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的进化(二)课件生物的进化(二)课件乔治.布丰(George Buffon,1717-1788),法国人,是第一个提出广泛而具体的进化学说的博物学家。布丰收集了不少有关自然科学的材料,编写了博物学。在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点,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特别强调环境对生物的直接影响,当物种生存 环境的改变,尤其是气候与食物性质的变化,可引起生物机体的改变。 可是由于这个进化论点和教义明显不一致,布丰经不起宗教势力的压迫而公开发表了放弃进化观点的声明。 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乔治.布丰(George Buffon,1717-1788)布丰的进化观点:物种是可变的,现在活着的种类是从今天已经不存在的种类演变
2、而来的.生物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生物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特别是气候和食物的变化.意义:最早较为系统地阐明生物是如何进化的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布丰的进化观点:意义:最早较为系统地阐明生物是如何进化的新世拉马克(Jean Baptiste Lemarck,17441829),法国博物学家,较早期的进化论者之一。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提出了高等动物是由低等动物演变而来的。是进化论的倡导者和先驱。他还是一个分类学家,林奈(Carl von linne 17071778)的继承人。主要著作有法国全境植物志、无脊椎动物的系统、动物学哲学等。 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拉马克(Jean Ba
3、ptiste Lemarck,1744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1.现存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都是其他物种变化而来的,现在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2.环境变化是生物变化的原因,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会变得发达,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3.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自然界的生物存在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路线,生物的变异一定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改变。物种进化的原因是生物本身存在的一种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力量。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2.环境变化是生物变化的原因,生物体的比较布丰和拉马克的理论,在有关现存物种的起源、进化原因等方面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不同点相同点布丰理论拉马克
4、理论1.从今天不存在的物种演变而来2.演变的动力是环境改变1.不同的物种变化而来2.进化的动力是生物本身的力量都承认现在的生物是演化而来的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比较布丰和拉马克的理论,在有关现存物种的起源、进化原因等方面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19岁,达尔文的家人把他送他到剑桥大学,去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但是达尔文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完全放弃了对神学的学习。在剑桥期间,达尔文结识了当时著名的植物学家 J.亨斯洛和著名地质学家席基威克,并接受了植物学和地质学研究的科学训练。 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用大量的事实证实了生物变异的普遍性、变
5、异与遗传的关系,提出了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学说,系统地论述了物种形成的机制。该书的发表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论理论的形成,引发了近代最重要的一次科学革命,因而达尔文又被称为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19岁,达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中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生物都有强大的生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2.生存斗争:生物生殖能力强,但每种生物能生存下来的却很少,这是强大的生殖能力与有限的生存资源之间的矛盾的结果。任何生物要生存下来,都要在争夺有限生存条件时,进行同种或异种之间的斗争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即生存斗争。斗争的结果是大量死亡
6、,只有少量生物生存下来。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达尔文的进化学说: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遗传和变异:达尔文注意到生物普遍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如小麦后代总是小麦,这就是遗传,但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性,这就是变异。4.适者生存:生物存在普遍的变异现象,但是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有的变异对生物是不利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即性状适应环境的变异个体,就容易在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来,反之,则被淘汰。也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适应的,凡是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意义:达尔文是继拉马克后首次提出科学进化论的伟大学
7、者,他的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真正原因及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遗传和变异:达尔文注意到生物普遍存在遗传和变异现象。如小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长颈鹿的祖先过度繁殖后代个体间的差异生存斗争长颈、长前肢个体(遗传积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现代长颈鹿(变异)长颈鹿个体差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长颈鹿的祖先过度繁殖后代个探究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探究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新世纪教育网版权 19世纪,树林里的一群尺蛾中,大部分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几只是黑色的。 18
8、50年前后,事情发生了变化。随着工业的发展,树林周围新建的工厂越来越多,工厂冒出的滚滚黑烟,染黑了树干。到1900年,黑色尺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浅色尺蛾。情景展现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9世纪,树林里的一群尺蛾中,大部分情新世纪教育 在自然界中,蛾的天敌,如鸟类,是靠视觉来识别和捕捉猎物的,这样,体色与环境不一致的蛾被捕杀的概率远高于那些与环境背景色接近的蛾!1、在1850年前,为什么浅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黑色尺蛾?2、到了1900年,什么原因使黑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浅色尺蛾?3、今天这片树林周围的工厂污染减少了,请预测不同体色尺蛾的数量变化情况。4、根据自然选择理论,不适应环境者将淘汰,也就是在1
9、900年时,应当只剩下黑色尺蛾。可是浅色尺蛾仍生活在树林中,只是数量减少了。难道达尔文错了?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在自然界中,蛾的天敌,如鸟类,是靠视觉来识1、4、生物进化的历程表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脊椎动物进化历程:植物进化历程:人类进化历程: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和哺乳类藻类 苔藓 蕨类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南方古猿 直立人 智人 现代人类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脊椎动物进化历程:植物进化历程:人类进化历程:鱼类 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它的化石。开始以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科学家证实为一种小型食
10、肉恐龙。它的最初骨架大小有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全身还披覆着一至原始绒毛。长期以来,对于鸟类是不是恐龙的后裔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中华鸟龙的发现提供了一定的证据。 中华龙鸟化石发现于中国辽西北票上园乡。中华龙鸟的脊柱和体表有着流苏一样的纤维状结构,这种结构有可能是羽毛的前身,它没有飞翔功能,主要是保护皮肤和体温。 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中华龙鸟生存于距今年内1.4亿年的早白垩世。1996年在中国 中华龙鸟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肉食恐龙,其牙齿内侧有明显的锯齿状构造,头部方骨还未愈合,有四个颈椎和13个脊椎,尾巴几乎是躯干长度的两倍半,属于兽足类科
11、。中华鸟龙化石的发现是近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仅对研究鸟类起源,而且对研究恐龙的生理、生态和演化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中华龙鸟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利于捕食,实际上是一种小型肉中华龙鸟及化石中华龙鸟爬 行 类鸟 类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中华龙鸟及化石中华龙鸟爬 行 类鸟 类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下列说法是拉马克观点的是( )A 生物体之间都有一定的血缘关系B 生物体之间没有一定的血缘关系C 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会变得发达,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D 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直线式进化的。C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下列说法是拉马克观点的是( )C新世曾经繁盛一时
12、的恐龙等古代大型爬行类动物,在地球上灭绝的根本原因是( )A 数量太多,造成食物不足B 数量太多,造成生活空间拥挤C 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D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兴起。C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曾经繁盛一时的恐龙等古代大型爬行类动物,在地球上灭绝的根本原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长颈和高的前肢是( )A 由长颈鹿的意愿所决定的B 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 由于定向地朝这个方向变化的结果D 由于经常使用而逐渐发达的结果B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长颈和高的前肢是( 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可服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服用抗生素,细菌有了抗性,治疗的效果没有以前好了。
13、细菌产生抗性的原因是( )A 遗传的结果B 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C 细菌对抗生素进行选择的结果D 变异的结果B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可服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越来越多的人服用抗生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学习目标识记: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和评价。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应用:运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 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学习目标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为什么会有这一种现象?和自然环境有联系吗? 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实例: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特别多 自然选择学说一、提出者: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
14、,1859年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是进化论的中心内容。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4、适者生存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自然选择学说一、提出者: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1859年在物2、生存斗争(1)概念: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2)原因:生物的过度繁殖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如食物和空间)有一定的限度(3) 结果:大量生物个体死亡,少量生物个体生存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2、生存斗争(1)概念:生物个体(同种或异种)之间的相互斗争3、遗传和变异(1)具有普遍性(2)
15、变异有的对生物生存有利,有的则不利,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但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适应环境的),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留下后代。(3)有利变异可以传给下一代。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遗传和变异(1)具有普遍性(2)变异有的对生物生存有利,4、适者生存(1)概念: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2)例:A、同一环境下的植物,长得快的会比长得慢的占有广大的地盘,因此发育就好、开花结实就多。B、跑得快的动物比跑得慢的更易得到食物并逃避敌害。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自然选择的结果使生存下来的生物产生适应性。新
16、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适者生存(1)概念: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长颈鹿的祖先过度繁殖后代个体间的差异生存斗争长颈、长前肢个体(遗传积累)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现代长颈鹿(变异)长颈鹿个体差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长颈鹿的祖先过度繁殖后代个变异是不定向个体差异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适应环境新类型内因动力生存斗争逐代遗传积累内因长颈鹿祖先发生变异个体有长颈长前肢的也有短颈短前肢的长颈长前肢生存逐代选择现代长颈鹿缺乏青草的环境下自然选择实例生物进化过程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变异是不定向个体差异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适
17、应环境新类型内因动结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1、选择材料由变异提供2、内在因素遗传和变异3、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4、进化动力生存斗争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结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1、选择材料由变异提供2、内在因素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4、适者生存意义:(1)说明物种是可变的,是进化的。(2)正确解释了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未能做出本质的阐明。新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自然选择学说1、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3、遗传和变异4、适者生一、填充题1、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其主要内容是 、 、 和 。2、一般地说, 是不定向的,而 是定向的。当生物产生了变异以后,由 来决定其生存或淘汰。二、选择题1、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灭虫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欠款起诉费用3篇
- 农产品购买合同的交货条款3篇
- 工程设计施工合同范本的建设周期
- 土地使用权及房屋买卖合同3篇
- 买房授权委托书样本格式3篇
- 劳动合同解除公告3篇
- 学生社会实践承诺函3篇
- 合伙关系终止合同3篇
- 2025基于社区的阿尔茨海默病三级综合防治中国专家共识
- 煤炭加工厂的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措施考核试卷
- 2024-2025人教PEP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完整版P84)
- 苏州市施工图无障碍设计专篇参考样式(试行)2025
- 2025-2030中国锻造(锻件)行业投资策略及规划建议研究研究报告
- 影城员工考核试题及答案
- 新药临床试验合作协议
- 设备部门级安全培训
- 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策略
- 华为经营管理丛书华为的研发管理
- 2025-2030中国低压电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个人装载机租赁协议书范本
- 2022年高级经济师《运输经济》试题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