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论语》十则之儒道互补》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_第1页
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论语》十则之儒道互补》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_第2页
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论语》十则之儒道互补》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_第3页
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论语》十则之儒道互补》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_第4页
新田县第一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论语》十则之儒道互补》课件 新人教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论语是一部 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和 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合称为“四书”。 9/6/20221 论语是一部 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和 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合称为“四书”。 9/6/20222 论语是一部 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和 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合称为“四书”。 9/6/20223 论语是一部 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和 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合称为“四书”。 9/6/20224 论语是一部 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和 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合称为“四书”。 9/6/20225 论语是一

2、部 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和 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合称为“四书”。 9/6/20226 论语是一部 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和 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合称为“四书”。 9/6/20227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6/20228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

3、6/20229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6/202210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6/202211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6/20221

4、2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6/202213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6/202214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6/202215 孔子,名

5、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6/202216 孔子,名 ,字 , 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政治上主张 ,鼓励人们 ,即“出来做事”。开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人,身通六艺者 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9/6/202217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9/6/202218诲:女:知:之:知: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仲由,字子路,

6、孔子早年弟子。 9/6/202219诲:教也女:知:之:知: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 9/6/202220诲:教也女:通汝知:之:知: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 9/6/202221诲:教也女:通汝知:之:助词,不译知: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 9/6/202222诲:教也女:通汝知:之:助词,不译知:知道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仲由,字子

7、路,孔子早年弟子。 9/6/202223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诲:教也女:通汝之:助词,不译知:知道知:通“智”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 9/6/20222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诲:教也女:通汝之:助词,不译知:知道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 知:通“智”9/6/202225释义1:我教给你求知的正确态度吧。释义2:(我)教诲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诲:教也女:通汝之:助词,不译知:知道仲由,字子路,孔子早年弟子。 知:通“智”

8、9/6/202226 怎样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9/6/202227 怎样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做学问要务实、严谨、谦虚。9/6/202228 怎样概括孔子在这句话中要表达的意思?做学问要务实、严谨、谦虚。要正确的估量自己,不夸耀,不虚伪,人要有自知之明。9/6/202229 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来研读剩余的九则。步骤: 1.诵读一遍。 2.逐句翻译,不懂的字词留下记号。 3.尝试写下你对这则语录的感悟,待会与同学共同探讨,能联系以前学论语时所记得的其他语录更好。9/6/202230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9、饱:安:敏:而:就:而:已:于:慎:正:焉:9/6/20223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敏:而:就:而:已:于:慎:正:焉:9/6/20223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而:就:而:已:于:慎:正:焉:9/6/202233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勤劳,敏捷而:就:而:已:于:慎:正:焉:9/6/20223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10、,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勤劳,敏捷而:就:而:已:于:对于慎:正:焉:9/6/202235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勤劳,敏捷而:表并列就:而:已:于:对于慎:正:焉:9/6/202236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勤劳,敏捷而:表并列就:而:已:于:对于慎:小心,谨慎正:焉:9/6/202237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勤劳,敏捷而:表并

11、列就:靠近而:已:于:对于慎:小心,谨慎正:焉:9/6/202238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勤劳,敏捷而:表并列就:靠近而:就已:于:对于慎:小心,谨慎正:焉:9/6/202239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勤劳,敏捷而:表并列就:靠近而:就于:对于慎:小心,谨慎正:匡正焉:已:9/6/202240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勤劳,敏捷而:表并列就:靠近而:就

12、于:对于慎:小心,谨慎焉:语气助词正:匡正已:9/6/202241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饱:饱足安:安逸,舒适敏:勤劳,敏捷而:表并列就:靠近而:就于:对于慎:小心,谨慎焉:语气助词正:匡正通“矣”,了已:9/6/202242 先生说:“君子不求吃得饱,不求住得安定,对做事敏捷迅速,说话谨慎小心,向有道德的人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的人了。”译文:9/6/20224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于:立:不惑:天命:耳顺:从:逾矩:有:9/6/2

13、02244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通“又”而:于:立:不惑:天命:耳顺:从:逾矩:有:9/6/20224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就于:立:不惑:天命:耳顺:从:逾矩:有:通“又”9/6/202246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就于:在立:不惑:天命:耳顺:从:逾矩:有:通“又”9/6/202247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而:就于:在立:站得住,自立不惑:天命:耳顺:从:逾矩:有:通“又”9/6/202248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就于:在立:站得住,自立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耳顺:从:逾矩:有:通“又”9/6/202249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就于:在立:站得住,自立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从:逾矩:有:通“又”9/6/20225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15、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就于:在立:站得住,自立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逾矩:有:通“又”9/6/20225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就于:在立:站得住,自立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遵从逾矩:有:通“又”9/6/20225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16、所欲,不逾矩。而:就于:在立:站得住,自立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天命: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从:遵从逾矩:越过规矩有:通“又”9/6/202253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在学问上有所造就;到三十岁懂得礼仪,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便遇事不疑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叫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9/6/202254颜渊、季路:侍:盍:裘:共:蔽之:憾: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

17、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9/6/202255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颜回、子路 侍:盍:裘:共:蔽之:憾:9/6/20225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颜回、子路 侍:陪侍盍:裘:共:蔽之:憾:9/6/202257

1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颜回、子路 侍:陪侍盍:何不裘:共:蔽之:憾:9/6/202258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颜回、子路 侍:陪侍盍:何不裘:本指皮衣共:蔽之:憾:9/6/202259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19、”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颜回、子路 侍:陪侍盍:何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蔽之:憾:9/6/202260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颜回、子路 侍:陪侍盍:何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蔽之:憾:抱怨9/6/202261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

20、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渊、季路:颜回、子路 侍:陪侍盍:何不裘:本指皮衣共:动词,指共同享用蔽之:指把车马、衣裘用破,用坏。憾:抱怨9/6/202262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伐善:施:安之,信之,怀之:9/6/202263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伐善

21、:夸耀长处施:安之,信之,怀之:9/6/202264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伐善:夸耀长处施:张大,夸大安之,信之,怀之:9/6/202265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伐善:夸耀长处施:张大,夸大安之,信之,怀之:使安逸,使信任,使关怀。“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9/6/202

22、266译文:9/6/20226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之:9/6/202268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知道,懂得好:乐:之:9/6/20226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知道,懂得好:爱好乐:之:9/6/20227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知道,懂得好:爱好乐:以为乐之:9/6/20227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知道,懂得好:爱好乐:以为乐之:代词,它,代知识9/6/20227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知道,懂得好:爱好乐:以为乐之:代词,它

23、,代知识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9/6/20227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9/6/202274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通“智”9/6/202275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人思绪流动,仁德的人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知:通“智”9/6/20227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饮水:疏食:肱:而:之:而:于:

24、9/6/202277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吃,作动词饮水:疏食:肱:而:之:而:于:9/6/20227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吃,作动词饮水:疏食:粗粮肱:而:之:而:于:9/6/202279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吃,作动词饮水:喝白水疏食:粗粮肱:而:之:而:于:9/6/202280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吃,作动词饮水:喝白水疏食:粗粮肱:而:之:而:于:

25、gng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9/6/202281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吃,作动词饮水:喝白水疏食:粗粮而:连词,修饰之:而:于:肱:gng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9/6/202282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吃,作动词饮水:喝白水疏食:粗粮而:连词,修饰之:代肱而:于:肱:gng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9/6/20228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吃,作动词饮水:喝白水疏食:粗粮而:连词,修饰之:代肱而:却,转连于:肱:gng胳

26、膊。曲肱,即弯着胳膊9/6/202284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吃,作动词饮水:喝白水疏食:粗粮而:连词,修饰之:代肱而:却,转连于:肱:gng胳膊。曲肱,即弯着胳膊对于9/6/202285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指根本看不上眼)。”9/6/202286坦:荡荡:戚戚: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9/6/202287荡荡:戚戚: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坦:说文:“坦,安也。9/6/202288荡荡:广远之称。戚戚: 子曰

2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坦:说文:“坦,安也。9/6/202289荡荡:广远之称。戚戚:心胸宽广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坦:说文:“坦,安也。9/6/202290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心胸宽广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坦:说文:“坦,安也。9/6/202291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心胸宽广忧愁悲伤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而坦:说文:“坦,安也。9/6/202292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心胸宽广忧愁悲伤 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而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述

28、而译文:坦:说文:“坦,安也。9/6/202293克己:为:复礼:一日:归仁:焉: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94克己:克己,克制自己。为:复礼:一日:归仁:焉: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95克己:克己,克制自己。为:复礼:使自己的言

29、行符合于礼的要求。一日:归仁:焉: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96克己:克己,克制自己。为:是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一日:归仁:焉: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97克己:克己,克制自己。为:是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30、。一日:有朝一日归仁:焉: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98克己:克己,克制自己。为:是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一日:有朝一日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归,称许、赞赏。仁,有仁道的人。焉: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99克己

31、:克己,克制自己。为:是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一日:有朝一日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归,称许、赞赏。仁,有仁道的人。焉:语气助词,了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100克己:克己,克制自己。为:是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一日:有朝一日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归,称许、赞赏。仁,有仁道的人。焉:语气助词,了为:实现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

32、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101事:目:斯:不敏:由:请: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102事:目:斯:不敏:由:依靠。请: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

33、语矣。”9/6/2022103事:目:斯:不敏:由:依靠。请:而:难道。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104事: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斯:不敏:由:依靠。请:而:难道。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视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9/6/2022105事: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斯:不敏:迟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