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2023年修订)第七组-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材分析: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文章先写阿尔及利亚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感激,再回溯整个事件的过程,在整个事件的报道中,既有救援工作总体介绍,又有细节的描写,如搜索犬救出男孩的事,感人至深。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教学目标:认读“搜、犬、吠、塌、弥、腐、臭、迩”等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房倒屋塌、闻名遐迩、载誉返回、搜索、 仍然”等词。学会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写

2、作时如何把文章写具体。3、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并懂得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写作时怎样把文章写具体。 2、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并懂得理解和帮助是双方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了解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1、同学们你们知道地震吗?谁来说说地震?(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地震的相关知识)2、地震中的人们最需要什么呢?3、我国政府根据地震救援的需要,成立了一支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这支队伍的名字叫“中国国际救援队”(板书)4、“中国国际救援队”是一个什么组织呢?(阅读资料袋了解)5、中国国际救援

3、队去救援世界各地受灾难的人们,他们不论国家地区,不论肤色语言,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他们的援助超越了国界,这不,他们的身影就曾出现在了位于非洲西北部的阿尔及利亚,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说什么?(真棒)(板书)5、读题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那次地震中的出色表现。2、生读导读,提出学习问题:、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赶紧来读读吧!4、接下来,老师来检查下同学们这些词语都会读了吗?出示词语:阿尔及利亚 布迈尔代斯(地点)你发现了什么?你懂得真多。声波

4、探测仪 液压钳 防护服(救灾工作中用到的工具)读了这组,你又知道了什么?你很会读书。搜索犬 quan 狂吠fei不止 闻名遐迩er 载zai誉yu返回 (这几个词语的意思,你都理解吗?)谁来帮帮他,你真棒,同学之间就该互相帮助。5、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三、目睹“悲惨”,了解“处境”。师:孩子们,老师课前还让大家了解地震的危害,你了解到了什么?是啊,很悲惨,也很危险,让我们先去现场看看那次地震。出示句子:年当地时间月日时分,阿尔及利亚北部地区发生里氏级地震,造成两千二百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受伤。出示“来到这座城市,展现在救援队员面前的是一片悲惨景象臭气。”、抽生读句

5、子:教师评价读出了悲惨。、读着这些句子,孩子们,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课件放图片。四、自主探究,感悟“真棒”过渡语:中国国际救援队到底棒在哪里?请你默读课文,找找有关的句子,用划出来做上记号。再想想你从这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预设:1、生:他们一下飞机,就赶往受灾最严重的布迈尔代斯。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是类似的,你能找出来吗? 生:他们一下车,就迅速投入救援工作。 师:你觉得这两句话中,哪些词用得好?(一就、赶往、迅速投入)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迅速及时(板书)是呀!有了这些词语,更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救援的速度那么快,不得不令人敬佩,让我们把敬佩的语气

6、读出来!男女分读(评价:读得真有感情)我们要学习文章的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作文中,恰当地使用一些好的词语,能让我们的文章更加具体、生动。2、谁来说说,你还找到了哪些句子?有的队员用声波探测仪仔细地搜索着每一条缝隙,细心地捕捉着废墟里发出的声音;有的队员操作液压钳,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搜寻着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当时气温高达34摄氏度,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把衣服浸透了,队员们仍然坚持战斗。假设1:生找到后半句师导:在34摄氏度的高温下,队员们是怎么开展救援工作的?生:有的有的再分析前半句假设2:生找到前半句,先分析前半句师:他们是在怎么样的环境中,做这些事情的?引导气温、余震,饥饿,疲劳

7、有的有的分析:师:其中哪几个词语给你印象最深刻?生:仔细地搜索、细心地捕捉、搜寻师:他们为什么要仔细地搜索,细心地捕捉?师采访学生(队员)从这你感受到了我们的队员怎么样?细心、认真(板书)师:把他们的细心、认真读出来(师生接读,师读有的队员,生读)他们仅仅就做了这几件事情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省略号你能接着说还有的队员在干什么?出示图片,请生说还有的师:他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开展救援工作的?出示后半句,分析师:在这样的高温下,队员们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浸透了衣服,这是什么样一种感受?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不怕高温。除了气温高,还有什么困难?余震、疲劳、饥饿等。在这样危险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队员

8、不怕( )、( )、( )、你觉得我们的队员怎么样?不怕困难(板书)(齐读)3、过渡语:我们的队员遇到这么多的困难,得做那么多的事情,可是,他们却还在这么忙碌的时候得到了一个信息。你们说是什么信息啊?师:他们接到这样的信息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为什么不属于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救援范围,他们却还要前往救援呢?请学生说师小结:是呀,我们的队员不论国家地区,不论肤色语言,此时此刻在他们心里最重要的是生命,生命高于一切。在这次救援中有一名特殊的队员是?救援队员在“超强”的引导下,他们的救援成功吗?(指名答后读)经过一番紧张的援救,在废墟中挣扎了三天的一名男孩终于被救了出来。你能体会到当时在场的人的心情是怎样

9、的吗?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体会人物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表情。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搜索犬“超强”也因此在当地闻名遐迩。当地群众对中国国际救援队感激不尽,如果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是啊!读课题。四、 总结全文师: 5月2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圆满完成了抢险救援任务,载誉返回祖国。难怪阿尔及利亚群众在送别中国国际救援队时,发自内心的祝愿:“中国万岁!”也难怪联合国官员高度赞扬说:“中国国际救援队来得真快,其反应速度是超常的。”也难怪我们要发出这样的赞叹:“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五、 拓展延伸老师收集到这样一些资料,教师朗读一篇报道的内容。2023年3月11日下午,一场里氏9.0级强烈地震袭击日本。这是日本自1923年官方测定地震震级以来,该国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当地时间13日抵达日本受灾严重的岩手县大船渡市,并于14日清晨7点从集合营地出发,与日本当地救援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