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范文5篇)_第1页
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范文5篇)_第2页
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范文5篇)_第3页
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范文5篇)_第4页
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范文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与反思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陈业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3、了解解分式方程解的检验方法。教学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和分式方程验根方法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熟练掌握解分式方程的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方式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理解解方式方程基本思想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从而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教学重点】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

2、法。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的方法及其中的转化思想。 【教学难点】检验分式方程解的原因。【教学关键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转化思想),基本方法是去分母(方程左右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而正是这一步有可能使方程产生增根。让学生在学习中讨论、理解、掌握。 【教学方法】启发式设问和同学讨论相结合。使同学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掌握分式方程解法。【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引入新课1、师:提问:什么是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举例说明。 生:回答概念,并给出例子解说。师:分析学生所举例类型及概念应用的准确性。2、师:提出引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

3、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思路点拨: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填空:轮船顺流航行速度为( )千米/时,逆流航速为()千米/时,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为( )小时。 生:完成上面的填空后,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等”这一等量关系,得到方程100/(20+v)=60/(20-v) 设计目的:通过本章引言的一个行程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列出含未知数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并列方程,认识现实生活中有需要用分式方程解决的问题,为归纳概念及分式方程的解法做准备。3、师:提出问题:把2/7的分子分

4、母都加上同一个数,能使分数的值变为1/2。 生:设所加的数为x,则依据题意可列出(2+x)/(7+x)=1/2 设计目的:类比分数,观察这两个方程和我们以前见过的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这种方程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分式方程;另外让学生明确现实生活中存在有待分式方程解决的问题。(二)自主探索,领悟内涵1、分式方程的定义: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分式方程。以前学过的方程都是整式方程。 练习:判断下列各式哪个是分式方程?说明理由。(1)x+2y=25(2)(x+2)/3=(2y+z)/5(3)/x (4)(x+5)/(y+1)=0(5)3x/(2-)=1/52、解分式方程。例1、解分

5、式方程1/(x-3)=5/(x+3) 生:先讨论如何解这个方程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分析:由于我们比较熟悉整式方程的解法,所以要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其关键是去掉分母。 解:给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3)(x+3)得x+3=5(x-3)解得x=9/2 (问题:x=9/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吗?) 代入验证:当x=9/2时,方程左边=2/3=右边,则x=9/2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学生交流:解方式方程的一般步骤。设计目的:学会运用“转化”思想,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化为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例2、解分式方程:1/(x-2)=(x-1)/(x-2)-3(师

6、生共同解答)思路点拨:仿上例解此方程,得x=2,发现是整式方程的解,但使最简公分母x-2=0, 则x=2不是分式方程的解,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设计目的:让学生明确解分式方程时,去分母后所得整式方程的解可能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也可能不是。学生会产生疑虑,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探究,用分式的意义及基本性质解释可能无解的原因。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不但很好地实现了三维目标,还有效体现了数学思考这一目标。(三)解决问题,巩固深化:师:下来我们运用上面两例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引例所列分式方程。引例方程:100/(20+v)=60/(20-v)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20+v)(20-v)得100(20-v)=60(2

7、0+v) 解得v=5 检验:当v=5时,(20+v)(20-v)0 则v=5是所列方程的解,所以水流速度为5千米/时生:练习,解下列分式方程:(1) 2/(x-1)=1/(x2-1) (2) x/(x-3)=(x+2)/(x-2) (3) (2x+1)/(3x2+2)=4/(6x-1) 设计目的:面对熟识的问题,在参与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体会,初步进行自我评价。(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检验有哪些方法?设计目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能积极回顾、反思,总结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总结知识的能力。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陈

8、业情【教学反思】设计思路:本节课作为分式方程的第一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分式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既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深化,又为以后的教学“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而在教材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与作用。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分式方程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之一,探索分式方程概念,明确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区别和联系。二教学知识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从这样的几个方面入手:1、在实际问题中充分理解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并依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区别:分清楚分式方程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方程式里必须有分式,分母中含有未知数。这两个条件是判断一

9、个方程是否为分式方程的充要条件。3、分式方程和整式方程的联系:分式方程通过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就可以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教学时应充分体现这种化归思想的教学。三、总体反思:首先是学生如何顺利的找到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书本给出两个例子较难,按照书本的引入,一开始课堂就可能处以一种安静的思维,处于很难打开的状态,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激情,所以才在学案中搭梯子降低难度,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会愿意继续探索与学习;实际问题的难度设置上是层层深入,问题也是分层次性,能够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体会与感受。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教师自身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和预设问题能力,课前

10、充分备好学生。例如:以前学过整式方程,我们以前只是说一次方程之类的,没有系统的归类它是整式方程。如果不事先详细解释清楚整式方程这个词时,合作探究二进行的就不会很顺利。最后,我们应让恰到好处的鼓励语和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增强自信,在愉悦中探究新知,解决问题。总而言之,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我们应在教改的道路上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第二篇: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分式的第四节“分式方程”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作为分式方程的第二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分式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既是对前一节内容的深化

11、,又为以后学习“分式方程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而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要求: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 分式不超过两个)。根据新课标、教师用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细化为:1、通过自学课本88-89页例1,例2,会归纳出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并会模仿例题解简单的分式方程。2、通过合作交流,会归纳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3、通过自学课本89页议一议及90页,知道增根产生的原因及验根的必要性,并会归纳出验根的方法。4、会熟练解分式方程,并会检验根的合理性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方法是去掉分式方程的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以

12、最简公分母,这是分式方程求解的关键。因此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1、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2、会熟练解分式方程 解分式方程学生容易出错,关键不能理解在方程变形的过程中产生增根的原因,可以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方程两边同乘的是整式,整式可能为零不能满足方程同解变换的原则,因此本节课的学习难点为1、增根产生的原因及验根的必要性2、验根的方法本节课前,学生已熟悉等式的性质,并能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能理解去分母、去括号、移项、系数化为1的依据。所以,在上一节课学习分式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本节课运用观察、类比的方法,探索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及各步骤的依据。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设计的模式,通过观察、类比、讨

13、论、交流的形式展开教学,特别注重 “精讲多练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主要采用了启发、引导式并针对学生的回答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及时的纠正。在上课做练习时,除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板演外,自己还在下面及时的发现其他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比较典型的则全班讲评,个别小问题,个别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首先复习找最简公分母的方法,为新课中去分母做铺垫,进而引导学生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解分式方程,既引出了本节课题,又使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新知探究环节。在新知探究过程中,我设置了四个探究环节。通过预习,独立完成探究(一)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并能模仿例题完成体验练习(其中练习

14、2要让学生注意解分式方程去分母时,方程的各项都要乘以最简公分母。)。在探究(二)归纳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后,引得学生观察方程3x13xx1,思考求得的x值是方程的解吗?学生在完成体验练习和归纳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时,会觉得只要解方程时细心,计算不出错,检验没必要,因此,我设计这道思考题,让学生发现求得的x值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均无意义,引发学生思考求得的x值是不是方程的解,从而引出增根。进而思考:增根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检验?带着这些问题,自然进入探究(三)。增根是本节的难点,学生通过看课本很难深入理解,因此我在探究(三)中设计了3个问题分散这个难点,让学生通过预习、合作交流完成,理解

15、增根产生的原因和体会验根的必要性,从而会检验根的合理性,顺利突破难点。在探究(三)完成后,为巩固检验增根的方法,也为再次强化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又设计了一道巩固练习。学生正确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这几道练习,思考“你发现分式方程有哪些验根的方法?各有何特点?(即探究四)”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分式方程验根的方法。最后通过一组巩固训练强化本节所学知识。至此,本节课通过由浅入深的练习和诱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重点,突破了难点。1、通过探究(一)及体验练习,检测目标1的达成-达成度98%。2、通过探究(二),检测目标2的达成达成度100%。3、通过探究(三)及巩固练习,检测目标3的达成-达成

16、度95%。4、通过探究(四)及巩固训练,检测目标4的达成-达成度95%。 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构建知识结构,对所学知识及融于其中的思想和方法进行小结,设计了第三个环节 “谈谈你的收获”。 学生可以谈本节课的收获,也可以谈在本节课中的疑惑,或对本节课提出意见或建议,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和正确的评价。为了检测本节课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设计了两道检测题,既检验了解分式方程的能力,又巩固了验根的方法,同时检测了目标的达成度。本节设计了必做和选做两项作业,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本节课

17、的设计力求体现: 培养学生观察、交流、分析、归纳的能力 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通过创设情境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用,达到突破本课难点,掌握重点的目的。第三篇: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2.体会分式方程到整式方程的转化思想3.培养学生的数学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探索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式方程的解法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的原因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引入探究解法归纳反思”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忆上一节课讨论的“航海”问题,想一

18、想当时是怎么获得分式方程组的解的. 2.等式性质有哪些? 3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2x1x1 324(回顾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着重复习去分母的步骤,为学生过渡到分式方程去分母)二探索新知想一想:解下列分式方程:10060 20v20v(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采用类比的方法找出解分式方程的关键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即一元一次方程)教师总结:同学们很善于思考.这就是我们在数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通过它使问题得到完美解决. 三巩固新知1试一试: 解下列分式方程:48060045 x2x(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并熟悉分式方程的解法,并强调检验方程的解)2.议一议:解分式

19、方程 他的答案正确吗?(让学生通过解这个方程,并思考问题,从而产生疑惑,展开讨论,了解分式方程会产生增根)3.思考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相互补充与评价,并提出下面的问题:上面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主要步骤有哪些? 四练习提高 解下列分式方程 (1)343x5 (2)4 x1x2x332x1102 时,小明的解为x5x255,五课堂小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数学方法?1.学会了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2.体会了化未知为已知、化分式为整式的转化思想。 六布置作业请完成课本32页习题16.3第1题第四篇: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

20、设计数学教研组集体备课教案执教:杨华忠课 题:分式方程的解法 课 型:新授课课时计划:第1课时(共2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2.体会分式方程到整式方程的转化思想3.培养学生的数学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式方程的解法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的原因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引入探究解法归纳反思”的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思考1.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忆上一节课讨论的“航海”问题,想一想当时是怎么获得分式方程组的解的.2.等式性质有哪些?3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2x1x1 324(回顾等式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着

21、重复习去分母的步骤,为学生过渡到分式方程去分母) 二探索新知想一想:解下列分式方程:10060 20v20v(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采用类比的方法找出解分式方程的关键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即一元一次方程)教师总结:同学们很善于思考.这就是我们在数学研究中经常用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通过它使问题得到完美解决. 三巩固新知1试一试: 解下列分式方程:48060045 x2x(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并熟悉分式方程的解法,并强调检验方程的解) 2.议一议:解分式方程1102 时,小明的解为5,他的答案正确吗? x5x25(让学生通过解这个方程,并思考问题,从而产生疑惑,展开讨论,了解分式方程

22、会产生增根)3.思考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相互补充与评价,并提出下面的问题:上面解方程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主要步骤有哪些?四练习提高解下列分式方程 (1)343x5 (2)4 x1x2x332x五课堂小结在今天的学习活动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数学方法? 1.学会了分式方程的解法以及分式方程验根的必要性。 2.体会了化未知为已知、化分式为整式的转化思想。 六布置作业请完成课本32页习题16.3第1题 七教学反思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节课中,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类比的方法找到分式方程的解

23、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 、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在本节课中,关于分式方程的增根的教学,通过创设议一议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第五篇: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

24、昨天设计这一节课时,我先讲解一个例题,并且说出解分式方程的思想编成一段文字,让孩子们记住,并且讲解难点找最简公分母恶几种情况。然后让同学们练习。但就在昨晚入眠前的那一刻,我改变了主意。这节课,我让孩子们先做三道典型的题目,由于我没有预先教孩子们怎么做,肯定困难重重,这又何妨呢?我让孩子们自己克服困难去琢磨书本的例题后再来解答例题,很多同学通过观察例题很规范的搞定书后的练习。同时黄杰,懿嘉,芊悦三名同学自觉上台来解答并板书后,让他们给全班讲解这三题的思路。最后当堂检测学习效果。1、不要怕学生有困难,不要总是给学生理好思路,让孩子模仿;这一节课中,如果按照我先前的设计,可能很多同学都很快掌握,但孩

25、子的学习能力没有实质性提高,没有深度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成了训练的机器。所以这一节课中,让孩子自学,陈芊悦上台前根本就不会做这一题,但她大胆的走上台,在台上临时学习,自行琢磨书上例题后解答出来最难的一道练习,相信她很有成就感。事实上,很多同学都能通过自学搞定。同时也暴露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让大家来帮忙。2、让孩子们学会倾听;当同学在台上讲解时,下面的同学要仔细听,找到他讲解的漏洞,或者语言表达中的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一点很多同学做到了,但还要强化少部分同学的这种能力。3、什么内容适合学生讲解?并不是每一部分内容都适合讲解,同学讲解前,一定是所有的同学对问题有了深入的研究,有了自己的想法思路

26、,然后和讲解者产生共鸣,这样的讲解才有效果。 包括老师给同学讲解前也要遵循同样的道理,所以要先学后教。如果还有少数同学不懂,一定得借力周围的同学去把问题搞懂后再听台上同学讲解。4、给孩子鼓励,相信孩子们能行。借助课堂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既要充分相信孩子,但也要预先充分估计孩子们在学习中的困难,才能给出恰到好处的指点,比如,这节课中贝贝在计算中出现错误,我并没有直接指出问题,我告诉她自己去按照常规把方程的解带入方程检验的方法,自己去发现问题所在。第一篇:五年级口语交际我爱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口语交际我爱阅读评课稿下牛小学 陈会玲“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中介,有目的、有对象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旨在

27、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长久以来,都不知如何把这门课上的活泼、生动、 有趣。今天听了刘老师的课,让我耳目一新。其一,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爱读书”,这个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尤其是师生课前的搜集、积累、回忆、采访等活动准备充分,为本次交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使用在综合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积极参与。其二,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口语交际情景,在互动和反馈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我们的任务。老师引导大家进行评议、信息补充,让大家在互说互评、互相启发感染中自主习得规范的语言习惯及基本的交际能力和正确的交际态度,学生的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地增强,为后面环节

28、中学生的辩论奠定坚实基础。其三,整堂课老师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尽力体现口语交际课互动性、全面性、实践性、情境性的特点。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并且依据目标紧紧开展活动,思路清晰。教师创设的语言环境注重家常化、伙伴式,学生自然、踊跃。第二篇:五年级口语交际我爱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口语交际我爱读书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学科:小学语文二、课例名称:我爱读书三、课型:口语交际四、年级:五年级五、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2、在口语交际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学会选择书

29、籍,提高辨别能力。3、加强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其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学生和内容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沟通技巧。而且针对本次口语交际,学生在课前已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积累、回忆、采访、观点汇总等。所以学生是有备而来的,为交际的有效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教材中又提供了三个多元化的交际角度,很显然,每一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读书的经历,说自己的读书故事、体会,这些贴近他们生活的话题自然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必定有话可说。只要教师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交际情境,引导学生乐于表达、善于表达,那么交际中,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

30、力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书籍,提高辨别能力也就成其为可能。 课时 1课时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点拨,小组合作、自主交流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板书设计 我 爱 读 书 尊重参与 有条理 具体 有理有据课后作业1、针对今天的口语交际,写一篇日记。2、办一份读书手抄报。七、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话题:(5)1、诗歌诵读: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一直在与书有关的故事中徜徉,还记得前几天我们积累过的一首关于书的小诗吗?一起再来背一遍。-神 奇 的 书 (见ppt文件)2、回顾口语交际的内容:从大家激情朗朗的诵读中,我再次感受到了书的魅力和它带给大家的沉醉与激动。而“我爱读书”正是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在

31、本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中,我们就了解、布置了本单元口语交际内容。回忆一下:(随着学生的回顾,投影出示口语交际的内容:) 、说说你在读书的过程中,有什么与书有关的故事、体会要和大家交流。、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说说采访的经历和心得体会。 、展开辩论:开卷是否有益。可以梳理成两大主题:(1)讲故事,谈体会。(2)辩论开卷是否有益。3、回忆活动开展情况:在这两周里,大家针对口语交际,以小组或个人的方式,开展了许多活动,能不能汇报一下?4、引入话题:相信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不少收获,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二)提出建议、自主准备:(5)1、提出建议,细化要求:要想说得好,真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请你给大家提

32、点建议吧。(学生自由建议,教师选重点板书)2、自主准备:给大家一点时间,把自己准备的内容再梳理练习一下。3、导引:准备好了么?相信现在你一定更自信、准备也更充分了!(三)畅所欲言,全班共享:(分版块进行) 第一版块(讲一讲):分享故事,交流体会(14)1、导引:现在就把你觉得最有趣、最有价值的关于书的故事,或者你对读书的一些体会认识、获得的有效读书方法,以及读书乐趣等讲给大家听听。2、交流:(每个学生讲完后,师启发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或评价、交流看法等,让学生受到有益的启发)3、小结:评价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语言表达能力、交际的态度等)4、导引:老师觉得你们的确有进步,这使我突然想到一句话:我

33、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的确,读书让我们明理,思考使我们深刻,论辩令我们机敏。接下来就让我们针对读书展开一场辩论,以提高我们的认识,指导我们有效读书。第二版块(辩一辩):唇枪舌战,明辨是非。(15)1、明确辩题:正方:开卷有益。 反方:开卷未必有益。2、请双方代表阐述己方观点:3、进行辩论:群体间相互自由辩论。4、评议:刚才辩论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5、读书引导:我们说,有声的语言是辩论,无声的语言是思考,通过刚才的讨论,想一想:我们到底该怎样开卷读书呢?6、总结: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选择有益的书籍,读书就能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反之亦反。-所以应该好读书,但要

34、读好书,这样才能达到读书好的目的。让我们与好书相伴!(四)推荐名言:(教师推荐,一分钟背诵)(1)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五)课后作业建议:(1)1、针对今天的口语交际,写一篇日记。2、办一份读书手抄报。十、课后反思:我爱读书的口语交际反思“口语交际”是以口语为中介,有目的、有对象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我爱读书”,这个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尤其是课前的搜集、积累、回忆、采访等活动,为本次交际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使用在综合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这也是

35、学生在交际中有话可说,说得真切、充分的直接原因,这个过程还锻炼了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整理的能力。这是这堂课感觉较为成功的一点。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二、课前准备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2、能力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

36、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五、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学生:26米。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2、小组探索、归纳法则(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

37、为负方向。a.23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运动米23=b.-2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运动米-23=c.2(-3)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运动米2(-3)=d.(-2)(-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结果:向运动米(-2)(-3)=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2)学生归纳法则a.符号:在上述4个式子中,我们只看符号,有什么规律?(+)(+)=同号得(-)(+)=异号得(+)(-)=异号得(-)(-)=同号得b.积的绝对值等于。c.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3)师生共同用文字叙述有理数乘法法则。3、运用法则计算,巩固法则。(1)教师按课本P75例1板书,要求学生述说每一步理由。(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例1中(3)(4)小题两因数的关系,得出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它们的积为。(3)学生做P76练习1(1)(3),教师评析。(4)教师引导学生做P75例2,让学生说出每步法则,使之进一步熟悉法则,同时让学生总结出多因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多个因数相乘,积的符号由决定,当负因数个数有,积为;当负因数个数有,积为;只要有一个因数为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