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目标学情分析由于这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我教的班级课堂纪律不太好, 但是我发 现他们爱动手、 喜欢观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他们的特点准备了小实验, 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知识储备上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受力分析、二力平衡、 阿基米德原理和浮力等相关知识。虽然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常见的物体的浮沉现 象有了大致了解, 但是毕竟没有经过系统学习, 难免会有一些潜在的模糊的甚至 是错误的意识, 比如: 物体的浮沉状态究竟有哪些?物体浮沉条件是怎样的?是 不是重的物体就一定会下沉, 而轻的物体就一定会上浮等等。 而这些问题如果不 解决就会一直困扰着学生。 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较多的能体现学生
2、的主体地位 的活动,如:让他们多动手实验,多观察现象,留给他们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 真正帮助学生纠正认知上的错误,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上完这节课,我有一个深刻的体悟:教学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 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放手让学生 自主探究,又要适时点拨、引导、讲授,为学生顺利自主探究提供有力的帮助。我在对于物体浮沉条件的教学过程,改变了过去直接讲授的方式,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 的过程中和对浮沉条件的认识中,通过师生交流合作,引出物体的浮沉条件。特别是浮沉条件的引出,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如果直接引出,可以节省时间,但不利于学生对浮沉
3、 条件的理解和记忆,最后我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这样符合了学生的 认知规律。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 3 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授课中 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 并让学生知道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 通过小 实验探究让学生加深对浮力应用的理解, 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养成关注生活的习 惯。教学重点:1、能结合实例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2、理解上浮、悬浮、下沉的概念,会从比较浮力与重力大小、物体与液体密度大小判 断物体的浮沉。3、理解轮船、潜水艇原理及热气球原理。教学难点: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
4、之前充分研究教材、 教材分析资料, 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相关 教学材料作参考, 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 要,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潜水艇、热气球原理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通过百度在网上 搜索一些真实潜水艇工作的视频, 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 让学生加深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 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设计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理解上浮、悬浮、下沉的概念。3、知道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2、经历设计橡皮泥船及塑料袋热气球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小实验的活
5、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有关浮力的应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 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导,复习旧知中形成新知。1)如图(下左图) A、B、C,三个体积相同的物体均浸没在在水中,请判断他们 受到浮力的大小。并画出它们所受浮力的示意图。此问题是在具体情境中复习阿基米德原理原理, 进行浮力大小的判断; 通过画里 的示意图的办法表现出浮力的大小和方向。学生完成第一个任务如右图所示。2)根据图中标明的浸没在水中的三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画出三个物体所受到的 重
6、力。学生完成任务需要调动脑力回忆运动和力的关系、 重力的图示, 作出判断, 在图 中表示出重力的大小,如下左图图。3)教师通过学生的所画出的示意图进行总结概括板书物体浮沉条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 G 时,物体上浮浮 物4) C 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物体 C 所受到力的示意图。观察学生画图,并提示 C 物受到的那个力大小没有变化?哪个力的大小变化了? 为轮船教学内容做好铺垫。5)图中 A、B、C 三个物体的密度不通过,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浮沉情况不同,请 分析三个物体密度大小关系,三个物体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第一个问题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可以设计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也可
7、以教师示范引导。 通过学生思考 回答补充到浮沉条件写板书物体下沉, F G浮 物即 V g V g液 排 物 物浸没, V 排=V 物 液 物通过学生思考回答补充到浮沉条件写板书: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F G 时,物体下沉; G 物时,物体上浮 液. 物二、 演示实验链接浮沉条件和应用, 巩固浮沉条件、 引出浮力应用教学突破教学 难点。1、配好盐水,让鸡蛋漂浮在液面上。用一个口较大的容器,盐水不要太多,准 备后续实验中往里加水。问:新鸡蛋在水中是下沉的,容器中的鸡蛋漂浮在水面上,猜想什么原因?学生会从鸡蛋的密度(坏鸡蛋)和液体的密度(盐水)两个方面作出猜 想。问:此时鸡蛋处于漂浮阶段,它所受到
8、的浮力和重力的关系?相等,强化漂浮时浮力和重力的关系2、逐渐往容器中加水,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先做出下沉一点儿,露在水面的 体积逐渐减小。问:什么原因导致鸡蛋下沉?答:加水后,盐水的密度变小。问:加水后,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为什么?解决学生思维障碍, 将新学的内容浮沉条件纳入浮力大小的判断, 突破轮船从海中驶入河中下沉原因分析的难点。3、再逐渐往容器中加水,作出悬浮、下沉的情况。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体会液体密度的变化导致物体浮沉情况的变化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画物体受力示意图的活动复习旧知, 形成新知,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 学习到新内容。教师的作用就是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完成,
9、完成任务后新知获得。通过一个演示实验, 连接理论知识与知识应用,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中的问题引导, 激发学生的及思考, 联想应用, 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提高学生的分析 问题能力。一节课是否高效, 教学设计起到关键性作用。 一两个经典设计就能整体架构整节 课教学,这就是整体建、巧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课堂练习】1、一只氦气球,如图所示容积为 5000m3,自身重 15000N,已知氦气密度为0. 18kg / m3, 空气密度为1.29kg / m3,那么此氦气球所受的浮力多大?让它载重,若平均每人重 700N, 可运送多少人?2、一只比重计放入水中时,水面比重计的 a 点,放在酒精中
10、时,液面在比重计的 b 点,若 将此比重计放入盐水中,液面将在比重计的( )A. a 点以下 B. b 点以上 C. a 、b 点之间 D. 无法确定3、潜水艇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水艇自身重力不变靠改变它的浮力来决定上升或下沉B. 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决定上升或下沉C. 潜水艇在下沉过程,浮力在减小D. 潜水艇在上升过程,浮力在增大课标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的浮沉原理。过程与方法:通过盐水浮鸡蛋理解物体浮沉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认识浮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并能够运用物 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说到轮船的工作原理, 学生也是略 知一二, 但对轮船为什么能漂浮以及排水量的知识都存在认识误区, 因此把轮船 工作原理就定为本节课的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搬迁计划规划方案规划方案
- 综合二教学计划
- 公司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公司目标责任书
- 《复合材料讲》课件
- 《比昂的精神分析》课件
- 合活种植合作协议书合同模板
- 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自测
- 《F教学论基础》课件
- 2025年湖北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下载货运
- 2025年武威货车从业资格证理考试
- GS020汽车发动机底盖冲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 加油站投资概算表
- 危险废物管理台账模板(附录B)(2)(3)里边一共五张表表一是产生的台账表二是入危废间填的表三和表五出危废间和转移时填的表四是有危废自行利用处置时填的
- 16CJ72-1 预制及拼装轻型板
- 抑郁相关疼痛机制性治疗
- 玻璃幕墙设计说明
- DL-T 1966-2019 火力发电厂机组检修监理规范
- 压力容器安全知识课件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课件
- 设备或管道防腐质量检查记录表
- 急性脑梗死取栓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