25/68级围岩: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结构影响较重,节理较发育,有少许软弱面(或夹层)和贯通微张节理,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中层或厚层,层间结合普通,极少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质岩石偶夹软质岩石。软质岩(

13、Rc30MPa):受地质结构影响轻微,节理不发育;层状岩层为厚层,层间结合良好。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硬质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呈大块状砌体结构。软质岩呈巨块状整体结构。 围岩开挖后稳定状态(单线):暴露时间长,可能会出现局部小坍塌;边墙稳定;层间结合差平缓岩层,顶板易塌落。26/68级围岩: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结构影响严重,节剪发育,有层状软弱面(或夹层),但其产状及组合关系尚不致产生滑动;层状岩层为薄层或中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或为硬、软质岩石互层。软质岩(Rc530MPa):受地质结构影响较严重,节理较发育;层状岩层为薄层,中层或厚层,层间结

14、合普通。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硬质岩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软质岩呈大块状砌体结构。 围岩开挖后稳定状态(单线):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小坍塌,边墙基本稳定,爆破震动过大易塌。27/68级围岩: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硬质岩(Rc30MPa):受地质结构影响很严重,节理很发育;层状软弱面(或夹层)已基本被破坏。软质岩(Rc5MPa):受地质结构影响严重,节剪发育。土体:略具压密或成岩作用黏性土及砂性土。黄土。普通钙质铁、质胶结碎石土、卵石土、大块石土。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硬质岩呈碎石状,压碎结构。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坍塌,边墙有时失去稳定。软质岩呈块(石)碎(石)状,镶嵌结构。土体和呈大块状

15、,压密结构;呈巨块状,整体结构。 围岩开挖后稳定状态(单线):拱部无支护时可产生较大坍塌,边墙有时失去稳定。28/68级围岩: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石质围岩位于挤压强烈断裂带内,裂隙杂乱,呈石夹土或土夹石状。普通第四系半干硬至硬塑黏性土及稍湿至潮湿普通碎石土、卵石土、圆砾、角砾土及黄土。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呈角(砾)碎石状,涣散结构。非黏性土呈涣散结构,黏性土及黄土呈松软结构。 围岩开挖后稳定状态(单线):围岩易坍塌,处理不妥会出现大坍塌,边墙经常小坍塌;浅埋时易出现地表下沉(陷)或塌至地表。29/68级围岩: 主要工程地质特征:软塑状黏性土及潮湿粉细砂等。 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黏性土呈易蠕动

16、松软结构,砂性土呈潮湿涣散结构。 围岩开挖后稳定状态(单线):围岩极易坍塌变形,有水时土砂常与水一齐涌出;浅埋时易塌至地表。30/68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当代隧道开挖施工方法(钻爆法)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两台阶、三台阶、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环形导坑预留关键土法),中隔壁法(包含中隔壁法、交叉中隔壁法),双侧壁导坑法。(一)全断面法 1、全断面法施工工序图示31/68全断面法32/682、全断面法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降低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进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3、全断面法

17、施工适用条件: (1)IIV级围岩,在用于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早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本身稳定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依据经验普通不应小于lkm,不然采取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33/68地质预报测量与量测布置炮眼台车(台架)就位钻爆设计修正钻爆参数钻眼、装药、爆破通风排烟找顶排险装运机械就位出碴运输地质素描早期支护开挖质量检验表面处理隐蔽检验不合格防排水系统施工隐蔽检验不合格变形量满足要求后二衬施工施工准备合格合格结束4、全断面法施工工艺流程34/685、全断面法施工要求 (1)全断面法开挖空

18、间大,工序少,施工普通采取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各道工序尽可能平行交叉作业,缩短循环时间。 (2)全断面法开挖量大,爆破引发震动较大,要严格控制一次同时起爆炸药量,按钻爆设计要求控制炮眼间距、深度和角度,钻眼完成,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验并做好统计,对不符合要求炮眼要重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装药。 (3)钻眼时,周围眼及掏槽眼要定人定岗,并严格控制周围眼外插角。每循环爆破后,要认真查看爆破效果,并依据超欠挖及炮眼痕迹保留率不停优化钻爆参数,改进爆破效果,降低超欠挖。 (4)要确定合理循环进尺,确保两个循环接茬位置平滑、圆顺。 (5)每循环爆破后及时找顶,早期支护施作前按要求进行地质素描。35/68 (

19、二)台阶法 台阶法有各种开挖方式,可依据地层条件、断面大小和机械配置情况合理选取。台阶法可分上、下两部或上、中、下三部开挖,其演变有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弧形导坑预留关键土法等。 施工中终究应采取何种台阶法,要依据以下两个条件来决定: (1)早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时间要求,围岩越差,闭合时间要求越短; (2)上断面施工所用开挖、支护、出碴等机械设备施工场地大小要求。 在软弱围岩中应以前一条为主,兼顾后者,确保施工安全。在围岩条件很好时,主要是考虑怎样更加好发挥机械效率,确保施工经济性,故只要考虑后一条件。36/68 适用范围: 台阶法适合用于、级围岩地层和洞口段、偏压段、浅埋段级硬岩地层和、级软岩地

20、层,但应视详细情况采取超前大管棚、超前锚杆、超前小管棚、超前预注浆等辅助施工办法进行超前加固,并依据工程实际、地层条件和机械条件,选择适当台阶方式。37/681、两部台阶法与弧形导坑预留关键土法(1)两部台阶法施工工序图示38/68(2)弧形导坑预留关键土施工工序图示 39/68两部台阶法弧形导坑法 如图所表示40/68超前支护合格布置炮眼上部断面钻眼装药、爆破通风排烟、排险钻爆设计开挖质量检验调整钻爆参数早期支护初喷混凝土、锚杆、出碴超前地质预报、测量、量测台架(台车)就位下部断面钻眼仰拱、拱墙复合衬砌施工地质素描施工准备结束不合格(3)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 41/68(4)台阶法施工要求:

21、依据围岩条件和施工机械配置情况合理确定台阶长度、台阶高度及台阶数量,其各部形状应有利于保持围岩稳定前提下尽可能便于机械作业。 当围岩自稳能力很好,隧道开挖跨度不大时,为方便作业,台阶长度普通控制在1050m以内;围岩稳定性较差时,台阶长度普通控制在310m。 上部断面使用钢架时,可采取扩大拱脚和施作锁脚锚杆(管)等办法,预防拱部下沉变形。上下断面早期支护钢架连接应平顺,螺栓连接要牢靠。 围岩整体性较差时,施工中要采取办法降低下部开挖时对上部围岩和支护扰动,下部断面开挖两侧交织进行,下部断面在上部断面喷混凝土到达一定强度后开挖。 当围岩不稳定时进尺宜为11.5m,落底时要马上施作早期支护。 仰拱

22、要及时施作,使支护及早闭合成环。42/68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是以弧形导坑预留关键土法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各部位开挖与支护沿隧道纵向错开,平行推进施工方法。(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图示43/68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立体效果图44/68三台阶七步开挖法45/68施工准备拱部超前支护上部弧形导坑开挖早期支护地质素描、轮廓检验判定围岩稳定性下一循环开挖、支护调整开挖及支护参数施作复合衬砌超前地质预报、测量仰拱开挖、早期支护,仰拱、侧壁、拱部早期支护闭合成环监控量测两侧错位开挖中台阶两侧错位开挖下台阶地质素描、轮廓检验地质素描、轮廓检验早期支护早期支护变形超

23、出规范要求施作钢筋混凝土仰拱,填充混凝土施工准备分部钻爆设计(需要时)结束(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流程 46/68(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要求: 三台阶七步开挖法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各分步平行作业,平行施作早期支护,各分部早期支护应衔接紧密,及时封闭成环。 仰拱要紧跟下台阶施作,及时闭合组成稳固支护体系。 施工过程中经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确保施工安全。 要完善洞内暂时防排水系统,预防地下水浸泡拱墙脚基础。 拱部超前支护完成后,环向开挖上台阶弧形导坑,预留关键土长度宜为35m,宽度为隧道开挖宽度1/31/2。开挖循环进尺依据早期支护钢

24、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出1.5m,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 中台阶及下台阶左、右侧开挖进尺依据早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出1.5m,开挖高度宜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 上、中、下台阶预留关键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 仰拱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早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作仰拱,仰拱分段长度宜为46m。47/683、台阶开挖法优缺点: 台阶开挖法能够有足够工作空间和相当施工速度。但上、下部作业有干扰;台阶开挖虽增加对围岩扰动次数,但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稳定。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就较为安全,但应注意下部作业时对上部稳定

25、性影响。48/684、台阶开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处理好上、下半断面作业相互干扰问题。微台阶基本上是合为个工作面进行同时掘进;长台阶基本上拉开,干扰较小;而短台阶干扰就较大,要注意作业组织。对于长度较短隧道,可将上半断面贯通后,再进行下半断面施工。 (2)下部开挖时,应注意上部稳定。若围岩稳定性很好,则能够分段次序开挖;若围岩稳定性较差,则应缩短下部掘进循环进尺;若稳定性更差,则能够左右错开,或先拉中槽后挖边帮。 (3)下部边墙开挖后必须马上喷射混凝土,并按要求做早期支护。 (4)量测工作必须及时,以观察拱顶,拱脚和边墙中部位移值,当发觉速率增大马上进行仰拱封闭。49/68(三)中隔壁法

26、(CD法) 中隔壁法(CD法)是将隧道分为左右两部分进行开挖,先在隧道一侧采取二部或三部分层开挖,施作早期支护和中隔墙暂时支护,再分台阶开挖隧道另一侧,并进行对应早期支护施工方法。1、中隔壁法施工工序图示50/68中隔壁法(CD法) 中隔壁法(CD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并施作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施工方法。主要适合用于地层较差、级围岩地层、不稳定岩体和浅埋段、偏压段、洞口段。普通采取人工开挖、人工和机械配合出碴。可适当采取控制爆破,以免破坏已完成暂时支撑隔墙。51/68拱部超前支护先行侧导坑开挖,早期支护、中隔壁、暂时仰拱后行侧导坑开挖,早期支护、暂时仰拱施做拆除暂时

27、仰拱、中隔壁复合衬砌施工早期支护成环支护检验、监控量测变形值满足规范要求采取办法超限超前地质预报、测量放样地质素描、浇筑仰拱施工准备结束2、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 52/68 3、中隔壁法施工要求 中隔壁法左右部台阶高度依据地质情况、隧道断面大小和施工设备确定。 每侧按两部或三部分台阶开挖,开挖后及时施作早期支护、中隔壁;两侧先后距离宜保持1020m,上下断面距离宜保持35m。 各部开挖时,相邻部位喷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70以上。 先行侧中隔壁设置为向外鼓弧形。 中隔壁在浇筑仰拱前逐段拆除。中隔壁一次拆除长度依据量测结果确定,不宜大于15m。暂时支护拆除后要及时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 特殊情况下可

28、将中隔壁浇筑在仰拱中,待铺设防水板时再割断。53/68(四)交叉中隔壁法(CRD) 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是分部开挖、支护,分部闭合成小环,最终全断面闭合成大环。每开挖一部均及时施作早期支护、中隔壁及暂时仰拱。1、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序图示54/6855/68 2、施工适用条件 交叉中隔壁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隧道中,先开挖隧道一侧一或二部分,施作部分中隔壁和横隔板,再开挖隧道另一侧一或二部分,完成横隔板施工;然后开挖最先施工一侧最终部分,并延长中隔壁,最终开挖剩下部分施工方法。采取短台阶法难确保掌子面稳定时,宜采取分部尺寸小CRD法,该工法对控制变形是比较有利。 适合用于尤其破碎岩石、碎石土、卵

29、石土、圆砾土、角砾土及黄土组成级围岩和软塑状黏性土、潮湿粉细砂组成级围岩及较差围岩中洞口段、偏压段、浅埋段等。 为了稳定工作面,采取CRD工法施工时,须采取超前大管棚、超前锚杆、超前小管棚、超前预注浆、掌子面封闭等辅助施工办法进行超前加固。普通采取人工开挖、人工和机械配合出碴。可适当采取控制爆破,以免破坏已完成暂时支撑隔墙和暂时仰拱。56/68超前支护、围岩加固先行侧开挖,早期支护、中隔壁、暂时仰拱施做后行侧开挖,早期支护、暂时仰拱拆除暂时仰拱、中隔壁变形值满足规范要求仰拱、拱墙复合衬砌施做监控量测早期支护成环、采取办法超限超前地质预报、测量放样地质素描施工准备结束各分部开挖面相距34m各分部

30、开挖面相距34m3、交叉中隔壁法施工工艺流程 57/684、交叉中隔壁法施工要求 依据地质条件,隧道断面分部,应以早期支护受力均匀,便于发挥人力、机械效率为标准,普通水平方向分两部、上下分二至三层开挖。 先行施工部位暂时支撑(中隔壁、暂时仰拱),均应有向外(下)鼓弧度。 各部开挖及支护应自上而下,开挖后及时施作早期支护、中隔壁、暂时仰拱,步步成环。 同一层左右两部开挖工作面相距不宜大于15m,上下层开挖工作面相距宜保持34m,且待喷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70后开挖相邻部位。 缩短各部开挖工作面间距,使早期支护尽早封闭成环。 依据监控量测结果,中隔壁及暂时仰拱在仰拱浇筑前逐段拆除,每段拆除长度宜

31、小于15m。58/68CD法与CRD法区分 CD 法是“Center Diaphragm”简称,而CRD法则是“Cross Diaphragm” 简称。二者现有联络又有区分。它们都用于比较软弱地层中而且是大断面隧道场所。而前者是在用钢支撑和喷混凝土隔壁分割开进行开挖方法;后者则是用隔壁和仰拱把断面上下、左右分割闭合进行开挖方法,是在地质条件要求分部断面及时封闭条件下采取方法。所以,CRD法与CD法唯一区分是在施工过程中每一步,都要求用暂时仰拱封闭断面。 在CRD法或CD法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拆除中壁。普通说,中壁拆除时期应在全断面闭合后,各断面位移充分稳定后,才能拆除。59/68(五)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是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四面早期支护及暂时支护,然后再依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对剩下部分采取二部或三部开挖方法。1、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图示60/68 2、施工原理 利用两个中隔壁把整个隧道大断面分成左中右3个小断面施工,左、右导洞先行,中间断面紧跟其后;早期支护仰拱成环后,拆除两侧导洞暂时支撑,形成全断面。两侧导洞皆为倒鹅蛋形,有利于控制拱顶下沉。 该工法工序较复杂,导坑支护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