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鲁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全套课后习题练习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第一节 运动的水分子1水的三态变化不能说明的是()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的运动速率受温度影响A2【中考盐城】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热水袋鼓胀,是因为热水袋内的水()A分子体积增大 B分子质量增大C分子个数增多 D分子间间隔增大D3下列对水的沸腾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水分子体积增大 B水分子本身发生改变C水分子质量变轻 D水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D4【中考重庆】妈妈烘焙蛋糕时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A体积很小 B间隔很小C在不断运动 D可以再分C5【中考河北】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
2、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 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 D分子的间隙变小D6【中考日照】以下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B选项事实解释A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分子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6 000 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7. 将描述分子特点的句子的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1)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得快,说明_。(2)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_。分子在不断
3、地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3)糖水可以通过滤纸,说明_。(4)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干,说明_。(5)可将大量氧气压入钢瓶中,说明_。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时运动加快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温度或压强发生变化时,间隔大小随之发生变化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6)在一定条件下,很多物质在氧气中能反应,有的物质在氧气中不反应,说明_。(7)一滴水中大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B同一状态下,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速率越快C当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时,释放出能量D
4、当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的体积变大【解析】在任何状态下水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故A错;水由固态变成液态要吸收热量,由液态变成固态要放出热量,故C错;水在发生状态改变时,只是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水分子的质量、体积都不发生改变,故D错误。学生易误认为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构成物质的微粒大小发生改变引起的。【答案】B9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错;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错;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
5、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故D错。【答案】C10如图所示为水的三态变化的粒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状态甲时,其体积和形状不随容器改变而改变B状态乙是水蒸气C蒸发是由状态丙转变成状态乙的现象D由状态乙转变成状态甲时,需要吸收热量【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图示分析法解答。状态甲时,水是固态,分子间的间隔很小,有固定的形状,其体积和形状不随容器的改变而改变,故A正确;状态乙,水分子间的间隔最小,是液态水,故B错误;状态丙水分子间的间隔最大,是气态,因此由状态丙转化成状态乙的现象是液化,故C错误;由状态乙转化成状态甲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故D错误。值得注意的是,液态时水分子之间的间
6、隔比固态时要小。【答案】A11【中考云南】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氨水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C18 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分子间有间隔【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本质分析法解答。将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小。【答案】B12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2)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3)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_。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分子间间隔变
7、小(4)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_(填“A”或“B”),理由:_。【解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且物质的状态不同微粒之间的间隔不同,一般情况下气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比较大,而液态和固态物质的微粒之间的间隔则较小,所以气态物质较易被压缩,而液态和固态物质很难被压缩。【答案】B;水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小,空气中分子间的间隔比较大,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13【中考河北】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
8、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1 L大豆与1 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 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解析】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A错误;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B错误;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C正确;大豆是宏观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错误。【答案】C14如图所示,在一个烧杯中,加入100 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块冰糖。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请回答以下问题:(1)糖块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变小的原因是_。【解析】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糖块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变小;分子在不断运动 (2)当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_(填“高”或
9、“低”),此现象说明了_。【解析】由于构成糖的分子和水分子运动到彼此的间隔中去了,所以糖块完全溶解后,液面比所画的水平线低;此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之间有间隔低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第二节 自然界中的水1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只有 B只有C只有 D【解析】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主要在太阳提供能量的基础上进行,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在变化中,水自身得到净化,并实现了水资源的再分配。【答案】D2【中考常德】下列实验操作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A过滤
10、 B煮沸 C静置 D蒸馏D3【中考株洲】河水因含有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都是净化水的方法,其中一定需要加热的是()A过滤 B吸附 C蒸馏 D沉淀C4【中考重庆】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仪器不会使用到的是()A5【中考龙岩】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消毒,自然沉降,过滤,处理的先后顺序是()A B C DA6【中考南宁】下列是某同学进行过滤操作时的一些做法,其中错误的是()A让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B直接向漏斗中倾倒待过滤的液体C让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D让漏斗中液面始终低于滤纸边缘【解析】向漏斗中倾倒待过
11、滤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B7下列有关硬水和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水中是否含有可溶性钙、镁矿物质B用肥皂洗衣服时,硬水的洗涤效果比软水好C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起到补钙的作用,对健康有益D硬水易生水垢,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使硬水软化D8【中考重庆】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总水量的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给水杀菌消毒B为了健康可多饮蒸馏水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D煮沸可以使软水变为硬水C9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1)取
12、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2)可用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解析】(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硬水加肥皂水时产生的泡沫少,软水加肥皂水时产生的泡沫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3)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答案】(1)玻璃棒(2)肥皂水(3)加热煮沸10【中考怀化】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硫酸铜 B一氧化碳C石油 D含冰块的水C1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活性炭有吸附性,
13、能将硬水转化成软水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C鉴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降、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C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医用消毒酒精 B冰水共存物C洁净的空气 D生理盐水【解析】判断纯净物与混合物时,一定要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或性质,不要被“洁净”“净化”“共存”等字眼所迷惑。如: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冰水共存物却是纯净物。【答案】B13【中考葫芦岛】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B投药杀菌消毒C加入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解析】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A
14、正确;投药杀菌消毒,B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C正确;过滤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D错误。【答案】D14【中考玉林】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絮凝剂是为了消毒杀菌B过滤可以降低水的硬度C活性炭主要起到吸附作用D配水泵出来的水是纯净物C15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自来水、硬水 B可乐饮料、加碘食盐C冰水共存物、盐水 D氮气、氧气【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排除法解答。首先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判断各选项的前者是否属于纯净物,自来水、可乐饮料中都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冰水共存物、氮气都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因此可以排
15、除A、B;再在C、D中判断后者属于混合物的选项,则盐水为混合物,氧气为纯净物,故选C。【答案】C16下列四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1)食醋、加碘食盐、酱油、蔗糖:_。(2)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河水:_。(3)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空气:_。(4)石灰水、红磷、铁丝、镁条:_。【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分类法进行解答。第(1)组中食醋、加碘食盐、酱油都属于混合物,只有蔗糖属于纯净物;第(2)组中自来水、矿泉水、河水都属于混合物,只有蒸馏水属于纯净物;第(3)组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都属于纯净物,只有空气属于混合物;第(4)组中石灰水是氢氧
16、化钙的水溶液,是混合物,红磷、铁丝、镁条都属于纯净物。【答案】(1)蔗糖(2)蒸馏水(3)空气(4)石灰水17【节选昆明】小英同学从水库中取出浑浊水样进行实验。 (1)将水样静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其操作规范的是_(填标号)。a用玻璃棒引流b滤纸边缘高出漏斗c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内壁d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a、d(2)向过滤后所得水样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_性除去杂质和臭味。(3)在处理后的水样中加入一定量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说明该水样属于_(填“硬水”或“软水”)。(4)生活中常用_(填“煮沸”“静置沉淀”或
17、“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吸附硬水煮沸(5)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爱惜水。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填标号)。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提倡使用节水器具C工业上冷却水重复利用D园林浇灌用滴灌、喷灌A182019年郑州市初中毕业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小波抽到的试题是“水的净化”,请你与小波一起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 和_,其中A的作用是_。(2)小波准备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操作时,发现装置存在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是_。纠正错误后,接下来的过滤操作可除去水样中的_(填“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3)小波将浑浊的水样过滤后,
18、得到的水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 (写出一点即可),然后小波进行了有效处理。【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标准实验对照法解答,要抓住过滤操作的要点“一贴、二低、三靠”进行分析。(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常用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3)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可能是:过滤时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滤液的仪器不干净等。【答案】(1)玻璃棒;漏斗;引流(2)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不溶性(3)过滤时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承接滤液的
19、仪器不干净)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1课时 水的分解1【中考泰州】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产生氧气B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C产生氧气、氢气的体积比为12D可以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D2【中考徐州】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B在水中加入少许烧碱,能增强导电性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D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氢能,成本高、效率低【解析】电解水实验表明,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错误。【答案】C3下图是水的两种变化,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20、:(1)从宏观上看,以上甲、乙两图所示的两种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2)检验A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检验B中产生气体的方法是_。【解析】(1)认真观察图示不难看出,水的沸腾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2)A中电极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B中电极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答案】(1)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水的电解属于化学变化(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气体燃烧证明该气体是氢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4观察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
21、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解析】水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别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答案】C5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A BC D【方法规律】本题应用模型规律法解答。图为水分子电解前示意图;图为电解刚刚开始的示意图;图为电解后氧原子与氧原子聚集、氢原子与氢原子聚集的示意图;图为电解生成了氧分子和氢分子,故先后顺序为。本题易错点是不会分析图示,不理解用小球表示原子的作用。应根据分子
22、由原子构成来思考、解答。【答案】A6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氢气氧化铜铜水B二氧化碳水碳酸C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D氢氧化钠硫酸铜氢氧化铜硫酸钠加热高温【方法规律】此题运用特征法解答,应抓住分解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C7【中考淮安】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21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解析】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产生的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A正确;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B错误;
23、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C错误;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错误。【答案】A8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经检验甲试管里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里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氢原子模型用“ ”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则构成甲试管中的气体的微粒模型可表示为()A. B. C. D. 【方法规律】本题应用模型分析法解答。观察示意图知:甲试管连接电源的负极,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得甲试管内产生的是氢气,而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故选B。【答案】B9【改编扬州】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该
24、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常温常压时,1 L水可溶解0.031 L O2、0.57 L O3。A水在通电时水分子未发生变化B实验中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O2的弱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方法规律】本题采用标准实验对照法解答,对照电解水实验的装置、现象,即可解答此题。水在通电时水分子发生变化,A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增强水的导电性,B正确;左
25、侧试管产生的氢气体积与右侧试管产生的氧气体积比略大于2:1,即收集到的氧气偏少,说明相同条件下,氢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氧气的弱,C正确;因常温常压下,臭氧的溶解能力比氢气的强,且生成臭氧也会使右侧试管气体体积小,所以右侧试管中产生少量臭氧,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D正确。【答案】A10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但小明实验所得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解析】科学实验必须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26、,不能马马虎虎,做“差不多先生”。部分同学因对实验要求不规范,存侥幸心理而出错。【答案】B11【中考天津】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b中产生的气体是_。(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3)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水的过程:_。【解析】(1)根据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b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应该是氧气。(2)从宏观角度,水是由氢
27、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错误;从微观角度,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正确。(3)水(H2O)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H2)和氧气(O2),据此书写表达式。【答案】(1)2:1;氧气(2)C(3)H2OH2O2通电12【改编滨州】分析下图内容回答问题。(1)左图中海水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右图试管A中的气体为_,试管B所对应的是电源的_(填“正”或“负”)极。氢气混合物正(3)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字母序号,下同)。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水分子大小不发生变化A、C(4)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8、_。A水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B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C氢原子和氧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氢原子和氧原子质量发生了变化A、B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第2课时 水的合成1液氢可以做发射火箭的燃料。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中,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A液氢燃烧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D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2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燃料,在氢能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要解决的课题是( )A寻求丰富的制氢原料B探索廉价的制氢方法C开发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D研究燃烧产物的处理技术B、C3液氢常用作发射火箭的燃料,下列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出淡蓝色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产生浓
29、烈的刺激性气味D燃烧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C4如图所示,小雨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_火焰,将干燥的冷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据此,她总结出氢气的一条性质是具有_;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属于_(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该性质决定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是_。(写一点)淡蓝色水雾可燃性化合反应H2O2H2O;点燃燃烧产物无污染(合理即可)5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B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C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D磷氧气五氧化二磷高温点燃【方法规律】此题运用特征法解答,应抓住化合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成物只有一种。D6【
30、中考眉山】下列叙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氢气难溶于水 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C浓氨水易挥发 D钨丝难熔化B7【改编贵港】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AO2供给呼吸 B活性炭用于净水C钢材制高压锅 D氢气用作燃料B、C8在铁的下列性质中:呈银白色,密度是7.86 g/cm3,熔点是1 535 ,在点燃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属于铁的化学性质的是()A B C DC9填写下列物质对应的性质或用途。(1)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制_。(2)酒精具有_,可以作内燃机的燃料。(3)氧气具有_,可以用作火箭的助燃剂。(4)铁具有导热性,可以用来制_。导线可燃性助燃性铁锅(或炊具)10比较水的
31、电解和氢气燃烧两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条件相同 B反应现象都相同C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D都能证明水的组成【解析】水的电解反应中,反应物是水,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是通电,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实验现象是:两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是正极的两倍。氢气燃烧的反应,反应物是氢气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反应条件是点燃,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实验现象是:纯净的氢气能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这两个反应都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以后会学到)。【答案】D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关系不相符合的是()A酒精用作
32、燃料酒精具有可燃性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D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氢气具有可燃性【解析】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小。D12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氧气、水都是纯净物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发生了改变D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方法规律】本题采用筛选法解答。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纯净物,并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A、D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正确,C错误。【答案】C13下列反应中
33、,有一个反应与其他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同,该反应是()A过氧化氢 水氧气B水氢气氧气C氢气氧气水D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二氧化锰通电点燃加热【方法规律】本题采用特征分析法解答。分析各选项反应物、生成物的种数,不难发现,A、B、D的反应物都是一种,生成物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属于分解反应,只有C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属于化合反应。【答案】C14从新疆到东北,从内蒙古到深圳,近两年来,校园“毒跑道”事件层出不穷。据分析,原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并不会毒害人体,但施工人员为降低成本和便于施工,违规在施工时加入一些稀释剂,会使塑胶跑道含铅量高,还散发出有刺鼻异味的苯等,存在有毒的可能
34、性。已知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 ,熔点是5.5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_。(2)苯的化学性质有_。(3)由此你可以知道,化学加工过程_。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沸点是80.1 ,熔点是5.5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氢气、溴等物质反应不得随意加入添加剂,应严格按要求加入(言之有理即可)15【中考沈阳】研究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揭示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反应一: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_。水氢气氧气通电反应二
3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1)根据所给信息,请画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氢气氧气水点燃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1在实验中,要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药品应选用()A漏斗 B量筒C胶头滴管 D托盘天平D2. 准确量取8 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是() 10 mL量筒 50 mL量筒 100 mL量筒 胶头滴管 A. B C. D B3某同学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10.0 g药品,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转,他应该()A添加药品 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 D移动游码A【解析】若指针偏右,说明左盘药品的质量小于右盘砝码质量,应添
36、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4.【中考北海】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称量药品时,将药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 B.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C. 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 D. 用手直接取用固体药品 【解析】称量药品时应按“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操作,故A错;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错;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否则会沾污试剂,故C正确;取用药品时,不可用手接触药品,故D错。【答案】C5小梅用量筒量取20 mL水,读数时视线仰视,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A等于20 mL B大于20 mL C小于 20 mL D无法确定【方法规律】此题可用误差分析法解答
37、。用量筒量取20 mL水,如果读数时视线仰视,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读数为20 mL,则所取水的实际体积大于20 mL。B6.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若将砝码放在左盘,称量物放在右盘,达到平衡时砝码为10 g,游码读数为0.9 g,对这种操作的评价有: 称量方法不正确称量方法正确无法称得称量物的质量可知称量物的质量为9.1 g可知称量物的质量为10.9 g 以上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按“左物右码”称量,若按“左码右物”进行称量,则称量方法错误,但仍可求出称量物的质量,即按“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示数”来计算,实际称量物的质量为10 g0.9 g9.1 g。
38、【答案】B7.【中考黄石】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所示,该同学称量的烧杯实际质量为() A.23 g B27.4 g C32.3 g D32.6 g 【解析】在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此时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若物质和砝码位置放反了,则物质质量砝码质量游码示数。认真观察图示可知,小红同学将砝码与烧杯位置放反了,烧杯的实际质量应为:砝码质量游码示数30.0 g2.6 g27.4 g。【答案】B8. 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 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 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 C.分液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 D.玻璃导管沾水
39、后旋进橡皮塞孔中 C9【中考南京】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解析】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答案】B10.【改编南充】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C11.下列关于仪器洗涤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注入半试管水,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振荡来洗涤 B. 试管内有不易洗掉的物质,使用试管刷上下移动刷洗 C. 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成股流下表明仪器洗干
40、净了 D. 试管内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12. 下列关于仪器洗涤的方法正确的是() A. 热的试管直接放入冷水中清洗 B. 用力上下抽动试管内的试管刷 C. 试管内壁附有油脂,可用洗衣粉洗涤 D. 玻璃仪器用水冲洗到看不见脏东西即可 C13. 下列实验操作或数据中,正确的是 () A. 称量10.05 g固体 B. 检查气密性 C. 加热液体 D. 量取9.5 mL液体 B14. 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为45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为35 mL,则该同学倒出液体的体积() A. 大于10 mL B. 小于10 mL C. 等于10 mL D. 无法确定 【解析】仰视读数时,
41、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仰视读数为45 mL,说明实际体积应大于45 mL;俯视读数时,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大,俯视读数为35 mL,则实际体积小于35 mL,故倒出液体体积应大于10 mL。【答案】A15(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 mL的量筒;用托盘天平称取腐蚀性药品时应放在_中;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_;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然后稍用力转动插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要先把_放入水中,后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10玻璃仪器(如烧杯等)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用水润湿导管的一端(2)指出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把试管放在桌子上使劲塞进塞
42、子_;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使用托盘天平时,直接用手拿砝码_;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_。压破试管底部击破试管底部腐蚀砝码读数比实际体积偏小16.【改编安徽】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17【中考德州】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如果仅用一个20 g的砝码称取19.5 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将20 g砝码放在左盘将20 g砝码放在右盘将游码拨至0.5 g刻度处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A B C D【方法规律】此题应采用逆向思维法解答。仅用一个20 g的砝码称取19.5 g的食盐
43、,显然不能采用正常的“砝码质量游码示数”进行称取,而应采用非正常的“砝码质量游码示数”进行称取,即按“左码右物”进行称取,因此砝码应放在左边托盘上,食盐放在右边托盘上。【答案】D18. 赵亮同学在实验室取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一种易潮解且具有强腐蚀性的药品),下面是他的称量过程。 (1)调节天平平衡,静止时指针偏右,这时他应该怎样调节平衡螺母?_。 (2)用托盘天平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杯。用“”表示向托盘上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取走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他的称量过程,并用“”表示游码在图中标尺上的位置(最终称得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6.8 g)。 砝码质量/g502020105取用情况
44、(3)该同学要称取8.5 g氢氧化钠固体,他往左盘放入45 g 砝码,并将游码移至0.3 g刻度处,然后把烧杯放在右盘,向烧杯中加入药品至天平平衡为止。该同学认为他所称得的药品质量为45 g0.3 g36.8 g8.5 g,你认为他的称量过程是否正确?_。如果称量过程有错,那他所称得的药品实际质量是_g(若你认为称量过程正确,此空不答)。【解析】(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右,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用托盘天平测量物质的质量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被称量物的质量为36.8 g,应选用35 g砝码,游码移到1.8 g刻度处,故标尺标在1.8 g位置。(3)根据
45、“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示数”可计算出,药品的实际质量为:45 g0.3 g36.8 g7.9 g。砝码质量/g502020105取用情况【答案】(1)向左调节平衡螺母(2)(游码标在“1.8”g位置)(3)不正确;7.9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单元高频考点专训专训 水1. 我国纪念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 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 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D. 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D2.【中考岳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岳阳时,殷殷嘱托“守好一江
46、碧水”。作为岳阳的主人,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工业废水随意排放 B. 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江河 C. 挖砂船常年日夜不停采砂 D. 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3.【中考桂林】下列方法可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是 () A. 蒸馏 B. 静置 C. 过滤 D. 消毒 A4.【中考重庆】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净化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 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 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D5.【中考绥化】水是生命之源,为了人类健康,我们应该爱护水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具有_性。(2)净水器中小卵石和石英砂起到_作用。 (3)在常用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 吸附过滤蒸馏6.【中考滨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在水电解的反应中,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有发生变化 C. 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都生成气体,它们都是化学变化 D. 物质在变化中所表现出的性质,就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第1篇-全面剖析
- 2025河北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四川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写作:创新植树节活动报道 讲义 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英语试题
- 四年级历史文化探究教学计划
- 火灾现场疏散预案
-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心理健康辅导计划
- 幼教名师工作室亲子活动计划
- 高三历史模拟考试复习计划
- 电梯事故应急演练方案范文
- 网络零售行业分析
- 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原则与方案
- 保安上墙制度
- 2025念珠菌病诊断和管理全球指南解读课件
- 碘对比剂应用护理安全性
- 第11课《山地回忆》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水电站安全生产培训
- 《矿井提升设备》课件2
- 机电经典安装工程相册图解PPT86页
-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6课《我家的好邻居》精品课件(含视频)
- 形式发票格式2 INVOIC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