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学案鲁科版_第1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学案鲁科版_第2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学案鲁科版_第3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学案鲁科版_第4页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学案鲁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定量表示方法。2、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3、掌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4、掌握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学习重难点:1、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2、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自主学习:考点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知识精讲】A n(B).对 v(B) = WB = V的剖析At At用上式进行某物质反应速率计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浓度变化只适用于 气体和溶液中的 溶质,不适用于 固体和纯液体。(2)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3

2、)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 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4)计算反应速率时,若给出的是物质的量的变化值,要转化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计算时一定要除以体积),再进行计算。(5)对于可逆反应,通常计算的是正、逆反应抵消后的总反应速率,当达到平衡时,总反应速率为零。(注:总反应速率也可理解为净速率 )。. “四大影响因素”的深度剖析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四大外界因素,此外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1)浓度: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或在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产生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都符合“浓快稀慢”的 原理。

3、(2)压强:压强增大|气体体积缩小-1气体反应物的浓度增大| -1反应速率增大一注意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实现的。压强只对有 气体参加的反应产生影响。向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气体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恒容:充入稀有气体(或非反应气体)一总压增大一物质的浓度不变(活化分子的浓度不变)一反应速率 丕至;恒压:充入稀有气体(或非反应气体)一体积增大一物质的浓度减小(活化分子的浓度减小)一反应速率减小。(3)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 也。升高温度,无论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反应速率都增大。(4)催化剂:催化剂能改变(增大或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本来不会发生的反

4、应变成可以发生的。对可逆反应来说,正反应的催化剂同时也是逆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 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反应物颗粒大小:固体物质颗粒越小,总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世;反之越慢。【题组集训】 题组一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综合考查.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 - L 一 H2Q溶液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下表。t/min0246810V(O2)/mL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06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zQ)

5、 =3.3 X 10 2 mol L 1 min 161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HzQ)3.3 x 10 2 mol - L 1 - min 1C.反应到 6 min 时,c(H2Q)=0.30 mol - L 1D.反应到6 min时,HQ分解了 50%【答案】C,催化剂【解析】2Ho i=2HB QT TOC o 1-5 h z 一 ,222.4 mLX10 3L m113,、A项,6 min时,生成 O的物质的重n(O2) =-i=1X10 mol ,依据反应方程式,22.4 L mol.-3 一,_消耗 n(H2Q) =2X10 mol,所以 06 min 时,v(H2Q)n n

6、d .一 二0-=3.3 x 10 2 mol L 1 min1, 0.01 L x 6 min, 一 (29.9 22.4) X10 L3正确;B项,610 min时,生成O的物质的量 M 22.4 L mol -.335 *10 mol,依据反应方程式,消耗n(H2Q) =0.335 X 10 3 molx2=0.67 X 103 mol,6 据反应方程式,消耗n(H2Q) =0.335 X 10 3 molx2=0.67 X 103 mol,6 10 min时,v(HzQ)=。67 x 10 3 mol 0.01 L X4 min= 1.68 x 10-2mol L min 1/一一 1

7、一 3一 3时,消耗 n(H2Q)=2X10 mol ,剩余 n(H2O) =0.40 mol - L x 0.01 L2X10 mol =2X 10 mol ,一 2 x 10 mol1 _3一c(HzQ) =001 L一=0.20 mol - L :错误;D项,反应至 6 min 时,消耗 n(H2Q)=2X10 3mol,n(H2Q)总= 4X10 3 mol ,所以HbQ分解了 50% 正确。I .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从反应开始到10 s时,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10 s 后的

8、某一时刻(t1)改变了外界条件,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t1时刻,增大了 X的浓度t1时刻,升高了体系温度t1时刻,缩小了容器体积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n .已知:反应aA(g) +bB(g)=cC(g),某温度下,在 2 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物质的总浓度物质的总浓度LL(1)经测定前4 s内v(C) =0.05 mol - L - s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在图中将生成物 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绘制出来。(3)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段时

9、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 、,一一一一-1-1率分力I为甲:v(A) =0.3 mol , L - s ;,一、 一. 一 . _ 一1一 1乙:v(B) = 0.12 mol - L - s丙:v(C) =9.6 mol L 1 min,则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3)CD【答案】I .(1)0.079 mol L s (2)X(g) + Y(g)=2Z(g)(3)CDn .(1)3A(g) +B(g) = 2c(g)2)2)(3)乙 甲丙158 mol0 79 mol L 1【解析】I . (1)分析图像知 Ac(Z)-= 0.79 mol - L v(Z) =-=

10、 0.079 mol - L 2=0.1 mol L , s , 2=0.1 mol L , s , 乙容器中 -Z- =0.12 mol , L3b II一1 一 11 工口口v(C) v(C)0.16 mol - L - s,11 Em 工一人口口上一s ,丙谷器中 上=七-=0.08 mol - L - s ,故甲、乙、丙二个谷器中反c 22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乙 甲 丙。【易误警示】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的常见错误(1)不注意容器的容积。(2)漏写单位或单位写错。2 L10 st。(2)由各物质转化的量:X为0.79 mol , Y为0.79 mol , Z为1.58 mol ,可知方

11、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 1 : 2,则化学方程式为 X(g) +Y(g) = 2Z(g)。(3)由图像可知,外界条件同等程 度地增大了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增大 X的浓度、升高体系温度均不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 应速率,A、B错误;由(2)中的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缩小容器体 积或增大压强,均可同等程度地增大正、逆反应速率,C正确;使用催化剂可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D正确。 TOC o 1-5 h z n .(1)前 4s内,A c(A) =0.8 mol - L 10.5 mol - L1= 0.3 mol L 1, v(A)= 0.3

12、mol-L1+ 4s=0.075 mol L1 s 1; v(A) : v(C) = a : c= (0.075 molL 1 s1): (0.05 mol L1 s1)=3: 2,由图像知,在12 s时 A c(A) : A c(B) =(0.6 mol - L 1):(0.2 mol-L 1) = 3 :1= a:b,则a、b、c三者的比例为3: 1: 2,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g)+H幅)以(2)生成物C的浓度从0开始增加,至IJ 12 s时达到最大,Ac(A) : Ac(C) =a : c=3 : 2,所以A c(C)= 2X0.6 mol , L+3=0.4 mol , L

13、 。(3)丙容器中 v(3)丙容器中 v(C) = 9.6 mol - L 1 - min 1 = 0.16 mol L 1s1,则甲容器中笠v(A)3_ _ 一 一 1一 1,一、,一、 一. 一 一 一 1 一 10.3 mol - L - s11, v(B)v(B)0.12 mol - L - s(3)忽略有效数字。.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注意事项(1)看单位是否统一,若不统一,换算成相同Wo(2)比较不同时间段内的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时,可先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再比较数值大小。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例如,对于一般反应aA(g) +bB(g) -=cC(g) +dD(

14、g),比较不同时间段内哼与曙的大小,若噜等,则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用B表示的大。题组二“控制变量”思想在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中的应用.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Cr2。光照下,草酸(H2GQ)能将其中的CrzCT转化为Cr3+。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矶Al 2Fe(SQ)4 24H2O即可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 响,探究如下:(1)在25 c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R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蒸储水体积/mL460

15、10305601030560测得实验和溶液中的 CrzOT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 (填化学式)。(3)实验和的结果表明 ;实验中。ti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 =mol - L 1 - min-(用代数式表示)。(4)该课题组铁明矶Al 2Fe(SQ)4- 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假设二:;假设三:;(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SO、FeSQ、K2SQ Al 2(SO4)3 24H2。AlXSO人等。溶液中CrzCT的浓度

16、可用仪器测定实验方案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实验编R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蒸储水体积/mL2020【答案】答案 【答案】答案 (1)(2)CO2(3)溶液(3)溶液pH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2( Co-Ci)tl(4)Al 3+起催化作用SCT起催化作用实验方案(/、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用等物质的量的K2SO Al 2(SO4) 3 - 24H2O代替实验中的铁明矶,控制其他条件与实验相同,进行对比实验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C(Cr2Of)大于实验中的acsd),则假设一成立,若 两溶液中的C(Cr 2c7一)相同,则假设一不成立(

17、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合理答案均可)【解析】首先看清实验目的,确定条件改变的唯一变量,再根据图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实验方案的 设计也主要考虑变量的控制。(1)要保证其他量不变,草酸用量为唯一变量,必须保证溶液的体积为100 mL所以加入草酸和水的体积之和应为40 mL,两者的具体体积没有要求,只需与中数据不同即可。(2)此反应中铭的化合价由+ 6价变为+ 3价,化合价降低,所以碳的化合价应升高,草酸中碳的化合价为+3价,反应后只能变为+4价,即生成CO。(3)通过图像可以明显看到,实验的反应速率比实验的快,故 pH越小,反 应速率越快,说明溶液pH对该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在0ti时间段,Cr

18、zO一的浓度改变了(coci) mol”; 其反应速率为(C0Ci)/11 mol L 1 min 1 所以 v(Cr 3 ) = 2(c Ci)/11 mol L 1 min1(4)铁 明矶中除结晶水外,共有三种离子,均可能起催化作用,除Fe外,还有AI3+和Sd,(5)要想验证假设一正确,必须确定 Al和SO不起催化作用,所以可选择 K2SO - Al 2(SO4) 3 - 24H2O,为了确保 AI3+和 sd 的浓度与原来的相同,所以取和铁明矶相同物质的量的K2S0 Al 2(SO4) 3 24H2O0.某小组利用 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溶液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9、”。(1)向酸性KMnO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H2c2O4溶液,当溶液中的 KMnO耗尽后,溶液紫色将褪去。为确保能观 察到紫色褪去,H2C2O4与KMnO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2QQ) : n(KMnO)。(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序号反应温度/CHG2Q溶液酸fKMnOH2OV/mLc/mol L 1VYmLc/mol L1UmL258.00.205.00.0100256.00.205.00.010 x表中x=mL ,理由是。(3)已知50 c时,浓度c(HzG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中

20、画出25 c时c(H2C2Q)随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答案】(1) 2.5(2)2.0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H2C2Q的浓度,从而才能达到对照实验目的【解析】(1)2MnO4+64+5H2C2Q=2Mn+10CQT +8H2。,根据上述方程式判断,HGQ与KMnO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 n(H2G2O) : n(KMnO)2.5。(2)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应控制,KMnO的浓度不变,调节 H2C2Q的浓度,所以x = 2.0(即总体积保持13.0 mL不变)。(3)温度低,反应速率慢,反应达到平衡时,所用时间较长。【思想归纳】控制变量思想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思想方法,对影响实验结果

21、的因素进行控制,以达到明确各因 素在实验中的作用和目的。尤其是在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时,由于外界影响因素较多, 故要弄清某个因素的影响需控制其他因素相同或不变时再进行实验。因此,控制变量思想在这部分体现的 较为充分,在近几年高考题中也考查较多,且多以探究性实验题的形式出现。考点二:全面突破化学平衡【知识精讲】1.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两类标志”及“一角度”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关键是看给定条件下能否推出“变量”达到“不变”。常用到的判断标志有:(1)绝对标志 同 物质:叫=7逆本质上一不同近(X)_砸(Y)物质一筋学计量数=丫的化学计量数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卜各组分的物质

22、的量(质量分数)不变现象卜.H无热交换时体系温度不变卜各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不变1-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变(2)相对标志不一定达到平衡;不一定达到平衡;当是不等体积反应时, 达到平衡。气体的总质量 、寸寸 口4气体的总质量 、寸寸 口4谢曰八七匚壬4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时要/、体分析各表匚气体的密度(气体的总体积)、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式中的分子或分母变化情况,判断是否平衡。如果平衡体系中的物质有颜色,则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变时,达到平衡。(3) 一角度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如反应N2(g) +3H(g) =2NH(g),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断裂1 mol N =N键的同日生成 1

23、 mol N-N键;断裂1 molN三N键的同日生成 3 mol H-H键;断裂1 mol N三N键的同日断裂 6 mol N-H键;生成1 mol N =N键的同日生成 6 mol N- H键。2.化学平衡状态移动判断的方法和规律(1)化学平衡移动力处一科1改变定时间r 均M原平衡平衡破坏建立新的平衡近=口逆幅# 砸喧=1口通各组分含量各组分含量各组分含量乂保持一定发生变化保持新的一定(2)两类方法通过比较平衡破坏瞬时的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a.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 v正v逆,此时正反应占优势,则化学平衡向 正反应方向(或向右)移动;b.若外界条件改变,引起 v正v逆,

24、此时逆反应占优势,则化学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或向左)移动;c.若外界条件改变,虽能引起 v正和v逆变化,但变化后新的 v正和v逆仍保持相等,则化学平衡 没有发生移动。通过比较浓度商(Q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a.若QK平衡逆向移动;b.若Q= K平衡丕移动;c.若Q 0 K(1 000 C)K(810 C)上述中正确的有()A. 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A【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得出该反应正向是吸热反应,然后逐项分析。反应E(g) +F(s) =2G(g)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b75.0 ,故b0,正确。因为该反应正向吸热,升高温度平衡正

25、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故正确。6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OH(g)CHOCH(g) + HkO(g)容器温度(C)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编RCHOH(g)CHOCH(g)H2O(g)I3870.200.0800.080n3870.40m2070.200.0900.0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吸热反应B.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OH体积分数比容器n中的小C.容器I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出中的长D.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OH 0.15 mol、CHOCH 0.15 mol和H2O 0.10 mol

26、,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答案】D【解析】A项,根据表格中数据,容器I和容器出中起始物质的量都是0.20 mol ,温度在387 C时,达到平衡时CHOCH的物质的量为0.080 mol,而温度在207 C时,达到平衡时 CHOCH的物质的量为0.090 mol,说明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 B项,由于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 因此容器I和容器n的平衡为等效平衡,故CHOH的体积分数一样大,错误; C项,容器I的温度高, .r , ,0.080,O.15X0.10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短,错误;D项,容器I中的 K=丽布4,而此时的Q= 0152 0.67,因此

27、Q 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经进行 定 皂。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起始条件有关。K的大小只与 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起始浓度的大小无关。 浓度商:可逆反应进彳T到某时刻(包括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死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 化学计量数次哥之积的比值 称为浓度商(Q。当Q= K时,该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QK时,该反应向 逆反应方向 进行。2.转化率的全面突破(1)转化率的计算公式“(A)=景100“(A)=景100唳AC(A)C(A)X100%(2)转化率的变化分析: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 A、b mol B发生反应aA(g) + b

28、B(g)=cC(g),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分析转化率的变化情况(用“增大”、“减小”或“不变”表示 )再通入 b mol B , a (A)增大,a (B)减小。再通入 a mol A、b mol B ,若 a+bC, a (A)增大、a (B)增大;若 a+b=C, a (A)不变、a (B)不变;若 a+bVC, a (A)减小、a (B)减小。【题组集训】1 .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X(g)和Y(g),发生反应X(g) + Y(g) M(g) + 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编号温度/ C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7000.4

29、00.100.0908000.100.400.0808000.200.30a9000.100.15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若 5 min时测得n(M) = 0.050 mol,则。至5 min时间内,用 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v(N)=1.0 x 10 2 mol L 1 min 1B.实验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C.实验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D.实验中,达到平衡时,b0.060【答案】C【解析】A项,根据方程式可知在5 【解析】A项,根据方程式可知在5 min内反应生成的n(N)等于生成的n(M),则v(N) =0.050 mol10 L x 5 min=1X1

30、0 3 mol L t min 1,该项错误;B项,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平衡时c(X) =0.002 mol - L c(Y)=11,c(M) c(N)0.008 X0.008。.。32 mol ”、c(N)=c(M)=0.008 mol L,则平衡常数 K= c(x). * = 0.002 x 0.032 = 1.0,该项错误;C项,因该反应在 800 C时平衡常数为1.0,设反应中转化的 X的物质的量为x,则有(0.20 x) x (0.30 x) = x x,x) x (0.30 x) = x x,故 x=0.12 mol,X 的转化率为0.12 mol0.20 molX100%= 60%

31、该项正确;假设在900 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也为1.0 ,根据实验中的数据可知 b= 0.060 ,由中数据可知在 700 C时平衡常数约为2.6 ,结合800 C时平衡常数为1.0可知,温度越高,该平衡常数越小,平衡逆向移动, 故b0.060 ,该项错误。2.研究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海盐粒子的相互作用时,涉及如下反应:2NO(g) + NaCl(s) NaNO(s) + ClNO(g) K1AH0( I )2NO(g) + Cl2(g) =2ClNO(g) K2 A H2” “ 不变 升高温度(3) c(NQ) c(NO2) c(CHsCOO) bc【解析】(1)观察题给的三个方程式可知

32、,题目所求的方程式可由(I) x2 ( n )得到,故该反应的平衡常. K数K=记。(2)由题给数据可知,n(ClNO) =7.5 x 10 3mol L 1 min1 x 10 min X2 L = 0.15 mol 。2NO(g) + Cl2。2cl IM。起始物质的量/mol 0.2 0.1 0转化物质的量/mol 0.15 0.075 0.15平衡物质的量/mol 0.05 0.025 0.15故 n(Cl 2) =0.025 mol ;NO的转化率0.15 mol0.2 molNO的转化率0.15 mol0.2 molX100* 75%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由恒容条件 (2 L)改为恒压

33、条件,因该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平衡正向移动,NO的转化率增大,即 ”2“1;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故由恒容条件改为恒压条件时平衡常数 不变;要使平衡常数减小,平衡应逆向移动,因为反应(II)是放热反应,故应升高温度。(3)由反应方程式计算可知: c(NaNO) = c(NaNQ) =0.1 mol - L 1, c(CH3COONa)= 0.1 mol - L 1;由电离 平衡常数可知酸性:HNOHNOCHCOOH酸越弱其对应盐溶液中的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则 c(NO) c(NO ) c(CH3COO)。由越弱越水解可知, A溶液的碱性比 B溶液的碱性弱,pTP2P3则正反应为气体体积

34、 减小的反应,AH0;图,若TlT2,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分析方法(1)认清坐标系,弄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有关原理相结合。(2)看清起点,分清反应物、生成物。浓度减小的是反应物,浓度增大的是生成物,一般生成物多数以原点为起点。(3)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注意渐变和突变,分清正、逆反应,从而判断反应特点。(4)注意终点。例如,在浓度一时间图像上,一定要看清终点时反应物的消耗量、生成物的增加量,并结合 有关原理进行推理判断。(5)先拐先平。例如,在转化率一时间图像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壬包,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曲线对应的温度高、浓度大或压强大。(6)定一议二。当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

35、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绘图要领一标:标原点,标横、纵坐标的物理量及单位。二比:比照原图像,画出新图像,并标明。【题组集训】 题组一 识别图像、联系规律、判断正误.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硝反应为 2NO(g) +Qi)2Q(g) +Q(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哀2 Moi 糖)+0 寤)刈04少0g)反应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B姓g工(3 1HMa03 s内,反应速率为 v(NQ)=0.2 mol - L 1确;对,从能量变化的图像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项,B项,错误;依据化

36、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NQ)=确;对,从能量变化的图像分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项,B项,错误;依据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NQ)=(1.0 0.4) mol - L-1 =0.2 mol L 1C项,催化剂会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所以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错误;正ST,单位不D项,增大C(O2),平衡逆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错误。项,.在一定条件下,Nk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min01020304050_一 1C(N2O)/mol - L0.1000.0900.0800.0700.0600.050反应时间/min607

37、08090100_-1C(N2O)/mol - L0.0400.0300.0200.0100.000卜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是()(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 N2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i、C2均表示N2O初始浓度且C2)【解析】分析实验数据可看出,相同时间间隔内,NO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相同,可得出结论:N2O的分解B项错误;分析数据可知:B项错误;分析数据可知:50 min ,速率与其物质的量浓度无关,故A项正确,0. 100 mol - L T-0.050 mol - L 1 时间为 TOC o 1-5 h z 0.080mol-L1-0.040 mol-L1 时间为

38、40 min,0.060mol-L1-0.030 mol-L1 时间为30 min,0.040mol-L1-0.020 mol-L1 时间为20 min,0. 020 mol L 1-0.010 mol L -时间为10 min ,所以随着N2O物质的量浓度的增大,半衰期增大,故C项错误;转化率相等的情况下,浓度越大,所需时间越长,D项错误。题组二 辨别图表、提取信息、综合应用3. 2013年9月,中国华北华中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空气污染升为6级空气污染,属于重度污染。汽车尾气、燃煤废气、冬季取暖排放的CO等都是雾霾形成的原因。(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 2NO(g) + 2CO(g)一金吊(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