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一、听写积累,再显情感1、听写:捐赠盲童屡次热泪盈眶遵从搂住2、校对。3、选择其中的几个,回想课文内容,说一句或几句话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设计意图:听写是一个常规性练习,现在把听写的词语与课文内容联系进行说话或写话训练,充分激活学生用词造句的经验,给学生更广的说话空间,更灵活的语言表达方式,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既温顾了课文内容,又巧妙地进行了一次语言文字训练。二、心灵体验,深化情感1、还有什么地方也令你深深地感动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最后两节。2、重点研读:“骄傲”一词,文中几处用到这个词,说一说谁为谁感到骄傲?为什么?出示句子:这一刻
2、,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这一刻”是哪一刻?那么,琳达的父亲留下的是什么?你能读出之中的骄傲吗?联系上文温迪说的话,以及下文琳达的动作神态。设计意图:温迪的骄傲来自于外公的无私捐赠,“我”的骄傲缘于14岁女儿那激动人心的肺腑之言,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这些,如何让学生体察?深入?抓住关键词“骄傲”,上引下联,左叩右击,在语言环境里品味,内化,读懂骄傲,生成骄傲,让每个学生都为这一幕精彩留下永恒的记忆。三、质疑深入,延伸情感1、温迪说,她也要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这一刻,妈妈紧紧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是呀,温迪
3、是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们大家的骄傲2、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能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话想说。(配乐小提琴爱的礼赞)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能想到,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身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仍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有多么痛苦吗?”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亲爱的瑞弗先生和太太: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如果哪位被捐献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一
4、游,并且爱上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知道那慷慨“施主”是谁。金发的温迪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3、(教师朗读)这是文章真正的结尾,读了听了以后有什么新的感受?4、课前的那着诗就是获得温迪捐赠的角膜的人写出来的。现在假如你们就是重见光明的人,知道为你们捐赠角膜的人是金发碧眼的温迪,最想与温迪或者她母亲、还有外公她们一家人说些什么吗?5、将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心写!设计意图:文章以母亲为女儿骄傲而戛然而止,留下了许多悬念:温迪后来真的做到了吗?她离开人世后,谁为她办理捐赠手续呢?她的女儿还是?呈现原文结尾,还故事以完整,更震憾人心的莫过于此,这是一个悲壮而美丽的结局。这样
5、设计安排,旨在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在对温迪一家尤其是对温迪的深深敬佩之余,获得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追忆!四、回归主题,升华情感1、相关资料:邓小平爷爷逝世后,捐献了自己的眼角膜,将生命的最后光辉献给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深圳大学生吴翼飞捐赠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2、温迪一家是伟大无私的,她的外公、她虽然永远离开这个人世,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可爱
6、的世界了,但她们的眼角膜却给他人带去了光明,带走了黑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永生的眼睛。现在你明白课文为什么用永生的眼睛作题目了吗?3、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身边的人听,唤醒人们的捐献意识。替重见天日的角膜受者写一封感谢信。设计意图:课文为什么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学完课文后,须画龙点睛。通过温迪和外公的事实,加入相关资料的链接,让每个学生懂得作者一家以及更多的人,正确对待死亡,自愿死后捐赠器官,为他人造福的崇高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意识,和热心帮助他们延续生命的态度。【课后反思】1、永生的眼睛是“热爱生命”单元的一篇文章,展示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
7、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的读者,宣扬了“一个人不但自己要热爱生活,活得美好,而且更要为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道理。虽说是教育,但这是语文课,我们在具体执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进行空洞、抽象的说教,应让学生读中感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2、教材是一个例子,内容也相对简单,如果就文而文,一味地把文章内容展示给学生,更是显得刻板、程式化,所以必须对课文内容做具有个性特点的生活化的、活动化的处理和加工。引入的资料要恰到好处地呈现并与文本内容有机融合;延伸的实践活动也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切勿好高骛远;研读有一
8、定内涵的句子必须在语境在进行,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教学要贯串一条主线,实现各种资源在整合中融合,在融合中内化,在内化中升华。3、学习这篇课文,不必强求学生作一些号召性的表态性发言,如:死后也要捐赠眼角膜,或让爸爸妈妈也去捐赠器官什么的。教育旨在唤醒,培养一种意识,树立起对生命的热爱,对他人生活的美好做出努力的愿望和热情。第一篇:风来了教学设计及反思风来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不同形态的风的特点,学习风的表现方法。能力目标:在绘画表现活动中提高学生观察、记忆大自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想象力和绘画表现力得到进一步发展。情感目标: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引
9、导学生观察回忆刮风时周围事物和人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大胆的表现出对风的感受与认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图画纸、勾线笔教学思路:听风、找风、看风、赏风、绘风、评风、拓风 教学过程:课前活动:1、播放儿歌风儿找妈妈2、猜谜语一、听风1、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们是否留意过?那我就来考考大家,请大家闭上眼睛,听一段声音,看看能不能听出是什么声音?2、课件播放风的声音。 师:好,可以睁开眼睛了,大家听出来了吗?那是什么声音呢?(生:风)是风来了,在和我们打招呼呢!3、板书:风来了二、找风(欣赏图片)1、诗朗诵:风在哪里?柳树说:“当我翩翩起舞的时候,那
10、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小草说:“当我轻轻晃动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花儿说:“当我频频点头的时候,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风就在我身边,春天它吹绿了大地,夏天它送来了凉爽, 秋天它飘来了果香,冬天它带来了银装。2、学生上台画风。3、师:请你告诉我们,你用的是什么线条?那你们觉得他用这样的线条能不能表现出风的感觉?还有没有同学能用其它线条来表现风呢?4、师小结:我们在用线条画风的时候,一定要自然而流畅,这样才能表现1 出风的感觉。三、看风1、师:大风来的时候,有些物体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 出示课件:无风时的柳树。 师:当大风来的时候,它会有什么变化呢? 师出示几幅不同形态的柳
11、树的作品。 师:你们觉得哪幅画风的感觉是最大的?2、师:也就是说树在风中的变化很多,当风越大它的变化会更大,比如说树干弯了、树断了。3、出示图片:接着我们再来看看人在大风中的样子。(多引导动作和表情的不同)。 师:欣赏了这些图片,我们知道人在风中不仅有动作的不同,而且有外形的变化,同时还有表情的变化,有紧张的,有艰难的。四、赏风1、师:在大风中事物的变化特别丰富,所以经常被我们的艺术家当成创作的题材,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作品阵风。 师:这幅画是谁的作品?他是哪个国家的画家?作品名称是什么?阵风是什么意思呢?感受到了风了吗?怎么看出来的?2、出示2组小朋友的作品。 师:从哪里看出画面有
12、风的?风是从哪个方向吹过来的呢?引导学生欣赏人物的动态及事物随风飘动的形态。3、教师示范画。五、绘风1、师:现在该你们来动动手了,请看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像,用单色的表现方式画,注意要画出风来了的感觉。2、学生作画,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听音乐作画)六、评风 展示作业。师:你最喜欢那一幅?哪幅画最有特色,最能表现出风来了的感觉?为什么?2 风来了教学反思李爱红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其对象“风”是我们身边时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又摸不着,对它的表现只有从相关联的其它事物上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对象要有较深刻的认识,这是这节课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学中,我让学生步步深
13、入,“体验、探索、想象、表现”是我上这节课的设想,从感官的直观感受到记忆的挖掘,最后得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整个过程主要环节安排较为合理,环环相扣。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再现了风来时事物的变化,通过看、听、说、画的结合,建立起清晰的主观感受,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体现了新式课堂的特点。通过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不同姿态:飘动、旋转;及速度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不同变化。通过画面色彩的渲染,使作品更加生动吸引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新的教学的境界。有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1、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
14、关注部分绘画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稍弱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增强自信心和逐步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2、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更要培养他们关注生活,随时收集资料储备自己能力的好习惯;3、鼓励学生对画面的构图、情节构思大胆创新,大胆发挥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风格。3第二篇:风来了教学反思风来了教学反思东都镇中心小学 陈可如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其对象“风”是我们身边时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又摸不着,对它的表现只有从相关联的其它事物上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对象要有较深刻的认识,这是这节课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学中,我让学生步步深入,“体验、探索、想象、表现”是我上这节
15、课的设想,从感官的直观感受到记忆的挖掘,最后得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整个过程主要环节安排较为合理,环环相扣。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再现了风来时事物的变化,通过看、听、说、画的结合,建立起清晰的主观感受,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体现了新式课堂的特点。通过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不同姿态:飘动、旋转;及速度和方向,使学生体会风的不同变化。通过画面色彩的渲染,使作品更加生动吸引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新的教学的境界。有如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1、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部分绘画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稍弱的学生
16、,让他们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从而增强自信心和逐步提高对美术的学习兴趣;2、要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有所得,更要培养他们关注生活,随时收集资料储备自己能力的好习惯;3、鼓励学生对画面的构图、情节构思大胆创新,大胆发挥形成自己独特的画面风格。神奇的大自然变幻无穷,我们每天和它在一起,细细地体味着阳光、冰雪、风雨带来的温暖、凉爽与舒适。本课以生活中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与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风的形状是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怎样表现风来了呢?这便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学习问题。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用线来表现风,可以画出风的不同变化,使学生体会风的形
17、态。为了便于学生进入学习活动,安排有小训练,即陈列吊灯、衣架上晾的裤装、柳条等图样,提出问题:你能想像出大风吹过来时,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吗?说一说,试着画一画。穿插其中的小训练对于触动学生的感知,增强其体验、感悟的能力,发展想像和表现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堂课之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的指导,提出意见,谢谢!第三篇:风来了教学设计风来了湘版美术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本课以学生常常遇到的风为内容题材,让学生回忆各种各样的风刮起时所见到的情景和不同的感受,并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怎样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风来了的感觉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教学目标:1、学习风的表现方法2、培养对大自然、对生活
18、的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发展想象思维和绘画表现能力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演示用工具材料 教学方法:综合感知:通过各种视觉、听觉和语言的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感知风的自然形态和文化内涵。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进行评价。教学设计一、听风师:有位老朋友也要来参与我们的课堂,我们请他来好不好?教师打开课件播放风的声音文件,引出风来了的课题。二、看风师:我们每天都和这位老朋友见面,你对它了解吗?知道它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风的信息。课件展示问题1:风如何产生?(观看风的形成视频)百度搜索:风是怎样形成的?问题2、自然界的风有哪些种类呢?(欣赏图
19、片总结归纳风的种类,) 微风、大风、狂风、台风、龙卷风等有的风可以对人类的生活工作、交通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台风可以形态风作浪,破坏农作物生产,龙卷风可以移屋拔树,产生很大的威力。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关于风的成语诗词,谁能举例来说明?生:自由回答,如风起云一帆风顺等,“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形象的描绘出了风的形态,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风。三、尝试画风师:风是什么形状的呢?它是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谁能用最简单的线来表现一下?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交流讨论,选择2-3名同学在黑板上演示风的画法,师生共同欣赏评述,加深对风的记忆,总结用线画风是要注意线条流畅。四
20、、忆风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风来时的图片,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回忆风来的时物体形态的变化。 师:如果你是一棵小草、一片树叶、一朵浪花在风来了的时候会有什么变化?春夏秋冬的风分别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小组交流讨论。生:经过交流讨论后部分学生上台表演风来了的时候物体形态的变化。师:风中事物的变化实在太丰富了,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表演的也很形象,我们来看看画家笔下的是怎样表现的呢?五、赏风1、展示课件,欣赏阵风师:从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师生总结:风来的时候物体形态有什么变化? 展示课件。自由交流。2、欣赏小伙伴的画通过展示同龄人的做品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师:再来欣赏一下小伙伴的作
21、品吧,从什么地方看出风来了? 学生自由交流看法,教师提醒学生注意绘画中顺风和逆风的表现,请学生选择教材中中的一幅进行简单练习,教师做简单示范。六、画风师:同学们,了解了风朋友的知识,相信你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把你和好朋友相处的情景画下来了,那现在开始吧。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学生进行画风练习。2、教师展示作业要求,学生分小组画风(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回指导。七、评风1、通过展台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先由学生自己表述作品的构思,说说你是怎样通过物体形态变化表现风的?2、学生互评你认为哪幅作品较好的表现了风?为什么?你还有更好的建议吗? 3教师总结八、拓展延伸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既给我们带来凉爽、生机,人
22、们还利用风能发电、设计风能路灯等,所以只有好好的利用风,利用自然万物,我们才能与自然和睦相处,尽管有时候它也会给我们带了灾难和恐惧,就像我们的学习遇到困难也要迎难而上,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第四篇:风来了教学设计风来了教学设计化雨乡中心小学王颖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寻找、观察、体会等丰富学生对风的感知,了解风的形成和特征。2、 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体会美术的乐趣,表现自己对风的感受、心情,通过用线条来描绘对风的形体特征画法和表现风的感觉。3、 培养学生的语言、想象能力和探索自然的兴趣,表现身边的事物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对风的形体特征画法和表现风的感觉。三、教学难点:怎样来表述自己对风的认识
23、的感受和心情,怎样来描绘风的感觉。四、教学过程:(一)、找风:1、谜语导入: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打一自然现象)2、学生猜谜底:风3、提问:那你们见过风吗?4、板书:风来了(二)、画风:提问:同学们知道我们应该怎样来画风吗?1、 出示课件:微风、狂风、龙卷风听老师讲风,学生表演各种风的声音,并说出感受。 板书:微风舒服狂风怕龙卷风紧张、恐惧2、 出示课件:线条。了解不同的线条能表现不同感觉的风。3、 我们学习了同不同的线条老表现不同感觉的风,你们想不想试一下呢?(出示课件:教材上的小训练-静止的物体)你们能想象出大风吹过来时,它们会有什么变化呢?试着画一画
24、。4、 学生出示作业,展示优秀作品。5、 学生表演自己在风中行走的样子,欣赏画家作品阵风。并说一说风来了时物体形态的变化。(三)、说风:播放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老师描绘每个季节风来了时的场景,并感受。(四)、小结:1、出示课件:范图找错误。2、欣赏小作品。3、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想象画一副与风有关的画,注意画出风来了的感觉。第五篇:风来了 教学设计风来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节绘画表现课,其对象风是我们身边时时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它看不见摸不着,对它的表现只有从相关联的其它事物上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学生对相关的对象要有较深刻的认识,这是这节课要完成的主要教学任务。本课应力求让学生多感
25、官、全方位的体验对象,寻找、观察事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由表现,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提高表现的自信心。 学情分析:第一篇: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与反思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地球的卫星月球是一节运用已有资料理解科学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面对这样的非动手实验的科学课,教材上提供的信息(文字资料)是很有限的,教师该怎么备课?我想一要通读教材补充教材的“空白点”。比如本课教材上仅仅介绍了各个时期人类探索月球的观测工具及一些基本数据,而各个时期人类的发现,还有“人类留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的背景资料等都是教材的“空白点”。教师只有在课前从网络、书籍上广泛阅读有关月球的资料,才能游
26、刃有余地指导学生整理资料、认识月球,甚至在信息产生冲突时及时判断信息的正误并进行引导。二要解读学生找准教学的“起始点”。月球在学生来看并不十分神秘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要走向哪里?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在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活动中建构起“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在不断改进,对月球的认识不断深入、丰富,同时还有很多的疑惑期待我们进一步探索”的观念。因此,本课的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多少月球知识,而是让学生体验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这也是新教材与以往教材月球一课的根本区别。学生的知识储备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我们的教学起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网络、,书籍等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课堂交流等活动,初步
27、认识月球的一般情况,了解人类对月球的不断探索历程。学会制作“我的月球卡”。- 14、请同学们观看46页这几幅图,图中观察月球的工具分别是什么?5、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想到了什么?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6、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人类在探月路上的几个重大事件。7、你知道我国为实现飞天梦想做了哪些努力吗?8、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月球的体积、月球的直径、表面积、质量9、为何月球体积比太阳小得多,但看起来却大小相似呢?10、月陆、月海、月球的地形、环形山、月谷11、月球的年龄,月球是地球分裂出来的吗
28、?三、制作我的“月球卡”12、课前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都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13、小组内先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14、请大家根据各组交流情况,完成“月球小档案”的填写。15、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制作自己的“月球卡”。16、展示自己的“月球卡”。四、拓展延伸17、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18、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 3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天狗吞月等故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星垂平野
29、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从军行从远古开始,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板书:肉眼观察到了17世纪,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月球。板书:天文望远镜- 56 -第二篇: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自古以来,人们就不断地改进观测工具,去探索和认识月球。2. 过程与方法了解有关月球的一些基本情况;知道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能与同伴一起交流和探讨一些有关月球的资料;能根据资料的特征整理制作自己的“
30、月球卡”;在讨论交流中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并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评估。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宇宙浓厚的探究兴趣,并体会科学的进步和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教学准备】有关月球信息的图片、课件、视频、书籍等;要求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月球的信息。动画:人类登月、认识月球、月球概况视频:月球的形成图片:月球1、月球2【教学过程】1. 导入(1) 对有关月亮的歌曲。和有关月亮的诗歌。讲有关月亮的故事、传说。(2) 关于月球,你们还知道些什么?(3) 引导语: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不停地围绕着地球运动,是地球的卫星。出示课题:地球的卫星月球。(4) 引导语: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这
31、个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它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不断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2.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1) 阅读教材中的插图,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有什么变化和发展?说说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可以分为哪些阶段?教师板书:肉眼观察 望远镜观察 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 人类登上月球(2)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3) 讨论:你们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知道了什么?(4) 你们还知道其他的观察月球的工具吗?(5)观看课件。3. 交流有关月球的其他信息。(1) 交流(简要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月球的资料。(2) 教师要求学生们把交流内容按月球的运动、月球的基本数据、月球
32、的地形特点、月球的其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类。(3) 小组内将课前搜集的月球资料按照教师给定的方法进行交流和分类整理。(4) 对于交流中出现的信息冲突,讨论其在哪些地方出现了信息差异?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4.制作“月球卡”。(1) 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思考自己的“月球卡”如何去设计?(2) 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构思。(3) 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4)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学生活动:阅读教材中的“月球卡”制作,根据自己或小组内的月球
33、资料,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制作自己的“月球卡”。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5拓展延伸在课外进行“月球卡”的展示评价活动。在讨论中产生的分歧是否已经解决? 请大家课后继续搜集更多的有关月球的资料。【板书设计】第三篇: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科学3、课时: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百度搜索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有关月球的资料。二、教学课题1、掌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2、利用百度搜索: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3、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
34、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信息。4、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宇宙的第一课。 【教材分析】本课首先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在茫茫宇宙的无数天体中,月球只是一个小天体,但是,它又是距离地球最近、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星球。其次是制作我的“月球卡”。学生通过百度搜索搜集月球的运动、体积大小、表面特征等有关资料,制作成“月球卡”,来了解月球的基础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对月球形成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月球在诸多方面的特征都与地球不同。通过以上两个方面的学习,让学生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并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利用百度汉
35、字和网址搜索并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掌握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过程与方法:1、利用百度搜索: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2、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利用百度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我的“月球卡”。 【教学难点】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四、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基本形
36、成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的能力。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学生都会使用电脑。根据这个特点,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并不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白,怎样利用百度文字搜索和网址来查找资料并进行筛选整理。从而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学习的兴趣。五、教学方法搜集资料法 分析整理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六、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地球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朋友,它每天都在围绕着地球转动,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月球)对,它就是地球的卫星-月球。(板书课题:地球的卫星月球)二、探究:1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师:自古以来人们对月球就有着美好的向往,人们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
37、了解一下在探月过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课件出示问题: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师: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本46页的图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课件出示。师:从远古开始,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肉眼观察)师:到了17世纪,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月球。 (天文望远镜)师:后来又有了无人探测器近距离对月球进行科学探测。 (探测飞行器)师: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人类探索的脚印终于印在了月球的表面。 (登月考察)讨论:从这些观测工具的发展过程
38、中,你有什么想说的?(预设: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师:在探索月球的历史长河中,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此时,你想对这些探索月球的人们说些什么?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制作我的“月球卡”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你们收集到了月球哪些方面的信息? 指名汇报。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播放录像)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收集的情况,制作我们的月球卡吧。同学们可以参照课本47页的形式
39、去制作,也可以自己设计,只要是能把你要研究的重点问题写清楚,让别人能看明白就行了。 学生制作,指名展示。小结:通过制作“月球卡”,我们发现月球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很多方面与地球不同。利用卡片的形式,能让我们清楚记清我们要掌握的知识。我希望你们把今天所学的制作记录卡的方法运用到所有的学科中。三、总结师:今天我们走进了月球,了解了月球,大家又有哪些收获? 其实月球有奥秘还有很多,只要你不断追求,相信你一定能发现月球更多的奥秘,发现宇宙越来越多的奥秘。四、练习题(附表)五、板书设计地球的卫星-月球第四篇: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地球的卫星月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理念科学素养水平的高
40、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学生是一个国家潜在的人力资源,科学素养,应该从小培养。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作为地球的卫星, 人类自古以来一直没有停止对它的探索,而且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和了解始于月球, 六年级科学下册宇宙单元教学也始于月球。教学设计中应该体现“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在信息交流、讨论中培养科学能力和科学素养,并能体验从中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基本形成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的能力。教材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乐趣。他们对月球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可能是从
41、书本上获得的也可能是从网络上获得的,但他们对月球的认识仅限于此不够系统。通过本课的教学,将学生们这些零散的认识汇集成对月球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在这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课堂的资料搜集准备。以便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而我则教师收集了更多的图片、视频资料,专题资料网站,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小结,补充介绍,以加深学生对月球的认识。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一课,单元的内容采用由近及远渐进式来观察认识周围的天体,主要通过月球太阳太阳系星座星系宇宙的顺序来学习。本课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人类不仅有对月球的幻想和向往,也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索,教材中的几组
42、图片反映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认识过程。从远古时期的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作观月记录,到伽利略发明望远镜并用它来观察月球;从无人探测器近距离对月球进行科学考察,到人类利用飞船登月进行实地探测与实验。 第二部分 我的“月球卡”让学生们课前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记录在月球卡上,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这是一个信息交流的活动,一个知识不断扩展的过程,应该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场“头脑风暴”。学生制作“月球卡”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还应该是一个收集信息、表达与交流、争论和辨析、追根溯源的过程,这也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
43、、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2、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2)、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 (2)、理解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 (3)、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教学策略:通过书本、网络、询问、电视等途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师生共同分析资料,交流合作掌握本课的内容。学具准备有关月球的书籍、记录卡片 教具准备有关月球的多媒体资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直观操作分析归纳巧设练习整理归纳 激发兴趣 深化认识 强化问题 制作
44、卡片 拓展应用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主题。1、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地球有一个卫星,那就是月球。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你能不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 (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等故事;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军行(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等。评价:让学生讲述故事,这就是让学生给自己信心,应当给予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2、从这些故事和古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星球,月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秘密
45、。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地球的卫星月球。(板书课题)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文本“人类对月球的探索”。1、阅读课本第46页中的插图,说说图片的主要内容。2、请同学们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 (梳理板书:肉眼观察天文望远镜探测飞行器登月考察)3、从这些工具的发展过程中,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讨论一下?4、对这些工具,你有没有补充的内容,说来听听。(人类探月的技术与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对月球的数据勘测越来越精确;人类对月球奥妙的了解越来越多;人类对月球的疑惑也越来越多。)(二)师生交流:中国、
46、美国登月情况的比较。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温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图为美国宇航员登月的资料图片.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57秒,中国探月二期工程先导星“嫦娥二号”在西昌点火升空,准确入轨,赴月球拍摄月球表面影象、获取极区表面数据,为嫦娥三号在月球软着陆做准备。教师:霸主美国:综合实力第一、技术全面成熟、实现了登月梦。我们伟大的中国刚刚跨出第一步虽然我们和美俄差距还比较
47、大,还停留在探月中“绕”的阶段;我国“嫦娥工程”启动于2004年。虽然起步很晚但是正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原总指挥黄春平:在资金到位、项目按时启动等理想条件下,中国完全有能力在15年内将载人航天器送往月球。 (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比较让学生懂得没有祖国的强大,就没有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评价: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我们虽然跟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但是只要我们努力,我们伟大的祖国对于月球的探索会上不会输给别的国家。也让六年级的孩子对客观事实有全面的认识,对他们的发展意义更大一些。对学生交流我国的登月计划和情况时对于说出我国的情况时应当给予赞扬。三、制作我的“月球卡”1、教师:请同学们把课前收
48、集了有关月球的信息,先组内交流展示一下(要求:交流时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2、各组派一名代表,汇报交流本组收集到的信息。(小组学习交流,可以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实现学生的资源共享;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合作、懂得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更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也能使学习的氛围变得轻松和活泼起来。)3、从大家收集汇报的信息主题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月球的运动;二是月球的基本数据;三是月球的地形;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一)是月球的运动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
49、,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二)是月球的基本数据月球的年龄大约也是46亿年,它与地球形影相随,关系密切。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3/11。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的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三)是月球的地形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
50、“ 海 ”。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月球的正面永远向着地球。另一方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间中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它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四)是有关人类登月的故事苏联的月球2号于1959年9月撞击月球,是首个登陆月球的探测器,而美国的阿波罗11号则于1969年7月成功登陆月球,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成为历史上最早登陆月球的人类。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1865年小说从地球到月球则是人类出现最早有关登陆月球的概念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装工程施工合同的争议处理方式3篇
- 数据保密责任书3篇
- 招标管理现象调查3篇
- 安徽人力资源行业劳动合同模板3篇
- 施工中的劳务分包与干挂石材合同解析3篇
- 布线工程招投标书3篇
- 捐赠协议书模板集合3篇
- 招标项目的设计邀请函写作3篇
- 工业材料采购规定文件3篇
- 招标文件领取截止3篇
- 吉首大学《管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道路车辆 48V供电电压的电气及电子部件 电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文本以及编制说明
- 《病理科(中心)建设与配置标准》
- 测量应急管理方案
- 克雅氏病的护理
- 202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预赛试题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培训课件
- 财务年度工作述职报告
- 投标书范本完整版本
- 防艾小课堂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解决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