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 题(教学内容)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通过对同一情景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使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初步接触到乘法。并能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通过类比,模仿能够比较独立地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教学重点乘法概念的导入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读法与写法。教学难点乘法概念的导入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小棒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100以内数的加法、为乘法概念导入作准备体会连加问题在计算上的单调性1、引导学生回忆一年级所学知识,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问题:(1)学校共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4个班,一共多少个班?(2)课外活动分成3个组,每组4人,
2、一共多少人?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信息和问题并解决1、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体会及比较。4+4+4+4+4+424个4+4+412人复习100以内加法结合具体情景,引出相同加数连加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仅有加法是远远不够的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引出诸多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明确对于这些问题,生活中人们是怎样解决的?2、进行简单的类比,如:教室里有8排课桌,每排7张3、从老师的启发中想到生活中人们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寻找其它解决方法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二、乘法概念的导入和乘法概念的剖析引导学生观察两个连加算式的特点,引出乘法。1、出示P2例1,引导
3、看书。问:发现了什么?(启发、表达)2、提问:你的答案是多少?怎样得到的?3、板书学生的思维过程,加以比较。问:这些结果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将学生发现进行深化。问:第二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三个呢?板书:4832,这就是乘法5、比较加法和乘法名称和读法。6、体会乘法和加法区别1、带着老师的疑问,继续看同类型的问题。2、积极大胆响应老师提问,表达自己想法。3、体会不同思维方式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路径。4、体会这些同类问题的几个几相加的实质。5、弄清乘号两边是“因数”和读的方法,并体会乘法在表达上的简洁性,计算上的简单性同学生从图中尽可能地发现信息,同时想出解决的办法明确乘法和加法的区别,理解概念
4、和掌握分析方法三、通过启发式方法,引导学生独自探索解决例二问题1、现在大家知道,对于相同加数连加除加法外,还可用新的方法乘法来实现2、右边的方格怎样填写1、认真体会“几个几相加”2、观察小棒的摆放,体会回答3、再次深入解析乘概念,再独立思考,探讨列式从摆放小棒操作中加深乘法算式的理解四、小结像这样的相同加数的加法可以用乘法来计算。现对课前用加法计算的练习题现在你能用乘法解决吗?书上P1的三个问题能用乘法解决吗?思考,尝试解决总结、延伸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4+4+4+4+4+424 例1:4832 例2:36184624 | | | | | |4+4+412 因数 因数 积 因数 因数 积43
5、12 读作:三乘四 读作:七乘四课外补充(反思)课 题(教学内容)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相同加数的连加和几个几个加可用乘法计算的对比,进一步加深对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操作中,加深运算的简便性理解。教学重点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所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合作学习中完成加法和乘法算式的互改写教学准备小棒和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并对设下的问题释疑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内容。提问:(1)上节课学了什么内容?(2)6+6+6+?可以换一种方式表达吗?(3)5420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怎样读?算式表示意义
6、?1、回顾上节课知识,跟随教师思路明白学习了“几个几相加”的乘法表达。2、回答算式,讲出36或63183、5、4都表示“因数”,20是“积”积极配合老师复习,在复习中加深乘法算式及意义、名称的理解二、解决上节课留下的思考练习题提问:上节课老师要求你们解决什么问题?(1)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5个班,共几个班?(2)课外活动分成3组,每绷带人,共几人,这些怎样用乘法解决?(1)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思考和解决的(2)回答出思考的方法和算式(3)讲出每个算式中名称和所表示的意义.踊跃呈现自己的想法,借鉴他人的思维方法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三、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一和课堂活动二1、肯定
7、学生上节课后的思考所得。并用学生操作完成课堂活动一。问:要怎么摆来表示2+2+2+2这个算式呢?结果是多少?乘法表达式是什么?怎样填写方格?2、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二,完成和理解“摆摆,说说”的活动(一人摆,一人说)1、回顾所学知识,充分体会到“几个几相加”的实际问题,用小棒摆出,并通过数数的办法知道结果是8,从而想出乘法算式为“24”2、先独自读图,看根据图意摆放圆片,再相互说说在操作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同学之间互相配合,能够尽可能摆出不同样子四、将操作摆放的问题引申提问:在我手上总共有16根小棒,你们能把这16根小棒按刚才样子摆一摆,说一说吗?从课堂活动二中体会到摆放形式的多样性,开动脑
8、筋想出16根小棒的摆放形式学习方法多样化的理解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摆一摆:2+2+2+2 看看,摆摆,说说 248 ? ? ?想一想:16根小棒可以怎样摆?课外补充(反思)课 题(教学内容)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1、2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图画情境进行解读,使学生体会2的乘法的编制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并在学习新概念后能够深入理解概念,并学会及时应用新知识。教学重点编制2的乘法口诀和利用乘法口诀求积教学难点2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和在此基础上以类比方法完成1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小棒和展示台、情景图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乘法的初步
9、认识”知识回顾1、板书:3721,问:这个算式中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怎样读?有什么意义?2、小结后导出新课内容讲:已知乘法是由“几个几相加”问题抽出的简便表达方式,生活中许多这种问题,如:(1)课外活动两个人为一组,共8组,问有多少人?是几个几?(2)每周六、周日不上课,这个月有4个星期,那这个月有几天不上课?又是几个几相加呢?(3)你还能举例吗?有什么共同点?1、回答出各部分名称2、讲出意义:可表示3个7相加,也可表示7个3相加3、弄清和理解小结性发言,完成乘法概念的理解4、积极思考和回答老师所提问题5、回答:4个2相加,或2个4相加6、讨论得出共同点进一步理清因数之间的无序性和意义体会情景,
10、并能配合老师举例乘法初步认识的简单回顾中找出共同性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二、教学例11、出示P6例1:小兔发现什么?你能把小兔发现问题补充出来吗?问:(1)你发现了什么?(2)能用小棒像小兔那样摆一摆,看一看吗?2、将学生的发现深化。问:(1)第一个空格填什么?你是怎样得到的,二、三个格呢?(2)你们在摆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写算式,板书3、在加法算式中你觉得怎样表达成乘算式?问:现在我们有了2个2相加到9个2相加的乘法算式,它们都可读作什么呢?指出:“2乘2等于4”可编成“二二得四”引导完成其它口诀的编制设疑:思考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1、带着老师的疑问,继续看同类型的问题,并
11、发现图中信息回答出。2、尝试回答:14、16、183、据老师提示,对照小兔图在摆,看中验证14、16、18是否正确4、积极响应老师提问,将2的不同连加算式转换成相应的乘法算式。5、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2的乘法口诀并记忆。有一个因数是2,另个因数相差1,结果相差2体会情景图,回答中明白配合老师引导积极思考在尝试和操作观察中体会2的乘法口诀来源板书设计2的乘法口诀(共九句)2+2224 二二得四2+2+2236 二三得六2+2+2+2248 二四得八2+2+2+2+22510 二五一十2+2+2+2+2+22612 二六十二2+2+2+2+2+2+22714 二七(十四)2+2+2+2+2+2+2+
12、22816 二八(十六)2+2+2+2+2+2+2+2+22918 二九(十八)课外补充(反思)课 题(教学内容)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用2的口诀解决新的问题)教学目标地掌握2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并通过生活实的变化,使学生加深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的认识,并能利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运用2的乘法口诀求积教学难点在理解中能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小棒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在回顾2的乘法口诀中,理解加深完成课堂活动一1、提问:(1)2+2+2+2?能转化为更简便算式吗?怎样比较快的一下知道结果是多少?(2)怎样一下得出结果
13、的?2、带领读诵2的乘法口诀,再转入课堂活动一。抽两名学生上台摆小棒,并在黑板上画线表示,完成224,并结合出示口诀。到293、实践中引导体会2的乘法口诀的由来,经23和32得6中,理解两个算式可用同一句口诀求积1、积极回想,体会几个几连加到乘法的过度,以及乘法口诀2的由来,并加强记忆。2、读背口诀,在上台同学操作中再次配合完成2的乘法口诀编排过程和体会乘法口诀的由来。3、体会为什么两个看似不同的乘法算式却可用同一句口诀的原因。加深乘法和加法算式的理解在活动加深对口诀的认识探索结果的肯定性认知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二、教学例21、引导解读例2问:(1)图中的溜冰池里共有几人在溜
14、冰?(2)你是怎么得到 这个答案的?2、对应例2情景图提问:针对“用哪句口诀”的疑问,引导认识:4个2相加和2个4相加用同一口诀1、认真看图,在看图中2的乘法口诀知识,并正确回答结果2、体会老师总结,认识对于“4个”相加“2个4”相加可写成42或24由来,都用同一句口诀:二四得八加强应用新知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一句口诀能解答两个乘法算式三、完成课堂活动二,加深巩固1、抽两名学生上台示范活动。口诀接龙活动,一个学生读口诀前半句,另一个学生读后半句,再打乱顺序2、一个学生上台说出乘法口诀,另一个学生写出对应口诀的相应算式。1、积极要求上台表演2、脱口而出地说出口诀3、分组进行,一个学生说口诀 ,另外几
15、人写算式熟练、正确记熟和应用2的口诀实现正反两方面的全面理解四、小结这节课根据前面所学内容解决了什么数学问题积极配合老师思考总结本节课所新知归纳,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板书设计2的乘法口诀(一句口诀解答两个乘法算式)2+2224 二二得四2+2+2236 二三得六 26 3262+2+2+2248 二四得八2+2+2+2+22510 二五一十2+2+2+2+2+22612 二六十二2+2+2+2+2+2+22714 二七(十四)2+2+2+2+2+2+2+22816 二八(十六)2+2+2+2+2+2+2+2+22918 二九(十八)课外补充(反思)课 题(教学内容)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1的乘法口
16、诀)教学目标 在理解和掌握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引入摆小棒的具体情境,引出1的乘法口诀,并正确理解编制1的乘法口诀的内容。在完成课堂活动三中巩固和加深1、2乘法口诀的认识。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编制1和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体会1的乘法口诀的迁移过程教学准备小黑板和小棒课时安排第三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开篇设疑:有没有1的乘法口诀呢?1、设疑导入(1)前面我们已经知道2的乘法口诀,从“二二得四”到“二九十八”大家有不有发现少了什么东西?数数是从几开始的?有没有1的乘法口诀?(2)2的乘法口诀我们是怎样编制的?能否用这种方法看看1有没有口诀呢?2、教学导入例3,看图
17、:提问:(1)1根筷子是几根?2、3.9根呢?(2)你能上黑板用小棒再摆一摆给大家看吗?1、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带着疑问深入思考2、分组讨论:得出数数是从1开始数的,前面乘小口诀中少了212这个乘法算式的口诀3、看图,拿出学具摆小棒,认识到“几个1就是几”的问题带着疑问思考并尝试回答体会1的乘法口诀的迁移过程编制出1的乘法口诀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二、迁移2的乘法口诀知识到1的乘法口诀编制中1、小棒引导操作。2、老师用画线表示小棒,学生写出每条线相应的乘法算式:11,12193、这些算式怎样读?可像2的简洁口诀那样编制出来吗?4、板书算式和口诀5、将1、2的乘法口诀合并成规律性图
18、示读出1、学会迁移编制2的简洁口诀过程中得到的经验,顺利接受老师的口诀示范。2、根据操作过程自己推导出“一三得三”直到“一九得九”的乘法口诀3、朗读口诀并加以记忆学会知识的迁移操作中理解口诀的由来三、完成课堂活动三1、引入课堂活动三,先按顺序板书1的乘法算式:11,12192、指向哪个算式就要求学生说出乘法口诀3、抽学生说一句口诀 写出另2个乘法算式1、在老师引导下充分熟练1的乘法口诀2、积极回答,并加深对简洁算式与口诀之间的理解3、独立完成课后作业一句口诀同时解答两个乘法算式之间正反方面的理解四、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知识板书设计1的乘法口诀(1和几相乘就得几)111 一一得一122 一
19、二得二133 一三得三144 一四得四155 一五得五166 一六得六177 一七得七188 一八得八199 一九得九课外补充(反思)课 题(教学内容)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3的乘法口诀一)教学目标 继续引导学生对生活化的图画情境进行解读,并参与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并使学生在学习了新的知识后能够应用新知解决基本的乘法算式求积的问题和与3有关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编制3的乘法口诀和利用3的乘法口诀求积教学难点在编制3的口诀 中迁移1、2乘法口诀经验到新的问题中做到以旧引新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和展示台和1-3乘法口诀卡片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1、2的乘法
20、口诀知识的回顾1、抽背1、2乘法口诀随意说出其中一句表达或和意义2、回顾1、2的口诀编制过程,再用摆小棒重复“几个几连加”3、我们是怎样以2的乘法口诀基础上得出1的口诀的1、积极配合老师回顾上节课内容2、进一步了解 “几个几连加”,从连加算式到乘法算式的过程3、加深理解几个几连加到乘法算式间的关系。1、2乘法口诀知识回顾二、出示生活中“几个3相加”的问题情境导入提问导入新课:讲:已知“1和几相乘就是几”也知道几个2相加可用2的乘法口诀来解决,但生活中出现的“几个3相加”和几个4相加等问题可用乘法来解决在老师引导下,在知道“1和几乘积就是几”与1、2的乘法口诀之间为一一对应关系后,能对几个3相加
21、有一个直接的迁移性思考体会情景,导入新课学习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三、教学例题1、引导看书P7,图:跳绳提问:(1)在看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能不能把空格中补充完整?深入引导:分成9组,每组3人,表格中组数和对应的人数是怎么得到的?(3)如果改为每组2人,有9组,这是什么情况呢?2、思考:相邻两组间有什么关系?不用数数能填空格吗?3、提问:(1)现在已经有3组,每组3人,就是3个3相加,4组就是4个3相加共12人(2)图中组数和人数之间的关系可用什么来表达?(3)有无其它方法?(板书出算式和口诀)1、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到例一就“几个3相加”的问题2、看图说出“每组3个人”,
22、“共9组”3、理解体会空白处的答案现可通过加法得到,也可用相信组之间相差3人这个规律得出4、体会编制出3的乘法口诀观察思考能力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动脑和口的能力观察理解中得到知识的过程培养四、完成课堂活动一板书设计3的乘法口诀 想:相邻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每组3人,3组共有9人 339 三三得九每组3人,4组共有12人 3412 三四十二每组3人,5组共有15人 3515 三五十五每组3人,6组共有18人 3618 三六十八每组3人,7组共有21人 3721 三七二十一每组3人,8组共有24人 3824 三八二十四每组3人,9组共有27人 3927 三九二十七课外补充(反思)课 题(教学内容) 一
23、、乘法的初步认识(3的乘法口诀二)教学目标 理解记忆3的乘法口诀,熟记1、2、3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能应用这些乘法口诀求积,并能根据口诀说出相应乘法算式以及根据乘法算式说出所用口诀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应用和熟记乘法口诀教学难点学会3的乘法口诀的初步运用教学准备乘法口诀卡片、小黑板写好练习题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回顾3的乘法口诀1、抽背1-3的乘法口诀2、填空:写出算式的口诀43 36 83_ _ _3、看口诀写算式二三得六 ( )三九二十七( )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理解从“几个3相加”到3的乘法口诀直接过度2、同桌讨论解答出填空题加强记忆的培
24、养二、教学例21、出示P12例236 73提问:各用哪句口诀算积2、根据抽学生回答情况(如:口诀不熟),讨论出怎样记得快些。3、引导学生根据每句口诀对应两个表达式。1、观察例题2、理解讲出积3、仔细领会老师所指问题,思考讨论总结4、理解口诀规律性学会3乘法口诀的初步运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三、完成课堂活动二1、带领学生再读背1、2、3的乘法口诀2、观察课堂活动二。抽9到12个学生根据题目讲出结果,对于每个答案讲出对应口诀。比如:得3,说一三得三1、跟读背诵口诀,达到脱口而出2、独立得出结果,借助3的乘法口诀正确得出3、4、5、1224、27这些数字巩固3的乘法口诀应用四、完成
25、课堂活动三1、抽3对学生到讲台上,每对学生分别说出一句的前后部分,共同完成2、出示口诀卡片,学生根据乘法口诀说出相应的算式3、出示算式,要求学生根据算式说出乘法口诀1、积极配合老师通过口诀操作再次加强对口诀的记忆2、同桌互相讨论完成3、认真独立、及时完成作业,并同桌讨论交流从课堂活动中领悟知识,并过度到解决问题的能力五、小结本课内容通过学习学会了什么?回忆,总结归纳知识板书设计3的乘法口诀练一练: 例2:3618 口诀三六十八 连线:35 7321 口诀三七二十一 23 18口诀( ) 想一想:34和43用哪句 31 643 口诀? 36 12口诀( ) 83 383 34 24口诀( )课外
26、补充(反思)课 题(教学内容)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解读图画情境,基本上独立完成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并能够及时使用4的乘法口诀求积。在编制口诀中继续强化动手“摆一摆”的能力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学生自编4的乘法口诀和1-4的乘法口诀的综合应用教学难点在1-3乘法口诀编制经验基础上编出4的口诀和1-4口诀综合应用教学准备乘法口诀卡片和数学挂图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1-3乘法口诀回顾导入生活中“几个4相加:的情境问题1、齐读和抽背1-3口诀2、回顾1-3口诀编制过程3、看口诀写算式再交换二三得六( )
27、三八二十四( )讲:前面已学“几个2”和“几个3”相加问题解决方法,对于几个相加怎么办?生活中有吗?1、积极配合老师提问,分组和个人背1-3口诀2、一人背口诀,其余说算式3、举出生活中“几个4”相加情景(分小组再回答)1-3乘法口诀知识回顾二、教学例一1、出示例1,引导学生看图。提问:从看车轮图中,能否联系1-3乘法口诀过程是如何完成的?讲:1辆汽车4个轮子,2辆8个.也就是1个4相加,2个4相加,哪你能看出相邻关系?1、在老师引导下,仔细观察图表,在2、3乘法口诀过程中完善图表2、跟随老师示范,深入思考,从车子和轮子这个过程中体会运用知识为迁移,理解全体会到表格中相邻的联系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
28、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2、填表格:引导找出相邻两格之间联系3、编制口诀:相悖将几个4转化为算式和口诀,从1辆汽车4个轮子,2辆轮子,3辆一2个轮子,能自己编4的乘法口诀吗?4、在板出口诀中如:“四五二十”讲表示意义3、认识到表格之间相邻两格相差4这个规律4、找出规律讨论编出乘法口诀,并写出算式5、读背4的乘法口诀理解4的简洁口诀在编制中记熟三、教学例21、加深理解口诀意义提问:(1)“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表示什么意义呢?(2)这句口诀能写几个乘法算式?想一想:相邻两句口诀间有什么联系?2、知道口诀和乘法算式表达后,对不完整算式如何得到它的积呢?3、48( )口诀_想一想:4的乘法口诀相邻两句口诀
29、之间有什么联系?1、懂得口诀意义,会以口诀中导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表达式,对应口诀说算式2、仔细体会利用4的乘法口诀求积3、讲出算式的积和相应的乘法口诀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4的乘法口诀(每两句口诀之间相差4)1辆汽车有4个轮子 1个4 414 一四得四2辆汽车有8个轮子 2个4 428 二四得八3辆汽车有12个轮子 3个4 4312 三四十二4辆汽车有16个轮子 4个4 4416 四四十六5辆汽车有20个轮子 5个4 4520 四五二十6辆汽车有24个轮子 6个4 4624 四六二十四7辆汽车有28个轮子 7个4 4728 四七二十八8辆汽车有32个轮子 8个4 4832
30、四八三十二9辆汽车有36个轮子 9个4 4936 四九三十六课外补充(反思)课 题(教学内容)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4的乘法口诀求积)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在回顾和编制4的简洁口诀基础上,再次体会口诀的意义,并能集中记忆1-4的乘法口诀,比较系统为掌握前后所学知识,能正确运用口诀求积。教学重点加深1-4口诀意义的理解和正确应用教学难点系统化的掌握所学乘法口诀教学准备小黑板写好练习题和乘法口诀卡片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小黑板出示:1、填空。( )六二十四 ( )九三十六 ( )四十二 三七( )三( )二十七 二( )十四二九( ) 四七( )(
31、 )六十二2、背1-4的乘法口诀。3、根据算式写口诀。4416( )3618( )4936( )4312( )7428( )6212( )4、根据口诀写算式四七十八 四四十六 三九二十七 二九十八 1、回顾1-4的乘法口诀,按要求填空2、正确运用口诀分小组讨论解答3、独立思考做在练习本记熟1-4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的应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二、完成课堂活动1、完成活动一:摆一摆,填一填(1)引导看懂图意问:A、这幅图有什么要求?B、你能自己照图所表示的意思摆出来吗?C、你是怎样摆的?为什么?1、拿出学具2、动手操作3、体会出小棒摆的要求是体现“几个4相加”的思想4、写出结果,讲
32、出原因在操作中加深对口诀中相邻两句间的联系2、完成活动二(1)老师祟口诀卡片,学生说出相应算式(比快对)(2)学生之间同桌完成(3)一个学生说算式两个因数,其余回答积和口诀积极参加活动进一步体会“几个几相加”的问题讨论交流中集体合作学习三、练习:算一算432 45318 624510 73独立完成,并反馈讲出口诀正确运用口诀求积板书设计4的乘法口诀求积1、把口诀补充完整: 2、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一( )得一 四五二十 二三得六四( )二十八 ( ) ( )三( )十六 ( ) ( )( )五一十 3、找规律填空:四( )十六 1,2,3,5,( ),( )( )九三十六 ( ),8,12
33、,16,( ),24课外补充(反思)课 题(教学内容)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继续强化学生的迁移思维,引导学生独自解决编制5的乘法口诀,并使学生掌握5的乘法口诀和用乘法口诀求积,并学会简单的乘加乘减计算,体会乘加减的数学思维,并能有意识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重点5的乘法口诀编制求积,乘加减概念的理解与实际运算教学难点编5的乘法口诀和乘加减概念及实际运算教学准备五边形模型、三角形和乘法口诀卡片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 学 活 动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一、复习1、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什么内容?谁能背出1-4的乘法口诀?2、出示:73?口诀( )四八三十二说两个算式?
34、1、认真思考并熟记1-4乘法口诀2、讲出积和乘法算式回忆巩固中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思路二、进行新课教学例1:引入语(略)1、出示例1图:学生看P21例题图问:(1)你发现了什么?(2)能将图画用算式表达出来吗?2、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尽量说出答案的多样性,过度到“几个5”相加中来。1、仔细观察例题图2、尽可能发现图中所表示信息3、在观察例题图中将五环旗与“几个5”相加问题联系起来培养观察比较能力图和式怎样有机结合的培养训练活动流程及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3、引导编制5的口诀:已知一面五环旗有5个圆环,那么2面呢?3面、4面各有几个呢?4、总结学生的发现:一面五环旗是5个圆环,就是1个5,155,一五得五,2面是10个圆环,2510.(板书)5、继续引导:5面五环旗有几个圆环?6面呢?6、鼓励学生自己编制5的乘法口诀。板书1-6乘5的算式提问:(1)相邻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口诀又有什么联系?(2)你能将书上括号补充完整吗?7、巡视指导学生填空。3、联系前面知识,开始体会迁移思维和问题实质4、体会老师总结,熟练特定情景下口诀编制过程5、在老师引导下积极思考6、对比比较找出相邻口诀间的特点7、尝试编制7-9乘5的口诀知识迁移思维能力的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全涤大竹节纱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污水处理厂运营合同范本
- 亲属房屋赠与合同书
- 2025网络自助委托买卖期权合约协议合同
- 2025版外部人才劳务合同范本
- 2025劳动合同书范本
- 粮油店铺管理实务考核试卷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精美课件
- 火力发电厂设备安装与调试考核试卷
- 珠宝首饰行业品牌维权与法律保护考核试卷
-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CJT 526-2018 软土固化剂 标准
- 品质提升计划改善报告课件
- NB-T10208-2019陆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 《跟上兔子》绘本五年级第1季A-Magic-Card
- 在线网课知慧《形势与政策(吉林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三年级必读书课外阅读测试(附答案)
- 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程序文件资料汇编
- 业主授权租户安装充电桩委托书
- MOOC 警察礼仪-江苏警官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生产主管转正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