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榆中县教师考试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兰州榆中县教师考试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兰州榆中县教师考试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兰州榆中县教师考试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兰州榆中县教师考试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兰州榆中县教师考试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某男性患有红绿色盲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男性的父亲一定患有红绿色盲B.该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不会遗传给后代C.该男性的神经细胞中存在红绿色盲基因D.该男性与色觉正常的女性结婚儿子一定不患红绿色盲 答案:C解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b)。该男性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因此不能判断其父亲是否患有红绿色盲。该男性的父亲是否患病,取决于该男子的奶奶是否携带致病基因,A项错误。该男性的色盲基因可以遗传给他的女儿,8项错误。神经细胞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遗传物质一致,C项正

2、确。色觉正常的女性基因型有两种:XBXB和XBXb。如果该男性与基因型为XBXb的正常女性结婚儿子可能患红绿色盲,D项错误。 2蜜蜂的发育先后经历的时期是( )。 A.卵-蛹-成虫B.卵-虫-成虫C.卵-蛹-幼虫-成虫D.卵-幼虫-蛹-成虫 答案:D解析: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B.海葵C.涡虫D.珊瑚虫 答案:C解析:知识点:动物的类群中的腔肠动物,腔肠动物主要特点是体呈辐射对称,具有两胚层,有组织分化、原始消化腔及原始神经系统的低等后生动物。水螅、海葵、珊瑚虫属

3、于腔肠动物,A、B、D项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是一类两侧对称,三胚层,无体腔,无呼吸系统、无循环系统,有口无肛门的动物。C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 4蝴蝶的体色,黄色(C)对白色(C)为显性,而雌性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的。棒型触角没有性别限制,雄性和雌性都可以有棒型触角(a)或正常类型触角(A),正常类型触角(A)对棒型触角(a)为显性。根据下面杂交实验结果可推导出亲本的基因型是( )。亲本:白、正常(父本)白、棒(母本)雄子代:都是黄、正常雌子代:都是白、正常 A.Ccaa(父)xCcAa(母)B.ccAa(父)xCcAa(母)C.ccAA(父)xCC

4、aa(母)D.CcAA(父)xCcaa(母) 答案:C解析: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父本为白色、正常类型触角,因此父本的基因型为ccA_;母本为白色、棒型触角,由于雌性不管是什么基因型都是白色,因此母本的基因型为_aa。根据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及后代的触角类型可知,后代个体基因型为_cAa。雄子代个体均为黄色、正常类型,因此雄子代基因型为CcAa。根据子代基因型可知父本和母本应为纯合个体,基因型分别为ccAA和CCaa。故本题选C。 5王老师马上要接手一个新班级,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顺利开展教学,王老师查阅了该班级学生以往的学习档案。王老师采用的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 A.谈话

5、法B.观察法C.调查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 答案:D解析:书面材料分析法,即教师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是一种既可以看到学生的过去表现,又可以了解学生的当前情况的方法。王老师查阅了该班级学生以往的学习档案,这属于书面材料分析法。D项当选。A项,谈话法,即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谈话来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是一种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方法。B项,观察法,即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进行观察。C项,调查法,即教师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问卷、座谈等,是一种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 6某市一位初中教师参加了暑期山区支

6、教活动,该教师按照之前班级的教学过程开展教学。但经过一周的教学后,其所带班级学生反映了教师讲解的很多知识太难、课程进度跟不上等问题。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能忽略了哪项要求?( ) A.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B.重视概念和理论的讲授C.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背景D.利用观察、实验等直观形式教学 答案:C解析: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年龄特征、知识背景和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合理利用观察、实验等直观形式教学;重视概念和理论的讲授;加强知识的巩固与应用。题干中,该教师按照之前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其教学活动没有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C项符合题意

7、。 7某同学认为: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同学具有的概念是( )。 A.重要概念B.科学概念C.跨学科概念D.前科学概念 答案:D解析:前科学概念指的是个体所拥有的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例证与科学概念不尽一致的生物学概念。题干中的科学概念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该同学的观点是“细胞分化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科学概念不尽一致,所以是前科学概念。 8RNA和DNA水解的终产物中()。 A五碳糖相同,嘧啶碱基不同B五碳糖相同,嘌呤碱基不同C五碳糖不同,嘧啶碱基相同D五碳糖不同嘌呤碱基相同 答案:D:B解析: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是()。 A蚊B蝗虫C家蚕D菜粉蝶 :在由受精

8、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变态发育有两种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成虫(例如:家蚕、蜜蜂、菜粉蝶、蚊、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为:卵若虫成虫(例如:蝗虫、螳螂、蝼蛄、蟋蟀、蜻蜓)。故选B。9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都属于同一营养级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都是有利的C.稳定的生态系统即使没有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也能维持稳定D.越不容易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一旦严重破坏,恢复起来越容易答案:A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A项正确。生态

9、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捕食者不一定都是有利的,比如警戒色是为了吓退捕食者,B项错误。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保持平衡,若没有能量和物质输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将被破坏,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D项错误。 10下列生命物质与其所含元素对应不正确的是( )。 A.生长素碘B.叶绿素镁C.血红蛋白铁D.甲状腺激素氧答案:A解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组成元素有碳、氢、氧、氮,不含碘,A项错误。叶绿素中主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镁,B项正确。血红蛋白含碳、氢、氧、氮、铁,C项正确。甲状腺激素含碳、氢、氧、氮、碘,D项正确。 11吞噬细胞可以吞噬整个细

10、菌,这一事实说明细胞膜具有( )。 A.全透性B.保护作用C.选择透过性D.一定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其实是胞吞的过程,胞吞体现的是细胞膜的流动性,D项正确。细胞壁不能控制物质进出,具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特点是全透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题目所述事实不能体现出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A凌晨B上午C下午D昼夜 答案:D解析:呼吸作用不管在白天还是在夜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故答案选D。 13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和导电性分别是()。 A最小,最小B最大,最大C最小,最大D最大,最小 答案:A解析: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分子以两性

11、离子形式存在,其分子净电荷为零(即正负电荷相等),此时导电性最小;另外蛋白质分子颗粒在溶液中因没有相同电荷的相互排斥,分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减弱其颗粒极易碰撞、凝聚而产生沉淀,所以蛋白质在等电点时,其溶解度也最小,最易形成沉淀物,故答案选A。 14控制番茄果实颜色的等位基因表示为D、d。D控制红色果实,是显性基因;d控制黄色果实,是隐性基因。以下哪种杂交方式可以得到黄色果实的子代?( ) A.DDxDDB.DdxDDC.DDddD.DdDd 答案:D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红色果实为显性性状,基因型为DD、Dd;黄色果实为隐性性状,基因型为dd。DdxDd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为DD、Dd或dd,子代

12、红色果实:黄色果实=3:1。D项正确。A项,DDxDD产生的子代基因型为DD,子代全为红色果实。A项错误。B项,DdxDD产生的子代基因型为DD和Dd,子代全为红色果实。B项错误。C项,DDxdd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均为Dd,子代全为红色果实。C项错误。 15下图表示一家族中眼睛颜色的遗传,若以B和b分别代表眼色的显性和隐性基因,则Q的基因型是( )。 A.BBB.BbC.XBXBD.XBXb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知,两个棕眼的人生的子女中有的是棕眼,有的是蓝眼,说明棕眼是显性性状。S是棕眼,而中有女

13、儿的眼是蓝眼,所以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Q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故选B。 16图1为果蝇体内某个细胞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染色体2、6、7、8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B.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d不一定发生分离C.据图判断该果蝇为雄性,且3对等位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1、2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答案:B解析:染色体组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7、8为同源染色体,A错误;正常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D、d不发生分离,B正确。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能发生自由组合,M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14、,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是一对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片段互换,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互换为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17医生常给低血糖病人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其目的主要是()。 A供给全面营养B供给能源物质C供给水分D维持细胞正常渗透压 答案:B解析:糖类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低血糖会因能力供应不足而导致细胞死亡所以给低血糖病人注射50%葡萄糖溶液的目的主要是供给能源物质。 18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中提到生物课程的设计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这一表述符合下列哪一条课程理念 ()。

15、 A倡导探究性学习B与现实生活的联系C面向全体学生D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其中“面向全体学生”中提到:本课程的设计师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故选C。 19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

16、素溶液 答案:A解析:在本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是否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因而有无胰岛素应该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也就是说,对照组中没有胰岛素,而实验组中应该有胰岛素,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该与实验前发生变化,其一般作法是:给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症状表现,可见对照组小鼠正常,而实验组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再给实验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见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所以本题选A。 20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

17、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盐平衡的有关知识。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抗利尿激素增加,进而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21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送人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人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22从结构式看,除了()外,所有a-碳原子都为不对

18、称碳原子。 A.酪氨酸B.甘氨酸C.脯氨酸D.甲硫氨酸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20种氨基酸的结构式以及不对称碳原子的概念。 【答案】B。 【解析】除甘氨酸外,其他所有氨基酸分子中的a-碳原子都为不对称碳原子。 23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平板划线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纯化,但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记数C.接种前需了解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可接种无菌水来培养检测D.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且含刚果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 【答案】B。 【解析】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而

19、不是消毒,A项错误;平板划线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纯化,但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记数,B项正确;检查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应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C项错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且含刚果红的培养基可选择纤维素分解菌,但不能鉴定它,D项错误:故选B。 24图1表示人在吸气时,膈肌的运动情况。此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 A收缩、缩小、下降B舒张、扩大、下降C舒张、扩大、升高D收缩、扩大、下降 答案:D解析:人在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当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时,空气就会被吸入肺

20、中。 25图3表示盛夏某植物一昼夜吸收和释放C02情况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bf段积累有机物B.这一天中只有ce段是有光照的时段C.d点凹陷的原因可能是气孔关闭,C02供应不足D.ab段中C02释放量增加的原因是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为有机物积累阶段,即ce段,A项错误。有光照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随着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在早晨和傍晚,由于光照强度较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通过图中C0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趋势可判断,bf段为光照时间,B项错误。d点凹陷是由于中午光照强度大为了减少蒸腾失水,植物气孔关闭,C02供应不足,

21、C项正确。ab段为黎明时间段,气温升高,呼吸作用增强,因此C02的释放量增加,D项错误。 26对某池塘中的甲、乙、丙、丁、戊五种生物进行研究,分析它们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组成以及体内某种主要污染物含量,结果见下表。 关于这五种生物营养关系的表述最合理的是( )。 答案:C解析:知识点:食物链的组成。根据污染含量的多少以及消化道内食物残渣组成可判断出其捕食关系。丙以小球藻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丙被戊和乙所食,又戊被丁和乙所食。根据生物富集原理,污染物会随着食物链不断累积,其中甲体内的污染物含量最高,属于最高级消费者,主要食物是丁。丁与乙体内污染物含量相近,不存在明显的捕食关系,C项正确。A项:顺序错

22、误。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顺序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27在培养水稻植物根尖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氰化物后,根尖细胞吸收K+的速率变化如图1所示,科学家研究得知氰化物会影响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氰化物后K+的吸收速率明显下降是因为能量供应不足B.植物根尖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加入氰化物后其他物质的吸收都会受影响C.在5h时根尖细胞消耗的ATP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D.推测氰化物中毒后,细胞内酒精含量会发生变化 答案:B解析: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功能受影响将会影响细胞的有氧呼吸,进而影响能量的产生

23、。据图可知,加入氰化物后,K+吸收速率大幅降低,是由能量供应不足造成的,因为水稻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线粒体功能受损只会影响物质主动运输,不会影响物质的被动运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5h之后,细胞消耗的ATP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中的无氧呼吸。水稻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线粒体功能受影响将直接影响到细胞的有氧呼吸,细胞为产生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会“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本题选B。 28将图2中甲、乙、丙三支试管按要求处理(加入馒头是等量的)后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各滴人2毫升碘液,其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2

24、9据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是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A.B.C.D. 答案:C解析: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不同,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失去幼崽的猫用乳汁喂养失去妈妈的狗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先天性行为。 二、问答题30“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是人教版高中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三节的内容。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其的教学要求是“概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这一节的主要教学内容为:(1)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2)

25、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1)设计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并指明教学重难点。?(2)根据制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恰当的教学过程。 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根据所给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并根据设计的教学目标安排恰当的教学过程的能力。 【参考答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与方法: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展示我国警方利用DNA指

26、纹技术已侦破了数千例疑难案件的材料和DNA指纹检测的图片。在学生阅读和观察的基础上设疑:试着说出DNA的中文全名为什么DNA能够提供犯罪嫌疑人的信息 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如果得到了DNA方面的证据,是否还需要其他证据呢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教师课前要求学生提前预习本实验,播放本实验的教学录像。课堂上组织学生实验并提出问题: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 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吗 RNA存在于哪里 教师倾听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与学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3核酸的分子结构

27、 学习活动一:读一读。学生阅读课本第28页第一段内容,教师提出问题: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每一分子核苷酸由哪几部分构成 核苷酸可以分为几大类 分类标准是什么 学习活动二:装一装。教师介绍核苷酸的分子模型,指出代表磷酸、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的部分,指导学生动手分别组装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分子模型体验核苷酸的结构特点。安排学生活动:两人一组,合作完成组装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模型。 学习活动三:比一比。教师介绍磷酸、五碳糖、含氮碱基的结构式。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制作的模型比较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的异同点。 学习活动四:连一连。教师提出质疑,核苷酸的分子量较小,而核酸的分子量却很大核苷酸是

28、怎样组成分子量巨大的核酸的呢 请五个学生起立。拿着自己制作的脱氧核苷酸模型把它们连接起来。再请五个学生拿着自己制作的核糖核苷酸模型把它们连接起来。 4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教师介绍含氮碱基的种类。然后组织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五:画一画并演示。教师引导学生画表格归纳DNA与RNA的区别请两位学生上讲台利用投影仪分别展示自己画的表格。 5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教师让不同学生在自己制作的模型上分别写上不同的含氮碱基。 学习活动六:重新连一连。再请八个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拿脱氧核苷酸模型,另一组拿核糖核苷酸模型,分别按照要求连接起来,然后再分别让两组的同学变一下连接顺序。比较先后连接成的长链是否

29、一样,然后再增加六位同学,再变化连接顺序理解核酸分子的多样性。 31以下材料为“胚胎工程胚胎分割”的教学片段: 师:荷斯坦奶牛是世界上产奶最高的奶牛品种之一,某良种公司为了节省购买种畜的费用,只引进了一对纯种荷斯坦奶牛作种牛,公司技术人员一方面想要保持品种的优良,另一方面又想加快繁殖速度,于是技术人员采用了胚胎分割移植的技术进行育种。若你是该公司的技术人员,如何来解决育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每4位同学组成一个技术小组,分工合作,通过阅读书本和搜索互联网上的资料来了解胚胎分割技术,并共同来解决有关问题。(ppt展示问题)师:首先确定关键词,从搜索出的信息中筛选出最符合要求的,同时

30、注意保存有用的网页。 (ppt展示几个著名的搜索引擎)师:哪个小组能简单介绍一下胚胎分割技术具体是怎样一项技术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媒体资源,媒体资源有何优点 (2)上述材料体现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请简单谈谈合作学习的含义 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媒体资源和合作学习的相关知识。 【参考答案】 (1)媒体资源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具有的优点有: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关注;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利用图、文等资料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信息评价意识和能力,拓展知识面。 (2)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包括学生以小组形式一起学习;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变为服务者或帮助者:学习的责任由教师转移到学生;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要帮助小组中其他成员学会。 三、材料分析题32材料一: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单细胞生物”的部分内容标准如下:具体内容活动建议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