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大学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课件_第1页
(本科)大学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课件_第2页
(本科)大学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课件_第3页
(本科)大学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课件_第4页
(本科)大学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正版可修改PPT课件(本科)大学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课件筑于形 贵于心大学语文叁第三单元选编的作品从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人的心灵比海洋更辽阔,比天空更宽广。胸怀 品格 德望壹国语叔向贺贫/左丘明贰报任安书/司马迁叁世说新语四则/刘义庆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伍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陈寅恪陆北方/艾青柒人格是最高的学位/白岩松捌大人格与小人格/李敖国语叔向贺贫文本导读叔向贺贫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先提出“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然后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叔向贺贫是一个选自国语晋语的教育故事。国语是关于西周(前11世纪前771)、春秋(前770前476)时周、鲁、齐、晋、郑、楚、

2、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与左传并列为解说春秋的著作。左丘明是稍早于孔子时期的盲人史官。盲史官讲述的史事被后人集录成书,叫作语,再按照国别区分,就是周语鲁语等,总称国语。这段文字记叙了叔向向韩宣子提建议的过程。叔向的建议采用了正反结合的阐述方法,因此有极强的说服力。他的言论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卿大夫身家的长久之计,另一方面也对“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的行为提出了批评,这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都是有很深刻的警示作用。国语叔向贺贫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

3、昔栾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则,使越于诸侯。作者简介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鲁国都君(今山东省肥城市)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将其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宣子:名起,晋国的正卿。实:指财富。栾武子:即栾书,晋国的上卿。一卒之田:古代上大夫的俸禄。一卒为一百人,一卒之田为一百顷。栾书为晋上卿,按规定有一旅之田(即五百顷)。宗器:宗庙祭祀所用的礼器。宪则:法制。越

4、:发闻,传播。行刑:实行国家的法律。疚:病。以免于难:指栾书曾杀晋厉公,立晋悼公。因其行为公正,有德于人,未受到“弑君”的责难。桓子:即栾黡(yn),栾书之子。骄泰:骄傲放纵。无艺:无极,无厌。略则:干犯法纪。行志:任性而为。假贷:放债。居贿:囤积货财。宜及于难:本该遭到祸患。怀子:即栾盈,栾黡之子。以亡于楚:指栾盈因遭阳华之谮,说他的祖父栾书曾杀晋厉公,因而逃亡楚国。郤昭子:名至,晋国的正卿。半公室:指财富占诸侯家族的一半。半三军:指晋国上、中、下三军中的将佐,郤家的人占半数。泰:奢泰骄恣。其身尸于朝:指公元前574年,晋厉公杀三郤(郤锜、郤犨、郤至),皆陈尸于朝。 绛(jing):晋故都,

5、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八郤五大夫、三卿:指郤氏八人中,郤文、郤豹、郤芮、郤谷、郤溱五人为晋大夫,郤锜、郤犨、郤至三人为晋卿。莫之哀也:没有人哀怜他们。能其德:谓能修栾武子的德行。专承:单独承受。吾子:对人亲密的称呼。注释本文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先提出宣子忧贫,叔向贺之这个出人意料的问题,然后层层深入地展开论述。文章先不直接说明所以要贺的原因,而是举出栾、郤两家的事例说明,贫可贺,富可忧,可贺可忧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德。继而将宣子与栾武子加以类比,点出可贺的原因,并进一步指出,如果不建德而忧贫,则不但不可贺,反而是可吊的,点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最后用韩宣子的拜服作结,说明论点,有巨大的说服力。这样既把道

6、理讲得清清楚楚,又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本文引用历史事实,阐明了贫不足忧,而应重视建德,没有德行,则愈富有而祸害愈大,有德行则可转祸为福的道理。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叔向向韩宣子贺贫的意图是什么?他是怎样用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的?2.孔子说: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你如何理解这句话?3.在当今社会,你如何看待贫与富的问题?推荐书目1.高振铎:国语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1年版。2.夏德靠:国语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报任安书文本导读马迁三十八岁时,继父职为太史令。四司十七岁时以李陵事下狱,受宫刑。出狱后,

7、为中书谒者令。报任安书是在他任中书令时写的。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

8、业。报任安书一文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报任安书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年少时受其父熏陶,得以诵读古文经典,又曾受业于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二十岁后,多次漫游全国各地,考察风土人情,采访旧迹史料。初任郎中,元封三年(前

9、108)继父职。任太史令,饱读皇家藏书及文书档案。太初元年(前104)开始编著史记。天汉二年(前99),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获罪入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著书,于太始四年(前93)前后,完成这部历史巨著。史记所记史事,起自黄帝,讫于汉武帝,全面叙述了我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情况,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曩():从前。望:埋怨。“若望仆”二句:昭明文选作“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此文更容易理解。罢()驽:疲弱无用的劣马,“罢”通“疲”。比喻能力低下。侧闻:从旁听说。身残处秽:指因受宫刑而身体残缺。钟子期、伯牙:春秋时楚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为其知音。钟子期

10、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事见吕氏春秋本味。说:通“悦”,喜欢。随、和: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战国时的珍贵宝物。由、夷:许由和伯夷,两人都是古代被推为品德高尚的人。自点:自取耻辱。点:玷污。季冬:冬季的第三个月,即十二月。按汉律每年十二月处决囚犯。注释报任安书是一篇激切感人的至情散文,是对封建专制的血泪控诉。司马迁用千回百转之笔,表达了自己的光明磊落之志、愤激不平之气和曲肠九回之情。辞气沉雄,情怀慷慨。全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文情并茂。叙事简括,都为议论铺垫,议论之中感情自现。“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抒发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

11、绁之辱哉!”,悲切郁闷,溢于言表;“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如泣如诉,悲痛欲绝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将作者内心久积的痛苦与怨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如火山爆发,如江涛滚滚。总之,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通过富有特色的语言,真切地表达了激扬喷薄的愤激感情,表现出峻洁的人品和伟大的精神,可谓字字血泪,声声衷肠,气贯长虹,催人泪下。前人的评价,“感慨啸歌有燕赵烈士之风,忧愁幽思则又直与离骚对垒”,实在精辟。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读完此信,就司马迁的人格精神写一篇感想。2.文章自始至终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试分析作者在文中隐忍的复杂感情。3.体会本文骈偶与散句

12、交错运用的语言特点。推荐书目1.曹晋:屈原与司马迁的人格悲剧,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2.季镇淮:大家小书:司马迁,北京出版集团公司,2011年版。3.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世说新语四则文本导读世说新语为小说集,原称世说,唐人改称世说新书,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鲁迅认为“或成于众手”。世说新语为小说集,原称世说,唐人改称世说新书,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撰。鲁迅认为“或成于众手”。全书原为八卷,今本分作上、中、下三卷。记事起于后汉,止于东晋。以类相从,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着重记载魏晋名士的言谈、轶事,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

13、表作。世说新语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文人的崇尚清谈的思想生活和任诞简傲的性格特征。小说语言精练,保存了当时的一些口语,善于通过人物的只言片语或细小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对后世笔记文学有很大影响。有不少故事成为后世小说、戏剧的创作素材,如“祢衡击鼓骂曹”“曹植七步诗”等。世说新语四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长沙王刘道怜次子,过继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曾任兖州刺史等职。爱好文学,性素简,少嗜欲,喜

14、招文学之士讲学论道。撰有世说新语,它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荀巨伯”句: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平不详。疾,病。“值胡贼”句:值,适逢,碰上。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少数民族的统称,秦汉时一般指匈奴。“子可去”句:子,“你”的尊称。去,离开。令:叫。败:损毁。既:已经。汝:你。委:抛弃。“遂班军”句:遂,于是,就。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注释个人认为的高度,也不过是以个人的标准来定义的,个人的理想追求也许跟别人是背道而驰的,所以,个人用来满足自己的东西,比如名利、成功、价值等,也只是个人的一家之言,万不可以此来评判衡量他人,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我们一定要谨记这种求一致而又

15、尊重不同的态度,对自己所不接受的,坦然理解,对自己所不认可的,设法包容,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个人想要获得与整个外部世界的协调,应该先选择积极且正确的包容心态。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对于这四则故事中的主人公,你如何评价?2.试讨论:世说新语这部志人小说的选材标准是什么?推荐书目1.黄苗子:世说新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2.罗龙治:六朝的微博:世说新语,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3年版。3.汤一介:七贤风度:世说新语,海豚出版社, 2012年版。4.范子烨:魏晋风度的传神写照:世说新语研究,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

16、4年版。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文本导读这首词是稼轩早期词中最负盛名的一篇,艺术上也渐趋成熟境界:豪而不放,壮中见悲,力主沉郁顿挫。上片写景抒情。“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和“水天无际”营造了宏大壮阔的意境。面对这阔大的境界,词人那种磊落的胸怀让我们一览无余。“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借景抒情。下片则层层用典,婉曲言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西风已起,季鹰归来没有呢?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起家乡美味的鲈鱼,便弃官回乡。全词通过写景和层层用典,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无望的感慨,揭示了英雄报国无

17、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12何人唤取,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出生时,北方已被金兵占领,在沦陷区度过了青少年时代。21岁时出于爱国,组织两千多人参加济南义军耿京的农民抗金队伍,图谋恢复失地。耿京被害后,遂率众投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等职。一生坚

18、持抗金,反对妥协投降。今存词六百余首,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现奋勇向前、坚持抗敌的雄心,嘲讽屈膝投降的南宋统治集团。辛弃疾的词艺术风格多样,把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推向了新的高峰,因而与之并称“苏辛”。有稼轩长短句,亦名稼轩词。其诗文旧无专集,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建康:今江苏南京。赏心亭:景定建康志:“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遥岑(cn):远山。玉簪(zn)螺髻(j):玉做的簪子,像海螺形状的发髻,这里比喻高矮和形状各不相同的山岭。断鸿:失群的孤雁。吴钩: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这

19、里应该是以吴钩自喻,空有一身才华,但是得不到重用。流年:流逝的时光。倩(qng):请托。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女子。揾(wn):擦拭。注释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该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

20、,使人们百读不厌。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或哪几句?为什么?2.试讨论:关于个人悲剧,你怎么看?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推荐书目1.辛更儒选注:辛弃疾词选,中华书局,2005年版。2.赵晓岚:金戈铁马辛弃疾,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3.刘乃昌:名家精注精评本:辛弃疾集,凤凰出版社,2014年版。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文本导读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是陈寅恪为王国维写的一篇

21、碑铭。王国维出生于1877年,浙江省海宁人,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早年追求新学,接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等。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的清华五大导师,桃李门生、私淑弟子遍布几代中国史学界。1927年,王国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他的死因在现代中国一直是个具有争议的文化历史事件。王国维逝世二年后,清华立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碑文由陈寅恪撰,林志钧书丹,马衡篆额,梁思成设计。清华大学王观堂先

22、生纪念碑铭海宁王静安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仁咸怀思不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其念。佥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於无竟。因以刻石之词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作者简介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早年留学日本、西欧,后又到美国和德国研究梵文。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担任过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

23、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集等。佥(qin):众人、大家。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桎梏:脚镣和手铐。喻指像镣铐般约束、妨碍或阻止自由动作的事物。祀:年。注释本文高度概括了王国维先生的文化人格,同时也体现了陈寅恪与王国维在精神上同情共感、相契相知。碑铭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历代佳作不少。陆机文赋中认为“碑披文以相质,诔缠绵而凄怆,铭博约而温润”。也就是说碑铭的文体特点是质实、博约、温润。陈寅恪先生此篇碑文感情深沉、信念坚定,文中赞颂了王国维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王国维的评价实事求是。此文既质且实、博而简约,成为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之作。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本

24、文中,陈寅恪赞美王国维的什么品质?你如何理解这样的品质?2.文中作者高度评价了大师王国维,为什么文中却有“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的说法?前后是否矛盾?对比你怎么看?3.试选取陈寅恪和王国维两位大师的作品阅读。推荐书目1.王国维:人间闲话:王国维随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王国维、艾英:唤大地清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王震邦:独立与自由:陈寅恪论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4.岳南:陈寅恪与傅斯年(增订版),岳麓书社,2014年版。北方文本导读本诗描绘了北方国土的悲哀,又表达了对这悲哀的国土崇敬与挚爱的深沉感情。“土地”意象及象征意蕴

25、,感觉化的画面感,自由诗体的特点,是解读此诗的三个要点。诗人写作此诗之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诗人辗转于南北各地。1938年年初旅经陕西潼关时,因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端木蕻良关于“北方是悲哀”的感叹而引发思绪,于是写作此诗。诗人深情地吟颂了祖国的土地和辛劳的人民。作者是新诗史上自觉而有力的自由诗体的提倡者,认为它“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感情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本诗不受外在形式的拘束,没有均齐的段式、划一的句数、字数,没有一贯的韵脚,是典型的自由体诗。语句朴素、悠长而舒缓。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变化与一致之间、参差错落与均匀和谐之间、繁复与单纯之间,找到了一个恰切的

26、结合点。语言又富有节奏感,各个层次之间、各句之间、各个词语之间的停顿、衔接和转折,都应和着语言的自然节奏,加强了诗的美感。北方一天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对我说:“北方是悲哀的。”不错北方是悲哀的。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幼时寄养在农妇大堰河家。初中毕业开始学习美术。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学院。19291932年赴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回国后,因参加进步文化组织被当局关押三年。在狱中以“艾青”为笔名发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1935年10月

27、,经保释出狱。抗战爆发后,创作了更多优秀诗篇。其中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等著名诗篇。主要诗集有大堰河北方旷野黎明的通知及归来的歌等。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指端木蕻良(1912-1996),满族,现代作家。1933年创作了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注释诗人有着画家的感受力,以及对色彩、光影、形体等的敏锐的捕捉力。在诗中他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形象、生动、准确、传神。诗人把主体的思想感情融入感觉,进而发挥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明晰而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只有

28、那结成大队的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诗中色调、光彩、形象兼备,它们不仅是感觉和印象的捕捉和记录,而且是一种暗示和象征。例如在表现“土地”意象时常用的“灰黄”色调和“暗淡”的光,就有力地暗示了现实中深沉的悲哀和凝重的不幸,也浸润着诗人忧郁的情思。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2.艾青本人在许多场合曾表达过这样的诗学观点:“要说由衷的话,就必须在自己内心里的确对自己所歌颂和赞美的东西发生了强烈的感情,不说出来就不舒服,这就绝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吐自肺腑的心曲。”你对他的这一诗学观点有什么看法?3.分析本诗在描写自然景物时所运用的色彩词语。推荐书目1.艾青:艾青说诗意

29、人生,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版。2.程光炜:艾青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文本导读人格是最高的学位是一篇优秀的演讲词,演讲者是大家熟知的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他的演讲荣获了1999年度“演讲与口才”杯全国新闻界“做人与作文”特等奖。从作者的演讲词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来构造句子,没有振聋发聩的议论,也没有让人心潮起伏的大段落抒情,而是用深藏着的、含而不露的感情,用客观、真实的态度,用简短有力的话语对受到“五四”精神洗礼和熏陶的那些人的人格魅力娓娓道来,细细述说。作者从讲述寓言故事开篇,故事里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回答学艺的年轻人: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

30、,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这段故事短小精悍,层次清晰,立意深远,点明主题。接着让事实说话,作者先讲了北大副校长季羡林给一个素不相识的新生看包,看了近一个小时。这似乎是一件很小的事,这些小事常常被一些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正是从这点滴的小事看到了季先生饱有学识之外的为人善良友爱、做事真诚守信的一面。然后作者又讲到当世纪老人冰心临近人生终点时,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了八十年的岁月依然如故,还有许多像冰心这样经过“五四”或受过“五四”影响的世纪老人,他们的爱国心和高深学问流传下来,而他们的人格魅力却被人忽视了。在纪念“五四”、弘扬“五四”精神之时,作者揭

31、示了他们所独具的人格魅力,并希望把它作为传统、作为可贵的精神财富被后人延续、继承。最后,作者讲了北大的几个新生对季老的关心、体贴之情,看到季先生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然而作者还是实事求是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的心中还是太少。人格是最高的学位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作者简介白岩松(1968),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著名主持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

32、学新闻系,主持新闻周刊感动中国新闻1+1等节目。1993年,白岩松参与创办东方时空,并推出了东方之子等栏目。1997年主持了香港回归、三峡大坝截流等节目直播。1999年参加了澳门回归直播、国庆五十周年庆典转播。2003开始主持中国周刊(后更名为新闻周刊)。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先后多次荣获优秀播音员、主持人奖。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物 : 推究事物的道理。致知 : 儒家哲学用语。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历代儒家学者对此有不同解释。汉郑玄认为致知是使人知善恶吉凶之所终始;宋朱熹认为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明王守仁则认为致

33、知即致吾心之良知。参见致良知。注释在讲完故事后,作者运用了一个比喻来剖析自己,把自己比作空中飘浮的气球,其中不乏幽默,也很深刻。于是作者在担心怎么能走更长的路时,找到了答案:在自己年轻的时候,更加吸取优秀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作者也更加知道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义。“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再然后自然地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这一段套用开头大提琴家的回答,不仅形成首尾照应的布局,而且更是为了强调、突出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重要性。“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着地前行。”这句朴实的话语,表达了作者对人格魅力

34、将永无止境地追求的决心;这句朴实的话语,不正像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诗句,同样震撼心灵,让人深思吗?作品赏析思考练习1.作者举了季羡林大师和学生之间的两个很小的例子,你认为这两个例子对说明主题有何重要意义?2.请分析这篇演讲词的特点。推荐书目1.邹煜、白岩松:一个人与这个时代:白岩松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白岩松:痛并快乐着,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2010年版。3.张笑恒:白岩松的说话之道,青岛出版社,2015年版。大人格与小人格文本导读作者深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通文史,学贯中西。同时作者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其文谈古论今,惊世骇俗,以思想的

35、敏锐、见解的独到、谈吐的坦荡而自成一家之言。由本文可以管窥李敖其为人为文的风格。“道德”“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主要探讨的核心词汇和问题。几千年来传统知识分子都恪守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等条目,视其为道德规范。对于这样的传统文化现象,作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泛道德”现象,不管何事、何人、何物都要区分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比如把“玉石”“鸡”“天地”等都赋予了“(不)德”或“(不)仁”的特质。作者认为,到底什么是“仁”,中国人一直就没彻底弄明白,甚至包括孔子在内。子贡和子路怀疑管仲的人格,向老师提出了疑问。孔子在答复两个学生时,似乎有些不能自圆其说。大人格与小人格中国人脑袋里有许多特色,其中之一就是“道德迷”。“道德迷”,用学术字眼说,叫作“泛道德主义”(panmoralism),泛道德,就是什么都要道德一下,该道德的固然道德,不道德的也照道德不误,道德定了。作者简介李敖(1935),祖籍吉林省扶余县,台湾作家,历史学家,诗人。曾任台湾“立法委员”,2008年任满宣布退出台湾政坛。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所以自诩为“中国白话文第一人”。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等100多本著作。李敖大全集是他大部分著作的合集,共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