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教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2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凉州词单元第七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2、学习本首诗的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会串联整首诗的意思。3、体会将士们的豪情。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将士们的豪情。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句的意思。2、体会将士们的豪情。难点 体会将士们的豪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出示送别饯行的诗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

2、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边塞诗人写的为戍边战士饯行的诗,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边塞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3、板书课题:凉州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关于送别的古诗入手,引入边塞诗人饯行的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初读古诗,学习字词(一)自学古诗1、学生自读古诗。课件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

3、读几遍;(4)通读古诗,给诗文划分小节,注意句子的停顿。2、出示课件: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二)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 词 催 醉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古文识字词,金文(司,掌管、服务)(言,说话),表示为说话服务的语言细胞。造字本义:名词,为言语服务的要素,即语言中最小发音和表义单位。醉,金文(酉,即“酒”)(舌,表示张口啜饮)(水,酒液滴漏),表示饮酒失控,满嘴酒话。造字本义:形容词,饮酒过度,神志不清。(三)交流汇报1、出示古诗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

4、战几人回?2、介绍诗人: 王翰,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与王昌龄同时期,其诗载于全唐诗的,仅有14首。代表作有凉州词春女行古峨眉怨等。3、写作背景: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细细地品读。二、理解古诗大意1、凉州词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2、试读全诗,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词义理解每句诗的意思。(1)出示:葡萄美酒夜光杯,

5、词意: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句意: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2)出示:欲饮琵琶马上催。词意:欲:将要。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催:催人出征。句意: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3)出示:醉卧沙场君莫笑, 词意: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君:你。句意: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4)出示:古来征战几人回?词意:征战:打仗。句意: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三、再读古诗,感受韵律(一)整体感知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翰的作品,描写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守边

6、将士忠勇报国、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二)学习第一、二句1、出示一、二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2、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3、出示夜光杯拓展资料: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4、想象说话: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很多将士在举杯欢庆,真是豪华的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谁能把这样盛大的场面读出来。5、“马上”意思是马背上,采用对

7、比的写法,将美味的葡萄酒和催人出发的琵琶声相对比,写出了战事的紧张和战士的身不由己。6、想象: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1)快尽兴畅饮。(2)快奔赴战场。(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战场。7、小结: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欢快的琵琶声,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错,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有的将士们兴致飞扬,这样难得的盛宴就应该一醉方休。8、指导朗读。(三)学习第三、四句1、出示三、四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从“醉卧沙场”中可以体会到战士们的那份潇洒从容。3、醉卧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4、理解“几人回”。拓展资料:自古以来边关

8、烽火难息,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母亲失去自己的儿子,多悲凉啊,王昌龄出塞的一句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多少将士就这样到了戍边再也没回来啊。5、这里运用反问的句式说出将士们的心声,质问残酷的战争。几人回表现了战士们对出征命运未卜、悲壮赴死的决心和豪迈气概。6、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为国戍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7、出示诗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8、正是因为将士们有这样的豪迈的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四)总结全

9、诗1、总结: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那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2、战士们的心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3、指导背诵。学生试背,指名背,小组背,全班齐背。4、拓展其他边塞诗: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桤。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杜甫兵车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五)梳理知识结构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潇洒从容为国捐躯、视死如归四、

10、生字书写课件出示生字:词 催 醉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找一找:左右结构:词 催 醉(2)换一换:词-讠+亻=伺 催-亻+扌=摧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词、催、醉”并讲述:课件出示:词:注意不要丢掉“司”里面的短横。组词、造句课件出示:催:右边部分上小下大,下边各横间距均匀。组词、造句课件出示:醉:“酉”窄长,右边的首横稍短。组词、造句(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看

11、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五、拓展阅读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六、课堂练习(一)选择合适的字填空。1、催 摧 (摧)毁 (催)促2、词

12、 辞 凉州(词) 楚(辞)3、洲 州 亚(洲) 苏(州)(二)判断对错。1.王翰和王之涣都是唐代诗人,他们写的凉州词都是边塞诗。()2.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句,令人深思。()3.这首诗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 自读古诗指名读要求根据停顿读古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组词生了解古文指名读齐读学生了解诗人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学生理解题目指名读理解词意理解句意指名读理解词意理解句意指名读理解词意理解句意指名读理解词意理解句意整体感知古诗内容指名读生想象说话生了解生想象说话指名说交流理解想象说话总结交流有感情地朗读指名读交流理解集体交流理解词语的含义交流理解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读交流总结总结交流交流理解背诵自由读齐读梳理本首诗的结构学生各抒己见生完成识字游戏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自由读读后交流赏析学生自主练习小组互评本环节共分六个模块展开,第一环节初读古诗、学习字词,让学生自读古诗,学习本课的生字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第二环节是理解古诗大意,通过理解题目及字词,进而根据词义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第三个环节是再读古诗,感受韵律,通过把古诗进行解剖,一一展开,借助图片理解古诗,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本课的理解;第四个环节是生字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