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生物试剂行业商业模式及竞争格局分析_第1页
2022年生物试剂行业商业模式及竞争格局分析_第2页
2022年生物试剂行业商业模式及竞争格局分析_第3页
2022年生物试剂行业商业模式及竞争格局分析_第4页
2022年生物试剂行业商业模式及竞争格局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生物试剂行业商业模式及竞争格局分析1. 诺唯赞技术壁垒:四大技术平台,掌握生物试剂自主可控核心技术四大技术平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公司具备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基于单 B 细胞的高 性能抗体发现平台、规模化多系统重组蛋白制备平台、量子点修饰偶联与多指标联检技术平 台,通过生物试剂和 POCT 诊断试剂两类核心产品,深度融合生物医药、分子诊断、基因测 序等产业链。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作为基础科研、高通量测序等领域的关键共性原材料,实 现功能性蛋白自主研发是公司下游产品创新的重要前提。公司建立了精准的高质量突变 体文库,并通过高通量快速筛选方法进行大容量蛋白质文库评测,进而开发出

2、具有应用 所需最佳特性的工程蛋白。该技术平台可以从蛋白结构源头着手,大幅度提高酶的活性、 催化效率、稳定性、特异性和耐受性等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公司生 物试剂类产品和体外诊断类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图:四大技术平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基于单 B 细胞的高性能抗体发现平台:单克隆抗体的主流开发技术有杂交瘤技术,噬菌 体/酵母展示技术、单 B 细胞抗体技术,其中单 B 细胞抗体技术具有周期短、通量高、 性能强等显著优势,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高性能抗体。此外,由于单 B 细胞抗体 技术具有不限种属的特点,公司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获得兔单抗、羊驼单抗、天然人源 单抗等,在传染性疾

3、病诊断、治疗性抗体的产品开发过程中有较大优势。规模化多系统重组蛋白制备平台:重组蛋白是指用重组 DNA/RNA 的方式在体外制备活 性蛋白。工业化放大生产中如何保持蛋白质原有的活性和纯度,是核心技术壁垒,公司 同时掌握 40 余种宿主的表达方式,实现数千种重组蛋白的规模化生产,其中大肠杆菌、 酵母、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可实现超过 100L 的高密度发酵,单批次产能达百亿活性 单位,蛋白表达量达到 2-8g/L。整体来看,该平台融合了基因工程重组蛋白制备的关键 上下游技术,实现了全产业链自主化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量子点修饰偶联与多指标联检技术平台:公司的量子点偶联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通过在 量

4、子点表面包裹有机大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增加了量子点与检测体系的相容性;通过 表面修饰方式在量子点表面引入一些化学活性基团,将量子点与生物分子通过化学键偶 联,实现对生物分子标记的目的;利用量子点可以发射出不同波长荧光的特性,开发多 指标联检技术。公司目前的量子点修饰偶联平台已经突破了传统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平台 的瓶颈,产品检测灵敏度已达到 pg 级别。以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为基础,不断创新优化终端产品。围绕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公司逐步打 造出覆盖原料、试剂、服务的一体化产业链,不断创新优化终端产品。具体而言,酶快速进 化筛选系统和封闭抗体筛选系统提供基础的底层技术,通过大肠杆菌、酵母细胞、昆虫或哺 乳

5、动物细胞构建基因工程的重组表达平台,生产出高端酶、抗原、抗体等试剂产品,再进一 步通过复配包装等加工成生物试剂、诊断试剂、抗体药物等终端产品。2. 催化加速生物试剂国产替代,供应链深远影响可持续新冠疫情加速业绩增长。新冠疫情以来,公司不仅快速开发出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新冠抗 体检测试剂盒、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同时还可以为其他新冠检测试剂企业、疫苗研发及生 产企业提供生物试剂原料,为疫情防控做出重大贡献。2020 年公司新冠相关产品实现营业 收入 11.84 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的比例为 76%;2021H1 公司新冠相关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4.81 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的比例为 60%。后疫情时

6、代,如何看待新冠疫情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是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剔除新冠相关 收入,2020 年公司常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75 亿元,同比增长 40%左右,2021H1 公司常 规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26 亿元,仅上半年已经完成 2020 全年销售业绩的 87%。我们认为, 随着新冠疫情的逐步稳定和常态化发展,新冠相关产品对公司短期业绩的刺激是难以持续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常规业务的持续高增长,新冠疫情对行业和公司的长期深远影响 是可持续的,疫情催化将加速国产替代的进程。需求端:新冠疫情的出现,暴露出各个国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的不足,预计疫 情消退后,各国政府将继续加大病毒基础

7、研究、药物研发、疫苗研发等生命科学领域的 投入,生物试剂需求将保持高景气度,国产品牌有望凭借在新冠疫情中积累的经验,逐 渐成长为全球生命科学产业链的中坚力量。对于公司而言,其 PCR 系列、qPCR 系列、 逆转录系列、基因编辑系列等生物试剂在病毒相关研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后疫情 时代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供给端:外资品牌的供应链体系通常以海外工厂为中心,新冠疫情以来,由于跨境通航 受到限制,部分生物试剂在国内的供应出现严重短缺。下游客户对于上游原材料的担忧, 促使供应链国产化成为行业发展方向,部分国产品牌凭借快捷的物流运输和完善的客户 服务,开始抢占外资品牌的客户。对于公司而言,其直销

8、为主、分销为辅的销售方式, 可以直接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此外其新冠检测试剂盒远销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 多个国家及地区,初步建立了海外营销网络,为公司推进国际化战略奠定良好基础。以国产原料为主的上游产业链整合是必然趋势。近些年来,中国生命科学产业蓬勃发展,既 包括以科研院校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市场,也包括以生物医药、疫苗、体外诊断等为 代表的工业客户市场。下游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以生物试剂为代表的上游核心原材料,仍 然面临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的局面。我们认为,新冠疫情中,生命科学产业供应链国产化的 序幕已经拉开,后疫情时代,以国产原料为主的上游产业链整合是必然趋势。以 mRNA 疫苗为例,

9、产业链上游已经基本完成国产化进程。mRNA 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中, 上游工艺涉及质粒、质粒/核苷酸、分子酶等核心原料,下游工艺涉及层析填料、磷脂、PEG、 胆固醇等核心原料。以诺唯赞、金斯瑞、近岸蛋白、兆维科技、键凯科技、恺佧生物、凯莱 英等为代表的国产企业快速建立起 mRNA 疫苗原料相关管线,服务范围覆盖生产装备、质 粒/核苷酸、分子酶、递送系统、分装及运输等全流程,国内 mRNA 疫苗的上游供应链已经 基本实现全面国产化。图:mRNA 产业链上游基本完成国产化3. 诺唯赞商业模式: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不断开拓下游应用,业务延展性优势明显。2012 年,公司成立之初定位于 PC

10、R 系列、qPCR 系列、分子克隆系列等基础科研试剂的研发生产,下游应用主要局限于科研院所市场;2014 年,公司依托蛋白质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快速开发出基因测序系列试剂,下游应用拓展至 高通量测序服务市场;2016 年,公司借助核心原料端的优势,开始从上游进军下游开展 POCT 诊断试剂业务;2018 年,公司开发出 PCR 系列、qPCR 系列等诊断酶试剂,拓展在分子诊 断市场的应用场景;2019 年,公司成功开发出 Bio-assay 系列试剂,拓展在生物医药市场的 应用场景;2020 年,公司把握住新冠疫情带来的机遇,成功推出多款新冠检测试剂盒及诊 断原料。我们认为,公司主营业务的延展

11、性极强,从基础科研工具、到基因测序原料、到 POCT 市场、到分子诊断原料、到生物医药领域,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具有自主可控上游技术开发 能力和终端产品生产能力的研发创新型企业,通过开拓下游应用的方式可以不断打破成长瓶 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焕发出不同的生命活力。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作用大于竞争机制。从商业逻辑角度来看,公司生物试剂业务主要为生物 医药企业、体外诊断企业提供关键原料,同时公司通过体外诊断事业部和生物医药事业部自 主从事下游相关业务,市场普遍关注以上两者之前潜在的竞争关系。例如,在新冠疫情中, 公司一方面自主开发了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另一方面向分子诊断企业提供关键生物试剂原 料。我们认为

12、,以上两者的竞争关系客观存在,但从上游拓展至下游是生命科学服务龙头企业发展的普遍路径,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只要产品保持市场竞争力,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作 用大于竞争机制。透过海外龙头发展,看上下游产业链打通的必然性。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是全球 领先的生命科学服务龙头,旗下包含 Thermo Scientific、Life Technologies、Fisher Scientific、 Unity Lab Services、Invitrogen 等子品牌。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实验室场景提供科学仪器、 实验耗材、科研试剂、综合服务等科学服务产品,然而在长达几十年的商业拓展中,公司通 过收并购自然衍生出专业诊断(IVD)、制药装备、CDMO 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