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学问点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 1 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测试目标 明白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明白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一,宇宙的组成物质 - 天体 1 天体的含义:宇宙中物体的存在形式; 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 比如:陨石,或者宇宙飞船 二,天体系统的层次 概念 :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饶转 ,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 测试目标 地月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级别 :总星系 河外星系 其他恒星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
2、既一般又特别的行星,懂得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缘由 一,一般性 1. 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 地球是 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 其在太阳系 中的位置及相互关系如右图所示: 2. 表现 从运动特点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 方向 一样(同向性) 轨道近似 圆形(近圆性) 轨道面几乎在同一 平面 上(共面性) ( 2)从结构特点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 火星 有许多相像之处; 二,特别性 1.表现: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独存在生命的天体; 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缘由 ( 1)宇宙环境 安全 的宇宙环境 稳固的 太阳光照 ( 2)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 体积和质量适中,引力能
3、使大量气体集合形成地球大气层,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 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 测试目标 明白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明白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发射能量,叫太阳辐射; 第 1 页,共 32 页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太阳辐射从理论上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步递减 2.对地球的影响 A. 太阳直接为地表供应 光能和热能 ,爱惜地表温度, B. 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供应能量; c 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供应一种新能源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
4、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 期约为 11 年,具体如图 1-1 所示: 2太阳活动的影响 ( 1)缘由:太阳活动猛烈时,产生的 短波辐射 和 粒 子流 对地球电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大气状况均有影响; ( 2)表现 扰动电离层 , 影响无线电 短波 通信 扰乱地磁场,产生 磁暴 , 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降水,旱涝,地震等;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与不同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变化周期 相关 第 2 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测试目标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地球的自转 1.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
5、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 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空看呈顺时针; 1自转 360 0, 23 时 56 分 4 秒 1恒星年, 365 天 6 时 9 分 10 秒; 周期 2昼夜更替周期为 24 小时 2回来年, 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 365 天 5 时 48 分 46 秒; 1角速度,除极点为 0 外,其它各点均 速度 相等,为 15 0 /小时; 位于近日点 ( 1 月初) 时速度快, 位于远日点 (7 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步减小为 0; 月初)时速度慢; 测试目标 懂得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缘由,能够进行简洁的区时运算 一,昼夜交替
6、缘由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亮,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自转 - 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第 2 页,共 32 页周期 :约 24 小时 二,时差 1.成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时刻较早 2.地方时 定义: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换算:经度没差 1 度,地方时相差 4 分钟 换算原就:东加西减 1. 区时 ( 1) 时区的划分:以经度每 15 度范畴作为 1 个时区,全球共分为 24 个时区 ( 2) 区时:每个时区中心经线的地方时 ( 3)换算 每相差 1 个时区,区时就相差 1 小时,东早西晚 公式: T 某 =T 已 +( -)两地时区差 1
7、小时(东“ +”西“” ) 向东过日界线减一天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 度线 向西过日界线加一天 ( 5)北京时间 =东 8 区时 =120的地方时北京地方时 三产生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比如流水,风力的偏转对自然的影响; 例题 6 页 第 3 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测试目标 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懂得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方向:自西向东 1.公转特点 周期: 恒星年: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真正周期) 1 个恒星年 回来年: 365 日 5 时 48 分 46 秒 速度 近日点 快,时间为 1 月初 远日点 慢,时间为 7 月初
8、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 2.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 1)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度数 23 26 a2 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 范畴:南北回来线之间 规律 b dc测试目标 明白四季更替的现象,并懂得其成因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1)变化缘由: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第 3 页,共 32 页晨 昏 线 ( 2)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 北回来线 南回来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半球 季节变化 节气 夏至 春,秋分 太阳直射点位置 北回来线 北回来线赤道 及其以北地 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 区 赤道 达全年最小值的地
9、区 南半球 无 2.昼夜长短的变化 ( 1)缘由:太阳直射点的回来运动,使晨昏线(圈)以地心为中心在地轴两侧来回摇摆所致; ( 2)判定昼弧长于夜弧,就昼长夜短,反之,就昼短夜长昼弧等于夜弧,就昼夜等长 ( 3)规律 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长,北极邻近显现极昼现象;夏至日时北半球各地 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昼范畴达最大(南半球相反) 冬半年情形与夏半年情形相反 3四季更替 ( 1)缘由:一年中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 ( 2)纬度差异 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季节更替
10、不明显 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 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两者同时达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 第 4 页,共 32 页上获得太阳辐射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 4.正午影子的变化:方向与太阳光的来向相反;长短与太阳直射点越近越短;比如洛阳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影 子朝向; 其次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第一讲 岩石圈与地表形状 测试目标 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明白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地球的圈层结构 1. 外部圈层 :位于地表以上,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 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头,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
11、密度 快速下降; ( 2)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仍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 系最为亲热; ( 3)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2. 内部圈层 : (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 2 )分层 地壳莫霍界面(地下约 17KM ) 地幔 古登堡界面(地下约 2800KM ) 地核 ( 3 ) 岩石圈: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组成 测试目标 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明白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第 5 页,共 32 页一,岩石圈的组成 三大类岩石: 岩浆岩 成因: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
12、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 成因:暴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腐蚀,搬运,积存,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砂岩,页岩,砾岩, 石灰岩) 变质岩 成因: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核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而形成(大理岩, 片麻岩,板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化 岩浆岩 冷 变 质 用 1. 过程 重 腐蚀 熔 凝 作 搬运 2. 意义 积存 岩浆 积存 重 熔 变质岩 重熔 变质作用 沉积岩 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腐蚀 搬运 风化 转变地表形状,塑造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实现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转变地表的环境 测试目标 明白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状;结合实例,说明
13、流水,风力,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状的塑造 1.内,外力作用 分类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相互关系 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 风化,腐蚀,搬运,积存等 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 2.内力作用的“脚印”地质构造 常见类型 成因 地势表现 褶 背斜 一般 地势倒置 岩层受挤压向上拱起 山岭 山谷 皱 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 山谷 山岭 向斜 谷地,悬崖,或断块山 断层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错动或位移 3.举例说明板块运动对地表形状形成的影响 第 6 页,共 32 页4.外力作用表现 ( 1
14、)主要表现:风化作用,腐蚀作用,搬运作用,积存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 2)主要外力作用 作用因素 腐蚀 作用形式 对地貌影响 流 水 作 坡面被冲刷,下切成沟谷,水流集合使 常形成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 沟谷不断加宽加深 流水在搬运过程山区山口处洪积扇或冲积扇的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 用 积存 中,由于流速降低,所 携带的物质沉风 力 作 腐蚀 积下来 在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蚀地表 风在搬运沙石的过程中,当风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凹地等 用 积存 力减小或 形成沙丘,沙垄等 气流受阻时,导致风沙沉积 冰 川 作 腐蚀 在高纬或高海拔地区,冰川对途径地面 形成冰川谷
15、地又称冰川 U谷;在冰川源头形成冰斗, 用 积存 的刨蚀作用 在冰川融解时,携带的泥多个冰斗之间形成角峰 沙石块等沉积 形成冰碛( qi )垄 其次讲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明白 大气 的受 热过 程; 懂得 大气 保温 作用 的基 本原 测试目标 理 一,大气受热过程 第 7 页,共 32 页1. 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 2. 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 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向地面,地面吸取太阳辐射而增温; 大地暖大气 :地面同时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其中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取,使大气增温; (地 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返大地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中大部分射向
16、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 仍给地面; 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 大气的作用总结 :1. 白天对太阳辐射有减弱作用; 2 晚上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方式 垂直运动: 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 水平运动:表现为风 2. 热力环流 ( 1) 形 成根本缘由:太阳辐射引起地面冷热不均 ( 2) 形成过程:右图 海陆风 :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猛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 谷风; 夜 间因山坡空气快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 山风;(
17、如图) 第 8 页,共 32 页城市风: 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污染庄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 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说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风的影响;会画出风向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懂得季风环流的形成缘由 一,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 大气环流的概念和作用 : 全球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它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 一个地区,实现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的交换; 2 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对不同地表纬度加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3 分布 气压带,风带在全
18、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图 5-2 所示: 4 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季风环流 图 1-2-6 图 1-2-7 1. 季风概念 :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 第 9 页,共 32 页2.成因 亚洲大陆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 1)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 2) 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特点(右图) 3.1 月 亚洲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分布 7 月 亚洲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典型的季风 比较 季节 源地 风向 性质 气候类型 成因 东亚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 西北 冰冷干
19、燥 北部为温带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 我国东部, 日本和 气候,南部为亚热 季风 夏季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 温和潮湿 带季风气候 差异 朝鲜半岛等地 南亚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 低温干燥 海陆热力性质 印度半岛, 中南半 差异 夏季 赤道邻近 西南 温和潮湿 热带季风 气压带风带季 季风 岛和我国西南 印度洋 节移动 第 10 页,共 32 页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 1)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的影响,气候特点:温和潮湿; ( 2)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特点酷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气候特点温存潮湿; (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冬季受冬
20、季风影响,气候特点低温少雨; ( 4)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受赤道低压把握,全年高温多雨;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明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一,锋面系统 1. 概念 :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 2. 特点 :水平范畴广,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锋面邻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3. 分类 :依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分为三类 定义: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冷锋 过境时的天气:阴天,刮风,下雨 受冷锋影响:寒潮,沙尘暴天气; 过境后的天气:气温,湿度降低,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定义: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过境时的暖锋 天
21、气:阴雨天气 过境后的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 准静止锋:概念:冷暖气团相遇,势力均衡,锋面相对静止 受静止锋影响:梅雨天气 第 11 页,共 32 页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 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 气旋与反气旋 气旋(低压) 垂直气流:上升 受气旋把握:台风现象 天气:阴雨天气 水平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反气旋(高压) 垂直气流:下沉 受反气旋影响:伏旱, “秋高气爽”的天气 天气:晴朗天气 图 1-2-9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中国主要气象灾难:干旱,洪涝,台风,寒潮的形成缘由 第三讲 水圈和水循环 测试目标 明白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2、 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1.类型 :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2.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爱惜了全球水的动态平稳 3.意义 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图 12-1 第 12 页,共 32 页改造地表形状,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 测试目标 明白洋流的概念及类型;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结合实例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定义:是海洋水沿相对稳固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暖流:从温度较高的海区流经水温较低的海区洋流 类型 寒流:从温度较低的海
23、区流经水温较高海区的洋流 二, 洋流的分布规律 P59 中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分布 中高纬度海区(北半球) :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南纬 40 度邻近海区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 三,洋流的地理意义 全球性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剂全球热量平稳 暖流:增温,增湿 意义 对气候的影响 寒流:降温,减湿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 上升流海区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对航运的影响:顺流航行比逆流航行速度快 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污染范畴扩大;污染程度降低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图 1-2-10 其次讲 地理环境
24、的整体性 测试目标 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要素(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地理环境是由地貌,土壤,水,大气和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1根本缘由 :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表现 (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称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 ( 2)生物循环:概念: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 作用: 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迁移运动, 3. 作用 ( 1)转变地球大气成分 ( 2)转变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陆地的水分状况 能量不断流淌转化, 把地理环境中有机和无机界联系起
25、来; ( 3)参与沉积岩的形成,加快岩石风化,促进了土壤形成 ( 4)改造自然,爱惜环境,爱惜生态平稳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作用;懂得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 二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1.各要素间的关系(右图) 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第 13 页,共 32 页三,对地理环境整体性懂得 1.整体性的表达 各要环境素与总体特点的的和谐 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行防止影响其他区域 其次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从赤道到两级,从沿海到内陆及垂
26、直地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一,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 1. 形成 陆地自然带: 形成条件:地球上不同地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导致热量和水分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类型 的气候 产生:不同的气候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有代表性的植被和 土壤类型 特点:具有确定宽度,呈带状分布 2. 分布模式(以北半球为例 ) 即不同温度带的气候对应不同自然带的类型, 现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带的分布具有相对应的关系, 在以北半球为例对应如下: 第 14 页,共 32 页二,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1. 从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长,纬
27、度更替;低,高纬度 水分 海陆位置 明显(东西延长,南北更替) 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 经线延长, 经度更替, 中纬度明显; 地带性) 山地垂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南北延长,东西更替) 从山麓直地域分异 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 区明(垂直地带性) 显(水平延长,垂直更替) 实例: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寒带冰原带,寒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三个自然带; 它们具有确定的宽度,大致沿纬线方向平行伸展,南北方向更替; 实例:我国沿北纬 40 度纬线,从沿海向内陆,随降水量的不断削减,自然带由森林带,草原带逐步过 渡为荒漠带; 实例: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的自然带分布 珠穆
28、朗玛峰南坡的自然带依次为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 灌木林带,高山草甸带,高寒荒漠带,永久冰 雪带;其中永久冰雪带的下限称作雪线;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生存与进展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 1.概念: 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 2.分类 :( 1)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 2)不行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3.共性特点:( 1)分布的不平稳性:分布有规律可循,因地制宜 ( 3)数量的有限性: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
29、用( 科技挖掘潜力 二,自然资源与人类 1.自然资源与人类 ( 2)资源间的联系性:综合开发利用 4)利用的进展性:不轻易开发利用,依靠 第 15 页,共 32 页采猎文明阶段:数量影响小,质量影响大 农业文明阶段: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进展的重要因素 工业文明阶段: 土地用途多样化,使土地质量的含义和判别标准 变化 土地的质量与数量,成为人类生存和进展的制约因素 2.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社会阶段 对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自然资源的依靠性 强 中 弱 大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范畴与规模 小 中 多样化 单一,简洁 中等 高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 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30、 中 低 其次讲 地表形状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状对聚落和交通路线分布的影响 一,地表形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表 类型 对聚落的影响 规模 实例 形状 分布 集中,紧凑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区 平原 团聚型,棋盘式 大,人口多 山区 狭长形,团块状 分散,多沿山谷或河流分布, 小,人口少 南方低山丘陵区,西南地区, 或在山前洪积扇, 冲积扇的中 塔里木盆地 下部 二,地表形状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状 实例 交通线形状 限制因素 工程量及造价 选线时应留意问题 一般呈网状 尽可能多的连接居 民 华北平原 平原地区 少 小,低 地 分布
31、 大路呈 点, 尽量少占良田 东北平原 川形 “之” 躲开一些陡坡, 不稳 西高原,云贵高 山区 多 大,高 字形 定地区 原 地势 影响交通线路的密度,如我国由第三级梯向第一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逐步削减 第三讲 自然灾难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难发生的主要缘由及危害 一,自然灾难及其类型 1. 概念: 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大事 2.类型 ( 1)气象灾难:干旱,洪涝,台风,寒潮 ( 2)地质灾难:地震,滑坡,泥石流 ( 3)生物灾难:虫灾,鼠灾 ( 4)海洋灾难 二,自然灾难发生的主要缘由(以洪灾为例) 1.自然因素 (1)气候因素:暴雨范畴广
32、,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气候反常会加剧洪涝灾难; ( 2)地势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难; ( 3)水文因素:河流流域面积大就汇水面积广;河道弯曲,就其流水通畅程度低,排水速度慢;与河 流相通的湖泊少,就调剂洪水功能低,这些均会造成流域的排水速度低于汇水速度,使第八溃决形成洪灾; 2.人为因素 ( 1)破坏流域内植被 (2)大规模围湖造田 ( 3)占用分洪区 三,洪灾造成的危害 ( 1)造成人员伤亡,有时会引起疾病爆发 第 16 页,共 32 页( 2)造成庄重的财产缺失 ( 3)造成水,电力,交通,通讯,能源等供应中断,经济,生活秩序纷乱 第四讲 全球气候变化及
33、其对人类的影响 测试目标 明白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及其影响 一,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1.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 100 年里上升了约 0.6 摄氏度, 20 世纪后半叶就上升了 摄氏度 2.据推测,到 2100 年,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 摄氏度,约是 20 世纪升温幅度的 2-10 倍; 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 导致海平面的上升,仍会带来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 2.影响整个水循环,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难大事的增加 3. 温度增加,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农林牧渔)等部门影响更为显著 低纬度国家农作物将减产,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 必修二 第一单元 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
34、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测试目标 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进展阶段的主要特点;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一,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进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1.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 1)概念: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反映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产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 化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 2)模式转变的三种模式 原始型 :农业社会, 高产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或灾荒,战争或瘟疫影响 ;人口增特长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缘由:丰收 传统型 :工业化初期; 产生率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 ;人口急剧增长;缘由:科技进展和某些疾病得 到把握 现代型 :
35、现代发达国家; 低产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 1.进展中国家: ;有些国家显现零或负增长 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进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产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 014 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 面临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 计策 : 实行方案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典型:东非的 坦桑尼亚,肯尼亚 2.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 面临问题: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计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 典型:西
36、欧德,法等国 我国现在已经入现代型 其次讲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淌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 1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转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条件: 1 居住地转变; 2 时间较长 1 年以上 ; 3. 跨过行政单位 2 类型: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 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进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 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进展中国家产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二,人口
37、迁移的主要缘由分析 1.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缘由 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难等等 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经济进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 迁移的重要缘由;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 ,战争(战争难民)等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训练,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缘由:人口的进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和谐,导致了人 口的迁移; 2. 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进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困落后国家到富有国家
38、;从人口稠密国家到 人口稀有的国家;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 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 江苏等;缘由: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第三讲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测试目标 区分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一,环境承载力 1.概念: 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担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 2. 影响因素 1 与之呈正相关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训练水平 ( 2)与之呈负相关的因素:人口生活
39、消费水平 3.特性 ( 1)不确定性: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确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 2)相对确定性:确定历史阶段具有相对确定性 ( 1)前提依据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证健康的生活水平;不阻碍将来人口生活质量 ( 2)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特点 :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数值的“虚数” 3.意义: 帮忙国家或地区制定人口战略或人口政策,影响区域或社会进展战略 第 18 页,共 32 页第一讲 城市进展与城市化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 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懂得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城市进展阶段 缓慢进展阶段: 18C 产业革命以前,城市数量少
40、,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 加速进展阶段:产业革命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拓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主; 成熟阶段:二战以后,城市进展快速,显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 2.当前世界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大城市数是快速增加,大城市带显现 发达国家和进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达 70%以上, 显现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 化;进展中国家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大城市规模膨胀,城市数量剧增,但差异明显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大量土地被占用,大致耕地面积削减 2.水资源短缺,地面下沉,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3.环境
41、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急,就业困难 其次讲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测试目标 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比较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一,城市的服务功能 1.为城市本身服务 2.为城市本身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动,也是城市进展的主要动力; 3.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 1)治理中心:各级政府机构的所在地 (2)服务中心:确定地区范畴的科技训练文化活动中心; ( 3)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其次,三产业集中; 二,城市的服务范畴 1.城市的服务范畴:包括城市本身,城市邻近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2. 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功能越强,服务范畴越大;城市规模越小,等级越低,功能越弱,服务范畴越小; 上
42、海(最高一级) :区域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商贸中心,国际投资中心 长江三角洲地区 南京,杭州(其次层次) :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 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苏,锡,常,宁波(第三层次) :制造业功能突出,受上海影响较大 第三讲 镇江,扬州,南通,湖州(更次一级层次) :辐射范畴主要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 村 城市空间结构(含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说明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缘由;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各功能区的位置,组成,特点 城 市 功 能 分 位置 组成 特点 区 商业区 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 各种商业街或大商 交通便利,人员流量大,地价高,土 道两侧
43、场 地利用集约 住宅区 分布面积最广 成片住宅楼及配套 受社会因素影响,高级与低级住宅区 工业区 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 的服务设施 有背向进展的趋势 由如干同类工厂组 靠近大路等交通便利地带,工业选择 线分布 成 要考虑环境因素 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缘由 1.经济因素 ( 1 )地理位置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地租水平,结合功能区的付租才能不同,进而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第 19 页,共 32 页(具体右表所示) ( 2)交通通达度好:交通通达度 越好,土地价格越高,反之越低; 2.社会因素: 职业,收入水平,民 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往往 影响人们对住宅区的选择; 3.行政因素:
44、政府实行行政手段制 定政策和行政规划, 干预城市社会 经济的进展, 引导或划分不同的功 能区; 4.历史因素: 原有的土地利用状况 很大程度上准备了城市功能分区 的现状;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不同的地域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对城市和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表现在: 影响建筑景观:纽约,芝加哥:市中心摩天大楼, 四周建筑物错落其间;欧洲:保持 传统风格,高楼很少 影响建筑格局:杭州是典型的山水城市,古代“天 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北京:皇 宫雄踞中心,其他建筑物沿城市中 轴线排列,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东西向)和 白宫(南北向)两条轴线及交汇处 为城市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45、, 表达资本主义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 精神;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第一讲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一,农业生产概述 测试目标 1.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衍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土壤,地势,气候,水源等“徒弟(土地)喝汽(气)水”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治理等: “市(市场)教(交通运输) 委争(政府政策)着治理老(劳动力)兔(土地价格)子(资金) ” 3.技术条件: 如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良种,机械,
46、化肥 注:市场准备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进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畴;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一,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确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固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 二,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第 20 页,共 32 页1热带迁移农业 ( 1)分布: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盆地 ( 2)生产特点:刀耕火种 (3)影响:破坏森林和土地资源;物种灭亡;气候恶化 2.水稻种植业 ( 1)自身特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 2)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 3)区位条件:自然因素:气候全年或夏
47、季高温多雨,地势较平整,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历史悠久,体会丰富 ( 4)生产特点:农户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 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体会丰富,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3.混合农业 (1)概念: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 (3)澳大利亚 小麦牧羊 混合经营的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地时间支配;灵敏的农业生 产规模支配 4商品谷物农业 ( 1)概念: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对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2)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
48、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 (3)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4)经营方式:家庭农场;我国是国营农场;最大生产国:美国(中部平原)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过牧,不合理浇灌,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或土壤盐碱化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造成土壤板结或土壤污染 其次讲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一,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土地,原料,动力,水源, 二,区位因素的进展变化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 1. 原料: 工业进展早期,原料和市场是最重要
49、的因素,随着生产力的进展,原料的影响下降 2.交通: 交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3.劳动力: 随着科技的进展,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削减,对其素养要求提高了 4.环境标准,政策环境,文化环境: 对工业区位也有不行忽视的影响 三,工业类型及特点 工业部门类属 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就 代表部门 名称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 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 原料指向型工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应接近原料 业 品加工 市场指向型工 产地 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削减不多或有增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 加)产 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裂等)应接近 业 消费市场 动力指向型工
50、 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应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 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 厂或水电站) 业 劳动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一般服装,电子装配,包带, 工业 的地区,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制鞋等 技术指向型工 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训练和科技发达地区, 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 业 应接近高等训练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外表 第 21 页,共 32 页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进展特点 工业地域形成过程: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产品 方面的联系, 地理 空间上的联系(基础设施联系) , 信息 上的联系 二,工业集聚与扩散 1.工
51、业集聚 多在工业化早期和中期 ( 1)现象:具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 多显现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 ( 2)缘由: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可以扩大总体生 产才能,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 3)不利影响:用地紧急,水电供应不足,交通 2.工业扩散 -多显现在工业化后期 堵塞,原料燃料等问题 ( 1)扩散缘由:工业过分集聚带来的用地紧急,水电供应不足,交通 堵塞,原料燃料等问题 ( 2)扩散条件:现代交通运输的进步,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建立,信息化技术的快速进展等 三,工业地域 1.形成: 由于工业联系和集聚效应的
52、作用,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形成规模不等,形状各异的工业地域 2.传统工业区(以辽中南工业基地为例) ( 1)进展条件:矿产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分,市场宽敞 ( 2)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工业等 3.新型工业区(以印度班加罗尔为例) ( 1)进展条件:技术力气雄厚,气候适宜,环境漂亮交通便利 ( 2)工业部门:电子工业,运算机软件工业等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资源短缺: 工业生产对原材料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资源,能源之间的冲突突出; 二,环境污染: 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庄重的工业污染,并直接破坏环境; 第四单元 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第
53、一讲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进展的不平稳, 使世界不同地区需要通过地域联系, 实现优势互补, 并促进社会经济的 有效运行;交通运输事业是进展经济的“先行官” ; 测试目标 明白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地域联系的 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 一,交通运输 1.概念: 是实现人员和物资等唯独的主要手段 2 基本要求: 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运行速度快,连续性强 3.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特点比较 方式 优点 缺点 备注 铁路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 占 地多,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54、之一 机动灵敏,周转速度快,装卸便利,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进展最快,应用最广,位置日 大路 适应性强 趋重要 水路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敏性和连续性差,受水 历史最悠久 文和气象条件影响大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设备投 资大,技航空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术要求严格 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管道 连续性强,损耗小,安全便利,运量 很大 铺设特地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敏 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 性差 第 22 页,共 32 页4.进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网络化 二,通信 邮政通信 利用工具 传递对象 业务举例 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工具 有线信函和包裹 传递信函,邮
55、寄包裹等 地势障碍,自然灾难等 电信通信 电,无线电,光等 符号文字图像 电话,传真,卫星通信等 地势障碍,太阳活动等 语言等 三,商业贸易 1.概念: 特地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 2.作用: 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销售之间的桥梁 其次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分布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状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一,聚落概述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状的影响 1.概念 :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一般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 2. 聚落形状 大致可分为:块状,带状,星状等 3.地表形状对聚落的影响 ( 1)平原地区:多呈圆形或不规章的多边形
56、,沿河伸展的多成带状 ( 2)山岳地区:常沿山麓或沟谷扩展,多呈带状 二,交通进展对城市聚落形状的影响 1.古代: 以水运为主的地区,城市形状多呈带状 以步行马车为主的地区城市形状紧凑,多块状 2.近代: 火车,电车的进展,城市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形成星状 3.现代: 汽车时期,城市沿主要大路延长,形成多角星状 高速大路时期,城市空间由平面对立体化进展,显现城市群 测试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一,商业网点概述 1.概念: 人们从事商业活动的地点 2.布局原就 :交通便利 的地方,商业比较简洁得到进展,即 交通优先原就 ; 3.布局与交通条件的关系 (
57、1)商业中心往往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 ( 2)许多商业网点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大路出入口邻近 二,交通进展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商业中心的布局: .沿江,沿海以及铁路,大路沿线,水陆交通便利的枢纽地带或地理位置适中的边疆线附 近 地区,为商品流通供应了优越的条件,易进展成为商业中心; (缘由:既有利于货物集散,也为其他社会活动 供应了便利的场所; )例如,我国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区和京广,京沪,陇海等铁路沿线,集中了许多全国性和地 区性商业中心城市; 2.交通条件的变化: 影响商业网点的兴衰:如扬州,随京杭水道开通而形成且进展起来的,后来又随着水道淤塞 京沪铁路以及海上运输的进展失
58、去了原有的位置; 第三讲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RS, GPS , GIS ,数字地球) 测试目标 明白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难监测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的概念 指猎取,治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和地 理信息系统 GIS 等; 二,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概念 :即遥远的感知 第 23 页,共 32 页2.原理: 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3.特点 :探测范畴大,猎取资料快,受地面限制少,猎取信息量大等 4.应用领域:资源普查,灾难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 测试目标 道全球定位系统( GPS)的概念及其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59、 1.概念 :利用卫星群来猎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 2.组成 :空间卫星系统,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系统 3.特点 :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实时性 4应用领域: 军事,交通,旅行探险等 测试目标 知道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概念 明白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1.概念 :在运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治理,分析和表达的空间信息治理系统 2.优点 :图形化,可视化,准时更新信息 3 应用领域: 测绘,资源治理,环境爱惜,城乡规划,市场分析等 测试目标 知道数字地球的含义 1.概念 :用数字化的方法讲地球上有关
60、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装入运算机中,实现网络上流通,是一个虚拟地球; 2.核心思想 :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解决与空间位置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度利用信息资源; 3.应用领域 :推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爱惜生物多样性,增加农业产出,解决政治经济危机; 必修三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明白区域的含义 第一讲 熟识区域 测试目标 一,区域的含义 1.含义:区域是指 确定范畴 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确定的指标划分出的 2.区域特点:区域是有确定的 面积,范畴,形状或界线 ;区域有明确的 区位特点 ;区域内部某些特点相对一样, 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分 3.划分指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化工设计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电路》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沈阳理工大学《产品调研方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归还租赁押金合同范本
- 贵州总承包合同条款
- 合肥研究院研究生公寓租住协议书
- 辅警体测标准
- 2024空气净化器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2024服装加盟合同范本
- 沈阳理工大学《EDA技术与VHD语言》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诫子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 重庆绿地系统规划
- 小升初数学衔接讲座
-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主题班会
- 医院门诊信息管理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
- 《银屑病临床表现》课件
- 智慧后勤系统市场分析报告
- 承包人实施计划
- “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 应用系统接入规范-地方标准
- 技术分红协议合同
- 仪表现场检修风险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