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红眼川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红眼川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山西省吕梁市红眼川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应用盖斯定律可以计算某些难以测量的反应焓变C盐类的水解反应是放热反应D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产物的总能量高参考答案:B略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晶格能由大到小:MgOCaONaF NaClB. 某金属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的数值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生成的阳离子是

2、X2+C. 熔融状态的HgCl2不能导电,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且可作手术刀的消毒液,从不同角度分类HgCl2是一种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盐、离子晶体D. 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往往是高度对称的分子,比如CO2、BF3、CH4这样的分子参考答案:C【详解】A.晶格能的大小与构成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目的多少相关,因为离子半径:Ca2+Na+Mg2+、F-O2-,离子所带的电荷:Ca2+= Mg2+Na+、O2- F-,故晶格能的大小为MgOCaONaF NaCl,故A说法正确;B.该原子的第三电离能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故该金属元素是第IIA族元素,与氯气反应时生成二价的阳离子

3、,故B说法正确;C.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说明HgCl2能够部分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HgCl2属于弱电解质,熔融状态的HgCl2不能导电说明HgCl2是共价化合物,属于分子晶体,故C说法错误;D.CO2、BF3、CH4三种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直线哥形、平面三角形和正四面体,分子结构高度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故D说法正确;答案选C。【点睛】绝大多数盐类物质都属于强电解质、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但有少部分盐属于共价化合物,如:AlCl3、BeCl2、SnCl4、HgCl2、GeCl4、AuCl3等。3. 短周期主族元素、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同主族且W原子核电荷数等于X

4、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Y、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 的原子半径比Y的原子半径大B. 形成的氢化物分子中不含非极性键C. 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酸D. Y单质与水反应,水可能作氧化剂也可能作还原剂参考答案:DX、W同主族且W原子核电荷数等于X原子核电荷数的2倍,X为O元素,W为S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Y可能为F元素或Na元素,相应Z可能为P元素或Al元素。A,若Y为F,原子半径:OF,若Y为Na,原子半径:ONa,A项错误;B,X形成的氢化物有H2O、H

5、2O2,H2O中只有极性键,H2O2中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B项错误;C,若Z为P,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3PO4,H3PO4是酸,若Z为Al,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l(OH)3,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2SO4,H2SO4属于酸,C项错误;D,若Y为F,F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4HF+O2,在该反应中水是还原剂,若Y为Na,N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该反应中水是氧化剂,D项正确;答案选D。4. 下列属于离子化合物且阴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是AK2S BNaCl CMgBr2

6、 DSCl2 参考答案:A略5. 在标准状况下,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密度是H2的16倍)充满一盛有足量Na2O2的密闭容器中(容积为22.4 L),用间断的电火花引发至充分反应。反应完全后容器里的存在物叙述正确的是 A存在0.5 mol的CO B存在0.125 mol的O2C存在0.25 mol的Na2CO3 D存在1.25 mol的Na2CO3参考答案:B6. 把一定量的铁粉、铜粉置于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加入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下列情况不能成立的是A. 烧杯中无铁粉剩余,有铜粉剩余B. 烧杯中铁粉、铜粉均剩余C. 烧杯中铁粉剩余,溶液中含Cu2D. 烧杯中铜粉剩余

7、,溶液中含Fe2参考答案:C【详解】充分反应后加入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铁离子。A.铁首先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然后铜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可能无铁粉剩余,但有铜粉剩余,故正确;B.若氯化铁很少时,铁和铜都可以有剩余,故正确;C.铁有剩余时,说明溶液中的铁离子没有了,铜单质还没有反应,故溶液中不存在铜离子,故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可能有铜粉剩余,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中都产生亚铁离子,所以一定有亚铁离子,故正确。故选C。7.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过滤;加过量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

8、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可以是()ABCD参考答案:C【考点】粗盐提纯【分析】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然后用碳酸钠去除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盐酸要放在最后,来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加氢氧化钠和氯化钡无先后顺序要求【解答】解:泥沙可用过滤除掉,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

9、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蒸发除掉水和过量的氯化氢,所以正确的顺序为:加过量的BaCl2溶液,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加适量的盐酸;(或者加过量的NaOH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加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的盐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或故选C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物质的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凡是物质的化学变化就一定只伴随着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 C凡是吸热反应都需要人为加热 D. 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参考答案:A略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和水反应:B硝

10、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混合:D明矾溶液与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参考答案:D略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应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B. 分液漏斗和容量瓶在使用前都要检漏C. 可用酒精代替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D. 金属镁失火不可用水来灭火参考答案:C11. 如图所示原电池工作时,右池中Y2O72-转化为Y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左池电极反应式:X4+ + 2e- = X2+B. 每消耗1mol Y2O72-,转移3mol电子C. 左池中阴离子数目增加D. 盐桥中阴离子移向右池参考答案:C【分析】由右池中Y2O72-转化为Y3+,发生还原反应,

11、所以右边是正极,左边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X2+-2e-=X4+,根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左池电极反应式:X2+-2e-=X4+,故A错误;B.每消耗1mol Y2O72-,转移6mol电子,故B错误;C.因为左池电极反应式:X2+-2e-=X4+,正电荷数在增加,要保持电中性,盐桥中阴离子向左池中转移,所以阴离子数目要增加,故C正确;D.阴离子移向负极(左池),故D错误;答案:C12. 下列变化中,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A. 酒精溶解于水B. 氯化钠受热熔融C. 碘单质受热产生紫色气体D. 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参考答案:D【详解】A. 酒精溶解于水,是物理变化,

12、没有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A错误;B. 氯化钠受热熔融,会破坏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的离子键,没有新化学键形成,B错误;C. 碘单质受热产生紫色气体,是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C错误;D. 碳酸氢铵受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是化学变化,既有旧化学键断裂,又有新化学键形成,D正确;故答案选D。13. 从1 L 1 molL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下列关于这100 ml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含NaOH 0.1 mol B.浓度为 1 molL C.含NaOH 4g D.浓度为0.1 molL参考答案:D略14. 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A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

13、B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C气体的性质不同 D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同参考答案:D略15. 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12 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产生H2为11.2升,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ANa与Mg BFe与Zn CAl与Cu DMg与Zn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氨反应,研究氨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 _。(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_(填字母)。A.Cl2 B.04 C.C02 D.N02(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

14、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内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上述现象证明氨气具有_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4)D装置的作用是 _。(5)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6)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_。参考答案:(1). 分液漏斗 (2). BC (3). 还原 (4). 3CuO2NH3=3Cu3H2ON2 (5). 吸收反应生成的水 (6). 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 (7). 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解析:(1)装置中仪器a为分液漏斗;仪器b是利用分液漏斗中滴入的氨水使锥形瓶中的固体溶解放热促进一水合氨分解生成氨气,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钙固体、

15、碱石灰固体;(2)利用装置A,可制取的无色气体;A制备氯气Cl2需要加热,且氯气为黄绿色气体,故A错误;B可以制备O2,利用固体过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故B正确;C可以制备CO2 气体,利用稀盐酸滴入大理石上反应生成,故C正确;DNO2是红棕色气体,故D错误;故答案为BC;(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氮气与水,氨气被氧化铜氧化表现还原性,结合原子守恒配平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 3Cu+3H2O+N2 ;(4)D装置中的碱石灰是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5)依据流程分析,浓硫酸是吸收过量的氨

16、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影响实验效果;(6)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是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左右两管液面相平,保持压强平衡再读数。点睛:明确实验原理及掌握基本操作要点是解题关键,浓氨水在氧化钙或氢氧化钠、碱石灰等作用下可放出大量的氨气,B中碱石灰用于干燥氨气,加热条件下,氨气与Cu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铜,D中碱石灰用于吸收氨气,E用于吸收氨气,F用于测量生成氮气的体积,测量气体体积时量气管液面应相等,以排除压强的影响,以此解答该题。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埋在地下的钢铁管道容易腐蚀而损坏,其原因在哪里?应采取何种措施保护埋在地下的管道?参考答案:地

17、下钢铁管道容易腐蚀的原因是发生电化学腐蚀。可在管道外壁涂沥青保护层,使钢铁管道跟周围电解质溶液隔离开来,破坏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从而使地下钢铁管道得到保护。另外,可把比Fe更活泼的Zn联结在钢铁管道,Zn作为原电池的负极被腐蚀,而钢铁管道则被保护。18. 将0.1mol的镁铝混合物溶于100ml 2molL的H2SO4中,然后滴加1molL的NaOH溶液,请回答:(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m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当V1=160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_mol,V2=_mL。(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体积为_ml(3)若混合物仍为0.1mol其中镁粉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为a,用100ml2molL的硫酸溶解此混合物后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