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下册第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5篇材料_第1页
年级下册第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5篇材料_第2页
年级下册第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5篇材料_第3页
年级下册第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5篇材料_第4页
年级下册第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5篇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级下册第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5篇材料第一篇: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课时教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一时教案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第1课时)课时安排说明:平行线与相交线构成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角、平行与垂直,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相交线的有关事实。教材通过设置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按照“先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再探索平行线的特征”的顺序呈现有关内容,在带领学生探索性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以直观认识为基础训练学生进行简单的说理,以加

2、深对平行的理解,并学会借助平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所以,本章及本节内容无论是在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本节“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共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一,并初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第二课时在进一步认识“三线八角”中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同时,探索得出判别直线平行的条件二、三。本单元教学设计时将遵循教科书编写思路,在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中自然引入“三线八角”,使该知识的学习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不是孤立地处理这些内容。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章中

3、,已经结合丰富的现实情景,直观认识了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了解了平行线的定义,会借助方格纸、利用直尺、三角板用多种方法画平行线,经历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初步掌握了平行线的有关性质,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初步具有了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为本章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七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一章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通过观察、测量、画图、模型操作、拼摆、图案设计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觉体会平面图形的性质及位置关系,获得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体验。同时在活动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顺利实现中学、小学过渡,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初中数

4、学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主动参与、合作意识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在七年级上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与垂直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探索平行线、相交线的有关事实,并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借助平行的有关结论解决一些现实的实际问题。“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节主要学习三种常用的判别平行线的方法,这是进一步学习平行线特征的基础。本课时主要教学任务是初步认识同位角并探索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经历探索直线平行条件的过程,掌握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别直线平行的结论,并能解决一些问题。2会识别由“三线八角”构成的同位角,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

5、的平行线。3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4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探索、交流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三、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共设计了六个环节:巧妙设疑,复习引入;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变式训练,熟练技能;学以致用,步步提高;拓展延伸,迁移运用;总结反思,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巧妙设疑,复习引入活动内容: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串,层层设疑,在引导学生思考、层层释疑的基础上,既复习旧知,做好新知学习的铺垫,同时也不断激活学生思维、生成新问题,引起认知冲突,从

6、而自然引入新课。问题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分别是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别是相交和平行”,再进一步针对相交和平行分别提出问题2、3。问题2:如图,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分别有何关系?借助两条直线相交的基本图形复习“两线四角”的关系,为探索“三线八角”的关系奠定基础。问题3:什么叫两条直线平行?复习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问题4:观察下面每幅图中的直线a,b,它们分别平行吗?你能验证吗?三组直线看上去似乎不平行,其实它们分别都是平行的,这是由于背景造成的视觉误差,所以按照平行线的定义仅凭观察来判断直

7、线的平行关系是不够的,这就需要进一步寻求证据,本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由此引入新课。活动目的:问题1,2,3抓住了本章学习的重点平行和相交,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以问题为载体,自然复习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平行、相交的基本图形和基本知识,承上启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学生对问题3的回答进一步复习了平行线的定义,但是在利用平行线的定义解决问题4时却遇到了困难,由于背景的干扰,他们仅凭观察无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这时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用推三角板的方法去验证,得出两条直线是平行的,观察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有明显的误差,能够使学生深深

8、的体会到,仅凭观察和实际操作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必须学习用更科学的方式来说明,由此引发学生探索的直线平行条件的需求,自然引入新课。这样引入,既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又较好的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实际教学效果:在处理问题1,2,3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目的是带领学生复习回顾七上学习的相关知识,教学中发现,由于间隔时间较长学生有的遗忘了,有的不能很好的用数学语言表达,教师应有充分的耐心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这将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关键作用。在处理问题4时,先让学生观察、猜想,再利用多媒体改变背景图形的设置角度,观察直线的位置关系也好像改变了,再让学生利用推三角板的方式进行验证,最后隐去背景图形,进

9、一步验证,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观察所得到结果的不确定性,也进一步体会到寻求更科学、准确方法的必要性。实践证明,这样处理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启了学生的思维,成功的引入了新课。第二环节:联系实际,积极探索活动内容:1引入实际问题:如课本彩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是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会得到:木条a也与墙壁边缘垂直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在此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问题1:实际问题中在判断两根木条平行时,借助了墙壁作为参照,你能将上述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吗?试着画出图形,并结合图形说明。学

10、生回答:如图,把墙壁看作直线c,直线b与直线c垂直时,只有当直线a也与直线c垂直时,才能得到直线a平行于直线b。问题2:1.图中的直线b与直线c不垂直,直线a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与直线b平行呢?请你利用教具亲自动手操作。做一做:利用纸条和图钉自己制作学具,如图,三根纸条相交成1,2,固定纸条b,c,转动纸条a,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2的变化以及它与1的关系,你发现纸条a与纸条b的位置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纸条a何时与纸条b平行?改变图中1的大小再试一试,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引导学生发现,当图中的2满足与1相等时,纸条a与纸条b平行。再利用展示,加深学生的认识。2由1与2的位置关系引出对“三线八角

11、”的认识和同位角的概念。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l所截,构成了八个角,具有1与2这样位置关系的角,可以看作是在被截直线的同一侧,在截线的同一旁,相对位置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角称为同位角。问题1:图中还有其他的同位角吗?问题2:这些角相等也可以得出两直线平行吗?3综上探索,引导学生归纳出两直线平行的条件: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活动目的:本环节共经历了三个过程。首先利用课本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平行线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存在,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实际的需要,由实例中“木条与墙壁平行”这一特殊情况入手,学生很容易理解。通过问题1巧妙的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较好了建立的数学模型;又通过问题2

12、实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过渡,点击重点。设置了“转动纸条”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直观认识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第二,再次引导学生将转动纸条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并直观的认识同位角的概念,使概念的学习成为解决问题的需要,而没有孤立的处理这部分内容,这样处理能使知识自然纳入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可接受性原则。第三,在较好的处理了前两个环节后,探索得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由浅入深,充分地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较好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实际教学效果:本环节的教学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在实现以上教

13、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有较好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实际问题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得出结论,并随着老师问题的提出而不断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设计的动手实验与课本相比进行了改变,更加简单易操作,实现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变化中感受角的大小变化与直线位置关系的联系的教学目标。在得到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第二个环节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三线八角,实现了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这样逐渐提高思维要求,教学效果良好。对于三线八角的变式训练本节课没有涉及,主要是考虑避免喧宾夺主,先让学生有一个初步认识,但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各种变式图形,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也是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设计

14、将在下一课时对此进行弥补。实际教学证明,如果本节课将三线八角的教学作为重点之一,一是教学时间不够,而是冲淡了对探索直线平行条件这一主要教学目标的完成。第三环节:变式训练,熟练技能活动内容:练习1指出下面点阵中互相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点阵中相邻的四个点构成正方形)。练习2如图,1=2=55,3等于多少度?直线AB、cD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练习3议一议问题1:你还记得怎样用移动三角板的方法画两条平行线吗?你能用这种方法过已知直线AB外一点P画它的平行线吗?请说出其中的道理。问题2:分别过点c、D画直线AB的平行线EF、GH,EF与GH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结论:活动目的

15、:通过形式不同的三个练习,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的认识,形成初步技能。练习1利用网格图呈现基本图形,较简单有趣;练习2难度略有加深,直接呈现三线八角的基本图形,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同位角,并判定直线平行;练习3是将上学期所学“推三角板画平行线”的方法与本节课知识相联系,当时学习这种画法的时候,无法给学生说明这样画的道理,留下悬念,学习了本节的知识后,正好为此找到了理论依据。设计成议一议的形式也是为了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再利用所得结论来解决新问题:如何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这也是本节课学生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实际教学效果:本环节练习采用先

16、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理由,并逐步渗透用数学语言进行说理的能力,但不强求每个学生都用严格的语言进行表述。练习1学生有的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线段EF、GH与线段AB、cD相交所成的锐角都是45度,由此得到结论;有的学生从直观上得出线段EF、GH与线段AB、cD相交所成的锐角都相等,由此得到结论。至于为什么都是45度或为什么相等,个别学生还不能很好的说明理由,这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学习。只要学生有根据角相等来判断直线平行的意识就应该鼓励,也就实现了教学目标。通过练习3学生能够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结论来解释“平移三角板画平行线”方法的合理性,

17、并灵活应用这种方法学会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这较好了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环节:学以致用,步步提高活动内容:1ba,ca,那么,理由:.2.如图如果1=2,那么哪两条直线平行?为什么?3.如图,Aoc=APQ=cFE=46,可得到哪些平行线?为什么?4.如图,直线EF与DcG的两边相交于A,B两点,c的同位角是和,BAc的同位角是,EBG的同位角是.第五环节:拓展延伸,迁移运用1.带领学生研究课本48页“数学理解”栏目中的两个实际问题:问题1: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如图)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与同伴说说你的折法。问题2:如图(1)是一种画平行线的工具,在画

18、平行线之前,工人师傅往往要先调整一下工具,如图2,然后画平行线,你能说明这种工具的用法和其中得道理吗?(图见教材)2如图,在屋架上要加一根横梁DE,已知B=32,要使DEBc,则ADE必须等于多少度?为什么?活动目的:本环节的三个问题难度较大,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的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能力。问题1由于所给纸片是不规则的,给学生构建了探究、创造的空间,要想利用结论,必须构造出于同一条直线相交构成相等同位角的两条直线,方法多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问题2是进一步培养学生说理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实

19、际问题抽象位几何图形,并结合图形说明道理;问题3是一个具有较复杂图形的实际问题,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只要善于从中提取出基本图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设计本环节对于整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螺旋上升,达到较高要求;第二,整堂课的设计体现了实际理论实际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得出结论,再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数学的思路,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实际问题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思路。实际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学生对于以上三个问题的解决同样有极大的热情,特别是问题1的折纸活动,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有的折出了两条与纸的边缘垂直

20、的线,得出两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有的折出了一组相等的同位角,有的还用度量的方法折出了平行四边形,等等,教师对于学生的折法只要合理就给予鼓励,并对他们的解释给以合理的补充和理论上的说明,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第五环节:总结反思,布置作业总结反思,问题1:本节课你认为自己解决的最好的问题是什么?问题2: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问题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活动目的: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畅所欲言,加强反思、提炼及知识的归纳,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将通过对问题1的总结,有目的地引导发现自己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否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能否与他人沟通合作等

21、;通过对问题2的总结主要是帮助学生提炼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和必须要掌握的技能;通过问题3要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判别直线平行的方法?为下节课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反思归纳能力不同,应该说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也是一种学习资源。通过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交流互动的舞台,使学生在倾听别人的想法、意见、收获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实际教学效果:这样设计使得学生在一节课积极、热烈的探究、合作学习之余,有一点时间静下心来默默地反思自己,使自己对知识有一个沉淀、吸收的过程,这样小结显然要比简单的堆积知识点对培养学生能力更有利。实际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22、能谈出自己的想法、收获以及自己还存在的困惑,通过生生、师生的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布置作业148页习题2.3知识技能。2补充练习:如图,是由两块相同的直角三角板拼成的,(1)请写出图中相等的角;(2)写出图中平行的线段,并说明理由。及时作业是巩固课堂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由于课本提供练习较少,因此作适当的补充。由于对学生“说理”的训练应循序渐进,考虑到学生目前书写还有困难,所以练习较多采用填空、选择的形式,逐步过渡到由学生独立完成说理的全过程。四、教学设计反思1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数学学习的本质是一种思维活动,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

23、而“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外衣。本节课的每个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第一环节以问题作为激活学生思维的刺激因素,激发学生产生合理的认知冲突,激发兴趣,第二、三环节以问题带领学生探究,寻找规律,第四环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练习、巩固知识,第五环节也是以引领学生反思、总结,整节课构建了“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课堂学习环境,使教学过程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一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所以,合理把握问题教学,是保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向纵深发展的关键,要克服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标、不舍得给学生探究时间的倾向,要给学生提供较为充分的思维

24、、探究的时间和空间。2为学生提供多维互动交流的舞台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现代认知学派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只有经过学习者自己探索和概括的知识,才能真正纳入其自身认知结构,获得深刻的理解,在应用时才易检索。这里的“自己探索和概括”就是独立思考,学生的思维是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上建构的,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充分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即使他们找不到思路,也充分感知了困难、尝试了困难,为进一步探究奠定了基础。通过独立思考领会数学学科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思想方法,掌握解题(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并尝试进行数学创造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所以要重视让学生

25、独立思考。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研究,进行生生之间的对话,在合作中发挥个人的自主性,让学生尝试自己证明猜想,引导他们注意力的求异性、思维的发散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第二篇: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会认由三线八角所成的同位角;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会认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学难点:判断两

26、直线平行的说理过程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_;(2)在同一平面内,_两条直线的是平行线。(二)创设情景:如书中彩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的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三)新课:1、学生动手操作移动活动木条,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内容。2、改变图中1的大小,按照上面的方式再做一做,1与2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木条a与木条b平行?小组内交流。3、由1与2的位置引出同位角的概念,如图1与2、5与6、7与8、3与4等都是同位角练习:如图,哪些是同位角?4、例:找出下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5

27、、完成第55页随堂练习1、2题(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要特别注意数形结合。(五)作业:第55页习题1、2题教后记:学生基本会找同位角,也能找出平行的直线,但说理方面欠条理性。第三篇:北师大课标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2会认由三线八角所成的同位角;3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教学重点:会认各种图形下的同位角,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教学难点:判断两直线平行的说理过程教学用具:几何画板

28、课件、三角板、活动木条活动准备:学生预先做好三根活动木条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2)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的是平行线.二、创设情景:如书中彩图,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的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三、新课:学生动手操作移动活动木条,完成书中的做一做内容.改变图中1的大小,按照上面的方式再做一做,1与2的大小满足什么关系时,木条a与木条b平行?小组内交流由1与2的位置引出同位角的概念,如图1与2、5与6、7与8、3与4等都是同位角.练习:如图,哪些是同位角?几何画板动画演示两直线平行的

29、条件同位角相等.例:找出下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并说明理由.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两直线平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要特别注意数形结合教学后记:学生基本会找同位角,也能找出平行的直线,但说理方面欠条理性第四篇: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案 (1)学习周报专业辅导学生学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教学设计第五篇:七年级下册俄罗斯第二课时教案七年级下册俄罗斯第二时教案基础知识:利用地图说明俄罗斯交通和城市的特点及分布。智能的培养: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并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思想教育:有意识的更多地了解俄罗斯的风土人情。西伯利亚大铁路和青藏铁路对比,进行爱国教育学习重点: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导学

30、习疑点:1俄罗斯交通的“发达”体现在哪些方面?俄罗斯的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水运、航空运输部门齐全,种类多。铁路线和管道数量较多。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俄罗斯欧洲部分铁路网明显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网相对单一。建在南部山区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气候原因及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学习准备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图,交通运输业的部门结构图音乐素材,图象素材查阅有关俄罗斯的资料时划分1时第三时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回忆上两节内容: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如何联系呢?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投影图70

31、,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投影图76,交通运输业的部门结构图。分析讨论:(1)俄罗斯交通的“发达”体现在哪些方面?(2)在图上找出莫斯科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铁路线。(3)对照俄罗斯地形图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北部平坦,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着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4)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罗斯交通运输网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这又是为什么?解放前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x藏没有一寸铁路,什么原因?直到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了,社会资源充足了,科技力量雄厚了,我们才开始修建举世闻名的青藏铁路南段即格尔木-拉萨段。阅读材料及71图加深“五海通航”感性认识。启发学生探究:为什么被称

32、为“五海通航”?读图748、70、76(1)说出俄罗斯的管道主要输送哪两种货物?(2)从什么地方送到什么地方?(3)俄罗斯的客运以哪两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主?(4)俄罗斯的货运以哪两种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以莫斯科为中心的铁路呈什么形状?你能试着评价这种路网的利弊吗?怎样来发挥优势,弥补劣势?(6)找出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摩尔曼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读P47这一自然段,了解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两座城市。2.燕子【教学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聚拢、增添、掠过、稻田”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词句,感悟燕子的活

33、泼机灵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4.通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会外形描写的一种方法。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词句,感悟燕子的活泼机灵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会外形描写的一种方法。 【课前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谜语导题,激发兴趣。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是猜谜高手,今天单老师也带来了一则谜语:“小小姑娘穿黑袄,尾巴像把小剪刀,屋子造在房梁上,捕捉虫子本领高。”谁知道这是什么?生:燕子你们太聪明了!对,是燕子,今天我

34、们一块来学习一篇大作家郑振铎的燕子,看老师板书课题,请你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块板书。板书课题(提示“燕”上面是燕子的头部,不要忘了下面的一短横,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别放到口字的两旁部件就像是燕子的翅膀,底下的四点就是燕子的尾巴。)同学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 要求: 1.标出自然段。. 2.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课文中的生字,并且多读几遍。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检查预习。 1.词语大闯关。大屏幕出示字词:燕子、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沾水、一圈、荡漾、飞倦、音符、演奏、赞歌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不会的可以问问你的同桌。 开火车读。 全班齐读。一、看图导入,形象感知。同学们

35、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课的第二自然段,一边看图一边把这一自然段美美的读一读。自由读。 指名读。这么美的春景,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它背下来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背一下,一会我们看看谁背得又快又准确。学生展示。同学们太厉害了,这么短时间就背诵的这么好,送给自己一个热烈的掌声。 那课文中是如何描写小燕子的呢?看到课文的第1自然段,请同学们自己迅速地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中写了燕子外形的哪些方面?生交流:羽毛、翅膀、尾巴。作者在描写羽毛、翅膀、尾巴时还用上了恰当的形容词,“乌黑光亮的

36、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用上这些形容词有什么好处呢?生交流。对啊,这样写让燕子的外形更加形象的映到了我们的大脑中,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燕子?怎么读就能读出燕子的机灵了呢?老师给你一个小提示:在读这一段时,你要语速稍快,语调上扬,这样就能读出这种感觉了,你们可以试着读一读。生自由读。 指名展示。我们同学仔细观察一下,这一段在描写燕子外形时,作者除了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外,还使用了“一(量词)一(量词)加上凑成了”这样的句式,把燕子的活泼、机灵的外形描写的淋漓尽致,这是我们这一课学到的一种外形描写的方法。课文除了写了燕子的外形,还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 燕子飞行的特点用一个词概

37、括。快。除了写了燕子的飞行还写了哪些特点?休息。是啊,课文既写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也写到了燕子休息时的静态,动静结合,让我们看到了不动状态下的燕子。请同学们快速读一下这2个自然段,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熟读成诵,有没有这个信心。生背诵。三、师小结燕子。本课描写了燕子的外形、飞行以及休息时的特点,而且在描写燕子外形时,我们还学到了一种描写外形的方法,可以在以后的写作中灵活运用。四、学习语文主题学习中的蚕。燕子一文中在描写燕子外形时,除了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外,还使用了“一(量词)一(量词)加上凑成了”的句式,把燕子的活泼、机灵的外形描写的淋漓尽致。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主题学习书第4页蚕一课,自己读课

38、文,一边读一边思考:1、蚕的一生经过哪几个阶段?2、蚕在不同阶段的外形描写又是怎么样的呢?生交流。 【板书设计】 外形燕子 飞行 活泼、机灵休息 【教学反思】第二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燕子教案第一课燕子一、教学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教给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认真阅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怎样一步步描写燕子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按

39、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群山、湖面、稻田;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燕子。通过看图,知道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明确燕子与春天的关系。 着重观察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停歇时的情形。三、教学难点通过美的语言,体会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资料交流导入课题;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文章脉络;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导入课题: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验学习主人的自豪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0、)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板书课题。(1)交流关于查询到的燕子的资料,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验学习主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 (2)鼓励学生在听完交流的基础上,自己说说燕子的样子。(设计意图:由具体的了解到概括的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由此,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关注,对作者的独特的表达方法的关注。)3、师:燕子和春天有怎样的关系?(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

41、准字音 。(设计意图:针对自己的情况自由解决生字词。)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1)读准字音:小组内开火车读,个个过关。设计意图:有利于查出不过关的组员,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使其过关。 (2)讨论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或一分钟记忆力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难记的生字,不懂的词语会记忆的更加牢固,精力会更集中。 (3)出示生字词集体点拨: “俏”读“qi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的读音是“f”,不要错读成“f”。 “掠”是撮口音。(三)、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指导书写7个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 燕子,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 沾了一下水

42、面,飞倦了。设计意图:把生字放在词语里便于记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认读,组词 设计意图:使学生读准字音,正确组词。 3.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 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正确书写的好习惯。 4.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四).再读课文, 说说自己都读懂了什么?设计意图:脱离开书,学生自由谈,检验学生读书的质量。学生说出自己读懂的即可,老师要鼓励学生谈认识,谈观点,多少、长短不限。锻炼学生

43、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五)、指导看图,了解图意1仔细观察这幅图,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山、湖、稻田、桃花、柳树、燕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2请你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的景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画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有远山、小湖、稻田、粉红色的桃花、黄色柳丝、各种色彩鲜艳的花。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近处的一只燕子横掠湖面,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平静的湖面荡起了一圈圈的波纹。另一对燕子正越过湖面飞向柳树。有一只燕子已飞到高柳之下。远处有几对燕子停在电线上,远远看上去有几个小黑点。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44、为春光增添了生机,使春天更加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们,春天显得更加美丽可爱。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看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看图对照课文,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观察燕子的(先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观察到燕子出现时的春光美景,再观察燕子飞行时的动态,最后观察燕子停歇时的静态。)设计意图:按一定的顺序观察问题的能力。(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一段主要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段主要写春天,燕子从南方赶来了;第三段主要写飞行的燕子;第四段主要写停歇的燕子。(板书:外形、赶来、飞行、停歇。) (设计意图:培养朗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七)、领悟

45、作者的表达方法,品味其表现魅力1、作者眼中的燕子什么样?可以概括地说,也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说。(设计意图: 学生可以概括,找出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词;也可以画画,简单的几笔勾勒,还可以用朗读等自己喜欢的其他方法,以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2、喜欢这段吗?为什么?(设计意图:经过上个问题的铺垫,自然引起学生对这一段落的注意,也自然能体会抓住特点、语言简洁的好处。)3.你想怎么读这段话, 为什么? 试着读读。“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

46、“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4.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 ?为什么 ?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5、句子对比(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匠心独运。) (八)、总结拓展: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图画和课文都是以燕子从南方飞来为主要内容,表现它们怎样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怎样在电线上停歇,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趣。这篇课文通过描绘活泼可爱的燕子,赞美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反映了作者欢乐愉快的心情。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思维,为下节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九)、板书设计:1燕 子乌 俊 俏 黑 轻 快 光

47、 亮剪刀似的(十)、课堂检测: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俊() 骏() 俏() 悄()拢()竣() 峻() 哨() 梢() 笼()添() 沾() 倦() 谱() 符()填() 粘() 圈() 普() 附()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十)、一、布置作业:1、比一比,再组词:俊( ) 凑( )谱( )沾( ) 竣( ) 揍( ) 普( ) 站( )2、给生字组词(三个)3、多音字的读音与组词。4、任选四五个词解释。5、任选三个词写一段连贯的话。 相关链接: 【解词造句】俊俏 俏:样子好看。俊俏就是好看的意思。例:她长得很俊俏。

48、 蒙蒙 形容雨点很细小。例:天空中飘着蒙蒙的细雨。 吹拂 拂:掸。吹拂指微风轻轻地吹。舒展 课文中指柳叶自由自在地生长。柔柳 柔软的柳树枝条。眉眼 眉毛和眼睛。文中的“眉眼”用来比喻黄绿的柳叶像柳树的眉眼似的。 例:小姑娘身材苗条,眉眼清秀。赶集 到集市上买卖货物。文中指春天到了,花草都长了起来。伶俐 聪明灵活。例:小猴子伶俐可爱,不断地向游人做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生趣 原指生活的趣味。本文指生气勃勃的趣味。 例:这座小镇尽管很古老,但它充满了生趣。掠过 又轻又快地擦过。光彩夺目 夺目:鲜艳耀眼。颜色和光泽鲜艳耀眼。 例:盘子里放着许多光彩夺目的雨花石。偶尔 有时候。波光粼粼 粼粼:形容

49、水很明净。波光粼粼:形容湖水的微波由于明净而闪着光。 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漂浮着几只小船。曲谱 文中指五线谱。几痕 痕:痕迹。课文里几痕是说几根电线看去很细,好像是几条细细的痕迹。百花争艳 艳:色彩、光泽鲜明好看。百花争艳:形容各种花竞相开放,争着比美。例:在花红柳绿、百花争艳的春天,我又一次回到我美丽可爱的故乡。【近义词】俊俏(俊秀、俏丽)偶尔(偶然)伶俐(灵敏、灵活)曲谱(乐谱)【反义词】俊俏(丑陋)偶尔(经常)伶俐(笨拙)【词义辨析】漂亮、俊俏这两个词都是形容词,都含有“好看”的意思。主要区别是:“漂亮”着重指外表好看,可形容具体事物,形容人(多指年轻人)时不限男女。“俊俏”只指人的相貌

50、好看,多用于女子。此外,“漂亮”可重叠成“漂漂亮亮”,“俊俏”则不能。色彩、光彩这两个词都含有“颜色”的意思,都可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主要区别是:“色彩”指“颜色或颜料”(如文中“色彩鲜艳”指颜色),还可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或事物的某种情调(如“感情色彩”等)。“光彩”指“颜色和光泽”,常与“照人、夺目、耀眼”等搭配;还可表示“光荣”的意思(如“不光彩的事”)。偶尔、偶然这两个词都可表示“不经常”、“碰巧”的意思。主要区别是:“偶尔”指某一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少,或某种状况、现象是少见的,着重在动作、现象产生的次数少,不经常。“偶然”指从事理上讲,不一定会发生的行为发生了,或指这种行为虽有可能

51、发生,但发生的时间则不确定,着重在行为的产生不是必然的。“偶然”可以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词修饰,充当定语时常与“现象”、“原因”、“因素”、“事件”、“事情”、“情况”等名词搭配。“偶然”可以构成“偶然性”,“偶尔”不能。第二课时(复习回顾、学习2、3、4自然段、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课堂检测、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你能回忆起上节课的哪些内容?(生自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新旧知识相联系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2、回忆上节课我们未能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现在自己可以解决。(未解决的问题写在板侧)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注意以及自己解决问题后的自豪感。3、你喜欢哪部分?用自己喜欢

52、的方法来学习。设计意图:给学生选择的权力和自由鉴赏的空间,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表达方法。4、学生汇报。把黑板交给学生,小组可以边讲、边读、边演示。设计意图: 教师要肯定地听,建议地改,指导地读。提倡和鼓励其他的学生边听边修改边补充。同时,把学生讲解过程中理解了上一节课时未能解决的问题擦掉。5、朗读比赛。设计意图:欣赏了作者的文章,感受了作者的独特的语言魅力,就把这些感受读出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充满感情地读出来,无疑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操的好办法。(二)、学习第2自然段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好习惯,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

53、点来表现事物的写作方法。 2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你们看到过“赶集”的情景吗?它有什么特点?(估计) 生:赶集时人很多,很热闹。生:赶集时人们有先有后,陆续来到集市上。 师: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生:春天的花开时,也有先后。它们聚拢在一起,也很热闹。 师:谁能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生:赶集在文中是指许多花儿赶在春天开放,许多草儿赶在春天生长,这些花草聚在一起,使春天热闹非凡。设计意图: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增添生机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

54、景物,与“飞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生:有了小燕子的春天充满了生机,可用“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来形容。 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指名朗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和语言积累能力。4指导感情朗读。(三)、学习第3自然段1自由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飞行),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着重理解“掠”、“沾”这两个动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描写事物的特点。2.请细细品读这一段,划出你认为表现燕子美的句子,再多读几遍,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然后可以与同桌交流。设计意图:品读、体会、感悟、交流相结合,有

55、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3、学生自由朗读同桌交流。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的能力以及交际的能力。4、讨论: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带着它剪刀似的尾巴,斜着身子在天空里掠过,“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师: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读懂了吗?主要写燕子飞到高柳下。其它词语呢?写出了什么? “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有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你体会到什么?“唧”的一声,已经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你又体会到什么?比较句子:如果把这句子改

56、成“燕子飞到高柳下“,你们还有这种感觉吗?你们的脑海中还有这飞姿优美的小燕子吗?设计意图:在写文章时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 还有几只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沾一下水面,那小圆晕就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小圆晕是什么?为什么不用小圆圈?“晕”和“圈”有什么不同?“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让我们再读这句话,领略这其中的美。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美及蕴含的思想感情。5、教师评价。设计意图: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给予肯定,找出

57、学习中的闪光点,提出思考过程中的遗漏之处。评价的同时,注意指导。6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上下)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按一定顺序来观察和描写,才会如此打动读者。 7指导感情朗读。(四)、学习第4自然段1、刚才我们欣赏了燕子飞行之美,那么停歇时的燕子又是怎样的呢?请你读读第四段,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并与同桌交流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设计意图:自由读书,自由选择喜欢的句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交流:(估计):A 有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的样子,比停恰当。)B 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师:为什么用痕,

58、不用根?(电线远,而且多,看不清楚,在蓝天中只留下一丝痕迹。)为什么天空不用“蔚蓝”,而用“嫩蓝”?学生思考回答师:是颜色浅?是蓝得透明?是天空也充满活力?是,但又不全是,里面更多的是作者的感情。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的魅力。设计意图:学习作者用词之精妙,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C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这指什么?远远看上去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五线谱。我们来看看曲谱是怎样的?你体会到了什么?大家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想像能力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请女同学齐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59、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中心的能力。4、小结:蓝天作衬,细线作谱,停着的燕子远远望去多么像黑色的音符,一个自然天成的巨大曲谱展现在我们面前,多么令人惊叹。让我们从朗读中体会一下这如歌似曲的美景。(生朗读)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五)、总结全文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生自述) (爱护鸟?人类的朋友,保护大自然)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二、三、四段,领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飞行之美,还有停歇在电线杆上时的音乐美。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

60、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让我们饱含深情,再次齐读这三段,把可爱的燕子,把美丽的春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使生活更有生机,更加灿烂!(六)、拓展延伸:1其实这样的美景是很多作家爱写的,连古人都不例外,我们曾经学过一首诗就是描写这个景色的,能回忆起来吗?2像这样的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再去找一找,读一读,背一背。3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的外形,飞行时的美姿,停歇时的音乐之美,关于燕子你还知道些什么,可不可以把你课外找到的资料与小朋友共享?同学们,让我们保护燕子以我是一只小燕子写一篇短文。 (七)、课堂检测:1、填空: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 )的尾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