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2.借助辛弃疾的经历和辛弃疾的其他作品,领会作者深沉的愁。【重难点】借助辛弃疾的经历和辛弃疾的其他作品,领会作者深沉的愁。【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愁”这一情绪在文人墨客笔下,千姿百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是李白的愁,他的愁,有长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的愁,她的愁,有重量。辛弃疾的愁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他的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去体会他的愁。二、朗读诗歌1.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字音:强(qing) 还(hun)节奏:爱/上层楼2.学生朗读3.学生齐读三、理解诗歌内容1.结合注解

2、和屏幕展示的关键字词的解释,疏通词的大意;2.学生翻译词的大意。四、理解作者的愁1.贯穿全词的线索是什么?愁2.结合词的内容,自主思考:词人少年是什么样的愁?词人而今是什么样的愁?少年:为赋新词强说的闲愁结合“不识愁”“强说愁”分析而今:深沉的、难以言说的愁(1)何处可见愁的深沉?“识尽愁滋味”(2)何处可见愁的难以言说?“欲说还休”为什么词人现在不说他的愁呢?历经世事艰难,识尽愁滋味他历经那些世事艰难呢?识尽哪些愁滋味?辛弃疾的人生经历:1127年,中原沦丧,北宋灭亡。宋高宗迁都临安,史称南宋。1140年,辛弃疾出生于金国,少年时代的他,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因此,辛弃疾从小就

3、立下了收复失地的远大抱负!1162年,他带着两千人抗金队伍南下归宋,他多次上书主张抗金,却不被采纳,不断受到朝中主和派的打击。1181年,辛弃疾被主和派弹劾去职,闲居江西上饶。A、从他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识尽哪些愁滋味呢?壮志难酬、中原沦丧、民不聊生、忧国忧民、亡国之愁B、从辛弃疾的其他诗词更深层次的领悟辛弃疾的愁。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辛弃疾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释义】近来我的愁苦像天一样大,谁能够了解我同情我呢?正是没有谁能够了解我同情我,我又只好把愁闷痛楚比着天一样大。人们都喜欢将古代和今天无穷无

4、尽的事儿,放置在愁苦之中。我虽然也有许多悲愁,但我更愿意用畅饮美酒来消解愁闷。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释义】醉酒时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醒来军营中已响起了嘹亮的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粗犷的军乐来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检阅军队。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为君王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为自己生前死后留下美名。可惜事业未成,自己已成了白发人!词人为什么“欲说还休”?失望无奈到极致愁到深处不言愁作者虽不言愁,为何却道天凉好个秋?无话可说、自我嘲讽、转移话题、借景抒情秋色入心即是愁3.少年不识愁却强说愁,而今识尽愁却不言愁,这是什么手法?对比,突出而今之愁。五、朗读诗歌读出愁情:注意节奏、语速、重读六、方法总结诗词的灵魂是情感关注作者的人生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