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境生物技术概论_第1页
1 环境生物技术概论_第2页
1 环境生物技术概论_第3页
1 环境生物技术概论_第4页
1 环境生物技术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1章 环境生物技术概论2/461 课程具体内容1 环境生物技术概论 2 酶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 基因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4 细胞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5 发酵工程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6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7 大气污染的生物处理技术 8 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 9 生物修复技术 10 有害有机污染物的生物 处理技术 11 重金属的生物处理技术 12 污染预防生物技术 13 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能源、材料、蛋白 14 环境生物监测与安全性评价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30%小测验:35%结课论文:35%结课论文要求结合环境生物技术的某一个研究方向或研究热点,写一篇小综述或进

2、展报告内容要言之有物,严禁抄袭不少于3000字符合科技论文写作规范(见下页)5月1日之前,发送到信箱:huangbaifei11第15周交纸质版格式要求内容排列:题目、作者、摘要 、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字体: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12号Times New Roman,双倍行距,图表居中参考文献:按文内引用的先后排序,注明著者、文题、刊名、年卷期及页码,格式举例1 Himmel ME, Ding SY, Johnson DK, et al. Biomass recalcitrance: engineering plants and enzymes for biofuels produ

3、ction. Science, 2007, 315: 804-807.2 杨永华, 蒋岚, 杨胜利, 等. 枯草蛋白酶E的定点突变及其对酶性质的影响. 生物工程学报 J, 2000, 16(3): 341-344.3 Sambrook J, Fritsch EF, Maniatis T. Molecular Cloning: A Laboratory Manual. 2nd ed. New York: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9.4 Sun YP. Improving cell tolerance of Rhodococcus ruber

4、 by transposome knockout and plasma mutation 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2010.文献查阅方式中文图书馆: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英文图书馆Google学术搜索:.hk/7/462 人与环境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 水资源短缺 土壤荒漠化 有毒化学品污染 臭氧层破坏 酸雨肆虐 物种灭绝 森林减少 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8/46美国密歇根州铜矿及工厂产生的尾料将湖水染红 化学废水污染长江201092910/461980年,美国纽约州阿第伦达克山,

5、早春时节的酸雨酸雪污染了河川,造成一场致命的“酸流”,令溪鳟纷纷死于鳃部伤害 11/4621世纪环境热点问题: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大气对地表热辐射能遮挡保温的属性类似温室中玻璃具有的作用,故被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大气中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包括:二氧化碳、水汽、甲烷、氧化亚氮、臭氧等 全球变暖问题 主要指人为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增加,温室效应增强带来的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于工业生产需要的化石燃料使用量大增,人口激增城市化发展等引起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破坏严重,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 12/46资料

6、表明 1860年以来,全球地表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3-0.6 根据跨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预测,从1990到2100年,全球陆面气温将增加2气候变暖的直接结果 世界各地冰川的溶化(后退),引起海平面的上升。将直接威胁世界沿海城市及30多个岛屿的生存和发展。美国环保专家预测,再过50-70年,东京、大阪、曼谷、威尼斯、圣彼得堡、阿姆斯特丹以及中国一些沿海城市会被完全和局部淹没 气候变暖的间接结果 灾害性气候: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可以引起全球大范围的干旱,也可使某些地区暴雨成灾。例如,1997年3月开始的第14次厄尔尼诺造成中国长江、松花江、嫩江全流域大洪水,直接损失几千亿元 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

7、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可怜的北极熊的生活范围越来越小。全球暖化导致北极熊饥不择食 大熊吃小熊 欧洲化学污染导致大量北极熊雌雄同体 50只母熊中就有1只挪威冰盖惊现“哭泣人脸” 气候变暖恶化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如果极地冰冠融化,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会被海水吞没,马尔代夫、塞舌尔等低洼岛国将从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约热内卢、东京、曼谷、纽约等海滨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兰、埃及等国也将难逃厄运。 上海是许多人眼中全球变暖的重灾区,中国最有可能被“淹没”的地方之一。很多人曾在脑海中勾画过“上海沉没”的景象。海

8、平面升高20多米后,站在“东方明珠”上向下看,外滩上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几乎都已被淹没,只留下曾经的摩天大楼矗立在一片汪洋之中。 印度孟加拉争夺30余年小岛沉没 因全球变暖20世纪70年代,印度和孟加拉国都宣称拥有孟加拉湾中部小岛葛拉马拉岛 全球变暖威胁企鹅生存:上万小企鹅冻死 如果全球气温升高2摄氏度,企鹅主要栖息地面积将减少一半甚至三分之二。2008年7月Happy feet巨型鱿鱼死亡之谜:海洋噪音污染损害平衡 珠峰受大气污染严重 积雪中查出禁用农药 在常年积雪、海拔6000米之上的珠穆朗玛峰上,竟能检测出DDT、六六六等20年前就被禁用的农药。 环境污染的分类 污染类型污染形式污染物性

9、质生理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污染物形态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及辐射污染被污染的客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或多个客体同时被污染污染的原因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交通污染污染的程度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污染影响范围室内污染、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区域污染和全球污染23/4620世纪著名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名称地点时间危害情况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比利时1930.12几千人发病,60人死亡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1948.106000人患病,17人死亡伦敦烟雾事件英国1952.125天内4000人死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美国1940年代引起眼

10、病,喉头炎,头痛水俣事件日本1953始痴呆,神经失常,死亡富山事件日本1931始关节痛,骨骼软化萎缩,痛死四日事件日本1970年哮喘,肺气肿,10多人死亡米糠油事件日本1968年患者5千多人,死亡16人 1、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是比利时境内马斯河旁一段长24公里的河谷地段。这一段中部低洼,两侧有百米的高山对峙,使河谷地带处于狭长的盆地之中。 马斯河谷地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区,建有3个炼油厂、3个金属冶炼厂、4个玻璃厂和3个炼锌厂,还有电力、硫酸、化肥厂和石灰窑炉,工业区全部处于狭窄的盆地中。 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马斯河谷上空出现

11、了很强的逆温层。 通常,气流上升越高,气温越低。但当气候反常时,低层空气温度就会比高层空气温度还低,发生“气温的逆转”现象,这种逆转的大气层叫做“逆转层”。 逆转层会抑制烟雾的升腾,使大气中烟尘积存不散,在逆转层下积蓄起来,无法对流交换,造成大气污染现象。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大量烟雾弥漫在河谷上空无法扩散,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 第三天开始,在二氧化硫(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

12、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 这次事件曾轰动一时,虽然日后类似这样的烟雾污染事件在世界很多地方都发生过,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却是20世纪最早记录下的大气污染惨案。 2、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O月2631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多诺拉持续的雾天使多诺拉镇看上去格外昏暗。 气候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一丝风都没有,空气失去了上下的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 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厚重,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

13、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气味,令人作呕。空气能见度极低。 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近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17人很快死亡,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情况和当年的马斯河谷事件相似。 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诺拉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害的气体,引起各种症状,以致暴病成灾。 3、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

14、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 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伦敦烟雾事件(1952)(市民点火把、车灯开启)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 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 2个月后,又

15、有8O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的两个主因: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外因是逆温层现象。燃煤产生的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后,会附着在飘尘上,凝聚在雾气上,进入人的呼吸系统后会诱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 当时持续几天的“逆温”现象,加上不断排放的烟雾,使伦敦上空大气中烟尘浓度比平时高10倍,二氧化硫的浓度是以往的6倍,整个伦敦城犹如一个令人窒息的毒气室一样 4、美国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 洛杉矶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CH)化合物,3O0多吨氮氧(NOx)化合物,700多吨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

16、站等其他石油燃烧排放,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 从40年代初开始,洛杉矾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 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洛杉矶光化学烟雾(1943) 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 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约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

17、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度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 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的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强氧化性物质。*光化学烟雾形成过程5、日本水俣病事件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美丽的水俣镇建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

18、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 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瞒珊、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做“怪病”,后来称为“水俣病”。 1959年,熊本大学医学院从病者的尸体、鱼体和化工厂排污中都发现了有毒的甲基汞,确认甲基汞是水俣病的病因,该公司在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时,采用了成本较低的水银催化工艺,大大量含有甲基汞的废水排入水俣湾,使鱼带毒,人或猫吃毒鱼而生病、死亡。当

19、时统计甲基汞中毒283人,死亡60人,6、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1955年日本富山县出现了一种怪病,病症表现为腰、手、脚等关节疼痛。病症持续几年后,患者全身各部位会发生神经痛、骨痛现象,行动困难,甚至呼吸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到了患病后期,患者骨骼软化、萎缩,四肢弯曲,脊柱变形,骨质松脆,就连咳嗽都能引起骨折。有的人因无法忍受痛苦而自杀。这种病由此得名为“骨痛病”或“痛痛病”。 富山县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从19世纪80年代成为日本铝矿、锌矿的生产基地。神通川流域从1913年开始炼锌,“骨痛病”正是由于炼锌厂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周围的耕地和水源而引起的。神冈的矿产企业长期将没有处理的废水排放注入

20、神通川,致使高浓度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水源。用这种含镉的水浇灌农田,稻秧生长不良,生产出来的稻米成为“镉米”。“镉米”和“镉水”把神通川两岸的人们带进了“骨痛病”的阴霾中。 直到1961年,日本医学界从事综合临床、病理、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分析化学的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骨痛病”是由于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废水引起的镉(Cd)中毒。 镉是重金属,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人体中的镉主要是由于被污染的水、食物、空气通过消化道与呼吸道摄入体内的,大量积蓄就会造成镉中毒。 7、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1955年,位于日本东部的四日市的第一座炼油厂建成后,其他一些相关企业纷纷上马,石油联合企业逐渐形成规模。19

21、57年,昭石石油公司所属的四日市炼油厂投资186亿日元,1959年,这个石油公司中心企业开始投产,四日市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石油联合企业城”。然而,正当人们对这个即将带来滚滚财源的大型企业艳羡不已时,可怕的公害病却已悄然潜入了人们的生活中。 工业废水排入伊势湾,水产发臭不能食用;石油冶炼产生的废气使天空终年烟雾弥漫。全市平均每月每平方千米降尘量为14吨(最多达30吨),大气二氧化硫含量浓度超过标准56倍,大气中烟雾厚达500米,其中漂浮着多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很多人出现头疼、咽喉疼、眼睛疼、呕吐等症状,患哮喘病的人剧增。 四日市的居民长年累月地吸入这种被二氧化流及各种金属粉尘污染的空气,呼

22、吸器官受到损害,很多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等。 1970年,哮喘病患者人数超过2000人。到1972年止,达6376人,死亡10余人。到1979年10月底,确认患有大气污染性疾病的患者人数为775491人。 8、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3月,日本的九州、四国等地区的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经调查,发现是饲料中毒,但因当时没有弄清毒物的来源,也就没有对此进行追究。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同年610月,有4家门人因患原因不明的皮肤病到九州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患者初期症状为痤疮样皮疹,指甲发黑,皮肤色素沉着,眼结膜充血等。 这种病来势凶猛,患者数目很快达到1400多人,并

23、蔓延到数十个俯县,患病人数增加到5000多人,其中16人死亡,实际受害人数达1.3万多人。 通过尸体解剖,在死者五脏和皮下脂肪中发现了多氯联苯,这是一种化学性质极为稳定的脂溶性化合物,可以通过食物链而富集于动物体内。多氯联苯被人畜食用后,多积蓄在肝脏等多脂肪的组织中,损害皮肤和肝脏,引起中毒。 专家从病症的家族多发性了解到食用油的使用情况,怀疑与米糠油有关。经过对患者共同食用的米糠油进行追踪调查,发现九州一个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因生产管理不善,致使米糠油中混入了在脱臭工艺中使用的热载体多氯联苯,造成食物油污染。由于被污染了的米糠油的副产品被用做了饲料售出,还造成数十万只家禽的死亡。 其他重

24、大环境污染事件 1、1986年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莱茵河污染事件(1986)2、印度博帕尔事件 1984年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因管理混乱,操作不当,致使地下储罐内剧毒的甲基异氰酸脂因压力升高而爆炸外泄。45吨毒气形成一股浓密的烟雾,以每小时5000米的速度袭击了博帕尔市区。死亡近两万人,

25、受害20多万人,5万人失明,孕妇流产或产下死婴,受害面积40平方公里,数千头牲畜被毒死。博帕尔农药泄漏受害者(1984) 3、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31人死亡,300多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

26、产奶 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61/46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 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经贸合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也日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由于忽视了发展中的环境保护,目前环境状况十分严峻;近年来虽采取了大量控制措施,但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仍在继续 从城市到乡村,我国的大气、河流、湖泊、海 洋和土壤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62/46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而引起的 中国科学院发布国情报告:中国在90年代的沙漠化速度是每年

27、2100km2,相当于两个半香港,或30个北京城。而2000年已达2460km2,2003年已超过3000km2 遥感普查数字表明: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km2,约占国土面积的38,总量达每年50亿吨,相当于全国的耕地每年被剥去1cm的肥土层,损失N.P.K肥4000多万吨,相当于全国1年生产化肥的总和 地球土层的平均厚度18cm,在温带地区的自然条件下,每形成1cm的表土需100400年,即使管理极好,也需20年 此外,黄河断流,塔里木河断流,罗布泊消失,长江危机,长江每年表土流失24亿吨,5亿吨流入东海 滥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退化,我国中低产田已由原来的60上升到80 63/46人

28、与环境的和谐之道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要真正实现这种调节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掌握自然生态规律 通晓环境变化过程,能预测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运用规律去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 64/463 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生物技术的概念 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微生物、动物、植物体对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1982年,国际合作与发展组织 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1986年,原国家科委 65/46现代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以酿造为

29、代表,以微生物发酵为主题,一般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过程 20世纪40年代抗生素大规模发酵:化学工程+微生物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以DNA重组为主要手段的基因工程为核心,也包括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广泛使用计算机及各种高科技仪器设备;应用领域广泛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1973年第一次基因重组实验的成功 环境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研究和应用领域 66/46环境生物技术的概念环境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诞生于1980年代末期 环境生物技术涉及生物技术、工程学、环境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既有较强的基础理论要求,又具有

30、鲜明的技术应用特点 环境生物技术指的是直接或间接利用生物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认识环境过程、高效净化环境污染、同时又生产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 67/46环境生物技术的进展进展 提高了去除传统污染物,如BOD、悬浮物、氮、磷的能力 去除有毒有害有机化合物组分,如含氯有机溶剂 将一些特殊污染物降低到很低的浓度 毒性的生物测定方法开发 处理介质的拓展,如饮用水、地下水、土壤、空气等 原因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深化了对微生物特征的认识,提高了 改变或强化微生物功能的能量,获得了高效工程菌 微生物生长环境和工艺手段的改进 生化需氧量(BOD5):生化需

31、氧量也是水质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之一, 是指在一定温度 (20)时,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其来源、危害同化学 需氧量 化学耗氧量(COD):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可降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当水中溶解氧消耗殆尽时,水质腐败变臭,导致水生生物缺氧,以至死亡69/46环境生物技术的层次划分环境生物技术可分为三个层次 高层次是指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现代污染防治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抗污染型转基因植物的培育等 中层次是指传统的生物处理技术,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以及其在新的理论和背景下产生的强化处理技术和工艺,如生物流化床、生物强化工艺等 低层次是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如氧化塘、人工湿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