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师范大学201年5地理科学总论复习题3地理信息系统由(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应用分析模型)、(系统开发管理和使用人员)等五个部分组成。(地科349)4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5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制造业),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二、名词解释1、区域,区位(导11)7区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区域是地球的表层的一部分,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社会经济的,如自然区划、经济区划所划分的各种区域。狭义的区域是人类社会经济的的空间形式。地理科学上所指的是狭义的区域。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
2、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区位有四个特征:a空间性,指事物的空间的位置意义地理坐标位置、行政位置、交通位置、环境位置),结构性表示事物在空间上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有结构性意义;.环境性,回答“环境条件如何”的问题,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文化性,即区位是人类文化行为的结果,表示人类对空间的设计。自然界的事物没有区位问题。2、行为革命(导28)3,计量革命导281行为革命:前,索尔、邓尼森、柯克对行为地理学有萌芽研究,西方地理学界掀起了行为地理研究热。年奥尔逊和哈维在美国地理学会发表的行为地理论文被看成是行为革命的开端,日本学者总结是行为革命时代。行为地理研究包括:研究人对空间环境的认知人
3、的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从方法论角度,包括经验主义的方法论体系,重视人类集团的行为研究人文主义的方法论体系,注重个人行为研究。计量革命:计量革命是西方地理学的一次地理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始于世纪年代,于年代兴盛。在计量革命中,地理学家们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统一方法;把数学统计方法应用在地理学研究中,其他学科的定律、规律也用来研究地理问题,使地理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揭示了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空间规律性。、洪堡(导),竺可桢洪堡:德国科学家,与李特尔同为近代地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使地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生于德国柏林,曾任大臣,考察过欧洲、北美等地。著有宇宙植物地理论文集等,正确揭
4、示了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把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看成是一个统一的、内在联系的、永恒运动的整体;探讨了地形、气候与植物的关系,创立了植物地理学;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等温线图;提出磁暴这一术语;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种族、民族平等;创立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等研究的基本方法,使地理学从古典的对地理现象的描述和记述走向近代地理学的探讨和解释因果关系(,他强调地表物质的整体研究,不仅包括地表各自然现象,还包括了人类社会活动在内)。著有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宇宙。竺可桢: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
5、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气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气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城市热岛效应,大气温室效应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小,城区是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被形象的称之为城市热岛。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水汽影响、空气污染、绿地减少等。在冬季最为
6、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大气温室效应: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技术(导论)3技术: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广义的遥感是指远离观察地,通过电磁波、重力等手段获取地表性质、状态、信息的技术;狭义的遥感是指通过传感器接受地表物体的电磁波揭示其性质及变化动态的技术。由部分构成:遥感对象传感器(包括
7、可见光系统、红外线传感器、多光谱系统、微波系统)3.传播:媒介电磁波遥感平台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设备支持下,对有关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储、查询、检索、运算、分析、显示、更新、应用的技术系统。它是以研究和处理各种实体及空间关系为主要特征。泛指利用卫星技术,实施提供全球服务性服务的技术,是测量的革命。理论上颗卫星就可以确定地物的准确位置。具有高度灵活性和实时性,广泛应用于军事、大地测量、城市规划、交通、灾害预测等。在地理科学方面可以测出板块移动的精确距离。、,B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于年提出,于年正式实施。主要科学目标:描述和认识控制地球系统相互作用的物理,化
8、学,生物过程;描述和理解支持生命的独特环境;描述和理解发生在该系统中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影响方式。其应用目标是发展预报理论,预测地球系统在未来几十到几百年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为国家、国际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基础。它确定了个核心计划(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全球海洋通量联合研究计划、过去的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水文循环的生物学方面、海岸带的海陆相互作用、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和个支撑计划(全球分析、解释与建模;全球变化分析、研究和培训系统;数据与信息系统)。c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与(全球变化人文计划)两大国际项目合作进行的交叉科学研究课题,其目的
9、在于提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日益发展的生产系统(农业化、工业化/城市化等)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中心问题有:近三百年来人类利用导致的土地覆盖的变化。人类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的变化在今后50年如何改变土地覆盖。4.人类和生物的直接驱动力对特定类型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影响。5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物化学变化与土地利用与覆盖之间的相互影响。、季风,焚风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周期)之中增温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方向相反的风系。形成季风的根本原因:地表面性质、热力差异。焚风:气流受山地阻挡被迫抬升,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
10、减率降温,当空气温度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按湿绝热直减率减少,大部分水分在迎风坡降落,气流越山后顺坡下沉,基本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使得背风坡气温比迎风坡同高度的气温高,从而形成相对干热的风。这就是焚风。焚风效应对植被类型,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都有一定影响。焚风在我国西南山地区特别显著。、三角洲,洪积扇(自然26)9三角洲:是河流流入海洋或湖泊时,因流速减低,所携带泥沙大量沉积,逐渐发展成的冲积平原。三角洲又称河口冲积平原,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三角洲的面积较大,土层深厚,水网密布,表面平坦,土质肥沃。冲积扇:干旱、半干旱区的季节性或突发性洪流在河流出山口因比
11、降突减,水流分散,水量减少而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洪水河流携带大量泥沙,砾石搬运物,到出山口由于坡度急剧变缓,水流分散和下渗,水量减少,水速减缓,动能降低,因而大量的碎屑物散开形成以出山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的堆积体。、风化作用(自然25)3,风蚀作用(自然29)0风化作用: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或风化过程。风化是剥蚀的先驱,对地貌的形成、发展与地表夷平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风蚀作用:包括吹蚀和和磨蚀作用。吹蚀作用:风吹过地表时,由于风压力与气流紊动而引起沙粒吹
12、扬,这种作用是吹蚀,且只有当风力达到足以使沙粒移动的临界速度才能发生吹蚀。风蚀作用:风夹带沙子贴地面运动时,风沙流中的沙砾对地表物质进行冲击,摩擦。如果岩石表面有裂隙等凹进的表面,风沙甚至可以钻进去进行旋磨,风的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0、道库恰耶夫道库恰耶夫:俄国自然地理学家和土壤学家,曾任圣彼得堡大学地理学教授。从历史发生的观点研究土壤形成,指出土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种因素相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一个有发展历史的自然体。创立成土因素学说;提出土壤剖面研究法和土壤制图方法;建立土壤地带性学说,是土壤发生学派的主要创始人。在制定合理农作制度,特别在改造草原方面也进行过研究工作,论证了
13、自然地理现象的地带性规律。主要著作有俄国的黑钙土和关于自然地带学说等。1、黄土(自然29)5,黄壤黄土:指的是第四纪风力搬运堆积的土状物质,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我国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新疆、青海、河西走廊、黄河中下游及松辽平原,面积万黄土颜色灰黄、棕黄或棕红,粒级以粉砂为主,黏粒及细沙较少,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碳酸盐矿物为主,含易溶盐及粘土矿物。有原生黄土(如风成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好,湿陷性强,易遭受流水侵蚀)、次生黄土(垂直节理发育不好,湿陷性弱,不易遭受侵蚀)。黄壤:指发育于亚热带湿润山地或高原常绿阔叶林下的土壤。酸性,土层经常保持湿润,心土层含有大量针铁矿而呈黄色,故名。集中分布
14、于南北纬度。之间。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为南方山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此处原生植被保存较少。2、风化作用,风蚀作用(见9题)3、海岸带(自然43)8,冻土带海岸带:现在海陆之间相互作用的地带。也就是每天受潮汐涨落海水影响的潮间带(海涂)及其两侧一定范围的陆地和浅海的海陆过渡地带。又称潮间带,水深从数米到数十米。光照充足,含盐量、水温、底部地形等变化大,生产者:浮游硅藻、绿藻等,消费者:浮游动物、鱼类等海岸带包括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海洋与陆地的界面,向海洋延伸至大陆架的中间,在大陆方向包括所有受海洋因素影响的区域;具体边界为位于平均海深50米与潮流线以上5米之间的区域,或者自海岸向大陆延伸范围内的
15、低地,包括珊瑚礁、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区域、河口、滨海水产作业区、水草群落。冻土带: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或永久冻土),冻土分布的地带即冻土带,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主要分布在高纬,极地区域中低纬高山高原,气温低而降水少的地方。板块构造说(自然67),侵蚀循环说板块构造学说:提出者: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麦肯齐、摩根等人,产生于后期的板块学说,把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震与火山活动等地质现象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中,用统一的动力学模式解释全球构造运动过程及相互关系,是海底扩张假说的具体引申。板块学说的理论依据在于,地表岩石圈并非浑
16、然一体,而是被由大洋中脊、岛弧、海沟、深大断裂等构造活动带所割裂的几个不连续独立单元构成。几大板块相互作用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间的结合部是活动带。侵蚀循环学说:美国地理学家戴维斯于年间提出的一种地形发育理论。认为地块开始上升与被逐渐剥蚀夷平,并降到起伏不大的地面或接近基面的准平原之间,存在着连续的剥蚀过程和地表形态。分为:幼年早期地块急速抬升,地形起伏不大,排水不畅。随剥蚀加强,形成深切一“V”形谷;幼年期末,谷坡地形占优势,河间地变窄;随着抬升作用的削弱,剥蚀作用进一步加剧,切割深度达到最大,地面主要有谷坡、狭窄分水岭构成,地形发育进入壮年期;随抬升作用及剥蚀作用
17、平息,形成有残丘的准平原,进入老年期%局限性,对地形发育过程描述的刻板、简单,沉降作用为主的地形也无法用该学说解释。15、对流层,雪线(导10)7,林线(同)对流层:大气最底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也存在于对流层中。热力梯度明显每升高平均降温,水平、垂直运动显著,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厚度有纬度、季节差异,平均厚度为,热带地区,中纬度12两极附近9夏季厚于冬季。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界,雪线上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是年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线。雪线以上年降雪量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
18、个主要因素,气温高、气候干燥,雪线随之升高,反之雪线降低。雪线的高度变化是分析气候寒暖干湿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林线(201年7):垂直带谱中的森林上限,是重要的生态界限。这条界线以下发育乔木为主的森林带,界线以上发育灌丛、草甸;在海洋性气候或比较湿润的地区可发育高山苔原带。林线对环境临界条件变化的反应十分敏锐,其分布的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强风。(图页)、区位论(导)8环境容量(导)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空间场所选择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区位论起源于世纪年代,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法则及一般规律,寻找农业、工业、商业等经济活动的最佳地点,即研究各种经济活动布局在什么地方最好,
19、传统区位论研究的是如何在一国国内进行生产布局,如果我们把研究的地域范围扩大,把全球作为可供选择的生产布局地点的话,就会发现,区位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分析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点选择策略。环境容量:生态平衡的阈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容量是指环境对人类影响的承受限度。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说法,如资源承载力、土地承载力、草原载畜量、城市适度人口等。狭义是指人类健康与自然生态不致受损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7文化整合(导I文化整合:在现代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在互相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互相融合和吸收,形成新文化的过程。其因素有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文化自
20、身素质因素I)民族迁移因素I)时间因素。文化整合从根本上说不是地方性、民族性消灭的过程,而是地方性发展进化的过程,更高水平的多样性、丰富性发展的过程。就我国来说,文化整合的趋势既是中华民族文化整体性,凝聚力加强的过程,又是各民族文化充分发展提高的过程。8地球自转周期导地球自转周期:地球绕轴旋转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和天体绕地球的周日视运动时间是一致的。但由于参照点不同而有所不同,计量的自转周期有所不同。有三种:恒星日:是恒星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约。真正的自转周期。太阳日:是太阳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4日常使用的。太阴日:月球连续两次通过同一子午圈的时间,平均为。9岩石圈(导9、
21、风化壳(自然)岩石圈:地球外围的固体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岩石圈分为三个圈层:上层是沉积层,由砂岩、页岩、砾石等组成。中层是硅铝层,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大洋缺失这一层。下层是硅镁层,由玄武岩类物质组成。岩石圈表面有几十米至几百米厚的风化壳,其上又有几十厘米至几米厚的薄薄的土壤层。风化壳:风化作用的残留矿物、次生矿物、可溶性物质都是风化产物,风化产物虽经风化和剥蚀但依然残留原地覆盖于母岩表面者。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有利于风化作用持续进行的气候、岩性、构造条件。二、有利于风化产物残留原地的地貌、植被、水文与水文地质条件。四个基本特征:空间分布上不连续,厚度差异大组成物质以黏土、
22、碎屑为主结构疏松,表层分散性强,中下层相反,不具有沉积岩的层理4有.强度、中度、微分化三个层带。温度越高、降水越多的地方,风化壳越厚。2、0黄土高原文化区(导25)0黄土高原文化区:副区依托于黄土高原,西起河西走廊,东抵太行山脉,北界万里长城,南限秦岭太白山。位于晋、陕、宁、甘肃东部。温带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生产文化:牧业、麦作业混杂。饮食:面食、肉食为主。汉回族杂居。黄土窑洞单斜式居住。佛教、回教。秦腔、晋剧最有影响。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文化底蕴深厚。21、区域地理学(导15、6315)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传统的主流的学科,它主要概括和描述区域有别于其他区域个性特征,为人类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建设、管
23、理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如国家地理、区域地理、乡土地理)是研究各地理要素在区域的组合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综合揭示区域特征,阐明区域人地关系的地理学分支。近代地理学中,赫特纳的区域地理学模式、哈特向的区域差异思想是研究重点;现代区域地理学在系统性和综合性的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围绕人类环境地域系统在区域内的整体规律和综合关系展开研究,现代区域地理学的重要标志是它的实践性、应用性。地理学的一门分支,研究地球上不同大小的区域。区域地理学研究的侧重点是以地球表层某一特定区域为实体,研究各自然地理要素在该区域相互作用以及与人文地理各要素的关系,综合揭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区位分析、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发展规律。
24、区域地理学在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22、地理信息系统(导34)9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对有关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预处理、输入、存储、查询、检索、运算、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的技术系统。是以研究和处理各种空间及空间关系为主要特征。它的每个数据都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关系来编码定位,然后才是各种定量、定性的属性。包括四个部分:数字化和编辑处理的输入系统数据的管理和检索数据处理分析数据的传输和显示。包括两大突出优势:具备多维不断更新的数据结构具有区域综合能力和预测能力G作为信息技术的一种,是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以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为处理对象,运用系统工程
25、和信息科学的4论,采集、存储、显示、处理、.分析、输出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为规划、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来源和技术支持。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和应用地球表面的空间信息,它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地理数据和A员组成的有机体,用于高效地采集、存储、更新、处理、分析和显示各种类型的地理信息。三、举例辨析下列概念或术语1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与乡土文化区;形式文化区是指一种或多种相互间有联系的文化特征所分布的地域范围。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确立方法)确定形式文化区首先要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或多种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现象落实到一定比例尺的地图上。
26、(特征个)一个文化特征鲜明的核心区域、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减弱的外围区、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例如)我们选择某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先根据语言学家的成果确定反映其典型词汇语言,然后进行调查,把数据表现在适当比例尺地图上就能发现语言分布的层次。功能文化区:与形式文化区不同,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而是受政治上、经济上、或社会上某种功能(或机制)而组织起来的空间区域,是一种在非自然状态下形成的。一个行政区划,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都可以算作一个功能文化区。功能文化区都有一个节点,或中心点,如省会、市政府、首都,在功能上起着指导和协调作用。它一般具有明显的边界和执行功能。乡土文化区:居于某一地区的居
27、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应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州以东、俄亥俄河以南地区的一些企业的电话号码印在电话号码簿上,其前面却有“”i这种现象大体与当年美国南方联盟的范围相一致。2等级扩散与移动扩散;(导论14)5等级扩散:新事物在最初被接受的时候有较高的门槛,妨碍了它的迅速传播,只能采取逐级向下传播的扩散过程。门槛包括社会等级、个人收入水平、城市规模等级、人口素质。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如在我国广西,汉语普及程度高在中小城镇交往多用汉语,而在当地土著家庭特别是妇女之间,汉语使用则大为减少
28、。移动(迁移)扩散:人是文化的载体,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例如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其在世界上是独特的,与西方饮食文化大不相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3旅游的客源地与目的地;客源地:产生旅游者的地域,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社会经济能力,能够向旅游目的地提供一定数量旅游者的地区和国家。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如亚太地区是一个新兴的的客源地,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年2来我国的外国游客中有一半以上来自该地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目的地: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
29、的区域。加勒比海、地中海、东南亚。比如加勒比海是北美最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本地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吸引游客主要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种族与民族;种族:有共同起源、在体质、形态上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先天因素),如肤色、发色等,属于人类学和生物学的范畴有三大人种:1.蒙古利亚人种(人数最多,黄种人和亚美种人)2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赤道人种)3欧.罗巴人种(白色人种和高加索人种)人种的分异是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种族是自然的产物,不是文化的产物,但对种族的认识、种族政策、种族关系与人类的价值观念有密切关系,属于文化范畴。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
30、理素质、共同文化的稳定共同体。(后天因素),属于历史学、社会学的范畴,是由不同的部落混合形成的,不是纯血统的人群。如汉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讲汉语,尊崇中国传统文化。广泛意义的民族划分:如在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或地区,各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称之为民族(中华民族、印度民族、阿拉伯民族)更加广泛意义上的民族界定:一个国家的国民整体,如中华民族、美国民族5地理数据的矢量化与栅格化;地理数据矢量化:是将地理数据由硬拷贝类型或栅格数据类型转化为矢量数据类型的过程。如纸质地图经过计算机图形、图像系统光一电转换量化为点阵数字图像,经图像处理和曲线矢量化,或者直接进行手扶跟踪数字化后,生成可以为地理信息系
31、统显示、修改、标注、漫游、计算、管理和打印的矢量地图数据文件,这种与纸质地图相对应的计算机数据文件称为矢量化电子地图。地理数据栅格化:矢量数据栅格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把点、线或面的矢量数据,转换成对应的栅格数据,就是求点、线、面对象所经过或覆盖的网格单元,这在矢量数据转栅格数据、地图标注、空间拓扑分析、网格索引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过程称为栅格化。栅格化可分为点、线、面来进行。如空间分析中,计算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面积时,它们的边界线是不规则曲线,必然导致面积计算的困难,若将整个地图栅格化,则可以将他们的边界线转化为线所包围的网格面积,近似求出面积。.气旋与反气旋(自然)气旋是由锋面上或不同密度空气分
32、界面上发生波动形成的,占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低的水平空气涡旋。热低压。低压中心的垂直气流上升,为降水。北半球气旋空气按逆时针方向自外围向中心运动,南半球为顺时针。气旋直径在几百到几千m根据气旋地理位置,可将气旋分为温带气旋、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即锋面气旋,一般活动于中纬度地区。热带气旋: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旋。反气旋:占三度空间、中心气压比四周高的大型空气涡旋。冷高压。高压中心的垂直气流下降,为晴好天气。气流运动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运动,旋转方向在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反气旋直径达几千千米,反气旋水平尺度比气旋大。根据温压结构可分为冷、暖反气旋;根据生成地可分为
33、极地反气旋、温带反气旋、副热带反气旋。中心多下沉气流,天气晴好。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不同描述。低气压与高气压,是指气压分布状况而言的;气旋与反气旋,是指气流状况而言的。其中热低压,冷高压。低压中心的垂直气流上升,为降水;高压中的垂直气压下降,为晴天。比较特点:类别气旋反气旋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气流状况水平辐合(北逆南顺)辐散(北顺南逆)气流状况(垂直)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常出现阴雨天气晴朗干燥举例夏秋季,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冬季亚洲高压7冷锋与暖锋;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
34、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因为暖锋移动的速度比冷锋慢,所以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
35、阴。暖锋在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关系。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春季的沙尘暴也是冷锋造成的影响之一。从春天开始,春末夏初冷空气和夏季风势力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达到平衡,在那里容易形成静止锋造成持续降水,也就是梅雨夏天其实没有特别强的冷空气,所以说不会形成锋面,夏天的暴雨主要是弱冷.空气一扫,暖空气积累的能量被瞬间引爆,引发强烈的对流云团生成,就是北,方夏季的暴雨秋季雨带从北方开始南撤,冷空气势力逐渐加强,此时若有冷空气南下易形成.冷锋,带来大风降温天气冬
36、季我国大部分地区被冷高压控制,寒潮其实就是实力较强的冷空气小时内降温超过摄氏度且最低气温在摄氏度以下就算一次寒潮天气过程,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冷锋8经验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与实证主义方法论;(导论32开2始不确定)经验主义方法论:其基础是归纳法,有两个特点:一、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断定,得出结论;二、强调综合利用和归纳的作用。结构主义方法论()9是西方地理学对人文地理学中强调重视政治、经济作用的学术流派的一种称谓。代表人物:哈维。主张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结构主义,强调整体对部分的优先性,认为事物的表象由事物的内在联系决定。主张通过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用政治经济学理论
37、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不平等,更多的关注于贫困问题的研究。它对于宏观的地理区域分析是有益的,社会空间形态和特点与国家的政治制度、生产关系确实存在着密切关系。但他们过分排他,有失全面性。在区域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研究中要特别重视应用结构主义方法论,关注社会经济结构对空间的影响,但同时不要犯绝对化的错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现实,其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的结构或秩序联系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当前结构主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组织的空间形态和本质结构,主要内容集中在社会问题的关注上。实证主义方法论: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使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了研究的内容和
38、理论主体,目前实证主义方法论只在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效果。9数字地图与数字地球(地科28)9数字地图:可以在屏幕上显示的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质地图的基础。(考试资料网)数字地球:年月由美国副总统戈尔创意并提出的。它是真实地球及相关现象的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是信息化的地球,是现实地球的虚拟对照体。实现数字地球,必须要有高速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路),还必须要有精确获取、配准和集成地球空间信息的
39、基础设施(车),还有大量不断更新的空间信息数据库(货)。它使现代地理学研究技术体系又提高到一个新层次。数字地球最重要的特点是:全球性、整体性,通过数字地球这一技术将揭示地球系统的整体、基本的规律,推动地理科学的发展。201地7理科学总论一、解释下列术语(一个2分,21*)2.区位、区域、地缘.林线、雪线.人口、种族、民族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经济关系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民族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恒星、行星、小
40、行星(自然15)、卫星、彗星小行星: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绕太阳运动的众多小天体的总称。形成原因有爆炸说、半成品说;由二氧化硅、铁、镍组成;小行星曾多次并可能再次撞击地球,恐龙灭绝、我国吉林的陨石雨都是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太阳黑子、潮汐(看水文学)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的强磁场区,强度高达几千高斯,比太阳表面低1000以上,相对较暗,故称黑子。黑子具有11、22、80年9甚0至更长的活动周期。潮汐:沿海地区的这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水平方向流动称为潮流。6.温室效应、酸雨(导论77)、臭氧层空洞(导论7)7温室效
41、应: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酸雨:由于人类工业生产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通过气相或液相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亚硝酸:一系列公式(打印后补充)降落地表以后形成很低()的酸雨。酸与危害很大,它使得水生生物死亡、森林枯死、土壤污染、建筑物腐蚀损坏,也影响饮水者的健康。臭氧层空洞:由于人类工业生产大量排放的氟氯烃类物质(如制冷剂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在紫外线照射下,与臭氧化合,使臭氧减少,另外在平流层飞行的喷气式飞机排放的一氧化氮废气与臭氧反应也使臭氧减少,臭氧层变薄,这些作用都引起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加,使白内障和某些皮肤癌发病率升高。南极地区已经形成万2的臭氧空洞,严重威胁南美洲南部国家人民的健康。7.地核、地幔、地壳(均在导论30)地核:从地心至地表的地方。因地震波在该处的传播速度与在高压下铁中的传播速度相近,故推测可能是高压状态下铁、镍成分的物质。根据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不同,地核又可分为内核和外核。外核深度为5地震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妈妈祝4岁儿子生日简单说说
- 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后感
- 教学反思阶段性总结
- 工资管理制度
- 《风机车间报告》课件
- 态度创造快乐课件
- 幼儿园组成课件
- 【初中数学课件】因式分解-完全平方公式课件
- 中学2024-2025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 《icu学习体会》课件
- 2024年度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再制造行业产销量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厨房设备购销合同
- 媒体行业内容创作与传播平台搭建方案
- 消防安全知识
- 济宁学院《休闲体育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小学信息科技《数据与编码-探索生活中的“编码”》教学设计
- 多样化人才引进与培养管理制度
- 东钱湖完整版本
- 幼儿园实习生总结会方案
- 2024年云网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