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言模板,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主动性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今年我接手的是五年级一班,在我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当我提问之后,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几乎没有,怎么办?在我采取以赏识评价为主要方式的带动下,渐渐的,举手的多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有许多时候,孩子们想要表达,但又不知道该如何从何说起,怎么办? 策略一:小规矩,大作用 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充满疑问又充满无奈的笑脸,我告诉孩子们:
2、想要回答好老师的问题,要先从学会说完整话、规范话开始。于是我定了这样的几条规矩: 第一条:在学习生字时,如果要提醒其他同学某个生字书写时,例如学习“炼”字时要这样说:请大家跟我看锻炼的“烁”字,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火字旁,右半部分书写时第三笔是横折钩,不要写成竖钩,组词“锻炼”、“炼铁”、“炼狱”,请大家举起手来和我一起书写。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牢牢地记住这句话,为什么呢?有的时候我们让学生自学生字时,学生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弄明白这个字、记住这个字,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在这句话中却包含了学生学习生字的方法。比如说:学习生字要从读音开始,要有观察,观察偏旁、难点、易错点,要会
3、组词。就用这句话,我指导了学生在短时间内去识记生字,让学生既有话可说,又有内容可讲,一举多得。当然,就是这句话的训练,我训练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到现在为止,班里大部分的孩子都能够用这句话学习生字。有的孩子还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如:大家可以这样记住这个字,这个字的形近字有什么,对这些孩子我更是赞赏有加。 第二条: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时候,我要求回答开始时必须加上“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主要讲了)”这几个字。虽然看似不起眼的几个字,但是给了孩子一个提示语,让孩子顺着这个藤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具体、清楚规范。有的时候不是孩子不会概括,而是在概况时要尽可能地给孩子一个可以扶持的东西,这样一来,孩子才有勇
4、气和信心去完成这项学习任务。当然,在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如果有了难度,老师必须要学会通过方法的介绍指导学生完成这项任务。具体的方法包括:从题目入手引导、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时间、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概括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必须要给孩子充分的准备的时间,包括:请你再默读一遍全文,给你一分钟自言自语的时间,请你和你的同桌交流一分钟等等,让学生在一次的训练中学会概括、学会倾听、学会交流。 第三条:在谈感受时,要先说这样的几句话:(1)先来明确自己找到的句子:请同学们跟我看第几自然段,第几句话。(2)汇报感受时要加上“我认为”、“我想说”等这样的字眼。(3)在汇报结束后,要说“请其他同学补充”
5、。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让散乱的课堂变得紧凑起来,让孩子的汇报交流有秩序、有礼貌,自信满满。当然,在学生引领到理解某一句话的时候,为了控制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我还会在学生提示大家看那个自然段、那句话之后,让大家一起来朗读这句话,让更多的孩子都把注意力集中到这来,共同品读这句话。 学生有了思考意识,有了表达欲望,但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怎么办? 策略二:方法引领,训练为主,让学生学会组织语言 现在许多的孩子对于老师的问题基本上都敢于举手、敢于发言了,但是发言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在阅读教学“走进文本,感受人物思想、体会作者情感、学习表达方式”等环节时,学生的汇报往往是浮于表面,不能够很好地
6、理解文本,体会人物情感及作者的表达方式等,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和孩子们一起整理了感受文本的几种方法。 第一种: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文本。方法看似简单,但训练起来难度却很大。学生方法知道,但是在具体的语境中,却不知道该怎样去表达自己的这种体会和感受。所以,指导训练学生表达方式是重中之重。我分了这样几个步骤:“研读句段找出关键词理解关键词的内容做好标注组织语言”,在组织语言时,我指导学生这样说:“读了这句话,我找到了这样的几个词语,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什么,我体会到了什么。” 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师恩难忘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
7、到”在这句话中,“身临其境”、“戛然而止”是关键词,通过理解这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到田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高超。所以学生在汇報时,我指导他这样说:在这两句话中,我找到了“身临其境”、“戛然而止”这两个词语,“身临其境”是指亲身来到某种境地。在这里是说作者好像来到了田老师的故事里。“戛然而止”是指声音突然停止。当田老师停止讲故事后,我却没有发现,还在发呆。通过这两个词语,我感受到田老师的故事非常吸引人,讲课很有意思。如果学生在某个环节无话可说,教师要进一步进行指导,问题追问。 第二种:结合上下文理解文本。有些感受和体会是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的,怎样把上下文融入自己的表达中呢?我是这样引导表达的,
8、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装满昆虫的衣袋为例。“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这句话的理解必须要联系前文。我指导学生按照这样的句式来汇报:“通过前面的6、7、8自然段,我知道了法布尔上次因为捡贝壳和石子被父母责骂,但是法布尔仍然在捡那些东西,从中我体会到了他酷爱动植物,而且很执着。”学生有了体会,让他学会组织语言其实更为重要。 第三种:联系现实生活谈感受,悟情感。在理解文本的时候,有的时候需要学生自我的人生经历,需要学生学会设身处地,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才能更好地感受人物,走进文本。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9、“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在理解这段文字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艾滋病,而且要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在生病时的一些情形来对比理解。我引导学生这样说:读了这段话,我联想到了我自己,每一次我生病的时候,妈妈什么都不会让我干,我会躺在床上,作业都可以不写了,连学都不想上。而恩科西却不是这样,他学习坦然面对生活,面对艾滋病,我觉得他是勇敢、积极地面对生活。我要向他学习。 第四种:想象画面,体会情感。透过文本,引导孩子展开想象,想象语境中的画面,想象人物所处的情形,人物的所思、所想。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体会文本思想,但如何让学生将自己体会到的变成自己的语言展示出来呢?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第三自然段中有:“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针对这句话,我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这样说话: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邓小平爷爷正在制定香港澳门的收复事项,仿佛听到了邓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的教辅资料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资格认证成功案例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职业发展规划与资格考试的互动试题及答案
- 模具设计师职业发展的新方向与资格考试关联试题及答案
- 掌握农业植保员职业生涯试题及答案助力
- 2024农业植保员资格考试关注细节试题与答案
- 电仪安全培训课件
- 游泳救生员职业发展中的自我坚持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的准备与规划试题与答案
- 再生水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消防维保方案 (详细完整版)
- “两票三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含检查表)
- 烯烃分离装置操作规程
- JIS G3507-1-2021 冷镦用碳素钢.第1部分:线材
- 停电作业工作票配电填写模板
-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课堂PPT)
- 投标法人代表授权书
- 海天注塑机日常点检表
- 固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工艺
- 抹灰石膏原始记录
- 市场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文书范本模板(共6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